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一号”4月择机发射

3月28日,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一号”任务,已完成卫星、运载火箭出厂审定工作,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将于4月择机发射。 据悉,“高分一号”任务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六大系统组成。目前,卫星、运载火箭已按照研制流程,完成了设计、生产、试验及出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其他系统也已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能力。 “高分一号”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主要用户为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该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设计寿命5~8年,将突破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对提升我国卫星研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于2010......阅读全文

农业观测,看得更细更广

  6月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专项高分六号卫星。这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和宽覆盖相结合的特点。高分六号将与在轨的高分一号卫星组网运行,大幅提高对地观测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需求提供遥感数据支撑。   真正意义上

高分家族使我国遥感卫星数据自给率达80%

视觉中国供图  新疆的草业工作者为了看清一块草地的长势,再不必花上10天的时间,翻山越岭到天山的另一头。这一工作将由高分家族的遥感卫星代劳。  在宁夏,同样通过这些卫星,决策者足不出户便可以从宏观上看到贫瘠的土地,以及对抗贫困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有着太空“神探”之称的高分家族,仿若一只只“天空之眼

超高分辨直接观测基因表达的染色质时空调控

  生命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个体发育中,单个细胞如何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组织细胞。这个过程高度依赖于基因表达的精确时空调控,而这种细胞特异基因表达与染色质的调控密切相关。比如,不同的顺式调控原件增强子能够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地激活目标基因。每个基因经常由分布在千碱基(kb)甚至兆碱基(Mb)以外的多个增

土壤水分温度观测系统的特点

  1、低温彩色触摸屏7寸,版本:4.4.2、四核Cortex™-A7,512M/4G、供电:12V/1A、支持U盘扩展,支持内存卡扩展  2、全程跟踪记录被测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数据,记录时间长,具有断电数据自动存储保护功能。  3、整机功耗小,使用太阳能、锂电池或者市电供电。供电

全天候植被荧光观测系统的特点

  全天候植被荧光观测系统为研究农作物生产力估算、作物水分胁迫、干旱监测、作物病虫害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等提供依据。  ▪ 自动连续测呈植被冠层下行辐照度和上行辐亮度  ▪ 自动快速优化积分时间,观测数据信噪比高  ▪ 软件同时显示入照-地物-反射率、原始光谱  ▪ 数据实时监测,自动存储,远程传输,

涡度观测系统的操作及作用原理

涡度相关系统采用涡动协方差原理,是一种微气象学的测量方法,利用快速响应的传感器来测量大气—下垫面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是一种直接测算通量的标准方法,是测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交换通量的关键技术。涡度观测系统可以测量能量通量(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和物质通量(CO2 / H2O / CH4 /

环境保护再添“天眼”

  我国最近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  中国航天近期又有一次引人瞩目的发射。5月9日2时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这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也是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高分五

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农田小气候...

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   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竞道光电)天气变化对农田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露天的农田,但是温室大棚也受到异常天气变化的影响,比如说冰雹,对农田的损伤是非常大的,还有涝灾也会对农田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说农田种植作物的时候,需要时时刻刻对天气变化加

天问一号传回火星巡视区高分辨率影像

日前,“天问一号”环绕器近火点再次经过火星车巡视区域上空,拍摄了“祝融号”巡视区0.5米分辨率影像图,图中“祝融号”火星车行驶路线清晰可辨。 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06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784米,“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0

首颗宇航级高速图像压缩芯片在高分十一号卫星成功应用

  记者23日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了解到,近日高分十一号卫星传回了高清晰度遥感图像。该校主持研制的高速图像压缩芯片“雅芯-天图”成功应用,为高分十一号卫星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高分十一号卫星中的数传系统采用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最新研制的第四代数传产品,数据处理能力较

空天院开展云南青海地震灾害应急监测和数据共享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和青海果洛州玛多县相继发生6.4级和7.4级地震后,空天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生产上述地区灾前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三号等正射和镶嵌产品。同时,针对高分一号、高分一号B/C/D、高分三号、高分四

到2020年,我国将研制和发射3大类系列海洋卫星共十余颗

   10月25日6时57分,“海洋二号B”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这是继9月7日“海洋一号C”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后,中国在一个多月内发射的第二颗海洋卫星。  什么是海洋卫星?这种卫星携带哪些有效载荷?“海洋二号B”卫星和“海洋一号C”卫星各有什么特点?中国在海洋卫星领域发展

我国首套基于海洋观测站的海底有缆观测系统布放成功

  辽宁省海洋环境预报与防灾减灾中心近日在营口白沙湾海洋观测站和无人机基地附近海域布放了我国第一套基于海洋观测站的海底有缆观测系统,经过布放、安装和调试,目前系统稳定运行。  据了解,辽宁省所辖辽东湾海域冬季冰情严重,传统的海洋环境观测手段面临许多实际困难。海底有缆观测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岸基控制

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主观测浮标和潜标系统完成全面维护

    日前,项目组对布放在大连獐子岛海域的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5套观测浮标系统进行了第七次全面维护,并对布放于海底的座底式组合潜标系统进行了姿态和数据验证。  本次观测浮标系统维护工作重点是对通讯系统、部分观测设备进行检修,对锚系连接部件进行安全检查。  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

天宫一号将对地球进行光谱探测

  10月4日,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获悉,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表示,天宫一号将安排开展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环境探测和对地观测三个方面的空间科学实验。在对地观测方面,天宫一号将实验一种高分辨率光谱相机,实现对地球进行光谱探测。 光谱观测设备注重实验性质   据介绍,这次天宫一

中国农业有了专属“天眼”

精准掌握农作物面积、物种分类以及作物养分、水分、病虫害等状况的数据,是农业走向现代化、智慧化不可获取的环节,这离不开农业遥感卫星。前不久,由农业农村部作为牵头用户的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农业有了专属的“天眼”。 值得一提的是,高分六号卫星打破了我国农业遥感中高分辨率数据长期依赖国

中国农业有了专属“天眼”

  精准掌握农作物面积、物种分类以及作物养分、水分、病虫害等状况的数据,是农业走向现代化、智慧化不可获取的环节,这离不开农业遥感卫星。前不久,由农业农村部作为牵头用户的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农业有了专属的“天眼”。  值得一提的是,高分六号卫星打破了我国农业遥感中高分辨率数据长期依赖国外同

中国用天空上的“眼睛”监测空气污染状况

  中国26日成功发射的“高分一号”卫星,如同安在天空上的锐利“眼睛”,将和其他卫星一起,帮助科学家从空中监测大气污染。   出席正在北京举行的第35届环境遥感大会的科学家透露,中国正加强对遥感技术的应用,通过对中国、美国、欧洲的卫星数据综合分析,以期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大气污染状况。

黄、东海浮标系统实时观测曲线正式定期公布

  日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根据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东海浮标系统实时观测数据编制成观测曲线,并正式在网上定期发布。   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和东海海洋科学综合观测浮标站是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位于青岛的陆基数据接收站每十分钟进行一次数据采集,主要包括气象

我国建成首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

  近地面50米范围内是沙尘暴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绿洲防护林可以减少70%的沙尘水平通量,消减风速30.5%—52.9%,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网对沙尘暴的阻截作用非常显著。这是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经过5年的观测研究获取的一组结论,该站研发的“0—50米近地面沙尘观测系

吉林一号高分03D47星等8颗卫星回传首图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9日14时35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用捷龙三号遥一运载火箭成功将眉山“天府星座”东坡08~10星、“道达星座”天罗星和天芯星、“吉林一号”高分03D47星、“吉林一号”高分03D50星、“吉林一号”平台01A01星(共计8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

中国遥感卫星成功接收高分六号卫星首轨数据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王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6月4日9时47分,该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按计划成功跟踪、接收到高分六号卫星首轨载荷成像数据,首轨数据接收任务时长为6分钟,完成总计40GB数据的实时接收、记录和传输。所接收数据后续处理正常。在此之前,密云

首个多基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全球测绘系统在轨应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380.shtm近日,我国“宏图一号”商业遥感卫星搭载的、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国际上首次获得星载单航过多基线干涉SAR高精度地形测绘数据产品,

我国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

  6月2日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专项高分六号卫星。高分六号卫星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实现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它将与在轨的高分一号卫星组网运行,大幅提高对农业、林业、草原等资源的监测能力。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6月2日12时13分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技术实现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问:高分五号卫星有哪些技术特点?在生态环境领域中如何应用?  答:高分五号卫星又称高光谱观测卫星,其优势是搭载了系列环境应用特色高光谱载荷,包括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探测仪、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探测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

科技部面向全球发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

  近日,科技部连续第五年面向全球公开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势总体稳中有增,全球玉米供应量达历史最高水平,大豆供应量为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预计2017年我国大宗粮油进口有增加趋势,其中小麦、水稻稳中略增,玉米稳中

国家航天局紧急协调高分卫星驰援泸定地震灾区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附近(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13时02分接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和四川高分中心应急需求,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第一时间启动民商卫星应急响应机制,紧急协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及四维世景、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六号卫星首轨数据

图为密云站接收的高分六号卫星16米多光谱中分辨率宽幅相机首轨数据快视影像 中科院供图 北京6月4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6月4日9时47分,该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按计划成功跟踪、接收到高分六号卫星首轨载荷成像数据,首轨数据接收任务时长为6分钟,完成总计40GB数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观测的故障及解决技巧

我国的土壤墒情观测从土壤水分物理特性测定到正式业务运行,总体情况较好,但部分台站也存在不少问题。长期从事该项工作,应用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在观测操作中曾遇到许多问题。通过认真学习规范、仔细分析研究问题、咨询台站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不断处理出现的新问题,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现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进行

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ACOS)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

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的建设目标 在全球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GCOS)和中国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CCOS)框架下,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指导,在充分考虑西北地区天气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特点,以及为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需求前提下,针对目前气候观测系统的缺陷,以西北地区现有气候观测系统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