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预计:到2030年代北极夏季可能没有海冰

《自然·通讯》6日发表的一项气候变化模型研究认为,即使在低排放场景下,北极可能早至2030年代就会在9月间没有海冰,比此前的估计早了约10年。这些最新发现强调了人类活动对北极的重大影响,表明了对北极在近未来的季节性无冰做好计划和适应的重要性。北极海冰在最近几十年里快速减少,自2000年起减少加剧。没有海冰的北极可能影响北极内外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如改变海洋活动、进一步加速北极变暖、改变碳循环。然而,人类活动对海冰减少的影响、是否北极在低排放场景(SSP1-2.6)下也会无冰,仍有相当不确定性。为了分析人类对北极海冰减少的影响并预测其未来路径,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使用1979—2019年间的观察数据约束模型。他们的发现表明,人类对北极海冰减少的影响全年可见,可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溶胶和自然因素(如太阳和火山活动)则小得多。而且,研究团队预计,在所有排放场景下,北极在2030—2050年的9月都可能发生无......阅读全文

超出预计:到2030年代北极夏季可能没有海冰

《自然·通讯》6日发表的一项气候变化模型研究认为,即使在低排放场景下,北极可能早至2030年代就会在9月间没有海冰,比此前的估计早了约10年。这些最新发现强调了人类活动对北极的重大影响,表明了对北极在近未来的季节性无冰做好计划和适应的重要性。北极海冰在最近几十年里快速减少,自2000年起减少加剧。没

北极海冰消退凸显北极航道战略价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592.shtm

北极海冰融化速度超出预想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已出色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凯旋归来。在长达80多天的科学考察中,承担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北半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与适应对策”的第三课题“海冰、积雪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中国海洋大学,派遣6名考察队员参加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组织的

他在北极点“采”海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375.shtm9月27日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抵达上海,圆满完成本次科考任务,这是我国科考船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开展综合调查。在这其中,有一位刚刚36岁的

北极海冰融化导致欧洲“倒春寒”

  英国《卫报》25日报道,气候学家称,近期席卷英国和欧洲、北美大部分地区的暴风雪和倒春寒,与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有关。   3月本该是春意盎然的月份,然而冬天却不愿离开。一场罕见的大雪令英国、法国、美国等北半球国家苦不堪言。由于暴风雪袭击,大量航班被迫取消,公共交通陷于瘫痪,部分地区电力中断。气象

北极海冰减少致欧亚冬季降温

记者4月12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武炳义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欧亚大陆北部冬季表面气温呈现持续降温的趋势,秋季北极海冰的减少以及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海温的升高是造成这些地区降温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极海冰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有关专家基于现有卫星

北极海冰面积创今年新低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数据显示,北极海冰面积已在9月16日缩小至472万平方公里。 据《自然》网站报道,今年夏季的北极海冰面积年度最小值比去年(382万平方公里)多出了近100万平方公里,后者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低。但在近43年的卫星记录中,这仍然是最低海冰面积的第12位。 “

北极海冰融化速度始料不及

髯海豹 北冰洋这是8月18日拍摄的北纬87度的北冰洋极昼景象。当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纬87度、西经171度的北冰洋海冰上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这是8月18日拍摄的北纬87度的北冰洋极昼景象。当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纬87度、西经171度的北冰洋海冰上进行多学科综合

北极海冰减少机制研究获重要进展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海军课题组在北极海冰减少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大气水汽和能量输运引起海冰减少的具体物理过程。大气水汽和能量输送对北极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向极能量和水汽传输的变化将通过多种机制对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产生显著影响。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

中国北极海冰预测研究获新突破

在北极科考时的张瑜  今天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近日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举办的2017届国际北极模型与观测综合大会(FAMOS)宣布,该校教师张瑜在2015届大会上提交的2017年海冰融化情况预测,非常接近实际海冰覆盖面积值的结果。表明中国对北极海冰预测研究有了新突破,张瑜本人也因此获得2017年

北极海冰减少-青藏高原将受“污染”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丛志远研究员与合作者研究发现,北极海冰减少加剧气溶胶等污染物向青藏高原输送,为理解青藏高原污染物跨境传输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与北极是全球最洁净的地区之一。受大气环流影响,青藏高原周边南亚、中亚排放的

DA大气环流模式可影响海冰平流和融化过程

  近日,中科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黄海军研究员同中山大学、自然资源部环境预报中心合作,在北极海冰覆盖范围缩小及影响机制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海冰平流与融化过程对北冰洋-太平洋扇区海冰减少的贡献》5月8日在国际冷冻圈杂志The Cryosphere在线发表。  近年来北极地区海冰覆盖的惊

北极海冰融化速度令科学家担忧

  进入21世纪之后,北极气温迅速上升,夏季北极冰块大面积的消失。常年结冰的地区可能只剩下格陵兰岛以及加拿大北极群岛,为那些譬如北极熊和海豹之类的依靠海冰生存的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议期间,一个科学家组成的专题小组称,现有的结冰地区可以为一些北极生物提供避难所,

臭氧条约推迟首个无冰北极夏季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987年签署的以保护臭氧层为主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将第一个无冰北极夏季的出现推迟了15年。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第一个由所有联合国成员国批准的条约,对近100种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人造化学品进行了监管。虽然主要目的是保护臭氧层,但

科学家预测2008年北极将首现无冰之夏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北极大面积的冰雪变成大面积的水域后,你就知道气候变化是多么巨大了。北极科学家预测,今年可能会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SIDC)的马克·塞勒泽说:“今年夏天可能出现的这种局面可能是个麻烦事。”北极正在进入融冰的夏季,今

北极熊新亚种:捕猎不需要海冰

格陵兰岛东南部的北极熊穿过淡水冰川。图片来源:THOMAS W. JOHANSEN/NASA OCEANS MELTING GREENLAND北极熊通常依靠坚实的海冰来作为捕猎的平台。近日,科学家在6月17日《科学》发文称,他们在格陵兰岛东南部发现了一群北极熊,这些北极熊用淡水雪和冰的混合物作为平台

大气水汽和能量输运引起北极海冰减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海军课题组研究人员在北极海冰减少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揭示了大气水汽和能量输运引起海冰减少的具体物理过程。大气水汽和能量输送对北极气候起重要作用,向极能量和水汽传输的变化会通过多种机制对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产生显著影响。  多源卫星遥感观测数据表明,20

科学家称海冰消融加速北极增温

  据英国《卫报》报道,相关研究已经确认,海冰消融会引发气温上升并形成恶性循环,而这一循环已经使得北极冰面消融速度超过预期。  该研究分析显示,海冰面积的缩小对北极地区不正常的暖化负有责任,并再次强调,在北极地区,海冰消融和气温升高已经形成一个正相关的关系,这将进一步加

北极海冰减少影响中国冬季气温和降水

  海冰减少是近年来北极气候变化带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而它也切实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雷瑞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极海冰减少与中国冬季气温、降水情况密切相关。  据雷瑞波介绍,北极海冰减少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但对于中国来说,这会导致冬季极寒气温增多,“寒冬”频现。这是

如何检测北极海冰中微塑料的浓度?

塑料垃圾早已抵达世界上最偏远的地方,包括北极。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发现每升海冰有超过12,000个微粒弹性颗粒的新的最大值。通过检查核心,他们试图追溯塑料的路径回到它的各种起源。 在2014年春季和2015年夏季,研究人员在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亥姆霍兹中心极地与海洋研究部(AWI),与科研破冰

最强的北极旋风对脆弱的海冰造成破坏

除了空气温度上升和水域变暖,北极海冰还需要应对恶劣的天气条件,而对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个极端事件的新分析表明,它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受到这些影响。科学家们在研究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北极旋风的影响时发现,它造成了海冰的巨大和快速损失,海冰被翻滚的海浪"扑打"着。气旋是北极地区常见的天气事件,众所周知,它决定

北极海冰衰退有自然因素一半“贡献”

  英国《自然·气候变化》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自1979年以来,9月份北极海冰面积下降的原因,自然变化率最多能解释一半(30%至50%)。其中,大气环流的变化北极夏季海冰覆盖面积的影响较大。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研究人员丁庆华及其同事,此次分析了夏季月份(6月、7月和8月)的大气环流是如

北冰洋或比预期提前出现“无冰之夏”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然而,一支国际研究团队6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发表论文,认为“无冰之夏”可能提前至本世纪30年代出现,因此提醒有关方面早做准备。  2014年7月2日,一群海鸟在北冰洋海域浮冰上空飞过。新华社记

北冰洋或比预期提前出现“无冰之夏”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然而,一支国际研究团队6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发表论文,认为“无冰之夏”可能提前至本世纪30年代出现,因此提醒有关方面早做准备。  2014年7月2日,一群海鸟在北冰洋海域浮冰上空飞过。新华社记

报告称变暖的北极不太可能回到从前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0月21日公布的评估报告显示,被称为“地球冰箱”的北极地区正逐步变暖,并且“不太可能”回到未变暖之前的状态。  这份报告名为《北极成绩单》,参与评估的科学家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69个国家和地区。  科学家发现了诸多北极地区大范围变暖的证据。例如格陵兰岛正

北极经历120多年来最暖夏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136.shtm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2月12日发布的《2023北极报告单》说,北极地区今年经历了自1900年开始记录以来最暖夏季。这份报告说,北极地区今年7月至9月平均气温为6.4摄氏度,刷新

研究表明夏季高温热浪与北极冰雪消融有关

  近些年,伴随着北极海冰融化及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雪覆盖减少,北美及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极端高温和干旱等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最近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表明,夏季高温热浪与北极冰雪圈消融及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势变化有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汤秋鸿研究团队和美国罗格斯大学Jennifer A.

研究表明夏季高温热浪与北极冰雪消融有关

  近些年,伴随着北极海冰融化及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雪覆盖减少,北美及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极端高温和干旱等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最近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表明,夏季高温热浪与北极冰雪圈消融及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势变化有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汤秋鸿研究团队和美国罗格斯大学Jennifer A.

警告!不可逆的全球变暖临界点可能已经被激活!

    据联合早报消息 当地时间6月15日,史上最大的北极科考队科学家警告称,不可逆的全球变暖临界点可能已经被激活。  大气物理学家和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领队雷克斯说:“当全球变暖严重加剧时,首先引爆的临界点,就是北极夏季海冰的消失。这是雷区里第一批地雷。”  雷克斯是全球最大北极科考队的

考察发现北极点周边海域海冰“未融先开”

  正在北冰洋进行考察的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注意到,今年北纬84度以北海域的海冰呈现“未融先开”的特点,即在海冰还没有显著融化时就已出现大范围的开阔水域,海冰密集度显著降低,甚至低于北纬84度以南海域海冰的密集度。  “这个现象在过去很少见。大范围开阔水域的发生,可能与北冰洋大尺度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