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叔子看“大先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032.shtm 1995年,杨叔子与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在一起。 图片由杨叔子院士家人提供9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杨叔子院士90周年诞辰,其逝世也近一年。对杨叔子先生89年的人生历程作一个深情的回望和深刻的追思,我们会发现,他是一个寓高贵于质朴,十分纯真厚道而又聪慧过人的人,可以说是一位“大先生”。诗词造诣深厚的科学家杨叔子是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首位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第一位当选院士的华中理工大学毕业生。他曾担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人工智能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机械科学和工程的研究,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众多方面获得了重要成果,尤其是他带领团队成功地解决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这一世界难题。他还是我国智能制造的首倡者和先行者,先后获得国家级、......阅读全文

杨仁树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7月4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在北京科技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杨仁树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欣欣不再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育部人事司、北京市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杨仁树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7月4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在北京科技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杨仁树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欣欣不再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育部人事司、北京市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杨仁树,男,1963年11月生,1986年6月入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矿

李培根连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7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接到国务院《关于李培根任职的通知》:国务院2010年7月10日决定,李培根继续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李培根题为《记忆》的16分钟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  演讲稿被该

炫!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最具科技感毕业仪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43.shtm6月17日晚,2023“沐光而行 共赴山海”毕业光影科技秀在华中科技大学上演。本次光影科技秀运用华科大师生自主研发的光影交互服务技术,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的建筑光影秀讲好华科大故事,展示

华中科技大学Nature-Genetics撰文答同行学术质疑

   12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的马丁(Ding Ma)教授、汪辉(Hui Wang)教授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徐讯(Xun Xu)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撰写文章,回复了英国华威大学的Sascha Ott等对于课题组一项宫颈癌研究提出的质疑。  今年年初,来自华中科

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11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李元元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不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吴道槐,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瑞连,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巡视员、副局长刘后盛出席宣布大会并讲话。 李元元,男,1958年10月出生,中共

华中科技大学郜鲜辉:发现“蚕蛾”之美

  在辽阔的自然界中,壮丽绝伦的景观无所不在,但微观世界却是一个饱含着神秘和惊奇的奇妙领域——这里涵盖着千姿百态的绚烂色彩、瑰丽壮观的纹路和形态,艺术和科学在这里交相辉映,呈现出美的本质。惟有借助科学的方法和特定的仪器,才能探寻这个神秘的维度,发现无穷无尽的美丽。  在微观世界中,一切美景都蕴藏着科

华中科技大学权威期刊发表癌症新成果

  近年来人们发现,癌症发展和化疗敏感性受到生物钟基因的调控。基于生物钟表型的时间治疗有望改善抗癌疗法的效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对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生物钟基因Bmal1能够抑制肿瘤发生,增强舌鳞癌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文章通

华中科技大学Nature发表免疫学新文章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洛克菲勒大学、西奈山Icahn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人体细胞ISG15蛋白是干扰素α/β(IFN-α/β)信号的一个有力的负调控因子,其阻止了自身免疫反应。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表在10月12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华中科技大学是这篇论文的第一研究单位。洛克

华中科技大学Nature-Genetics发表癌症研究新文章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大基因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进行全基因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整合图谱分析,鉴别出了一些成簇的基因组热点,并揭示出了由微同源(microhomology)介导的一种潜在整合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1月12日的《自

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太赫兹透镜

  华中科技大学太赫兹光子学团队在最新的研究中,提出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快速制作太赫兹器件的方法,并以光敏树脂为原材料成功制作了太赫兹透镜。相关研究作为封面文章近日发表于《中国光学快报》。  与传统的减式制造方法不同,待制作的模型首先被分为若干薄层,然后逐层叠加,最终生成立体实物。这种技术以前主要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7月5日人民日报社《 民生周刊》以《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题报道我校今天,一起来看!在2022年QS毕业生全球就业能力排名中,华中科技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六位,其中雇主与学生互动排名连续6年全球第一。对进校招聘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8

苏州科技大学赵晓龙教授逝世,享年52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101.shtm 据发布的讣告,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政协苏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逝世,享年93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384.shtm哈尔滨工程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杨士莪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逝世,享年93岁

哈尔滨工程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杨士莪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19日22时58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3岁。杨士莪院士,河南南阳人,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1950年,他

华中大团队成功研发我国首款计算光刻EDA软件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刘世元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我国首款完全自主可控的OPC软件,并已在相关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光刻成像原理图 “OPC是芯片设计工具EDA工业软件的一种,没有这种软件,即使有光刻机,也造不出芯片。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我们团队整整走了十年。十年磨

华中科技大学揭示咖啡因帮小鼠减肥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张果及同事在近日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咖啡因通过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可以使肥胖小鼠体重下降。该研究发现了与这种减肥效应相关的神经结构,从而为认识咖啡因调节能量代谢的机制提供了新见解。相关成果6月2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咖啡因有助于减少体重的增长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建设有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947.shtm 据武汉经开区近日消息,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建设有新进展。 10月6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项目建设现场,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千余名建筑工人正加班加点抢进度,全力冲刺

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授荣获PhotoniX-Prize前沿基础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3083.shtm11月25日,2023国际量子光子学大会在浙江举行。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教授李霖因其在里德堡原子量子物理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获颁2023国际量子光子学大会颁发的Photoni

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Nature子刊解析神经发育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Britton Chance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生物医药工程系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eveloping neuronal networks: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predicts the future”的文章,解析了发育神经元网络,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研发脑成像系统被指“抄袭”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小组研发的脑成像系统遭到抄袭质疑。  质疑声来自美国A&M大学的脑网络实验室,该实验室主任Yoonsuck Choe称其实验室早在十年前就开始这套脑成像系统的研制工作,他怀疑骆清铭小组抄袭了其设计并研制设备,然后将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目前,Choe

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段正澄院士逝世-享年86岁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段正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15日19时35分在医院逝世,享年86岁。  段正澄院士1934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79年12月加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蝉联图计算挑战赛全球冠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98.shtm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王潇潇 8月18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2022年图计算挑战赛Graph Challenge结果揭晓,该校计算机学院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

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立足前沿

  聚力创新 大院大所对接会   6月27日,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畔,一场重量级的“学术风暴”——冷泉港亚洲科学会议正在进行,会议的主题是“灵长类动物神经科学:从感知到认知与疾病模型”,158位顶尖专家与会。会议期间,几位专家移步到距离会场几百米之外的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   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Nature子刊发布转录调控新方法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证实,通过机械力诱导直接拉伸染色质可上调转录。这项研究发布在8月22日的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的汪宁(Ning Wang)教授,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Andrew S. Belmont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

华中科技大学李培宁张新亮研究团队最新Nature

  8月18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发了我校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李培宁教授和张新亮教授研究团队题为《Ghost hyperbolic surface polaritons in bulk anisotropic crystals》的研究论文。李培宁、张新亮教授团队同新加坡国立大

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对标国家战略,引领智能研究。1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成立。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安丽,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校长李元元等领导为新学院揭牌。  据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介绍,华中大在1978年就成立了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40年

华中科技大学付琴博士JBC解析G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蛋白大家族,这些蛋白位于细胞膜中,负责将激素和神经递质等外部信号传入细胞,触发一系列的生化反应。  G蛋白偶联受体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据统计约40%的现代药物都以这类蛋白为靶标。与GPCR有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哮喘、精神分裂症和帕金森症。正因为这类蛋白非常重要,G

华中科技大学肖波团队研发生物质微米燃料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肖波团队经过12年的努力,于近日成功研发出生物质微米燃料系列技术和全套装备,破解了生物质能源工业化应用的世界级难题,使生物质能源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成为可能。  据肖波介绍,由于产生不了工业所需要的千度以上的高温,生物质能源已成为工业时代的“弃儿”。我国

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团体做假被撤稿

  据新语丝网站消息:Retraction Watch网站最近爆出新撤稿消息。7月,《肿瘤生物学及治疗》( Cancer Biology & Therapy)杂志一篇撤稿因其范围之广而引人注意。   这是一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一个团队2008年4月发表的文章:   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