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肿瘤免疫抑制受体,可产生广谱抗肿瘤效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070.shtm上海专家在《自然》(Nature)杂志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CD300ld靶点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新的理想靶点。论文截图。本文图片均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供图9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悉,2023年9月6日,复旦大学罗敏/卢智刚/高海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允团队合作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D300ld on neutrophils is required for tumour-driven immune suppression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发现一个全新的、功能高度保守的肿瘤免疫抑制受体CD300ld。CD300ld在PMN-MDSCs上特异性高表达,是调控PMN-MDSCs募集及免疫抑制功能的关键受体。靶向CD300ld能够通过抑制PMN-MDSCs的募集和功能......阅读全文

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人员遴选通知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下称“中心”)于2015年7月获批筹建,并于2017年12月通过院四类机构建设工作验收。中心面向国家人口健康重大需求,致力于分子细胞科学前沿探索,通过优势集成、协同攻关的组织模式,力争在阐释细胞生命本质及活动规律方面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率先

欢迎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加入我会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简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成立于2015年,前身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生化与细胞所),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多年在科技部、财政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中获得优秀(年度排名分别为全国第二、第八和第三),连续两

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成立

  1月22日,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为中心揭牌,并带领调研组就中心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座谈和现场办公。   我国在粒子物理领域研究具有坚实基础,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将以我国现有研究设施为基础,通过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基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等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建立fProTracer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研究组在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unctional ProTracer identifies patterns of cell proliferation in tissues and underlying r

中国科学院:“创新X科学航班”启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51.shtm 中新网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7月28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在该院自主研制的“力箭一号”固体运载成功首飞及其搭载“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顺利入轨运行一周年之际

互联网+科学仪器卓越创新服务论坛

  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简称CISILE)由国家商务部批准,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北京朗普展览有限公司承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五届。CISILE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科学仪器的创新与应用,为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经过十五年的精心培育,已发展成为我国科学仪器领域规模最大、水

《自然》:中国科学家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014.shtm9月6日,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作,在 Nature杂志在线发表论文,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功能高度保守的肿瘤免疫抑制受体CD300ld。   ?研究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揭牌

  列入中泰科技部合作联委会框架的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12月8日在泰国曼谷揭牌,这是中科院在海外设立的首个以促进国内外联动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为目的的机构。泰国总理巴育特别代表、科技部长素威,中科院副院长张杰,中国驻泰国大使吕健,泰国立法议会科技委员会主席查理等政要,以及来自中泰政府部门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解析骨折修复全过程

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波研究组和邹卫国研究组合作,在《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ibrous periosteum repairs bone fracture and maintains the healed bone throug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揭牌

  近日,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中科院自动化所举行,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张亚平一同为依托单位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挂牌。当天还举行了该卓越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16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丁仲礼指出,融合后的卓越中心,在基础科研和产业应用方面拥有深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任复旦大学校长

教育部官网消息,11月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复旦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金力任复旦大学校长(副部长级),许宁生不再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职务。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小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诸葛宇杰出席大会并讲话。 金力是出生于上海的复旦人。他于1981

中科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聚焦脑科学前沿研究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今天在沪揭牌成立。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带队听取了中心建设方案和科研进展汇报,并与该中心一线科研骨干座谈,针对该中心提出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调研和办公。   中科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汇报了中心建设方案。该中心依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发表关于环形RNA的综述文章

  5月17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团队在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ircular RNAs: characterization, cellular role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论文。该论文系统梳理了针对环形RNA研究的生物学技术手段,总结了其以非编码RN

高能环境:愈创新,愈卓越

  高能环境:愈创新,愈卓越  26年,对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从稚嫩到成熟;对一家企业来说,意味着从初创到规范,在这一个旅程中,它必经历创新与发展。  1992―2018,应该是中国变化巨大的26年,同时也是高能环境砥砺奋进的26年。在这样一个充满颠覆与革命的年代,又有几家企业能经得起岁月的洗礼和变

走向卓越:看创新种子萌发

   “树标杆、促跨越、聚人才”,作为中科院贯彻“四个率先”要求的重大举措,今年年初成立的5家卓越创新中心,承担着带动中科院全院整体创新能力跃升的使命。  卓越创新中心将在一些重要领域率先实现重大突破,会聚优秀人才团队,进而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速推动国家从跟踪模仿向原始创新的战略性转变。  

新发现肿瘤免疫抑制受体,可产生广谱抗肿瘤效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070.shtm上海专家在《自然》(Nature)杂志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CD300ld靶点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新的理想靶点。论文截图。本文图片均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供图9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计算生物学重点专项项目立项的通知(附名单)

2023年11月30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计算生物学重点专项项目立项的通知》。详细内容如下:  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发布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计算生物学重点专项申报指南的通知》(沪科指南〔2023〕14号)要求,经申报推荐、形式

抗生素头孢他啶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峰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Ceftazidime is a potential dr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等发现RNA互补抑制Cas13活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荟研究组、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教授Dinshaw J. Patel研究组和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研究员丁建平研究组合作,在Molecular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self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细胞分裂素快速激活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包括维持分生组织、促进维管组织分化、调控叶片衰老和促进再生等。以往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的信号传递类似于细菌的双组分系统,通过磷酸中转系统将信号从细胞膜传递到细胞核内,进而激活特定的下游基因表达。此磷酸中转系统

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人是着17位!

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按照《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章程》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选办法》候选名单日前揭晓。通过专家函评,评审专家委员会会议评审,共评选出17位正式获奖候选人,分别是“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候选人2位、“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候选人3位、“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候选人2位和“谈

刘云圻院士受聘复旦大学双聘院士

  12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云圻聘任仪式在光华楼举行,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为刘云圻颁发聘任证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云圻长期从事分子材料与器件研究,并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分子材料和器件是材料科学的前沿领域,刘云圻的加盟不仅会带动材料科学系在分子材料与器件学科方向的快速发展,也将有助于提升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漫谈思考与创新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工程院、科学技术部等主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省直机关青年联合会、四川省水利厅等承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在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专题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受邀作报告,漫谈思考与创新。 “创新靠思考,而思考是自己与自己的对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9月26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沪正式成立,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共同为创新研究院揭牌并讲话。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出席揭牌仪式,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主持仪式。  白春礼指出,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于同隐先生逝世

      于同隐先生生平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高分子科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创建人和带头人、高分子科学系教授于同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2月6日10点56分在上海仁济医院东院逝世,享年101岁。  于同隐先生1917年出生于

DNA柔性成就合格“抗体士兵”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潜伏”着无数病原体,而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外界病原体入侵的“分子士兵”。这些“分子士兵”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构成,当病原体入侵我们的免疫系统时,淋巴细胞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利用DNA编码多种多样的抗体分子,“以万变应万变”,针对性地产生能够结合入侵病原体的抗体分子

分子科学从这里起源——记中科院化学所分子科学创新历程

  开栏寄语:  2016年10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将迎来60周岁生日。60年来,几代化学所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优秀文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化学所以基础研究为主,正在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

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揭示白僵菌合成β卡波林糖苷的进化与代谢机制

  7月1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完成的题为A bacterial-like Pictet-Spenglerase drives the evolution of fungi to produce β-carboline gly

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揭示白僵菌合成β卡波林糖苷的进化与代谢机制

  7月1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完成的题为A bacterial-like Pictet-Spenglerase drives the evolution of fungi to produce β-carboline gly

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获奖名单公布

  据“浦东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被誉为“我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已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的“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十五周年庆典暨十五届颁奖典礼大会于12月10日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  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获奖名单  王俊,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