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解析调控番茄形态的分子机制

14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王鹏蔚团队,研究发现SlMAP70-SlIQD21a/SUN10模块协同作用通过影响微管骨架动力学功能调控番茄果实形态建成,为未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定向改良番茄果实外观品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细胞》杂志发表。 王鹏蔚介绍,果实形态是评定瓜果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建成由细胞定向膨大生长及细胞分裂角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然而,关于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细胞骨架动态变化及相关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番茄作为研究果实发育和成熟的模式植物,具有丰富的果实形态。 SlMAP70家族编码一类70 kD大小的微管结合蛋白。其中,MAP70-1分支的3个基因在果实发育初期高表达,抑制该分支基因的表达会导致果实变扁和细胞长宽比变小、圆度增加,说明MAP70-1分支蛋白对正常的果实形态及细胞形态发育至关重要。 王鹏蔚团队进一步研究......阅读全文

我国科研团队解析调控番茄形态的分子机制

  14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王鹏蔚团队,研究发现SlMAP70-SlIQD21a/SUN10模块协同作用通过影响微管骨架动力学功能调控番茄果实形态建成,为未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定向改良番茄果实外观品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我国科研团队解析调控番茄形态的分子机制

  14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王鹏蔚团队,研究发现SlMAP70-SlIQD21a/SUN10模块协同作用通过影响微管骨架动力学功能调控番茄果实形态建成,为未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定向改良番茄果实外观品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我国科研团队解析调控番茄形态的分子机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80.shtm14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王鹏蔚团队,研究发现SlMAP70-SlIQD21a/SUN10模块协同作用通

番茄的形态特征

  1.番茄为茄科草本植物,包括有限生长型、半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条件适宜时可多年生长。植株高0.7  ~2m。全株被粘质腺毛。茎为半直立性或半蔓性,易倒伏,高0.7~1.0m或1.0~1.3m不等。茎的分枝能力强,茎节上易生不定根,茎易倒伏,触地则生根,所以番茄扦插繁殖较易成活。奇数羽状复叶或

科学家克隆番茄果实硬度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蔬菜花卉所)品质分子改良课题组克隆了番茄中果实硬度关键调控基因FIS1,并揭示了该基因在番茄果实硬度形成中的功能,解析了赤霉素通路介导的番茄果实硬度的调控机制,为改良果实硬度提供了新的位点和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蔬菜花卉所研究员

研究揭示α微管蛋白亚型对微管形态的影响及机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83.shtm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鲍岚组与上海高等研究院/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组合作,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

科学家揭示番茄紫色果实形成的分子机理

  近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合作研究,揭示了番茄紫色果实形成的分子遗传基础以及果实表皮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网络,为番茄高品质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花青素是目前所发现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抗辐射、抗过敏、增进视力、改善睡眠、预防癌症、预

Frontiers-in-Nutrition:油菜素内酯调控番茄果实采后冷害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加工所左进华研究员团队联合蔬菜所与国际园艺学会采后分会主席、美国康奈尔大学Christopher B. Watkins教授团队在农林科学TOP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Q1,IF:6.576)在线发表题为“Revealing the Specific

纳米片递送量子点技术用于活细胞标记微管骨架

量子点做为无机合成的纳米荧光探针,具有高荧光亮度和荧光稳定性,适合长时间观察和活体示踪。将量子点靶向递送入细胞浆,有助于细胞内蛋白瞬时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动态细胞学反应机制的长时程观察。目前量子点递送入细胞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①协助递送策略:利用穿膜肽、多聚物载体、转染试剂等实现量子点的递送,但是需要

番茄果实花青素结构及主要修饰类型获解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功能基因创新团队通过对紫果番茄中花青素的研究,解析了番茄果实中花青素结构及主要修饰类型,并发现了番茄果实中4种新的花青素成分,为解析番茄果实花青素合成和代谢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   据崔霞研究员

解析CHLORAD途径如何调控番茄有色体转化和果实成熟

  除了叶绿体以外,植物中还存在一类相似的细胞器,统称为质体,广泛存在于不同植物器官组织中。其中,有色体是存在于果实和花等器官中的一种非光合型质体。常见的成熟番茄果实之所以呈现红、橙、黄等多种颜色,主要是因为富含能够合成和累积大量类胡萝卜素的有色体,具有影响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外观颜色和风味品质形成的

解密番茄果实中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的分子机制

  在植物中,叶绿体是发生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丰度的增加会提高植物的营养质量和果实的颜色。然而,番茄果实中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的分子机制仍然未知。      6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张余洋/叶志彪研究团队在Horticulture Research 发表了一篇名为“SlRCM1, whichenco

微生物所在微管骨架动态组织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微管(Microtubules, MTs)是真核生物细胞骨架的重要组分,在各种细胞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如细胞形态决定、细胞分裂、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等。微管骨架具有高度的动态特性,其排列方式不断进行活跃的重组,以响应发育和外界环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刺激)信号。动物细胞中的微管组织中

朱健康等揭示DNA甲基化对番茄果实成熟作用

  近日,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和郎曌博研究组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了番茄sldml2的突变体植株,发现番茄sldml2调节的DNA去甲基化不仅可以激活成熟需要的基因,同时还可以抑制成熟不需要的基因,在调节番茄果实成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

植物所揭示E2泛素结合酶参与番茄果实成熟调控

  果实成熟是开花植物特有的发育过程,受诸多因素的调控和影响。研究果实成熟的分子机制,对于揭示成熟调控网络,研制新型果实贮藏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田世平研究组揭示了E2泛素结合酶参与了番茄果实的成熟调控。  转录因子RIN是影响果实是否正常成熟的关键调控因子。通过比较野生型

上海生科院揭示DNA甲基化对番茄果实成熟的重要作用

  5月15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和郎曌博研究组题为Critical roles of DNA demethylation in the activation of ripening-induced genes an

分离微管和微管相关蛋白实验

通过组装/解聚从缺少组装驱动成分的缓冲液中分离微管 在含甘油的缓冲液中通过组装/解聚分离微管 在紫杉醇这种微管稳定剂存在时通过组装的方法分离微管 从用紫杉醇稳定的微管中分离微管相关蛋白 通过ATP释放法从用紫杉醇稳定的微管中分离基于微管的运

科学家发现植物细胞生长方向调控机制

  近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植物细胞生长方向的重要调控机制。他们论证了植物细胞骨架如何进行调控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形态,使植物细胞按照特定的指示方向来生长。   对于许多植物细胞,如根部或茎部的细胞,它们需要以特定的指示来扩大,以便促使植物的正常发育,有些植物细胞甚至可以扩大至原来大小的

什么是微管?

微管 (microtubule)可在所有哺乳类 动物细胞中存在,直径大于12nm,除了红细胞 ( 红血球 )外,所有微管均由约55kD的α及β 微管蛋白 (tubulin)组成。它们 细胞骨架正常时以(αβ)二聚体形式存在,并以头尾相连的方式聚合,形成微管蛋白原纤维 (protofilament),

中国农业科学院Cell子刊发布番茄研究重要成果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绘制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全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超敏位点图谱,鉴别出了一些调控DNA元件。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5月29日的《Molecular Plant》杂志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崔霞(Xia Cui)研究员

KATANIN和CLASP在不同空间介导子叶微管对机械胁迫的响应

  形态发生的复杂过程对构成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功能至关重要。在植物中,微管细胞骨架介导纤维素微原纤维的沉积,这些微原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部分。细胞壁根据其力学特性发挥促进或阻碍生长的作用,它可以抵消巨大的膨压,从而影响细胞和组织的形态。表皮扁平细胞(PCs)发育过程中能够产生凸起的l

上海交通大学-发现调控水稻颖壳细胞形态关键基因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薛红卫课题组与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作研究鉴定了一个重要的微管调控蛋白OsIQD14,其通过影响微管动态变化进而调控颖壳细胞形态及种子形态。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粒形在水稻产量和种子品质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细胞骨架的重要

棉纤维细胞控制向顶的扩散性生长模式

  棉花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人类种植驯化棉花的历史有7000年之久,棉纤维一直是纺织业中天然纤维的最重要来源。棉纤维是由胚珠表皮细胞发育而来的高度特化的单细胞表皮毛,成熟的纤维细胞长度可达直径的1000-3000倍,因此棉花纤维细胞是研究植物细胞极性生长的理想模型。大多数植物

细胞超微结构细胞骨架的基本介绍

  细胞骨架乃胞浆中一组由纤维状结构组成的网架,具有支撑和维持细胞形态及细胞运动的功能.  迄今已知的成分有微丝,微管和中间丝和微梁网络4种.微丝粗约6nm,根据其生化和免疫细胞化学特性证实属肌动蛋白(actin)细丝;微管为直径约20~26nm的长度不一的小管,管壁由13根纵列的原丝构成;中间丝的

一种多功能蛋白在神经元轴突生长中不可或缺

  该发现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中国科技网 伦敦7月24日电 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生化和细胞反应,并与诸多神经疾病起源密切相关,是当前神经科学界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最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血影斑蛋白(spectraplakin

TUBA1A基因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真核细胞骨架的微管具有重要和多样的功能,由α和β微管蛋白的异二聚体组成。编码这些微管成分的基因属于微管蛋白超家族,由六个不同的家族组成。所有真核生物中都有α、β和γ微管蛋白家族的基因。α和β微管蛋白是微管的主要成分,而γ微管蛋白在微管组装成核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多种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在物种间高

极微管的概念

中文名称极微管英文名称polar microtubule定  义由纺锤体两极发出的纺锤体微管。其游离端在赤道面处相互交叠或相互搭桥,不与动粒相连。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二级学科)

什么是微管蛋白?

  tubulin组成微管的蛋白质称为微管蛋白。微管蛋白是球形分子,有两种类型:α微管蛋白(α-tubulin)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这两种微管蛋白约占微管蛋白总量的80%~95%,具有相似的三维结构,能够紧密地结合成二聚体,作为微管组装的亚基。α亚基由450个氨基酸组成,β亚基是由4

抗微管药物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微管蛋白溶液在0~4℃是无色透明溶液,当温度升高,或37℃保温时,管蛋白聚合生成微管,随之溶液的浊度增加,吸收度(OD)上升,这可用分光光度计,在 350 nm 波长测得,根据所测得的OD值对保温时间作图,绘出“S”型聚合曲线。相反,将已聚合的微管溶液放水浴。亦可以测定其解聚曲线。

抗微管药物实验

抗微管药物实验主要用于(1)寻找新抗癌药(2)研究抗癌药作用机制。实验方法原理微管蛋白溶液在0~4℃是无色透明溶液,当温度升高,或37℃保温时,管蛋白聚合生成微管,随之溶液的浊度增加,吸收度(OD)上升,这可用分光光度计,在 350 nm 波长测得,根据所测得的OD值对保温时间作图,绘出“S”型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