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科学家斩获“墨子量子奖”

9月20日,2020和2021年度“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六位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领域的学者获奖。2020和2021年度“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现场图 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供图 为推动量子信息科技的科学研究特别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发展,中国民间企业家捐资一亿元,于2018年成立 “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基金会设立“墨子量子奖”,通过广泛邀请提名和国际专家评审,严格遴选和表彰国际上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与模拟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墨子量子奖”的每位获奖者将获得人民币100万元(约15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金质奖牌。 2020年度“墨子量子奖”授予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获奖人为(按姓氏字母排序):新墨西哥大学教授卡尔顿·凯夫斯、东京大学教授香取秀俊、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授叶军。 卡尔顿·凯夫斯获奖理由:在量子精密测量信息理论方面开展了基础性工作,尤其是阐明干涉仪中的基本噪声及其在压缩状态下的抑制......阅读全文

6位量子领域顶尖国际学者获“墨子量子奖”

  9月20日晚,2020年度和2021年度“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六位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领域的顶尖国际学者获奖。  为了推动量子信息科技的科学研究特别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发展,中国民间企业家捐资人民币一亿元,于2018年成立了“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基金会设立“墨子量子奖”,通过广

首届“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在合肥举行

  9月18日下午,首届“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在合肥隆重举行。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包信和为获奖者颁奖。安徽省有关部门领导,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捐赠企业代表,以及参加2019年度新兴量子技术国际会议的500余位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出席

中国“墨子号”领跑量子通信

  2018年3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次开启“委员通道”。当天中外记者云集,在通道前,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有“量子之父”之称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的话掷地有声:“在量子保密通信方面,我国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时间回到两年前,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

3位科学家摘得2021年度“墨子量子奖”

  3月2日,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公布2021年度“墨子量子奖”获奖名单,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约翰·克拉克、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米歇尔·德沃雷、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教授中村泰信榜上有名。该年度奖项授予超导器件中量子效应的观察领域,表彰3位科学家作为领军人物开创了超导量子电路和量子比特中一系列早期关键技术

“墨子号”何以激起空间量子科学热潮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陆朝阳、曹原应邀在国际物理学权威综述期刊《现代物理评论》上发表长篇综述论文《基于“墨子号”卫星的空间量子实验》。  据了解,由于在远距离量子通信特别是“墨子号”量子卫星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潘建伟等受邀为《现代物理评论》撰写的这篇46

国外称赞“墨子号”实现破纪录量子纠缠

  继去年成功发射后,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再次引起世人关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团队的重要论文,称“墨子号”成功将纠缠光子传回地面并在相距1203公里的基地间保持纠缠不变,从而创造了量子纠缠距离的新纪录。《新科学家》《科学》《自然》以及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协会《光谱学

墨子量子科技基金设立-初创资金一亿元

墨子量子科技基金协议签署仪式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共同捐赠一亿元人民币,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起发起设立“墨子量子科技基金”。 据悉,该基金将在国际范围内奖励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战略性方向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

潘建伟:“墨子”开启量子通信新篇章

   2017年,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千公里级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和千公里级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世界首个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京沪干线”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

潘建伟:“墨子”开启量子通信新篇章

   2017年,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千公里级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和千公里级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世界首个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京沪干线”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

墨子号”成果获克利夫兰奖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该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克利夫兰

“墨子号”成果获克利夫兰奖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该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克利夫兰奖九十余

墨子号实验实现1200公里地面站间量子态传输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远距离的量子态传输方面取得重要实验进展: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   据介绍,千公里的距离为目前地表量子态传输的新纪录,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   

“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

  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远距离量子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获批

  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了解到,日前科技部正式发布通知,批准组建包括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在内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试点期间,针对微尺度物质科学领域的一些共性问题,着力开展以量子调控及量子信息为主导的原始创新和基于纳米科技、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和

墨子沙龙聚焦基因生命人类

  3月11日下午,墨子沙龙新春首场报告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仇子龙,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章小清,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立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宇翱主持下,为600余名观众带来精彩的科普报告,围绕基因编辑、干细胞等大众

他靠量子力学拿了诺奖,却在量子力学上挂科

今天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法国的阿兰·阿斯佩、美国的约翰·克劳泽以及奥地利的安东·塞林格。其实这哥仨儿在2010年已经一起得过沃尔夫奖了,今天是诺奖再聚首。他们的研究解读在今天的推送里,比较难懂。这里我们来讲讲三位量子大佬轻松的趣事,毁一下他们严肃科学家的人设(不是)。文艺老年塞林格科幻中二粉塞林

2017中科院亮点:量子信息科学-从“理想王国”到“现实王国”

  量子信息科学从“理想王国”走到了“现实王国”。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在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支持下,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

中国科学家谋划建“量子星座”

  中国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原定两年完成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三大科学目标。科学家制订了后续拓展实验计划,进一步探索量子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并筹划发射数颗量子卫星,构建全球量子通信网络。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介绍,

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大视场巡天望远镜(以下简称“墨子巡天望远镜”)17日正式启用,其首光获取的仙女座星系图片也于当日发布。这标志着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设备运行测试,望远镜设备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已经可以开展天文观测研究。  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

潘建伟等在《现代物理评论》发表综述论文

记者7月1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日前,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陆朝阳、曹原应邀在国际物理学综述期刊《现代物理评论》上发表题为“基于‘墨子号’卫星的空间量子实验”的长篇综述论文。 论文从量子信息理论的基本概念、早期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相关原理性实验、面向卫星的地面大空间尺度验证实验,以及“

我国首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在皖亮相

“创新”已然成为安徽省最为靓丽的特色名片,也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潜力。 1月23日下午,记者从安徽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安徽省科技创新提档增速、成果丰硕的五年。五年来,安徽省相继获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科技支撑产业升级加速首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在皖亮相

“创新”已然成为安徽省最为靓丽的特色名片,也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潜力。1月23日下午,记者从安徽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安徽省科技创新提档增速、成果丰硕的五年。五年来,安徽省相继获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专家称量子通信通路已被打通

  近日,量子卫星“墨子号”与国家天文台地面站的通信试验成功进行,专家称这标志着量子通信通路已被打开。   近日,一张地面站发射红光与“墨子号”发射绿光遥相呼应的照片,在网络上走红。据相关研究人员介绍,照片中所展示的是国家天文台兴隆地面站正在与量子卫星“墨子号”进行通信试验。   此前,量子科

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已实现50公里远程量子储存器纠缠

  近日,Nature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的最新重磅成果:两个量子存储器通过光纤跨越数十公里实现远程纠缠。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潘建伟、包小辉及其同事利用一种名为腔增强的量子效应,来制备纠缠原子和光子,再将这些纠缠原子和光子转换为适合于电信传输的频率,最后在两个由 50 公里长光纤连接的

王建宇院士:光子通信技术或将应用于深空探测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大会主题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党组书记王建宇研究员就空间探测等研究热点作特邀报告。  王建宇在报告中介绍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运行现状,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迄今为止,墨子号已成功完成三项既定

“墨子号”的成功体现科技创新底气

   日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研究团队的两篇文章;今年6月,研究团队的另一篇论文发表于学术期刊《科学》上。这三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墨子号”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预设在两年时间内实现的三大科学目标,不仅使我国继续保持在量子通信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还将为我国开展空间尺度

“墨子号”成果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12月22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团队主导完成的“墨子号”卫星完成洲际量子密钥分发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美国物理学会《物理》网站以“卫星量子密码”为题报道了该成果,认为这项成果为建设基于卫星的全球“量子互联网”带来了福音。  该成果于2018年1月19

潘建伟:求解量子奥秘的“中国创新者”

  量子论与相对论被称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27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名普通本科生潘建伟,却在毕业论文中向量子力学发起挑战,试图证明这个理论“是错的”。  改革开放使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释放了无数年轻人“求真”的热望与勇气,潘建伟就是其中之一。经过20多年创新求索,他主持研发的世界首颗

量子通信是不是伪科学?潘建伟这样回应

   “墨子号”发射快三年了,到底有什么新发现?量子通信和公众有什么关联,到底是不是伪科学?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有很多话要说。  说“墨子号”:能满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信需求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以来

潘建伟团队:做世界“最牛”的量子研究

  近日,光量子计算和大尺度光量子信息处理两项成果双双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59项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迎来4岁生日。在距离地球500公里的轨道上,这颗超期服役2年的“老”卫星仍然捷报频传。 6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