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ineering:揭示肠道微生物群落或与人类结肠炎发生有关

肠道内稳态(intestinal homeostasis)是由特化的宿主细胞和肠道微生物群落所维持,Wnt/β-连环蛋白信号对于胃肠道的发育和平衡至关重要,其功能失调往往与炎症和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Axin1能负向调节活化的Wnt/β-连环蛋白信号,但研究人员对于其在调节人类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宿主-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却知之甚少。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ngineering上题为“Intestinal Epithelial Axin1 Deficiency Protects Against Colitis via Altered Gut Microbiot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Axin1在调节机体肠道上皮发育和微生物稳态上所扮演的新型关键角色。文章中,研究人员强调了针对人类炎性肠病的潜在治疗性策略。炎性肠病是一种影响机体胃肠道的慢性炎性疾病,同时也是科学家们一直......阅读全文

喝红酒或能提高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强肠道健康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与不喝红酒的人群相比,喝红酒的人群机体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较高(肠道健康的一个标志),同时其患肥胖风险较低,机体坏胆固醇水平较低。文章中,研究人员对916对英国女性双胞胎进行研究,分析了啤

肠道糖基化在维护肠道微生物稳态中的作用

  人类肠道中含有极其丰富的微生物,其所含基因总数是人类基因组的150余倍。这些微生物通过相互竞争、互补和协同,构成了微生物-微生物和微生物-宿主关系的复杂网络。在此基础上,肠道微生物各组分间相对平衡,保持稳态,从而实现其与宿主互利共生。对于宿主,其肠道内存在多种屏障以维持肠内微生物的稳态。其中包括

肠道糖基化在维护肠道微生物稳态中的作用

  人类肠道中含有极其丰富的微生物,其所含基因总数是人类基因组的150余倍。这些微生物通过相互竞争、互补和协同,构成了微生物-微生物和微生物-宿主关系的复杂网络。在此基础上,肠道微生物各组分间相对平衡,保持稳态,从而实现其与宿主互利共生。对于宿主,其肠道内存在多种屏障以维持肠内微生物的稳态。其中包括

口腔微生物与肠道微生物的同源性

  3月30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8(第四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在分会场四“肠道微生物与其他疾病”中,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李雨庆副教授为我们作了题为“口腔微生物与肠道微生物生物同源性”的精彩报告。  李雨庆副教授是四川省微生物学会的理事兼秘书长、口腔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口腔

为什么鸟类和蝙蝠都有奇怪的肠道菌群?

  系统共生树形图显示,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蝙蝠和鸟类(用黑色条标记)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研究正变得越来越火热。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首次对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并非所有物种对肠道微生物的依赖程度都相同。鸟类和蝙蝠体内

肠道细胞利用microRNAs控制微生物组

    生物学前沿之一就是谈论操纵我们的肠道微生物组(microbiome)。这听起来像一个大胆的想法,但它看起来像是我们可能一直就在修改我们的微生物组,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篇新的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Howard Weiner、Shirong Liu及其研究团队的论文提示

用于微生物组研究的人造肠道

  微生物存在于人体、植物、土壤、海洋等各种环境中,这些微生物群落的集合被称为微生物组。近年来,微生物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去年10月份,Science和Nature两大期刊同时发文,倡议开展浩大的微生物组研究,以理解和利用微生物组——栖息在多种多样生态系统(如人类肠道和海洋)的微生物群落,来改善人类

婴儿肠道微生物繁荣兴衰史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不是定植在婴儿肠道内的唯一外来者,病毒也会在那里安家,这些看不见的体内居民对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上。    研究人员指出:“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生活在我们肠道中的不同生命之间的关系,它们并不是互相

肠道微生物组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肠道微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utrition Reviews: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DOI: 10.1093/nutrit/nuz106  根据乔治华盛顿大学(GW)和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

见微知著-:从肠道微生物看你的健康

  人体内含有数十万亿的人类细胞,数百万亿的细菌微生物。微生物是自然形成的细菌,有些是有益的,甚至对身体健康十分必要。总之,所有这些细胞和微生物组成了研究人员所谓的人类微生物组。  现在有一个全民科学项目旨在扩大我们对这种复杂关系的理解。科罗拉多大学学者与30名分布在世界各地研究机构的研究员联手发起

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引起哪些疾病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疾病相关,比较突出的是肠道疾病等。从血管疾病角度来看,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有关。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造成肥胖、糖尿病等多种多种代谢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肠道菌群造成代谢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失衡的肠道菌群产生的脂多糖等内毒素进入人体,被免疫细胞识别后产生多种炎症因子,使得机体进入低度炎症

肠道微生物:心脏病的开关?

  “每种动物都有相对应的共生微生物种群,它与该物种的基因一起被称为两套基因组。现在研究让两套基因组如何和谐对话是重点,而这样的研究可能将揭开慢性病真正的原因。”   人类的疾病对于科学家来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研究领域,因为不断有新的研究发现推进人类对自身的认知。   近日,刊登在《细胞》上的一

改良肠道微生物群-治疗患儿胃肠道和行为症状

  肠道微生物作为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不仅关乎了人体的生理功能,许多研究表明某些心理疾病也受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比如困扰当代许多人的自闭症。  近日由Dae-Wook Kang发表的一篇名为《微生物转移治疗对自闭症和肠道微生物的长期疗效》指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与自闭症

原来肠道也必须吃东西!肠道微生物到底影响了哪些基因

  胃肠道微生物在宿主的生理、代谢和营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改变与许多肠道疾病有关,包括癌症、肥胖和各种肠道疾病。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在小鼠身上进行的新研究表明,微生物能够影响肠道中的哪些基因正在发挥作用。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与分子胃肠病

新的治疗性食品促进营养不良儿童肠道微生物组健康发育

  在孟加拉国进行的一项初步临床试验中,一种专为修复营养不良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组而设计的新型治疗性食品优于标准疗法。  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和孟加拉国腹泻疾病研究国际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采取了一种新方法来解决儿童营养不良这一紧迫的全球健康问题。他们的方法着重关注于通过使用负担

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白唇鹿肠道微生物组成及生态过程研究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是鹿科(Cervidae)白唇鹿属(Przewalskium)下的唯一物种,仅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是青藏高原特殊地质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特化种。自20世纪60年代,为逐步恢复野生白唇鹿种群数量并维持鹿茸的可持续利用,白唇鹿被人工养殖。长期的养殖过程发现,

长江野生鱼类肠道内微生物多为暂住者

   在水生动物中,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宿主发育和生存环境而发生变迁,理解环境影响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的机制对于评估和管理水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长江野生鱼类肠道内微生物主要来自与鱼类食性相关的环境微生物,大多只是匆匆过客(暂住者),和宿主形成稳定适应

微生物让新饮食效果不佳

   当你试着在新年里改善自己的饮食时,你体内的微生物群可能会“捣乱”。近日,刊登在《细胞—宿主和微生物》期刊上的论文称,研究人员探索了为何小鼠从自由的美式饮食转换到健康低卡路里的植物性饮食后,没有立刻出现效果。他们发现,若想一项新饮食计划取得成功,必须去除某些人体肠道细菌。  “如果我们想开饮食处

胎盘中特殊的微生物或与早产相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胎盘被认为是处于一种完全无菌的环境。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胎盘中确实存在独特的微生物群落。虽然,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是不治病的,但是,研究显示这种微生物群落可能和婴儿的早产存在一定的关系。   新研究表明,孕妇胎盘中的微生物可能来自口腔,说明孕妇口腔健康对胎儿健康至关重要。此外,早

天然微生物群落如何调控杨树生长和耐盐性

 接种不同土壤菌群对NL895杨无性系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供图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在杨树幼苗根系的组装特征及其对苗木生长和耐盐的调控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供图   近日,国际期刊《化学圈》(Chemosphere)在线发表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林业微生

城市环境所微生物群落环境响应研究获进展

  土壤水分条件是微生物呼吸活性及生态功能实现的重要因素,干旱或极端淹水均不利于土壤中多数微生物实现最佳能量生产与代谢。土壤从干旱向淹水的转变过程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微生物活动受到刺激并被抑制。目前,对该过程中潜在微生物的响应机制仍缺乏了解。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姚槐应研究组通过土壤DNA

两篇文章聚焦HIV感染带来的肠道菌群改变

  了解与HIV感染相关的肠道菌群改变以及推动这些变化的因素,将有助于解释HIV感染者中普遍流行的肠道疾病。在这一期的《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两篇文章正是聚焦于此。   在第一项研究中,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感染会引起黑猩猩肠道微生物群落的

Cell-Metabol:为何膳食疗法仅对部分人有效?

  为何膳食疗法仅对部分人有效呢?这或许是因为不同个体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和饮食的相互作用不同导致,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德堡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大麦面包后血糖可以较好控制的人们或许其肠道微生物菌落也存在一种不同的平衡机制。  

抗生素干扰婴儿肠道微生物组

  在我们的肠道里,生活着许多微生物群落,它们在调控机体代谢和免疫防御功能上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微生物群落的集合被称为肠道微生物组。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6月15日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会降低婴儿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对患病婴幼儿用抗生素治疗已成常规做法,美国孩

肠道微生物是如何与大脑交流的

  肠道微生物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影响人类的健康、行为和某些神经疾病,比如自闭症。但是它们如何与大脑交流呢?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肠道细菌和大脑代谢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沟通途径,这种途径是通过一种名为皮质醇的血液化合物来实现的。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发

Science:肠道微生物调节肠炎新机制

  肠道微生物最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以及在炎症性肠炎(IBD)等疾病发病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同卵双胞胎中该疾病的发病率一致性只有40%-50%,因此遗传-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对该疾病的发病具有重要的影响。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详细地了解人体基因组的信息以及肠道微生物的基因组构成,

人类肠道微生物改变了小鼠的代谢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接受来自胖人肠道细菌的无菌小鼠会比给予来自瘦人肠道细菌的小鼠增加更多的体重并积累更多的脂肪。这一发现——它证明了身体与代谢特征可通过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传播——由该类啮齿动物的饮食所决定,而有关的研究人员提出,它可能代表了朝着研发个性化、基于益生菌的肥胖症疗法所迈出的重要的

Science:炎症会促使肠道微生物进化

  欧洲的科学家们发现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能激活细菌内的噬菌体,从而帮助帮助感染了细菌的病毒传播给其它菌株,并提高它们的增殖成功率。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病毒中遗传性状的编码特点,如毒力增强,而且也指出了如果用一种疫苗来减轻炎症,也许能帮助治疗某些感染。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16日的Scien

基因测序找出肠道核心微生物群

  人类肠道中有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也称为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如肠炎、肥胖、糖尿病等都有关系。最近,比利时鲁汶大学和荷兰格林宁根大学两个团队分别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通过两项大型研究计划找出了肠道核心微生物群,为进一步建立生物标记体系,评估肠道菌群是否正常提供了线索。   肠道微生物组能产生维生素

母亲与婴儿肠道微生物可共享基因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母婴微生物群垂直传播的新模式。从围产期一直延续到出生后的几周,母体肠道中的微生物与婴儿肠道中的微生物共享基因。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细胞》杂志。 研究表明,这种水平基因转移使母体微生物菌株能够在其没有持续转移的情况下,影响婴儿微生物组的功能。这项大规模综合分析,提供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