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

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作为证明青藏高原隆升历程和幅度的重要证据之一,三趾马(Hipparion)化石发现于西藏吉隆县沃马盆地和比如县布隆盆地的中新世地层。进入新世纪,根据在西藏阿里地区札达盆地的上新世地层中发现的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a)、雪豹(Panthera blytheae)、北极狐(Vulpes qiuzhudingi)、盘羊(Protovis himalayensis)的祖先类型等化石,科学家提出了第四纪冰期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的“走出西藏”理论。中新世和上新世组成地质时代中的新近纪。青藏高原在新近纪的显著隆升对东亚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地层框架对地球科学各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方小敏率领的团队,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阅读全文

建立和完善青藏高原古近纪综合地层框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984.shtm古近纪是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劫后复苏并逐渐接近其现代面貌的关键时期。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古近纪也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活动、亚洲气候重组、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时期。近年来,该区

科学家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

  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作为证明青藏高原隆升历程和幅度的重要证据之一,三趾马(Hipparion)化石发现于西藏吉隆县沃马盆地和比如县布隆盆地的中新世地层。进入新世纪,根据在西藏阿里地区札达盆地的上新世地层中发现的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a)、

科学家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820.shtm中新世和上新世组成了地质时代中的新近纪,而青藏高原在新近纪的显著隆升对东亚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地层框架对地球科学各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版《中国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发布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沈树忠、戎嘉余主编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专辑《中国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正式出版。这是对本世纪以来中国地层学研究进展的一次综合性整理和总结,专辑中发布的中国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可为全球或区域地层深化研究、各省区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以

最新版中国综合地层时间框架发布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和戎嘉余两位院士主编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专辑《中国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正式出版。专辑中发布的中国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无论是对全球或区域地层的深化研究,还是各省区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以及在相对精准的时间尺度上开展生物演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版中国综合地层时间框架正式发布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院士、戎嘉余院士主编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专辑《中国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正式出版。两位院士表示,这是对本世纪以来中国地层学研究进展的一次综合性整理和总结,专辑中发布的中国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无论是对全球或区域地层的深化研究,还是各省区开展大比例尺

构建甘肃临夏盆地最新生物磁性地层年代框架

甘肃临夏盆地内含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是研究新生代哺乳动物演化的理想地区。同时,盆地还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演化和气候变化等信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将古生物学与地层年代学相结合,建立临夏盆地最新生物-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在新的年代框架下,哺乳动物演化与盆地构造和气候变化

内蒙古三盛公化石产区岩石地层框架建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79.shtm   三盛公化石产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黄河右岸,距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约10公里(图1),由法国学者德日进和桑志华于1923年首次发现并研究,后有中苏考察团于1959-19

古脊椎所在青藏高原札达盆地新近纪生物地层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李强副研究员、王晓鸣客座研究员等人于2006至2012年间对青藏高原喜马拉雅西部札达晚新生代盆地开展的生物地层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共发现了200多个化石地点和数以千计的脊椎动物化石标本,目前鉴定出的动物化石共计33种,包括1种鲤科(裂腹鱼类)、1种鸵

我国学者用磁性地层学揭示古气候变迁与古哺乳动物迁徙

  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盆地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较为丰富,这些哺乳动物化石群为建立兰州盆地新生代年代框架和反演古环境演化信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中新世泉头沟动物群中含有大量小哺乳动物化石,但是其准确年代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限定。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敖红研究员和张鹏博士所在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兰州盆地开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A)青藏高原约30Ma和10Ma构造变形/隆升的主要证据分布;(B)30Ma青藏高原中部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驱动高原快速抬升并向周缘扩展;(C)青藏高原北部10Ma的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再次引发高原快速抬升并向北扩展至现今的东北边界。(研究团队供图) 2月2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发中山大学张

“中国标准地层建立—中国地层表的完善”-项目启动

   2015年7月23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中国标准地层建立—中国地层表的完善”(2015FY310100)启动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召开。项目专家组成员、项目参加单位人员以及科技部基础司、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姚建新研究员汇报了项

青藏高原从“谷地”到“世界屋脊”-的秘密

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如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形成今日之“高大”面貌之前,青藏高原其实还发育了一个低海拔的温热的“谷地”。 从“谷地”到“世界屋脊”,是如何演化的?其隆升过程又对今天的青藏高原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青藏高原上尚未揭开的谜题。 历时20余年,在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支

古脊椎所等在白石崖溶洞遗址发现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丹尼索瓦人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是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此前,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鉴定其

地球近地层的概念

地球大气的最下面一层,直接接触地面,是大量的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也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空气层次。在地面的摩擦作用下,近地面层大气有明显的湍流特征,大气的湍流粘性远远大于分子粘性。该层大气直接受地面植被、建筑物、地形、地貌的影响,其厚度(上边界距地面的高度)在不同的地点,随时间变化比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部隆升历史

本报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齐芳)四川省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腹地,现今平均海拔3700米,其旖旎的高山森林景观引人入胜。然而,科考证据表明,以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为代表的青藏高原东部高海拔森林景观曾经是一片低地沙漠,直到4500万年前才转变为现今的模样。是什么力量驱使亚洲季风渗透到这个地

从沙漠到森林-稻城香格里拉如何变成今日模样

10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丁林院士带领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最新成果,揭秘稻城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研究重建了青藏高原东部5000–3400万年前,从约600米的低海拔沙漠到约3500米海拔高山森林的隆升历史,揭示了约距今5000万年至距今3400万年的中—

云南思茅盆地含钾盐地层年代学新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钾肥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重要肥料之一,但我国钾资源匮乏,钾肥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云南思茅盆地发育了我国唯一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古代卤化物型固体钾盐矿床,但钾盐资源量较少;与其相邻的呵叻盆地却蕴藏有世界上最大的钾盐矿床之一,氧化钾远景储量大。已有研究表明,两个盆地钾盐矿的矿物成分、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相似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二叠纪牙形类研究中获进展

  牙形类是二叠纪的重要化石门类之一,目前二叠纪所有界线层型(GSSP)均是依据或计划依据牙形类物种的首现为定义,因此,二叠纪牙形类的研究是二叠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袁东勋及研究员张以春、张华、祁玉平和王玥等,与南京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

南京古生物所青藏高原二叠系综合研究取得新认识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也是地质演化最为复杂的高原。近年来,青藏高原的地层、构造、地球化学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新的认识,尤其是关于青藏高原不同地块在晚古生代的古地理演化尤其受关注。但需要提出的是,很多模式的建立都忽视了晚古生代地层和古生物地理属性。   鉴于此现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

利用火山玻璃的地层学等研究东亚显微火山灰标志地层

  精确对比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目前十分困难,特别是研究气候突变事件(年代际-百年尺度)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各种测年技术如放射性碳、铀系不平衡、氩-氩法、纹层年代学、冰芯年代学等所固有的测年误差。古气候记录的精确对比常常需要利用等时标志层,因此,识别保存在重要古气候记录中的火山灰标志层十分重要。  东

我国科考队在可可西里发现罕见“红山脉”

  地处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是我国最大的无人区。正在进行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源科考活动中,科考队在可可西里发现一处当地罕见的大规模“红山脉”。这一特殊地质现象的发现,将有助于加深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科学研究。  此处“红山脉”位于可可西里盆地中部。记者跟随科考队在现场看到,红褐色山体在可可西里夏

siRNA表达框架

siRNA表达框架(siRNA expression cassettes,SECs)是一种由PCR得到的siRNA表达模版,能够直接导入细胞进行表达而无需事前克隆到载体中。这个方法最早是由Castanotto和其同事采用,包括一个RNA polⅢ启动子,一段发夹结构siRNA,一个RNA pol I

地球环境所在青藏高原中北部两阶段的隆升机制方面获进展

  目前,关于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和动力机制存在较大争议。存在争议的部分原因在于:地层年代学的可靠性问题,这是研究讨论分析最重要的基础;高原中北部古高度研究的相对缺乏。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气候变化团队联合国际多个研究组,以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盆地沱沱河剖面晚始新世到早中

中科院院士起诉原北大博士后侵权:被恶意诋毁

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诉吴庆龙侵权:被恶意诋毁故意造假  日前,从北京互联网法院获悉,现年60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原副校长陈发虎诉现年49岁的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吴庆龙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原定2月23日线上开庭,因被告提交“延期开庭

中国科学家发现鉴定古老地层火山灰新方法

  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新生代环境团队对云南古老地层的最新研究发现,通过构建“火山岩—火山凝灰岩—沉积岩”对比序列,低温频率磁化率参数可作为捕捉火山灰的有效指标,帮助破解地层年代。  科研团队首次全面系统地从岩石磁学角度,对比研究云南距今35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地层中的火山岩

估计页岩地层的天然气产量

  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估计水力压裂井产出的天然气产量的方法。此前对页岩气生产的估计主要依赖于为传统油气井建立的模型,它们与富含天然气的页岩的水平井相比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Tad Patzek及其同事分析了水平井的天然气生产的最简单模型,它符合天然气开采过程的基本物理和几何形状。这组作者报告说,

地球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点

与自由大气相比,近地层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和日变化都很大。(1)风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大气近地层中,风的变化与温度关系密切。风速随高度的分布,在地形平坦的条件下若为中性层结大气,按对数规律分布。受气象条件、地面建筑物、植被或自然障碍的作用,风速和风向随高度变化都很大,但多数情况是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加大。

研究限定印欧碰撞时限

  新生代以来,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壮阔的青藏高原,印欧碰撞时限研究是热点科学问题之一。但目前大多数碰撞年代的研究集中于藏南地区,且存在争议。为避开争议研究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靳春胜及其合作者选择了远离印欧碰撞缝合带的可可西里盆地开展年代学研究,从沉积学角度限定印欧碰撞时限。

尼阿底遗址考古发现:人类首登青藏高原推至4万年前

  11月30日报道,2018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文物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尼阿底遗址这处来自青藏高原腹地的重大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成果。该项发现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也书写了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的记录。这一学术成果30日在国际权威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