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团队《自然》发文或开启绿色海量光子存储新纪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81.shtm中新网上海2月22日电 (记者 许婧)北京时间22日凌晨,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张江实验室光计算所所长顾敏院士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自然》(Nature)正刊上发布。团队所提出的纳米光子存储技术,在光存储领域成功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这一物理学难题,有助于我国在存储领域实现突破,也将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卫星通信等领域大显身手。 ?纳米光子存储示意图。上海理工大学供图近日,顾敏领导上海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团队人员利用光存储技术,提出了绿色、长寿命、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研究成果以“Pb容量三维纳米光子存储”为题,发表在《自然》正刊上。 ?引自《自然》(Nature)的“Pb容量三维纳米光子存储”(A 3D nanoscale......阅读全文

上海理工大学顾敏院士团队《自然》发文,或将开启绿色海量光子存储新纪元

  北京时间22日凌晨,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张江实验室光计算所所长顾敏院士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自然》(Nature)正刊上发布。团队所提出的纳米光子存储技术,在光存储领域成功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这一物理学难题,有助于我国在存储领域实现突破,也将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卫星通信等领域大显身手

院士团队《自然》发文或开启绿色海量光子存储新纪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81.shtm中新网上海2月22日电 (记者 许婧)北京时间22日凌晨,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张江实验室光计算所所长顾敏院士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自然》(Nature)正刊上发布。团队所提

“超级光盘”存储器问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834.shtm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顾敏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阮昊研究员、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文静教授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分辨光存储技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顾敏院士荣获国际顶级光学奖章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的物理学家顾敏院士最近荣获一项国际顶级奖章-丹尼斯·加博尔奖章,此奖章旨在纪念因发明全息光学而获得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丹尼斯·加博尔。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三维光学成像领域公认的权威,顾敏院士的研究成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信息科技产业和大数据存储等诸多领域带来了

拼上“珠峰”!他们如何做出划时代“超级光盘”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顾敏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研究员阮昊、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文静等合作,在存储领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限制,研发出超大容量纳米级三维光盘存储器,实现颠覆性的划时代光储存。相关研究发表于2月22日发表

重大突破!这所高校历史首篇Science

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顾敏院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邱建荣教授团队和之江实验室谭德志博士团队在纳米材料全息显示取得重大突破,在Science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这也是上海理工大学教师首次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正刊上发表论文,标志着学校科研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上海理工大学教师首次以(共同)第一

中国科学家以全息技术打开立体彩色显示器大门

中新网上海1月21日电 (李卉云 许婧)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正在被各种屏幕包围:手机、电脑、平板、电视、腕表……如何基于屏幕装置本身的改进,实现真正的三维立体显示?21日,上海理工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光子芯片研究院顾敏院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邱建荣教授团队和之江实验室谭德志博士团队在纳米材料全息显示取得

研究利用“螺旋光”将图片信息存储能力提高100倍

  10日凌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负责人顾敏团队的“轨道角动量全息技术”相关研究成果以8页长文形式发表在光学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团队的方心远博士为第一作者。  该技术利用具有“螺旋”特性的轨道角动量光束作为光学全息过程中的信息载体,实现了超宽带的光学全息信

上海交大金贤敏团队制备出轨道角动量波导光子芯片

  12月7日,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以“Mapping Twisted Light into and out of a Photonic Chip”为题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世界上首个轨道角动量(OAM)波导光子芯片。并且同时作为Editors’ Sugges

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顾敏访问苏州医工所

    “中国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授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现场  6月22日,苏州医工所举行了“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证书授予仪式暨学术报告会,会议由苏州医工所唐玉国副所长主持。受中国科学院委托,苏州医工所副所长张涛向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顾敏教授颁发了“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

顾敏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纳米信息光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Light国际编委、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顾敏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光学芯片实现了纳米尺度下对光子角动量的操控。相关成果以《On-chip Noninterference Angular momentum Multiplexing of Broadband Light》 为题,于2016

中国科大:原创“无噪声光子回波”量子存储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存储及量子网络研究中取得原创性进展。研究提出并实验实现无噪声光子回波,实测噪声比前人的结果降低了670倍,首次观察到单光子的光子回波并由此实现了高保真度的固态量子存储。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19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该工作从方案提出、理论分析到

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首次实现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自主加工的激光直写波导,实现了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存储保真度高达99.4±0.6%,显著推进了可集成量子存储器在量子网络中的应用。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和《物理评论快报》上。    稀土掺杂晶体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光子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存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高维量子信息存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史保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空间结构的单光子脉冲在冷原子系综中的存储与释放,证明了建立高维量子存储单元的可行性,迈出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

郭光灿等实现光子轨道角动量纠缠量子存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带领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史保森小组在高维量子中继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光子轨道角动量纠缠的量子存储,进一步证明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可行性。相关研究已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光子的轨道角动量产生于电磁波螺旋

华南理工大学:顾老师已调离我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094.shtm  ?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光子轨道角动量纠缠的量子存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高维量子中继研究方向上再次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史保森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光子轨道角动量纠缠的量子存储,进一步证明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可行性。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4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有了它,手机上也能裸眼看三维全息影像

  “将三维全息技术集成到日常的消费电子产品上,将使得屏幕本身的尺寸不再那么重要。相比二维屏幕,三维全息显示可以呈现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大的信息量,有望引发医疗诊断、教育、数据存储和安全防御等领域的变革。”澳大利亚两院院士、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卓越教授顾敏就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成果接受科技日报

20项入选!光学又一重要荣誉名单公布!

  4月25日,首届光学前沿高峰论坛暨2020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在杭州市富阳区举行,量子纠缠光源、荧光成像、金属钠等离激元等10项基础研究,激光聚变、光学雷达远距离成像、光谱气体检测等10项应用研究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委会主席、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范滇

上海崛起光子大科学设施群新地标

  光子科学与产业论坛是昨天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滴水湖)首日的重头戏。  这一选择蕴含深意。去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张江实验室,初期拟采取“1+2+1”布局,其中第一个“1”代表的正是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及相关基础研究。  从试运行至今近10年的上海光源,到今年4月开工建设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郭光灿院士团队: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实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自主加工的激光直写波导,实现了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存储保真度高达99.4±0.6%。该工作显著推进了可集成量子存储器在量子网络中的应用。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光子的偏振态具有操作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量子

郭光灿团队:首次实现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自主加工的激光直写波导,实现了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存储保真度高达99.4±0.6%,显著推进了可集成量子存储器在量子网络中的应用。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和《物理评论快报》上。  稀土掺杂晶体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确定性单光子的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中继、量子网络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成功实现了量子点发射的确定性单光子的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点与固态量子存储器两种不同固态系统之间的对接,并且实现了100个时间模式的多模式量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拉曼过程的光子混合纠缠态的量子存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教授史保森领导的小组利用拉曼存储协议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光子偏振纠缠态以及由光子偏振和路径不同自由度组成的混合纠缠态的量子存储。该工作对未来实现高速、宽带量子通信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成果于3月

高精度数字化激光干涉仪关键技术”鉴定会成功召开

   2019年10月24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高精度数字化激光干涉仪关键技术”项目鉴定会在上海理工大学成功举行。本项目是由上海理工大学、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和苏州维纳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  本次鉴定会的特点是高规格和国际化,首次由国内外院士和同行专家共同评审的一次国际性鉴定会。鉴

非易失性存储器国际研讨会在上海落幕

  由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主办、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新加坡数据学院共同承办的第11届非易失性存储器国际研讨会于11月9日在上海落幕。来自美、俄、日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围绕非易失性存储器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研讨。  与易失性存储器相比,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

达到10篇!南京大学,同日2篇Nature

  9月14日夜,南京大学两项重大科研突破同时刊登于《Nature》!南京大学缪峰教授合作团队在量子模拟前沿领域实现新突破,南京大学张勇教授、肖敏教授、祝世宁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下一代光电芯片制造领域取得新突破。  据悉,这是南京大学本年度第二次同日连发两篇正刊。截至目前,南京大学今年在国际顶级学术

上海着力推进世界级硅光子基地建设

本报讯(见习记者朱泰来 记者黄辛)上海市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硅光子市级重大专项”项目近日在张江实验室启动。 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硅光子”专项由张江实验室牵头,一批沪上在硅光子领域开展深入研发的企业和高校院所参与,面向硅光子全产业链,针对国内发展

量子操控原子与光子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量子操控原子与光子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Quantum Manipulation of Atoms and Photons)于10月16日至22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去年GDRI中法量子操控原子与光子合作网络协议签订之

梅特勒托利多:祝贺“2011化工工艺过程安全培训会”举行

梅特勒-托利多:祝贺“2011化工工艺过程安全培训会”圆满举行  由梅特勒-托利多自动化化学部联合南京理工大学共同举办的“2011化工工艺过程安全培训会”,于2011年8月23 至24日在上海齐鲁万怡大酒店顺利召开。   来自烟台万华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诺华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