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自然子刊综览

《自然—医学》 新技术可定量检测CFTR功能 《自然—医学》报道了一种分析测试手段可以定量CFTR的作用——CFTR是一种分子受体,其功能发生异常时会导致囊肿性纤维化。这种快速、耐用的测试手段采用从囊肿性纤维化病患身体获得的“类器官”来帮助诊断、评估药物反应以及优化个体治疗方案。 目前几乎没有什么手段能否筛查针对CFTR的功能修复药物的药效和囊肿性纤维化病患的药物反应。甚至就算是那些相同病因的病患,其治疗方案也是各不相同,这对病人和医生都是一个挑战。 Jeffrey Beekman等人采用了一种新技术,利用肠道干细胞“类器官”让体内CFTR基因存在多种变异的囊肿性纤维化患者身上生长出组织。利用增加CFTR功能的药物来配合“类器官”的治疗方案,使“类器官”增长重新获得诱导,并可定量评估个体患者受体功能的恢复情况。 研究人员坚称,这种快速的体外检测能很容易地从具有各种不同临床表现的囊肿性纤维化病......阅读全文

2019年8月不得不看的Science子刊亮点研究!

  本期为大家带来2019年8月Science子刊重磅研究成果,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1】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内体运输缺陷的真正元凶  DOI:10.1126/scitranslmed.aaz0730  罕见的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

盘点:31项与免疫学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进展加深了我们对许多疾病的了解,并且导致了免疫新策略的产生,免疫学检测方法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测定。本文盘点了与免疫学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汇总。  一、GST pull-down实验  GST是指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 pull-down实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验

重组DNA分子的转化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二)

1.1.4接合转化接合(Conjugation)是指通过细菌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导致DNA从一个细胞转移至另一个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结合型质粒完成的,它通常具有促进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有效接触的接合功能以及诱导DNA分子传递的转移功能,两者均由接合型质粒上的有关基因编码。在DNA重组中常用的绝大多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已有许多新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免疫学研究,促进了免疫学的发展,丰富了免疫学检测的内容,使免疫学研究与相关疾病的诊断建立在基因水平,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可靠性。 一、分子杂交技术 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双链DNA经高温解链成两条互补的单链,降温后又可恢复原来的双链。两条不同的单链分子可根据碱基配

解析冠状病毒如何通过宿主受体打开细胞之门?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直揪着全国人民的心。从各地分离出毒株开始,到完成测序比对之后,普通民众最关心的是我们的药物和疫苗还要多久才能面世?科研界也在全力投入进行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以期早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实现精准防治。 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Spike)和受体ACE2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

分子诊断与分子治疗是当代医学发展的必然

  医学科学发展的实践已经并且必将继续表明,科学与技术的发明和重大发现对医学科学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诊断与治疗是医学科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诊断与治疗学科的发展与进步也无不打上不同时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烙印。   纵观医学诊断和治疗学科的发展历程,正是由于包括物理学、化学、免疫学、

2017年10月20日Science期刊精华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10月20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1.Science:揭示天然的多反应性IgA识别微生物群机制  doi:10.1126/science.aan6619  免疫球蛋白A(IgA)是一种最为丰富的哺乳动物抗体类型。在稳态下,8

2017年3月24日Science期刊精华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3月24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1.Science:三分之二的致癌突变归因于随机DNA复制错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基梅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提供证据证实随机的不可预测的DNA复制“错误”导致将近三分之

浅述分子诊断的前世今生及未来

  分子诊断与治疗是当代医学发展的必然   纵观医学诊断和治疗学科的发展历程,正是由于包括物理学、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在内的一个个犹如星斗般灿烂的重大发现和发明,才使得医学诊断与治疗学科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与完善。 分子诊断学发展历程   以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提出为标志,分子

BMS-986165有望治疗一系列自身免疫疾病和慢性炎症疾病

  尽管近期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方面的进展已为一些患者提供了重要的益处,但是对于许多患者来说,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仍然很高,特别患有这些让人虚弱的疾病的患者需要更好的疗效和强劲的病情缓解。  此外,代表当前治疗标准的许多疗法具有安全性问题,这要么限制了它的长期使用(比如,糖皮质激素),

结构生物学里程碑: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时代来临

   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将成为历史,低温电子显微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引起了揭示细胞内隐秘机制的革命。  在剑桥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里,一场技术革命正在酝酿。  一个笨重的、大约3米高的金属盒子通过连接细胞的橙色缆线,

结构生物学里程碑: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时代来临

  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将成为历史,低温电子显微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引起了揭示细胞内隐秘机制的革命。  在剑桥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里,一场技术革命正在酝酿。  一个笨重的、大约3米高的金属盒子通过连接细胞的橙色缆线,安

科学时报年终专稿之生命科学篇 裴钢:风景这边更好

编者的话 对于科学和技术的重大进展来说,一年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然而科学与技术的任何进步,都是科学家在日常工作中留下的一个个脚印。刚刚过去的2007年,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可谓异彩纷呈。为了让读者对此有全景式的了解,本报特别约请各领域专家梳理并点评了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亮点,并展望令人期待的

研究发现突触稳态调控的结构基础

  突触后谷氨酸受体减少会产生逆向信号诱导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的增加以维持突触传递功能,这个调控过程称为突触稳态。突触后受体如何跨突触逆向影响突触前结构和功能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紊乱与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及智力发育迟缓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密切相关,解析突触后谷氨酸受体如何调控突

我国学者利用显微成像证明Nlg1参与调控Brp多环结构形成

  突触后谷氨酸受体减少会产生逆向信号诱导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的增加以维持突触传递功能,这个调控过程称为突触稳态。突触后受体如何跨突触逆向影响突触前结构和功能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紊乱与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及智力发育迟缓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密切相关,解析突触后谷氨酸受体如何调控突

《科学》文章复活蛋白

来自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化学系,俄勒冈州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复活”了4亿5千万年前的一个蛋白:脊椎动物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GR) and mineralocorticoid (MR) receptors),寻找引起这类受体进化的变化,这一研究成果公

蛋白组学分析软件一览

蛋白组学分析软件 StartFragmentProtParam 瑞士蛋白质专家分析系统中的子程序,适用于蛋白质序列的物理-化学参数(氨基酸、原子组成,等电点,消光系数等) MultiIdent 瑞士蛋白质专家分析系统中的子程序,适用于通过等电点、分子量、氨基酸组成、序列标签、肽指

分子生物学绪论(三)

  2 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目前分子生物学已经从研究单个基因发展到研究生物整个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1977年Sanger测定了ΦX174-DNA全部5375个核苷酸的序列;1978年fiers等测出SV-40DNA全部5224对碱基序列;80年代λ噬菌体DNA合部48502碱基对的序列全部

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二)

  (一)T细胞受体  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或Ti)是T淋巴细胞表面识别外来抗原与自身MHc Ⅰ类抗原(或Ⅱ类抗原)复合物的受体,在同种异体移植中TCR也识别单独的非已的MHC抗原。目前已经证实,TCR在细胞表面与CD3密切结合在一起组成TCR/CD3复合

973首席科学家Cell子刊发现免疫识别新机制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mpetition of Cell Adhesion and Immune Recognition: Insights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RTAM and Nectin-l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应用有哪些?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科学开始向定量科学方向发展。大部分实验的研究重点已经变成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

生物反应器和基因工程的区别

1.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利用酶或生物体(如微生物)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在体外进行生化反应的装置系统,是一种生物功能模拟机,如发酵罐、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反应器等。内容生物反应器听起来有些陌生,基本原理却相当简单。胃就是人体内部加工食物的一个复杂生物反应器。食物在胃里经过各种酶的消化,变成我们能吸收

上海有机所在自噬受体蛋白的结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细胞体内一种高度受调控的,利用溶酶体来清除蛋白聚集体、受损细胞器、入侵病原体等成分以应对内外界细胞压力和维持自身动态平衡的重要分解代谢过程。自噬受体蛋白(autophagy receptor)是一类在选择性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衔接蛋白,它可以作为一个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Nat Commun:科学家揭秘死亡受体分子的新角色

  细胞死亡对于机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一过程,机体就会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癌症,但细胞自我毁灭的决策受到了严格地调控,以便能为宿主机体带来最佳的效益。近日,来自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曾经被认为没有作用的一种信号分子的关键角色,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

清华大学同期发表2篇PNAS新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在IL-33与受体结构分子学和亨廷顿病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两篇研究论文于8月26日共同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在第一篇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interaction of IL-33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3

第七节 实验动物的处死当实验中途停止或结束时,实验者应站在实验动物的立场上以人道的原则去处置动物,原则上不给实验动物任何恐怖和痛苦,也就是要施行安乐死。安乐死是指实验动物在没有痛苦感觉的情况下死去。实验动物安乐死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动物的种类与研究的课题。一、蛙 类常用金属探针插入枕骨大孔,破坏脑脊髓的

H4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团队在H4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预警预测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H4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从结合禽源到人源受体适应的分子基础》为题,于8月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  H4亚型流感病毒在野

H4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团队在H4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预警预测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Avian-to-Human Receptor-Binding Adaptation by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回顾2018:中国大陆在CNS发表的神经科学论文

  即将过去2018年,中国大陆学者在神经科学的基础、临床及技术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 即CNS发表以神经科学为主体的研究论文共计19篇。其中,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