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技术将提高人工耳蜗激活神经元的效率

耳蜗植入物(人工耳蜗)是一种植入式听觉辅助设备,其功能是使重度失聪的患者(聋人)产生一定的声音知觉。与助听器等其它类型的听觉辅助设备不同,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不是放大声音,而是位于耳蜗内,功能尚完好的听神经施加脉冲电刺激。耳蜗植入物被置于充满液体的鼓阶中,与螺旋神经节及其突起的距离较远,耳蜗植入物电极刺激又可能在同时激活大量神经元,可使患者对外界声音的感知准确性下降。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植入了8-10个人工耳蜗仍不能改善听力的原因。然而,如果神经元可以将突起延伸至耳蜗植入物内,则可以较好解决上述问题。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Allen F. Ryan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将来源于新生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组织块暴露于可溶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基因转染后可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细胞和/或胶原凝胶底物中。发现螺旋神经节突起稳定地在胶原表面和3D胶原凝胶中生长。与......阅读全文

人工耳蜗上市两年市场低迷 十家投资机构一日浮亏2.61亿

  日前有报道称,中科院院士王正敏“克隆”国外“人工耳蜗”样机冒充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多项研究经费。而海南海药正是购买这一专利技术的乙方,一时间被卷入“学术造假”漩涡。无论海南海药以公告形式或带患者方式澄清产品质量无问题,但除了打压下去了进口品牌价格外,人工耳蜗产品上市两年市场一直低迷是事实。  

丢了人工耳蜗要开颅?专家告诉你,误会了

   近日,一则“外地小伙在京乘坐地铁丢失人工耳蜗”的新闻吓坏了大家。小伙子丢失了价值20万元的人工耳蜗,不仅价格吓人,更吓人的是,器械找不到的话,需要做开颅手术重新植入。  被吓坏了的大家一边在在朋友圈里全民“找耳蜗”,一边科普人工耳蜗知识。就在这个过程中,事情却发生了反转——先是有专家出来澄清,

人工耳蜗技术为耳聋患者重建听觉 像正常人一样交流

  目前,因耳聋致哑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大疾病。对耳聋患者而言,人工耳蜗开启了一扇通往有声世界的天窗。请关注——人工耳蜗为耳聋患者重建听觉。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37届美国耳鼻咽喉科学学术研究年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杨仕明教授应邀在会上就该科近20年来开展的2000多例

中国人工耳蜗植入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十七届美国耳鼻咽喉科学年会近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杨仕明教授,就该院近20年来开展的1681例电子耳蜗植入以及中国人工听觉植入现状做了主题报告,并首次在国际会议上介绍了由该院参与研发的中国产电子

国产人工耳蜗研发和临床验证进展迅速

  人工耳蜗是聋哑患者开启有声世界的钥匙,但其市场长期被昂贵的进口产品垄断。记者从4月24日在杭州举行的全国人工听觉植入研讨会上获悉,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发和临床验证进展迅速,有望打破洋货垄断,让我国2780万名聋哑患者享受平价优质产品。   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的,全国

美麻省理工学院成功研制无需外置硬件的人工耳蜗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网站2月10日报道,该校科学家参与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无需外置硬件的新型人工耳蜗,有望改善失聪人士的听觉,为其生活带来更大便利。相关论文公布在本周(2月9日—2月13日)举行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   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电极刺激听觉神经的方式帮助聋人恢复或重建听觉的电

Science医学突破:基因治疗恢复听力

  尽管人工耳蜗让许多重度听力丧失的人得到了帮助,但他们的听力却远未恢复正常。他们往往很难区分不同的音乐音高,或在喧闹的房间中听清人们的谈话。现在,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方法,利用人工耳蜗将一些新基因传送到豚鼠的耳朵中,这一治疗方法大大改善了豚鼠的听力。   耳蜗内微小毛细胞丧失是耳聋最常见的病

FDA批准Cochlear公司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支持MRI

  众所周知,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前需要摘除任何金属性质的物品。如果检查对象植入过人工耳蜗,那就需要通过简单的门诊手术移除。1997年,Cochlear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家生产可接近的磁体的人工耳蜗制造商。如今,FDA本次批准的新型人工耳蜗突破局限,可以安全进行MRI扫描。  近日,美国食

王正敏等研制成功我国首部数字化可编程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目前帮助重度听力损失的聋哑人恢复听觉的唯一有效手段。然而进口人工耳蜗昂贵的费用让很多有听障孩子的工薪阶层和贫困家庭难以承受。记者4月16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专家王正敏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数字化可编程人工耳蜗。这是继澳大利亚、奥地利和美国之后

访公利医院陈晓平教授: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意义非凡

  浦东新区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成立大会日前在上海市公利医院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领域领导、专家学者、大腕们聚集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转化医学网有幸到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晓平教授所在公利医院对其进行访谈,以下是访谈具体内容:  我国耳聋的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  耳聋是一种

国产人工耳蜗优化项目启动

由卫生部资助2171万元的公益性专项“国产人工耳蜗优化及临床技术研究”项目近日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启动。  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耳聋的唯一有效方法,但人工耳蜗被国外产品垄断,且价格昂贵,最低在15万元左右的市场价使很多患者望而却步。同时,由于汉语和英语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耳聋基因诊断——揭示耳聋背后的秘密

  先天性耳聋是最常见一种感觉系统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达1%,随着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耳聋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干预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认同,在先天性聋儿中遗传因素占50%,近10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了导致耳聋的基因,并研究出耳聋基因的检测方法,这

基因治疗使小鼠恢复听力,遗传性耳聋有望治愈

  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治疗为“耳聋”小鼠模型恢复了听力,其研究成果于7月8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这将推动基因治疗应用于遗传性耳聋治疗的进程。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科学家Jeffrey Holt说:“我们的基因治疗方法尚

基因诊断——耳科诊断领域的重大进步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得生物医学的面貌将有很大的改变,而基因诊断是其中一个最直接影响当今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模式的技术革命。  耳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据各国统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有1至3名听力障碍儿童,其中至少一半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在大量的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许多患者由自身

王正敏院士为老中青三代开防聋“药方”

  人工耳蜗,给了先天失聪儿童一线“声机”。   可进口耳蜗,售价动辄20多万元,让多数患者望而兴叹。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在院士风采馆举办的第十一期“走近院士”讲座上,中科院院士王正敏教授透露好消息。   国产人工耳蜗已完成所有临床验证,其上市价只有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神经

基因疗法与人工耳蜗结合 失聪者欣赏音乐有了希望

  过去40多年中,人工耳蜗帮助很多失聪人士重回有声世界,但除了基本的语言交流外,使用者仍然无法欣赏音乐,无法感受较为复杂的声音。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科研成果或许会改变这一局面。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23日在美国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报告说,他们新研发了一种“电—基因输送”疗法,即利用人工耳蜗

教育部2008年第11次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时 间:2008年11月24日15:00   地 点: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   发布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职成司副司长刘建同、规划司副巡视员葛华   内 容:介绍中央扩大内需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

脑干植入电极可恢复听力

  接受手术的是一位年仅23岁的患者。通常情况下,听觉有障碍的人只要是由于内耳功能缺损引起耳聋,但听觉神经没有被破坏,就可以借助安装人工耳蜗得到改善。但这位患者由于听觉神经被肿瘤破坏而完全失聪,通过人工耳蜗对其内耳进行电刺激也已经无法使其获得听力。   于是,奥地利的医学专家们对其实施了听觉脑干植

韩东一:在防聋治聋征途上拓荒前行

  现存聋人2004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占全国人口的1.58%。其中7岁以下聋儿80万,并以每年新增3万聋儿的速度在增长……如此之多不得不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不幸者,构成了中国听力残疾人口的惊人规模。   刚刚率领同事摘得2007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的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我科学家《Cell Research》揭示遗传性耳聋原因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美国爱默里大学、华大基因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以“Letter to the Editor”的形式在知名期刊《Cell Research》发表了关于显性耳聋甲营养不良综合征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为“De novo mutation in ATP6V1B2 impair

十个大脑研究成就 带您走进神经科学

华盛顿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人类基因组女性模特  来自不同大脑皮层区域的皮层连接物3D效果图  在老鼠大脑中植入纤维和光敏分子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染色细胞在视网膜定位的电极阵列   科学家、作家里奥·沃特森说过:“如果大脑像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人类会不可思议的简单,但这是不

PNAS:基因疗法能够治疗小鼠先天性耳聋症状

  与迈阿密,哥伦比亚和旧金山的大学合作,来自巴斯德研究所,Inserm,CNRS,法兰西学院,索邦大学和Clermont Auvergne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恢复了DFNB9耳聋小鼠的听力,这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遗传性耳聋病例之一。患有DFNB9耳聋的个体缺乏编码otoferlin的基因,而otofer

国内首例振动声桥植入术在京成功实施

  近日,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专家在法国专家和奥地利专家指导下,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振动声桥植入手术。来自湖南衡阳的覃女士成为该项技术的首位受益者。  覃女士今年35岁,两年前右耳突发聋,两周前左耳也突然丧失听力。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专家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应用中耳植入设备——振动声桥,让患者回归有声

中国“芯”读出耳聋遗传密码

   采集一滴新生儿足跟血,将从中提取的核酸样本经扩增放大后注入一片长7.5厘米、宽2.5厘米的载玻片上,放进普通打印机大小的配套仪器里,就可得知受试者是否携带遗传性耳聋基因。这项中国原创的全球首款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系统,使我国320多万名新生儿获益,并已走出国门。其研发团队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

新生儿听力筛查、耳聋基因筛查很必要

   父母听力正常却连生两聋儿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国每年新生聋儿3万余名,其中约60%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加上迟发性耳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每年新增的听障儿童超过6万。专家表示,听力障碍重者导致聋哑,轻者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新生儿听力筛

注意!耳聋基因筛查要趁早

  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有3.5万的新生儿在出生前就被夺去了听力,加上迟发性和药物聋儿,这个数字达到了6万之多。而大多数人群认为“只有耳聋残疾人才会生育聋儿”。但临床数据显示,80%的聋儿的父母是听力正常的。100个听力正常人中,就有4-5个人存在耳聋基因缺陷,如果同一类型的耳聋缺陷者结为夫妇,他们生

一文带你了解近期基因疗法研究领域重要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基因疗法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1】JCI:新技术提高基因疗法治疗视力的效果  doi:10.1172/JCI129085  在以大鼠,猪和猴子为模型的实验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

2013年度拉斯克奖揭晓 5名科学家获奖

   今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奖授予美国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的Richard H. Scheller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Thomas C. Südhof。获奖理由是在“神经递质快速释放背后相关分子机器和调控机制方面的发现”。   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

基因检测在遗传性耳聋中的应用

      由于导致语前聋的环境因素的存在,有时无法判断患者是否为遗传性聋,同时耳蜗结构复杂,耳聋听力表现难以区分,常规的电生理检测或生化检测均不能从病因学上给出满意的解释。这一切,都决定了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病因学

北大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首例振动声桥植入术获得成功

  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顺利完成首例振动声桥( vibrant soundbridge, VSB )植入手术。本例手术标志着人民医院耳科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   患者杨某,21岁,由于出生后双侧外耳、中内耳畸形,多方就诊并曾于外院行鼓室成型探查手术失败,患者不能进行正常的听力言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