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高福课题组2013连发Science、Lancet文章

在今年2月起,我国华东地区陆续出现系列人流感样病例,被证实为首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到4月30号至,该病毒已传播至11个省市。对此国内外学者均展开了详细研究,中科院高福(George F. Gao)课题组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相关论文连续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柳叶刀》(The lancet)等杂志上。 在9月5日发表于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题为“Structures and Receptor Binding of Hemagglutinins from Human-Infecting H7N9 Influenza Viruses”的最新论文中,高福研究人员领导研究小组解析了人类感染H7N9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s)的结构和受体结合特性。 H7N9是一种在家禽中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然而直到现在也只有散发的严重人感染LPAI病毒病例被......阅读全文

ACE2的主要功能以及在新型冠状病毒中作用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传播迅速,疫情紧急,基础研究也一直在推进中。中科院巴斯德所郝沛等学者及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蛋白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在这项研究基础上,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连日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分析技术,研究了共计四

ACE2的主要功能以及在新型冠状病毒中作用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传播迅速,疫情紧急,基础研究也一直在推进中。中科院巴斯德所郝沛等学者及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蛋白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在这项研究基础上,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连日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分析技术,研究了共计四

中国科研团队破解乙肝之谜

      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来感染宿主细胞,只有弄清病毒入侵机制,才有可能找到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       早报讯 昨天,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

中国科学家在CNS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解读!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6-7月份中国科学家们在CNS三大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  【1】Nature:我国科学家揭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抑制肺癌转移  doi:10.1038/s41586-019-1340-y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lucose, UDP-葡萄糖)是糖醛酸途径(

附成果链接丨周强团队基于冷冻电镜揭示ACE2结构

  西湖大学周强实验室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时间2月21日凌晨,周强研究团队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再次发文,报道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全长蛋白的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  就在2天前,该团队刚刚在bioRxiv上发表了新冠

西湖大学周强团队又一突破!新冠病毒是这样侵染人体的

  西湖大学周强实验室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时间2月21日凌晨,周强研究团队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再次发文,报道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全长蛋白的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  就在2天前,该团队刚刚在bioRxiv上发表了新冠

科学家揭示MERS-CoV和SARS-CoV刺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日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施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新政合作,解析了近原子分辨率的MERS-CoV和SARS-CoV三聚体刺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的电镜结构,与之前发表的其它冠状病毒S蛋白相比,他们发现这两种高致病性病毒存在自由的受体结合区,更有利于S

北大王月丹:止咳药沐舒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疗效

1月25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月丹、初明团队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高通量筛选,发现氨溴索等药物有望用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氨溴索,又称沐舒坦,是一种呼吸道润滑祛痰药,临床上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初明告诉《中国科学报》,在药物筛选中发现13种候选药物,其中沐舒坦是常用药

机体抗病毒免疫的作用原理

  前言   病毒是专性的细胞内寄生,需要在宿主内复制,并促进它们传播到其他地方。在人类中,大多数临床相关感染来自其他动物,这一过程仍在继续。最近的例子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ZIKA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很少是直接致命的,即使它们对单个细胞具有高

强!中国学者用最短时间突破100篇CNS生命科学领域成果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发表了共计102项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领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篇,Nature 发表了45篇,

2020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2020年3月份即将结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我国科学家从结构和功能角度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进入细胞机制  doi:10.1016/j.cell.2020.03.045  病毒感染始于病毒颗粒与宿主表

高福课题组2013连发Science、Lancet文章解析H7N9

  在今年2月起,我国华东地区陆续出现系列人流感样病例,被证实为首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到4月30号至,该病毒已传播至11个省市。对此国内外学者均展开了详细研究,中科院高福(George F. Gao)课题组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相关论文连续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

5月3日《科学》杂志精选

机器苍蝇起飞  一种会飞的只有家蝇大小的机器装置为研究人员研究自然界中最小飞蝇的飞行动力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蝇类能够做出极为独特且灵巧的飞行动作,这些飞行动作能够让它们快速地躲避苍蝇拍并巧妙地停留在被风摇曳的花朵上。因为这一原因,它们在空中飞行的高超技艺一直难以在实验室中得到复制。

中疾控等重磅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演变

  当地时间3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疾控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匹兹堡大学、湖南大学五家合作单位的研究人员共同在生物科学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表了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演化过程中的突变、重组和插入的重磅研究(“Mutations, Recombination and Inser

正粘病毒培养和增殖

(1)培养〖HT5SS〗 甲型流感病毒虽能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疾病,但大多数毒株具有比较明显的宿主特异性。各型流感病毒都能在鸡胚内良好增殖。初代分离时最好应用羊膜腔接种法,但许多毒株也能适应于鸡胚尿囊腔,特别是已在羊膜腔内传代的毒株。丙型流感病毒只能在羊膜腔内增殖。多数流感病毒可在牛胚肾、

高福院士研究组EMBO解析禽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机制

  在台湾发现了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6N1亚型禽流感病例。从患者体内所分离的病毒基因序列显示,此病毒为一典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台湾本土家禽中的H6N1病毒株非常接近,其跨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成为世界科学家所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课题组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

微生物所等揭示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机制

  2013年6月,在台湾发现了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6N1亚型禽流感病例。从患者体内所分离的病毒基因序列显示,此病毒为一典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台湾本土家禽中的H6N1病毒株非常接近,其跨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成为世界科学家所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课题组在此方面的研究

Cell:揭示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结构、功能和抗原性

  自21世纪初以来,三种冠状病毒已越过物种壁垒,导致人类致命的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MERS-CoV)和SARS-CoV-2(之前称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SARS-CoV于2002年在中

我国科学家荣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博士,凭借其在推动乙肝科研和治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11月12日荣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根据197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

针对“新冠”,中科院微生物所有哪些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还在继续蔓延,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微生物研究单位,疫情发生以来,中科院微生物所在做些什么呢?  就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该所领导和参与此次疫情防控狙击战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报》:微生物所在这次疫情中主要承担了哪些任务?  微生物所副所长钱韦(法人代表)

撩开甲型H1N1流感神秘的面纱:寻踪 变异 应对

  在一片恐慌与焦虑中,甲型H1N1流感持续升级,流感疫情呈迅速蔓延之势,随着疫区人口的频繁流动,宛如涟漪般开始向全球波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SARS留给公众的记忆依然盘桓不去,在甲型H1N1流感面前,中国严阵以待的规模并不陌生。   然而,对于这个幽灵杀手,我们的了解有多少?面对它,我们

多国团队警告:新冠和MERS可能在人体内重组为嵌合病毒

  2012年4月,以沙特阿拉伯为中心的中东地区首次爆发了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 -CoV),该病毒感染后致死率高达37%。2015年,MERS在韩国爆发,致死率高达20%,实际上,MERS至今仍在沙特并未消失,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沙特至少出现了34名MERS确诊病例,至少1

微生物所等揭示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

  继2013年先后在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课题组在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趋势评估上取得新的进展,研究结果已经于2015年1月9日在国际杂志《自然Ÿ·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研究揭示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

HA蛋白对人气管组织及鸭子小肠组织的免疫荧光染色继2013年先后在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课题组在H10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Molecular Mechanisms)和跨种间传播趋势评估上取得新的进展,研究结果已经于201

我科学家首次发现乙肝病毒受体

  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卫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才能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因此,如能找到该受体,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乙肝感染机制,并为感染及相关疾病提供有用的治疗靶点。可是,这个难题在世界范围内几十年未能解决。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的科学

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在人与动物间反复传染

  2002到2003年间的SARS流行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不过依然让人心有余悸,而现在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又为所有公共健康机构敲响了警钟。源自中东的这种新型冠状病毒hCoV-EMC,已经导致了五人死亡,其余患者也都患上了严重疾病。据十二月十一日美国微生物协会旗下mBio®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新型

机体抗病毒免疫的作用原理(一)

前言病毒是专性的细胞内寄生,需要在宿主内复制,并促进它们传播到其他地方。在人类中,大多数临床相关感染来自其他动物,这一过程仍在继续。最近的例子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ZIKA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很少是直接致命的,即使它们对单个细胞具有高度的细胞溶解性。死亡

高福院士团队揭示基孔肯雅病毒细胞的分子机制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专项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生科院及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首次从分子水平阐释了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囊膜表面E蛋白(CHIKV E)与其细胞受体MXRA8分

中国科学家与“SARS表亲”短兵相接

  8月5日,中国商务部转发沙特阿拉伯卫生部消息,沙特新增3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确诊病例。此前,已有2名沙特男性因此死亡。   记者了解到,虽然这种高致病性的冠状病毒在今年5月15日刚刚获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但我国的一支研究队伍已迅速将研究重点瞄准了它。   近日,中国科学院

新冠靶点新视角三:免疫调节相关因子LY6E和CD209L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信息,我们一直在进行深入调研,希望能为科研助一臂之力。前面的推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了细胞因子风暴、跨膜蛋白酶等在新型冠状病毒入侵宿主时所发挥的作用,那么除了这些,还会有别的因子起作用吗?它们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根据调研,我们发现LY6E和CD209L两类免疫调节相关的蛋白在病毒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