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意大利首座纤维素乙醇工厂投产

意大利首座纤维素燃料乙醇工厂近日在克雷申蒂诺正式投产。据了解,该工厂由意大利M&G集团推动,并联合美国得克萨斯州太平洋(601099)投资集团以及丹麦生物酶生产企业诺维信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前期研发及建设投入总计约1.5亿欧元,预计年产量将达7500万升。 负责工厂运营的意大利M&G集团贝塔可再生能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圭多.吉索尔菲称,工厂落成的重大意义在于,将在世界化工领域掀起一场激动人心的“绿色新革命”。他表示,工厂落成不仅将给波河平原上的农业废弃物找到用武之地,还将为当地直接提供百余就业岗位,并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纤维素燃料乙醇以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以及芦竹等边际土地作物为生产原料,改变了此前以玉米、甘蔗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的局面。经过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长达5年的探索,纤维素提取的工艺难关得以成功破解,纤维素燃料乙醇工厂由理论变为现实。吉索尔菲在接受本报......阅读全文

中国将叫停粮食乙醇燃料 坚持发展非粮燃料乙醇

6月10日,在“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记者从一政府官员处获悉,国务院6月7日召开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中国将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项目和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坚持发展非粮燃料乙醇。   粮食乙醇存在与人争粮问题   1999年

印度调整乙醇燃料政策

    印度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上周宣布对该国的乙醇燃料政策进行调整,将允许市场来确定价格,如果供不应求可通过进口来满足在汽油中添加5%乙醇燃料的要求。     该委员会强调,在汽油中添加5%乙醇的规定将在印度全国范围内实施,石油部将立即发出通告,从12月1日起实施。今后乙醇采购价格将由O

意大利首座纤维素乙醇工厂投产

  意大利首座纤维素燃料乙醇工厂近日在克雷申蒂诺正式投产。据了解,该工厂由意大利M&G集团推动,并联合美国得克萨斯州太平洋(601099)投资集团以及丹麦生物酶生产企业诺维信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前期研发及建设投入总计约1.5亿欧元,预计年产量将达7500万升。   负责工厂运营的意大利M&G集团贝塔

我国非粮燃料乙醇研发提速

  12月19日,吉林石化研究院“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开发”通过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组织的项目中评估。科技管理部对该项目在预处理技术与混合糖发酵生产乙醇工程菌株构建上开展的多项创新给予肯定,标志着我国非粮燃料乙醇技术研发工作正在提速。   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燃料,是替代石油资源的重要方法,非

治理雾霾 燃料乙醇推广呼声再起

  在G7领导人达成2100年在全球范围内终结化石燃料使用的协议之后,发展生物能源特别是燃料乙醇的呼声高涨。9月19日-22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清洁燃料展上,我国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协力推出了“中国燃料乙醇联展”,向社会公众展示了乙醇汽油在治理雾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京津

美乙醇燃料产业日趋边缘化

  威斯康辛州的众议员吉姆·森塞布莱尔建议国会废止有名无实的燃油罚款。该法案于2007年颁布,其中规定所有炼厂必须在其出售的汽油中掺入一定量的纤维素乙醇(由不可食用的原料如木材或草料制成),否则将面临罚款。但现实的情况却是纤维素乙醇供给不足,使得这项罚款显得有失公允。   6年前,美国试图大力发展

奥高布殊力推燃料乙醇技术

  作为全球生物技术开发商,奥地利奥高布殊有限公司看好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将继续加大在华燃料乙醇技术推广力度。这是记者从国庆前夕在西安举办的2013欧亚经济论坛第三届新能源论坛分会上了解到的。   奥高布殊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经理苏炎麟介绍,奥高布殊拥有工业乙醇、食用乙醇和药用乙醇生产专利技术

玉米乙醇燃料才是真正的环境杀手

  事实证明,乙醇燃料对环境祸害很大。然而受到美国联邦《可再生能源标准》(RenewableFuelsStandard)的鞭策,为满足高得离谱的生物燃料产量指标,近年来,美国农民开垦了逾500万英亩的保育土地和处女地。结果,原本锁在土壤中的碳元素被大量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了空气中。一度以“碳中性”的

中国纤维素乙醇技术标准正在制定

  全球最大的工业酶制剂生产商诺维信全球执行副总裁托马斯・那奇昨日透露,中国国家标准委已经通过行业协会推进纤维素乙醇技术标准的制定。这无疑是加速中国纤维素乙醇商业化运营的一大利好消息。  那奇昨日在京面对媒体时介绍说,目前中国每年有7亿吨农业废弃物,其中2亿吨将用于纤维素乙醇的制造,若以1

英国应减少乙醇生物燃料依赖度

2008年8月27日,英国的可再生燃料被装箱运往雅典,参加“油脂到希腊”接力活动。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一智囊机构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英国应减少依赖玉米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转而鼓励使用更便宜、更可持续的生物燃料,如废弃食用油。   报告表示,政府应该考虑修改2008年制定的《可再生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