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台伽马射线暴辐射机制研究获得新进展

近期,国际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13,ApJ, 776, 17)发表了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毛基荣和王建成在伽马射线暴辐射起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伽马射线暴简称为“伽马暴”,是宇宙中伽马射线突然增强的一种现象。伽马射线是波长小于0.1纳米的电磁波,是比X射线能量还高的一种辐射,伽马射线暴的能量非常高,但持续时间很短,长的一般为几十秒,短的只有十分之几秒,而且它的亮度变化相当复杂。天文学家认为,大多数伽马暴是在超大质量恒星耗尽核燃料时发生的;当恒星的核心坍缩为黑洞后,物质喷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外冲出,并形成激波和产生高能粒子,然后这些高能粒子通过某种辐射机制产生伽马射线辐射。 作者认为,激波在扫过区域能激发湍流,产生随机和小尺度磁场,并通过扩散激波加速机制和湍动加速机制,将电子加速到极高能量,这些高能电子在磁场作用下产生伽马辐射,这种辐射称为“颤抖”(jitter)辐射,具......阅读全文

云南天文台伽马射线暴辐射机制研究获得新进展

  近期,国际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13,ApJ, 776, 17)发表了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毛基荣和王建成在伽马射线暴辐射起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伽马射线暴简称为“伽马暴”,是宇宙中伽马射线突然增强的一种现象。伽马射线是波长小于0.1纳米的电磁波,

云南天文台耀变体伽马射线射辐射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期,国际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14,ApJ, 783, 108)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曹刚和王建成在耀变体伽马射线射辐射起源方面的研究工作。   耀变体是一类特殊的活动星系核,是目前已观测到的宇宙中最剧烈的天体活动现象之一,因而备受天文学

医院的X光、CT、伽马射线-电离辐射需要警惕

  生活中的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6月24日、25日人民日报“求证”栏目分别刊登《生活中的辐射并不可怕》、《实地检测辐射 多数远低限值》,对非电离辐射进行了解读和测试,证明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非电离辐射是在标准范围之内。那么,电离辐射有哪些?是否得到有效监管?为此,人民日报“求证

“拉索”发布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高能辐射精确能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00.shtm11月16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以下简称“拉索”) 在《科学进展》上,正式发布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GRB 221009A的高能伽马辐射的精确能谱。“拉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

蟹状星云伽马射线异常爆发-辐射强度提高两三倍

  北京时间12月12日消息,天文学家将“蟹状星云”看成是宇宙中最稳定的高能辐射源之一。来自“蟹状星云”的辐射非常稳定以至于天文学家将其作为一种标准来测量宇宙其他能量源的辐射。但是科学家们近日发现,自9月19日起“蟹状星云”伽马射线的辐射强度突然加强2到3倍,呈现猛烈爆发现象。   1054年,人

中外合作揭开经典新星高能伽马射线产生机制

  由美国密歇根大学Laura Chomiuk博士领导、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客座研究员杨军博士(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Onsala天文台)等人参与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新星伽玛射线辐射问题的观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杂志。  新星是一类激变变星,由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吸积来自伴星的物

西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在纳木错开展宇宙伽马射线检测

  近日,西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与纳木错多圈层综合站(纳木错站)开展合作,利用纳木错站科研考察船在纳木错湖面进行宇宙伽马射线检测。  据环境监督站专家介绍,这次观测是国家环保部规定的每年一次例行的宇宙射线的检测。之所以选定纳木错湖作为观测场,是因为纳木错湖独特的地理

科学家揭示来自经典新星的高能伽马射线的产生机制

  由美国密西根大学Laura Chomiuk博士领导、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客座研究员杨军博士(瑞典Onsala天文台)等人参与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新星伽玛射线辐射问题的观测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揭开了来自经典新星的高能伽马射线的产生机制。并在Nature 杂志上发表论文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通过全

最大伽马射线计划全球“相亲”

CTA将是现有全球最大的伽马射线捕获设备,它将在南北半球各设立一座天文台。  一个颇具雄心壮志的项目计划建造两座相同的天文台,以探测来自深空的伽马射线——高能光子。该项目已进入重要阶段,27国成员必须从9个可行地点中选出两个,建造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CTA)。各国争相为这些耗资2亿欧

超千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暴中迄今最高能光子“现身”

  国际天文学家在两个伽马射线暴的观测中,发现了一类剧烈爆发释放的迄今已知最高能光子。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表的3篇论文,描述了这些天体物理学研究结果,对这类高能事件的形成过程提出了颠覆性的解释。  伽马射线暴被认为是宇宙中最高能的爆发,有观点认为这种爆发是由中子星或黑洞的形成导致的。爆发最初会产

研究发现新星爆发产生伽马射线

  一个国际天文研究小组13日报告说,该小组在不久前观测某新星爆发时,发现爆发区域产生了高能量的伽马射线。这一现象十分罕见。   日本京都大学、广岛大学和美国、欧洲天文机构的研究者13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今年3月,日本天文爱好者发现天鹅座出现新星爆发。研究小组用20

“奇怪”伽马射线暴挑战起源模型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及专业期刊《自然-天文学》最新发表针对伽马射线暴(GRB)的5篇天文学论文,共同描述了一个起源更像短伽马射线暴的长伽马射线暴。这项新发现的“奇怪”伽马射线暴研究结果,挑战了一直以来认为的传统观点——这类事件的持续时间可以直接归因于其假定

婴儿恒星“发脾气”喷出伽马射线

  阿根廷天文学家首次目睹了一颗婴儿恒星爆发出高能伽马射线,这一发现证明,年龄不足1000万岁的低质量金牛座T星可发射伽马射线,这是迄今已知能量最高的光辐射。这一最新发现有助加深科学家们对恒星和行星系统形成早期的理解。相关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报》。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天文学家艾格

一类新的伽马射线源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道,通常与像超新星等极端猛烈爆炸有关的高能伽马射线如今在3个经典新星中得到报告。文章的作者说,这也许是这类能量较低天文源的常态。经典新星会在某单一恒星在由某伴星给予的材料点燃而突然变亮时出现。在2012年和2013年,在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上的大视场望远镜检测到了来自3颗经典新

世界气象组织启动应急机制监测核辐射

  世界气象组织3月15日在日内瓦宣布,应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该组织已启动环境应急响应机制,为监控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扩散情况提供气象支持。  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迈克尔·雅罗表示,该组织将调动设在东京、北京和俄罗斯奥布宁斯克的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分析天气情况,预测放射性微粒的运行轨迹

短伽马射线暴的准周期振荡

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Cecilia Chirenti和合作者报告了在两个短伽玛射线暴中探测到的振荡信号,它们可能是在两个中子星合并形成大质量中子星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为研究伽玛射线暴事件的性质提供了机会。相关研究1月10日发表于《自然》。 中子星(大质量恒星在生命末期的致密核)的碰撞,有时会在

重元素多星系也有伽马射线爆发

  日本研究人员在21日的美国专业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文章指出,在重元素含量高的星系中,也会发生伽马射线爆发。   而此前人们一直认为,伽马射线爆发是伴随着重元素含量很少的大质量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而出现的现象。   来自日本京都大学、国立天文台、东京工业大学等机构的

PLoS-ONE:发现顽强细菌的化学保护机制

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科学家近日在号称世上最顽强细菌的体内中发现了他们一直找寻的化学抗氧化剂。研究结果刊登在9月3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这种被称为“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的细菌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其生命力异常顽强,就

近物所揭示细胞辐射应激调控新机制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空间辐射生物研究室的科研人员研究表观遗传学在重离子等离子射线诱导的细胞辐射应激中的作用时,发现了由microRNA参与调控的辐射应激新机制。   Dicer作为microRNA(miRNA)成熟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在miRNA的调控网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Di

印尼开发伽玛射线辐射器用于食品保鲜和医疗消毒

  印度尼西亚农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种植(养殖)规模较大,但由于食品储存技术不先进、物流不发达,导致60-70%的农产品面临腐烂变质的威胁。2016年2月,印尼国家原子能机构启动了伽马射线辐射器研制工作,力图将核技术应用到食品、药品保存和医疗器械消毒中来。  伽马射线辐射器是一种产生可控伽马射线

俄罗斯投资建伽马射线观测台

  据伊尔库茨克大学介绍,该校申报的伽马射线观测台项目已通过俄教科部评比。2015年前,项目组将从联邦财政获取9000万卢布资金支持,用于在布里亚特通卡谷地建造伽马射线观测台——Tunka HiSCORE。通过这个观测台,希望能就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扑捉到全新的信息。   2009年,为研究

伽马射线暴首次在实验室再现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17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借助地球上最强烈的激光,首次在实验室中制造出“迷你”版伽马射线暴,证实了目前用于研究伽马射线爆发的模型是正确的。新研究有助进一步理解黑洞的属性,以及宇宙的诞生甚至演化历程。  伽马射线暴是光的强烈爆发,是人们观测到的最明亮事件,持续时间仅几秒,有

研究发现伽马射线爆发时有强大磁场参与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弄清了宇宙中最强的爆炸现象——伽马射线爆发的部分机制,即在伽马射线爆发时可能有强大磁场参与。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弄清伽马射线爆发的详细机制。   伽马射线爆发被认为主要在离地球100亿光年以外的太空中发生。当质量相当于太阳30倍以上的巨大恒星寿命终结,发生超新星爆发并产生

最亮伽马射线暴源自大质量恒星坍塌

伽马射线暴221009A(艺术图)。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团队证实,迄今最明亮伽马射线暴221009A,源自一颗大质量恒星的坍塌和随后的爆炸。他们使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这场爆炸。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221009A这场强大爆炸发生在距地球

天地联合!我国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10月9日21点17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和慧眼卫星(Insight-HXMT)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编号GRB 221009A)。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对伽马射线暴的天地多手段联合观测,并独家实现了从最

困扰人类半世纪的伽马暴有望揭开神秘面纱

   日前,中国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上搭载的伽马暴偏振探测仪(简称POLAR)实验项目,完成了高精度伽马暴射线暴瞬时辐射的偏振探测,实现了预定的科学目标。相关成果于1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  伽马暴又称伽马射线暴,伽马射线暴通常短暂而猛烈,持续时间只有几毫秒到几十秒,却能够释放出相当于一

近代物理所揭示辐射诱导的线粒体DNA复制机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辐射医学研究室科研人员再次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文章,进一步阐明了辐射诱导线粒体内活性氧生成对线粒体DNA复制的调节作用。  电离辐射产生的活性氧一直以来被认为会对DNA造成损伤,进而激发DNA损伤反应。辐射引起的线粒体DNA辐射损伤通常会导致线粒体

天文学家发现黑洞喷流的辐射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袁峰带领的国际团队,以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喷流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重要的两种黑洞喷流模型的正确性,开展了研究。黑洞是宇宙中奇特的天体,具有超强的引力,以至于在黑洞半径内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束缚。100多年前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在黑洞半径之外距离很近的地方

伽马射线探测器初定“两口之家”

CTA将在南北半球各建立一个望远镜阵列       当超高能的伽马射线猛烈撞击地球大气层时,它们会引发粒子雨,并释放出一种昏暗的蓝光。利用这种光,天文学家可以追踪罕见的伽马射线(每平方米的大气每月只会发生几次撞击)直至它们的源头——宇宙中的一些剧烈事件,例如特大质量黑洞。不过,研究人员必须首先为计划

宇宙最大谜团之一伽马射线暴来源确定?

  据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科学家最新发现一个尘气涡旋遮蔽了一对相互绕行的大质量恒星。测量该星云的速度显示,其中至少一颗恒星的转速,足以使之在发生超新星爆发时发射出持久的伽马射线暴。该研究为人类寻找银河系伽马射线暴的来源提供了一个迄今最强有力的“候选目标”。  伽马射线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