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cientist:2013年度最热基因组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The scientist杂志盘点了2013年度的高引基因组研究,让我们看看今年又有哪些新解码的基因组受到热捧。 斑马鱼基因组 种属:Zebrafish, Danio rerio 基因组大小:~1.41 billion base pairs 斑马鱼(Danio rerio)是广泛用于遗传学、发育和疾病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其透明胚胎特别容易观察。此外,这种小鱼既容易培养成本又低。近十年来,人们在不断完善斑马鱼的基因组草图。不过直到今年四月,人们才最终获得了高质量的斑马鱼参考基因组,文章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英国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斑马鱼的基因组中发现了26,000个蛋白编码基因,这是已测序脊椎动物中最多的。研究显示,斑马鱼70%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直系同源。他们在同期Nature上还发表了另一篇文章,通过诱变和测序,在斑马鱼基因组中鉴定了10,000多个蛋白编码基因的功......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斑马鱼“自我定位”神经回路

斑马鱼幼鱼能够弄清它们在哪里,去过哪里,以及如何回到原来的位置。幼体斑马鱼在被洋流推离航道后如何追踪自己的位置并导航呢?科学家发现,这与一种多区域的大脑回路有关。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细胞》。 “我们研究了一种行为,在这种行为中,斑马鱼幼鱼必须记住过去的位移,以准确地保持它们的位置,因为水流可能把

斑马鱼平台助力HSP发病机理研究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又称家族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脊髓中双侧皮质脊髓束的轴索变性或脱髓鞘,以胸段最重。 临床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呈剪刀步态。2018年5月11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方案27.6-斑马鱼胚胎细胞的培养

成纤维细胞饲养层 原代培养 细胞系             实验方法原理 通过用链酶蛋白酶除去绒毛膜、用添加成分的 FGF 培养液培养细胞和采用不同的胰蛋白酶消化

斑马鱼研究全套装备配置清单

斑马鱼由于养殖方便、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胚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体透明等特点,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宠,是最受重视的脊椎动物发育生物学模式之一。你的实验室在做斑马鱼研究吗?斑马鱼研究需要哪些工具?你知道斑马鱼研究的最强装备吗?服务全球科学家48年历史,WPI为您供全套的斑马鱼研究工具,包括斑马鱼

解锁电鳗发电之谜,让斑马鱼发电

研究人员证实,他们发现的基因控制区只控制肌肉中钠通道基因的表达,而不控制其他组织。电鱼和电鳗一样,可以根据种类、性别、甚至个体来区分其他电鱼,这要归功于它们的电器官,它还允许它们传输和接收类似于鸟叫声的信息。最近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研究描述了微小的基因改变是

武汉研究斑马鱼揭示器官再生之谜

  身长约4厘米,具暗蓝与银色纵条纹 基因与人类的相似度达87% 心脏能再生 约2000种人类疾病能出现在其身上 胚胎在体外发育,且完全透明 一种经济实惠的实验动物,一对斑马鱼一次可生产300只“鱼宝宝”   “斑马鱼的基因与人类相似度高达87%,人类无法长出第二个心脏,而斑马鱼的心脏却能再生

水生所关于斑马鱼基因捕获与插入突变的研究取得突破

  脊椎动物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任务是解读基因的功能,而基因捕获和插入突变是揭示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斑马鱼具有易于饲养、繁育周期短、产卵量大、体外受精与发育等优点,已成为发育和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式动物,但尚缺乏胚胎干细胞和基于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敲除技术。转座子介导的基因捕获和突变研究为大规模筛选斑马鱼突

一种快速有效的基因分型斑马鱼的方法(二)

Fig.1. 应用HRMA对p53zy7(p53I166T)和apchu745(apcmcr)进行点突变基因分型。A:p53I166T 错译突变周围的序列。有下划线的为引物序列,星号标注的是SNP位点。野生型产物的Tm值为79.5℃,突变型为80.9℃。B:Melting curves

一种快速有效的基因分型斑马鱼的方法(一)

 为了促进斑马鱼的高通量的基因分型,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技术——用高通量熔解分析(HRMA)区分野生、杂合、纯合突变。这种耗时一个小时的技术不需要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此技术生成的熔解图的敏感性高,可以检测不明确的PCR产物。我们可以对斑马鱼的三种类型的突变进行可靠的基因分型,包

一种快速有效的基因分型斑马鱼的方法(三)

 Fig.3. 通过高分辨溶解曲线进行逆转录病毒插入突变wdr43hi821a进行基因分型。A:wdr43hi821a的基因组。B:野生型和突变等位基因的DNA序列。下划线标注的是引物序列。野生型的Tm值为73.0℃,突变型的Tm值为81.1℃。C:从wdr43hi821a/+得到的48个晶

应用CRISPRCas9实现斑马鱼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 cell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基于CRISPR-Cas9技术开发的载体系统在斑马鱼上实现了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这对于以斑马鱼为主要研究工具的科学家们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斑马鱼具有养殖方便、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胚

除了小鼠,斑马鱼也被盯上了-|-PNAS

  植有人类肿瘤细胞(红色)的斑马鱼胚胎,这一模型有望帮助医生快速筛选癌症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图片来源:Rita Fior团队)  最新一期《PNAS》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Single-cell functional and chemosensitive profiling of combinato

-Nat-Commun:斑马鱼可用于癫痫药物筛选

  化学药物Clemizole在“Dravet综合症”的一个斑马鱼模型中能有效防止癫痫类发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这一发现确认了一个新方法,后者有可能被用来识别癫痫病的另类疗法。   “Dravet综合症”是一种从婴儿时期开始的严重癫痫,以严重的、自发的和复发的

斑马鱼胚胎细胞的培养——细胞系

实验材料链酶蛋白酶E用D-PBSA配制1%胰蛋白酶和1mmol L EDTAZEM-2细胞(或等同物)试剂、试剂盒LDF基础培养液LDF原代培养液LDF维持培养液D培养液Holtfreter缓冲液实验步骤鳟鱼胚胎提取物:(a)收集胚胎(受精后 28 天的 Shasta Rainbow 或其他鳟鱼种系

斑马鱼嗅觉作用主要是左鼻子

斑马鱼嗅觉作用主要是左鼻子   如同人有“左撇子”一样,鱼也有类似“左撇子”的鼻子。   日前,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与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斑马鱼发挥嗅觉作用的主要是左鼻子。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斑马鱼如何长出新的神经元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使得斑马鱼的大脑能够在其受到创伤性损害之后再生的机制。与哺乳动物不同,这些在淡水中生长的小鲦鱼因为脑部损伤所致的炎症会伴有新神经元的产生。   如今,Nikos Kyritsis及其同事展示,在损伤反应中,斑马鱼脑部的炎症会激活特定的信号传导分子及神经胶质细胞,后者可促进

斑马鱼胚胎细胞的培养——原代培养

实验方法原理收集胚胎,除去绒毛膜,用胰蛋白酶分散胚胎细胞,然后在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培养从斑马鱼囊胚和原肠期胚获得的原代细胞。实验材料链酶蛋白酶E用D-PBSA配制1%胰蛋白酶和1mmol L EDTA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人重组白血病抑制因子试剂、试剂盒LDF基础培养液LDF原代培养液LDF维持培

寄生虫感染或破坏斑马鱼实验

  研究人员表示,一种感染实验室斑马鱼的常见寄生虫可能令多年的行为实验结果产生混淆。不过,批评者认为,这个案例仍有待证实。  和小鼠一样,斑马鱼被用在全球的实验室中,以研究从药物疗效到诸如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等遗传性疾病和障碍的所有事情。由于斑马鱼和人类都具有高度社会性,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和啮齿类动物

斑马鱼的胚胎原位杂交试验实录

收集斑马鱼的胚胎,在Holfretor水中培养,到达所需要的发育时期时,用蛋白酶去除卵膜,用4%多聚甲醛固定,在4℃保存,二十四小时后用50%甲醇2%多聚甲醛溶液洗,然后换成甲醇,在-20C 保存,待用(两天和两天以上的胚胎需要用双氧水处理,去除色素。或者使用苯锍脲稀溶液培养,可阻断色素的形成)原位

再生医学新进展-人类抗癌基因抑制斑马鱼组织再生

  再生医学或许可以在未来某一天帮助医生进行先天性畸形的修复,帮助病人重新长出受伤的手指,甚至是进行心脏修复。但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考虑如何攻破机体自身的抗癌保护系统。最近,来自美国UCSF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人类基因可能是这一保护系统中一个重要部分,既能阻止癌症发展又会阻断健康组织的再生。  在这

首次测定南极抗冻鱼基因组序列

  近,包括美国东北大学H. William Detrich教授在内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首次测定了南极抗冻鱼(Antarctic notothenioid fish)的基因组序列。他说,这一突破性成果,将阐明动物对寒冷水域独特的进化适应性,将有助于揭示鱼类如何应对海水温度上升,由于气候变化,预计接下

“活化石”腔棘鱼基因组被破译

  生活在非洲东部近海以及印度尼西亚近海的腔棘鱼素有“活化石”之称,被认为与陆地上行走的四足动物及人类的远祖有亲缘关系。日前这种“活化石”的基因组被日本科研人员破译完毕。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22日在新一期美国期刊《基因组研究》上报告说,他们分别对生活在非洲东部坦桑尼

首个CRISPR/Cas9靶序列数据库

  近期,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一个已在斑马鱼中经过实验验证的CRISPR/Cas9靶序列数据库。  CRISPR及CRISPR相关蛋白(Cas9),是在古细菌和细菌中发现的

国际首例-他们用光指挥斑马鱼的白细胞

  未来,如果你生病了,除了吃药外,还有更多简单高效的治疗方式可选择,比如用光照一照身体就能远程遥控白细胞,从而主动调动身体的免疫能力。这并非科幻。我国科学家已实现了在活体上用光将白细胞变成“医学微机器人”,可自主控制白细胞的激活和运动,这在国际上是第一例。7月13日,暨南大学李宝军教授和郑先创教授

《自然》:发现斑马鱼造血干细胞生成机理

为医学界研究白血病疗法提供了新思路   法国科学家日前通过对斑马鱼胚胎进行即时监控,发现了其造血干细胞的生成机理。这一成果为医学界研究白血病疗法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由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巴斯德研究所共同完成。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采用即时成像技术对斑马鱼的胚胎进行了观察

《干细胞》:斑马鱼细胞可修复人视网膜

在最新一期的《干细胞》(Stem Cells)杂志上,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斑马鱼眼睛中的一类叫做Muller胶质细胞的特殊细胞对对视网膜的再生至关重要,该细胞还有助于视力的恢复。研究人员预言,这种Muller胶质细胞可能用于恢复人类受损视网膜。 已经知道,视网膜损伤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引起视

国际首例-他们用光指挥斑马鱼的白细胞

未来,如果你生病了,除了吃药外,还有更多简单高效的治疗方式可选择,比如用光照一照身体就能远程遥控白细胞,从而主动调动身体的免疫能力。这并非科幻。我国科学家已实现了在活体上用光将白细胞变成“医学微机器人”,可自主控制白细胞的激活和运动,这在国际上是第一例。7月13日,暨南大学李宝军教授和郑先创教授研究

淋巴管帮助斑马鱼“培育”早期脑细胞

在大脑发育的胚胎阶段,一些神经元和突触可以正常形成并连接,但另一些不能,导致一些部分和部分被丢弃。这会留下死亡或垂死的细胞,这就需要中枢神经系统雇佣一种清理人员。小胶质细胞接受了这个挑战,“摄取”废物,因此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然而,科学家们对它们是如何在大脑中繁殖的还缺乏充分的了解。美国圣母大学生物

斑马鱼:一条游上“试药路”的小鱼

  蓝色的世界、嗡嗡作响的机器、不时出现的人影……湖蓝色的塑料鱼缸里,七八条小鱼在水中自由游弋,不时停下来盯着外面的世界。看见人影走近,有的小鱼开始在鱼缸里打转,有的则依旧悠然地游来游去。  这些体长不过5厘米、带有墨蓝色斑纹的斑马鱼并不知道,它们从一出生就已同那些野外的同类们分道扬镳,成为人类医药

诺奖得主Science解开斑马鱼条纹的秘密

  斑马鱼,一种小的淡水鱼,得名于一种醒目的蓝黄色相间条纹图案。在幼鱼皮肤生长过程中,有三种主要的色素细胞类型——黑色细胞、反光银色细胞和黄色细胞出现,它们多层镶嵌,构成特征性的颜色图案。  众所周知,所有这三种细胞类型必须相互作用才能形成适当的条纹,但是,形成成鱼条纹的色素细胞的胚胎起源,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