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纽约治霾:出台空气污染指导法改变能源消耗结构

雾霾已经飞入中国百姓的千家万户,吃惊、担心、害怕都不能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干掉”这些雾霾。雾霾是近代工业急速发展的后遗症,几乎没有国家可以避免,看看那些“过来人”是怎样做的,或许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纽约也曾是“雾都” “放眼望去,一座座高楼大厦被雾霾笼绕,看不到根基,只有顶部朦胧之间时隐时现;往日那条宽宽的江面已不见踪影,依稀可看到空中一条粗粗的黑带,仿佛是著名的布鲁克林大桥的身影。”——这是不时被纽约人重新翻出再看一眼的一张著名照片,显示的是1966年纽约曼哈顿岛发生严重雾霾时的景象。 作为美国最大的城市之一,纽约市也曾多次发生严重雾霾现象。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下半叶,数次严重的雾霾使纽约几乎赢得了同伦敦和洛杉矶一样的“雾都”之名。1953年11月,一场雾霾使纽约200人死亡。1963年,“伦敦杀人雾”来到纽约,400多人失去了生命,数千人患上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1966年,黑色的雾霾从1......阅读全文

人民日报:存在耐药性基因≠导致人体抗药

  远在瑞典的学者乔奇姆·拉尔森,没想到他们的一篇研究论文最近两天在中国成为关注焦点。包括拉尔森在内的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的4位研究者在《Microbiome(微生物)》期刊发表了《人、动物和环境耐药基因组的结构与多样性(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h

人民日报:存在耐药性基因≠导致人体抗药

   远在瑞典的学者乔奇姆·拉尔森,没想到他们的一篇研究论文最近两天在中国成为关注焦点。包括拉尔森在内的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的4位研究者在《Microbiome(微生物)》期刊发表了《人、动物和环境耐药基因组的结构与多样性(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北京雾霾中的“超级细菌”:一个自己吓自己的谣言

  北京雾霾中含有“超级细菌”?一旦感染将“无药可救”、“或使人类陷入绝境”?  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Microbiome(微生物)》上的一项在北京雾霾中发现耐药基因的研究引发中国媒体广泛关注。  “人们无需恐慌,耐药基因本身并不致病。”11月25日,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

北京油品标准高反成雾霾重灾区 主因还是燃煤

  近日,北京的雾霾已经消散,天气趋好,而关于此次全国大范围污染天气的讨论却仍在持续。其中,“油品质量是雾霾罪魁祸首,成品油亟待升级”的呼声十分高涨。   然而,油品质量在制造雾霾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油品标准最高的北京反倒成为此次污染的重灾区?仅靠“脱硫”真能够完全解决燃油污染

治霾多管齐下寻突破 美治理"烟雾城"耗费半个多世纪

  2013年12月12日,法国巴黎遭浓雾袭击。据法国媒体报道,巴黎浓雾由空气污染造成,在冬日干燥无风的环境下更加明显。   人民视觉   雾霾,中国2013年年度热词之一。然而,雾霾并非中国独自遭遇的问题。无论是历史上较早步入工业化进程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抑或是墨西哥、伊朗、蒙古国等

全球治霾60年 中国新“雾都”多年后会美丽?

  2013年12月的一天,北京空气重度污染。交通频道的主持人正在调侃天气,一位听众打来电话,忧心忡忡地问:“能见度这么低,我要是因为看不清闯了红灯怎么办?”主持人一愣神儿,旋即回复:“别担心,不会罚你,因为雾霾太大,警察和摄像头根本看不见你闯红灯!”   近几年,“霾”——这个原本有些生僻的汉字

钟南山: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谁都跑不掉

  央视《新闻1+1》2013年1月30日播出《雾霾升级,治理要不要升级?!》,以下为节目实录:   (节目导视)   解说:   140多万平方公里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这样的天气还要“霾”多久?   王跃思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的空气已经不是看不见、摸不着、

美媒:空气污染或在中国催生室内城市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2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的空气污染危机正催生室内城市?“欢迎来到南京,今天的天气:晴朗!”当飞机向这座笼罩在褐色“浓汤”中的中国城市降落时,航班上的广播系统这样通报。   如今,中国的空气质量危机是国内外关注的话题。评论家们称,日益严重的污染正导致长期和短期健康风险,包

应对当前气候变化科技政策法律需要“三管齐下”

  这两天,北京笼罩在重度雾霾之下,而在遥远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虽然不能明确说雾霾和气候变化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但确实观测到季风指数在持续下降,即主要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都在减弱。这就使空气更容易处于静稳状态,不利于雾霾扩散。”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绍洪说

全球10亿人受空气污染之害 每年致130万人死亡

  全球每年130万人被“气”死   巨大型城市的空气悲歌   2011年年末呈现出一个历史性的拐点:北京市的常住人口突破了2000万大关。作为巨大型都市,同时又是首都,北京的环境不仅北京人关心,全国人民也很关注。为了回应民众的关切,本刊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合作,联合推出围绕“北京环保”主题

浑浊空气或可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

  在一个距离高速公路约100米的停车场中,一辆白色拖车上的巨大铝管引人注目。这只铝管每分钟能吸收数百升由30多万辆汽车和柴油卡车排放的废气。  而年轻的化学工程师Arian Saffari则蜷缩在拖车里,将收集到的气体注入一个复杂的过滤系统。这些废气中包含了硫酸盐、硝酸盐、铵、炭黑和重金属颗粒,这

探究雾霾成因 汽车尾气占22%居首被质疑

  2.4亿辆的机动车总量,1.2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每年汽车产销量的平均增速都超过10%以上,这就是中国当下的机动车总体情况。汽车销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雾霾天气的“经久不散”,汽车尾气排放到底“贡献”了多少比例的PM2.5,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近几年,大排量的SUV车型受欢

每年130万人被“气”死 巨大型城市的空气悲歌

  2011年年末呈现出一个历史性的拐点:北京市的常住人口突破了2000万大关。作为巨大型都市,同时又是首都,北京的环境不仅北京人关心,全国人民也很关注。为了回应民众的关切,《环境与生活》杂志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合作,联合推出围绕“北京环保”主题展开的系列报道,本期聚焦北京的空气。  

揭示生命与疾病之谜: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三天两头生病,有的人身体倍儿棒呢?为什么同一个人:在有的环境下神采飞扬,换个环境就病怏怏呢?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答案:西医说这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影响;环境学家则说是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心理学家则认为试验由于不良情绪的影响;中医说阴阳失调是根本原因。  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下,有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雾霾治理 监测成各地标准配置

  新华社图片   近来,围绕环保行业的各类信息层出不穷,环保股也因此展开了一波集体拉升的板块性行情。据媒体报道,2014年的地方两会纷纷将环保治理列为关注焦点,不少省份和地区更是拟投巨资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除此之外,还有报道指出环保部权力有可能会扩大,该预期一旦兑现,则将极大地扩张行业发展空间

经济学家李稻葵:环保和增长是统一的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重视环保,但是似乎有一个倾向,觉得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似乎空气污染这么严重是因为前几年发展过快。因此必须为了环保,放缓增长。其实我倒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想,在现阶段,我们的发展和环保可以完全统一起来。环保,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环境的治理,完全应该打造为中国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贺克斌院士:我国“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

  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是,PM2.5问题还没有完全彻底得到解决,污染防治刚走出第一步,依然任重道远。与此同时,臭氧水平不断升高,成为空气污染治理的新难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11月26日举办的“ 2019中

国家花了大力气治霾,为何公众却仍不完全认同?

  对于北京和河北的许多城市,雾霾已成为一块心病。2016年10月份以来,北京先后经历了10多次雾霾过程,多日不散的雾霾不断干扰着居民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面对雾霾频发使人们不禁要问,北京的空气质量究竟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如果说是变好了,那么为什么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忧虑比以前增多了?如果说是变差了,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十大“怪招”能否凑效?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大会本月29日将在墨西哥旅游城市坎昆举行。回顾过去一年,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暖这一问题的重视度似乎一下子被拔高到了极致。尽管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至今未能在减排义务方面达成一致,而美国也迟迟未能在国会通过气候法案,但科学界却在

科技日报:城市通风廊道来治霾很难标本兼治

   去年初有人提出,北京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吹走雾霾;近日又有消息称,北京将建设“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2月26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振强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用城市通风廊道来治霾很难标本兼治,规划实施与目标

APEC蓝能否不再“一步之遥”?

  APEC期间蓝天如洗,被网友形象地称作“APEC蓝”。虽然会后雾霾天气又笼罩京津等地,但“APEC蓝”让许多人看到了希望。请关注——   一步之遥还是遥遥无期?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结束后,“APEC蓝”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人民期盼的事。   “如何让‘APEC蓝’蓝得更久一些?哪

最新报告称天山1号冰川只剩下50年生命

  李忠勤心里很清楚,自己那位沉默的老友快不行了。  它已经沉默了480万年。尽管最近这20年,李忠勤一直在努力把它的情况告知外界,但在这位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天山站”)站长看来,根据最新的“体检报告”,位于乌鲁木齐河源区的天山1号冰川,只剩下50年生命。  这相当于一位80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