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表观遗传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研究获进展

转座子(transposon)是一段自身能够插入到基因组上的DNA片段,上世纪40年代,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发现了转座子。从简单的细菌到复杂的人类,转座子广泛存在。转座子随机插入到重要基因中,会引发疾病、癌症和其他生理缺陷。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小分子RNA等表观遗传修饰严格控制转座子沉默。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基因组超过35%的序列由转座子和重复序列构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实验室前期工作发现,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和组蛋白去甲基化调控水稻Tos17和 Karma转座子活性,但小分子RNA对水稻转座子及其旁邻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还不清楚。 曹晓风课题组通过对负责加工产生小分子RNA 的酶OsDCL3a的研究,揭示依赖OsDCL3a的24-nt 小分子RNA主要通过调控转座子旁临基因的表达进而对水稻重要农艺......阅读全文

转座子及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基因的改进

1 转座子及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基因基因标签法克隆植物组织中的基因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T-DNA和转座子均可作为基因标签。转座子最早由美国的细胞遗传学家Mc-clintock在玉米中发现,它是指基因组中一段特定DNA片段,能在转位酶的作用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转座子不仅能在本基因组中转

转座子插入引起的基因突变

一、原理转座子(Tn)是能在不同复制子之间转移位置的核苷酸顺序。它一般来自抗药性质粒,由一个或几个抗药性基因加上两端两个顺序相同(但是方向不一定相同)的核苷酸片段(称为插入顺序IS)构成。当一个转座子转移位置而插入某一基因时,能使这一基因失活,即发生突变。各个转座子的抗药性基因、转移频率、插入位置、

表观遗传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研究获进展

  转座子(transposon)是一段自身能够插入到基因组上的DNA片段,上世纪40年代,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发现了转座子。从简单的细菌到复杂的人类,转座子广泛存在。转座子随机插入到重要基因中,会引发疾病、癌症和其他生理缺陷。DNA甲基化、组蛋

研究发现水稻转座子受驯化选择和抗病抗逆中的调节功能

  6月19日,Molecular Plant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组题为Elimination of a retrotransposon for quenching genome instability in modern rice 的研究

遗传发育所等在表观遗传调控水稻转座子活性方面获进展

  转座元件是指在基因组中能够移动或复制并重新整合到基因组新位点的DNA片段,它们对动植物基因组的组成、进化和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而在宿主基因组中,如果失去对转座元件的有效抑制,这些元件将对基因表达和基因组的稳定性构成影响。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单子叶模式植物,其中

研究者首次发现“驯化”的水稻“外来DNA”

  转座子是一种可以改变自身基因组位置的DNA序列,其通过转座事件改变细胞遗传特性和基因组大小。转座子通常被认为是外来DNA,“寄生”于宿主基因组中,但它们也可以在基因组中被“驯化”,并进化出有益于宿主的新功能。迄今为止,大多数驯化转座子都在哺乳动物中发现,只有少数转座子驯化在植物中被报道。在农作物

由转座子插入引起的基因突变

实验概要本实验介绍了由转座子插入引起基因突变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原理转座子(Tn)是能在不同复制子之间转移位置的核苷酸顺序。它一般来自抗药性质粒,由一个或几个抗药性基因加上两端两个顺序相同(但是方向不一定相同)的核苷酸片段(称为插入顺序IS)构成。当一个转座子转移位置而插入某一基因时,能使这一基因

转座子标签法(transposon tagging)克隆基因的改进

1 转座子及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基因基因标签法克隆植物组织中的基因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T-DNA和转座子均可作为基因标签。转座子最早由美国的细胞遗传学家Mc- clintock在玉米中发现,它是指基因组中一段特定DNA片段,能在转位酶的作用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转座子不仅能在本基因

Nature子刊:华中农大发现转座子可抑制mRNA翻译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水稻中的一类DNA转座子具有翻译抑制功能,这揭示了微小反向重复转座元件的新功能,对研究其他重复序列的功能提供了借鉴意义,同时也拓宽了对于转座子的认识。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3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

PNAS发文:多倍体农作物为何具有广泛适应能力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在PNAS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文章,从DNA甲基化和转录水平揭示了基因组多倍化如何增强水稻在盐胁迫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基因组多倍化(全基因组加倍)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普遍发生。许多植物包括重要农作物都是多倍体,如六倍体小麦、四倍体棉花和马铃薯等。虽然水稻、大豆和玉米等作物是二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