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汪海林:维生素C调控DNA甲基化

2014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在陕西西安南洋大酒店隆重开幕。本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举办,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分析测试学界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的汪海林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维生素C调控DNA甲基化》的报告。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 汪海林教授 据汪海林教授介绍,DNA去甲基化过程有一些疑问与挑战,例如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前发生的去甲基化是一个非常快速并且非复制依赖的主动过程、调控机理不清楚、需要寻找新的调控因子,另外目前所观测的主动去甲基化中间产物,5fC和5caC非常低(比5hmC低100倍)。已有微生物C调控DNA去甲基化的证据,例如缺少Vc可导致胚胎干细胞中DNA甲基化的累积,Vc可促进诱导全能干细胞的形成,可能与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作用有关,Vc是一些双加氧酶的辅助因子,如脯氨酸4-羟化酶,可还原非活性的......阅读全文

生态环境中心发现维生素C可调控甲基化DNA氧化的新功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海林研究组在维生素C(Vc)与DNA甲基化调控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 Vc可显著增强DNA羟化酶Tet(ten eleven translocation)氧化5-甲基胞嘧啶的活性,进而促进DNA去甲基化作用。其相关研究

聚焦生命科学 2016北京色谱年会带你看热点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2月2日 为促进北京地区色谱技术的应用与交流,了解色谱技术的发展趋势,北京色谱学会于北京日坛宾馆举办了“2016年北京色谱年会”。本届色谱年会的主题是“色谱与健康”,年会邀请到张玉奎院士、江桂斌院士、庞国芳院士等色谱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及色谱厂商作大会报告,报告在生

第十三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在西安顺利召开

  为促进我国青年分析测试学者的学术交流与沟通,2014年8月25-27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于陕西西安顺利召开。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张玉奎院士、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女士、副理事长吴波尔女士、副秘书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Nature重磅:母亲孕期缺乏维C竟会导致这些严重后果

  在人体内,维生素C是高效抗氧化剂,用来减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氧化应激。还会参与有许多重要生物合成过程。  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能靠肝脏来合成维生素C,所以并不存在缺乏的问题。  然而,人类、灵长类动物、土拨鼠等少数动物却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C,因此,人类必须通过食物、药物等获取维生素C。  由于蔬菜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2014年北京色谱年会大会报告集锦(二)

  2014年12月12日,2014年北京色谱年会在龙爪树宾馆成功召开。本届色谱年会由北京色谱学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年会以“色谱技术在环境和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为主题,共设立10篇大会报告和3篇厂商报告,吸引了色谱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300余人到场参加。分析测试百科网

一文了解甲基化研究领域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甲基化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Vossman/ Wikipedia  【1】Nature:母体维生素C调节DNA甲基化重编程和生殖细胞产生  doi:10.1038/s41586-019-1536-1  发育通常被认为是在

上海生科院发现Gadd45a参与DNA去甲基化的机制

  4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研究组题为Gadd45a promotes DNA demethylation through TDG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Gadd45a

梳理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维生素A(vitaminA)又称视黄醇(其醛衍生物视黄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个具有脂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维生素A1、A2 两种,是一类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物质。  维生素A1多存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维生素A2常存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由于维生素A2的活性比较低,所以通常所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301 81201256 牛辰 复旦大学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复旦大学 干扰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

8月8日 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

  封面故事:视网膜中的神经元   本期封面所示为在一块小鼠视网膜中重建的950个神经元中的7个以及它们的相互接触点(青色球,代表579,724个接触点中的112个),同时还有它们的接触矩阵(见168页)。本期Nature上的三篇论文用视网膜作为一个模型来从单个突触接触点的层面到远程树状相互作用的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哪些干细胞项目资助金额最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观遗传学什么是重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卵子独特表观遗传状态的建立机制及其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课题组题为Stella safeguards the oocyte methylome by preventing de novo methylation mediated by DNMT1 的研究论文于11月28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发现了

新研究发现维生素C直接参与DNA修饰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院士联合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和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黄开耀研究员等多个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A vitamin-C-derived DNA modification catalysed by an alga

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可改变重要表观遗传修饰酶的功能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组、陈捷凯研究组和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研究组最近的合作研究结果证实:维生素C调节了TET1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2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   DNA的甲基化是调控人类

DNA羟化酶Tet1可取代外源Oct4促进体细胞重编程

  2013年4月5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绍荣博士实验室首次发现Tet1和5hmC在iPS细胞诱导过程中参与内源Oct4基因的去甲基化和激活,并且进一步证明Tet1可以取代外源Oct4实现安全高效的体细胞重编程。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Cell Stem Cell》杂志上。该文章被选为本

科学家发现高等真核生物中DNA新修饰方式

  DNA甲基化作为重要表观遗传机制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一系列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命运决定、发育和组织、器官的稳态维持。医学上,DNA甲基化失调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如肿瘤。DNA甲基化以多种修饰方式[5-methylcytosine (5mC), N6-methyladenine (6mA) 和

维生素C直接参与产生一种全新的DNA修饰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研究组联合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A vitamin-C-derived DNA modification catalysed by an algal TET homologue”。研究首次在莱茵衣藻(Ch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109篇,材料学有30篇,物理学有20篇,化学有12篇,地球科学有15篇。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1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5篇文章(2019年的Cell已经全部更新完毕,而对于Nature及Science只剩下了一期,将分别会12月19日及20日进行更新),小编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

Cell子刊:挑战传统理论的lncRNA

  一度被认为在线虫和果蝇中即便不是不存在但也不会多见的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标记,实际上普遍存在于这些生物体和藻类的整个基因组,且其并非发生于在哺乳动物中已知被修饰的胞嘧啶而是在腺嘌呤上。来自中外的华人科学家将这一重大发现发布在4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3篇研究论文中。  西班牙塞维利亚

母体维生素C调节DNA去甲基化和雌性胎儿生殖细胞发育

  通常来说,发育被认为是基因组固有调控的,不过目前这种观点已经被刷新。证据表明,发育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调节的影响,并可能产生长期后果,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哺乳动物。所以呢,由于这种表观遗传效应的潜在可能性,研究者们对具有这种潜能的生殖细胞一直青睐有加。  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经历了广泛的DNA去甲基化,

中科大吴缅教授最新文章:p53磷酸化修饰

  p53 蛋白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肿瘤抑制因子之一,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复杂而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 细胞内的p53 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当细胞受到多种刺激后, p53被翻译后修饰, 蛋白因稳定而活性被激活, 参与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细胞衰老、细胞代谢等生命活动过程.

高剂量维生素C抗癌再被证实!这次是白血病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就对“高剂量维生素C对抗癌症”充满期待。已有研究表明,高剂量维生素C能够选择性杀伤癌细胞,包括胰腺癌、肝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然而,也有学者发现,维生素C会干扰化疗药物的抗癌效果。  8月17日,《Cell》期刊在线发表一篇题为“Restoration of TET2

探讨高盐饮食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危害

高盐饮食一直是饮食结构中的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而中国的传统食物如熏腊肉制品和腌制酱菜等都以高盐著称。高盐饮食被认为与高血压和肾脏疾病有关,然而近期研究发现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16年6月23日,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

从表观遗传的角度探讨高盐饮食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危害

 高盐饮食一直是饮食结构中的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而中国的传统食物如熏腊肉制品和腌制酱菜等都以高盐著称。高盐饮食被认为与高血压和肾脏疾病有关,然而近期研究发现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16年6月23日,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Scientific Repo

中国科学家3篇Cell文章表观遗传学重大发现

  一度被认为在线虫和果蝇中即便不是不存在但也不会多见的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标记,实际上普遍存在于这些生物体和藻类的整个基因组,且其并非发生于在哺乳动物中已知被修饰的胞嘧啶而是在腺嘌呤上。来自中外的华人科学家将这一重大发现发布在4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3篇研究论文中。  西班牙塞维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