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方法可快速检测埃博拉病毒

日本长崎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日前宣布,该所研究人员开发出了高效检测埃博拉病毒的方法。新方法无须特殊仪器,得出结果的时间从以前的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在缺乏医疗设备的发展中国家也能简便使用,并非常适合人员流动频繁的机场等场所防疫。 长崎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教授安田二朗采用的是通过增加病毒固有基因来进行检测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这种方法首先从疑似埃博拉患者体内采集血液,然后加入含有能分解蛋白质的酶的液体。即使血液样本中含有埃博拉病毒,在这一阶段也会被消毒。 然后,向液体中加入只与埃博拉病毒特定基因反应的引物以及基因复制所需的原料,将液体维持在63摄氏度。如果血液样本中含有埃博拉病毒,那么引物与病毒的基因反应后,这些基因会在20分钟左右时间内增加,从而可以判断是否感染。 引物又名引子,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也是DNA复制的起始点。安田二朗对埃博拉病毒已经进行了10年以上的研究,研发出了适用于目前在西非流行的埃博拉病毒......阅读全文

Nature: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强效抵抗埃博拉病毒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感染埃博拉病毒三天后,接受一种阻断这种病毒复制能力的化合物治疗的恒河猴(Rhesus monkey)完全免受它的感染。这一激动人心的临床前结果提示着这种被称作GS-5734的化合物应当进一步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药物进行开发。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3月2日在线发表在

致死率可达90%的马尔堡病毒的自然宿主被发现

  摘要: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论文,首次证实马尔堡病毒的自然宿主为埃及果蝠,马尔堡病毒为埃博拉病毒的近亲,病死率可高达90%。  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多种。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库之一,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

P4实验室到底该不该建?

  P4实验室是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级别的实验室,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成一个P4实验室。在传染病日趋国际化的情况下,P4实验室成为防控传染病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埃博拉病毒的新一轮爆发,引发全球严防警报。该病毒尽管尚未侵袭我国,但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科研现状已受到广泛关注。获悉,我国目前还正在积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新发现!埃博拉或是对抗脑瘤的坚实盟友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顽固的、难以治疗的、致命的脑瘤。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个最不可能的盟友--埃博拉病毒的一部分--来治疗这种癌症。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可能对治疗最致命的脑癌之一有用,"耶鲁大学神经外科教授Anthony van den Pol说。

中国有5个埃博拉实验室5小时内完成诊断

  中国目前已有5个BSL-3级(俗称P3)实验室可检测埃博拉病毒,对留观或疑似病例开展是否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今日,中国疾控中心向媒体介绍埃博拉防控工作进展。中疾控病毒病所研究员李德新介绍,中国目前已经建立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抗原及抗体检测技术,可同时对埃博拉病毒的多个核酸靶标进行检

中国已有5埃博拉实验室:3-5小时可完成诊断

   中国目前已有5个BSL-3级(俗称P3)实验室可检测埃博拉病毒,对留观或疑似病例开展是否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中国疾控中心向媒体介绍埃博拉防控工作进展。中疾控病毒病所研究员李德新介绍,中国目前已经建立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抗原及抗体检测技术,可同时对埃博拉病毒的多个核酸靶标进行检测。

埃博拉病毒致病效应研究获进展

  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对人类最为致命的病毒之一,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构建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转移载体,系统地研究了埃博拉病毒包膜型糖蛋白在细胞以及小鼠模型中表达的致病效应。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王华林学科组介绍,埃博拉病毒可编码多种形式的糖蛋白,但是

默沙东Ervebo获欧盟批准,预防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

  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有条件批准博拉疫苗Ervebo(rVSV∆G-ZEBOV-GP,V920,减毒活疫苗),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的主动免疫,以预防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Ebola Zaire)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病(EVD)。  此次批准,使Ervebo

默沙东减毒活疫苗V920启动向美国FDA滚动提交上市申请

  美国制药巨头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宣布,已启动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滚动提交疫苗产品V920(rVSV∆G-ZEBOV-GP,减毒活疫苗)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该疫苗用于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Ebola Zaire)的预防。此次滚动提交,是基于FDA在2016

我国在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应的研究中获进展

  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对人类最为致命的病毒之一,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构建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转移载体,系统地研究了埃博拉病毒包膜型糖蛋白在细胞以及小鼠模型中表达的致病效应。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华林研究员学科组介绍,埃博拉病毒可编码多种形式的糖蛋白,但是

活细胞中生长的病原微生物

病毒是一种结构最简单的生命体,它只是一种“穿了一件蛋白质外壳的基因组”。因此,病毒是很小的,是一种纳米尺度大小的微生物,一般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一般生物体,包括细菌,其遗传基因都是DNA。但病毒是个例外,它的基因既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但某一种病毒的基因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前者称为

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新靶点

  所有已知病毒传播链全部终结  ■世界卫生组织1月14日在日内瓦宣布,利比里亚复燃的埃博拉疫情已于14日结束,目前所有已知的埃博拉病毒传播链在西非地区全部终结。根据世卫组织规定,超过42天没有新增埃博拉病例即可宣告疫情结束。利比里亚曾于去年5月首次宣布埃博拉疫情结束,但随后埃博

动物模型的建立对攻克疾病到底有多重要?

  临床上发生的很多疾病之所以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对疾病发生原因和机制的了解。模式生物,因其自身的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骼发育等系统与人类高度相似、易于培养和观察、繁殖率高等优点,科学家和临床研究人员很自然地选择了模式生物来进行疾病的相关研究。  在针对疾病建立动物

科学家在脊椎动物中发现大量未知病毒 与宿主共同进化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如今已经发现了超过200种以前不为人知的病毒,此类病毒能够导致包括流感和出血热等在内的疾病。科学家同时还追踪了这些RNA病毒在数亿年前的起源,当时大多数现代动物才刚刚出现。感染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病毒与感染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病毒相比很少被研究 图片来源:Martin Gabr

埃博拉基因测序难为“无米之炊”

   随着埃博拉病毒横扫西非,科学家缺乏重要基因数据来解答引发众多担忧的猜测:这种病毒会变得更具传染性和更致命吗?它会发生变化,让其逃避诊断测试或疫苗吗?非洲和欧洲实验室的冰箱里存放着取自埃博拉患者的数千份血液样本,但它们并未被使用,且少数几个获得新基因数据的研究小组并未公开信息。  研究人员渴望近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蛋白或能减缓埃博拉病毒扩散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日前,美国《细胞》杂志刊文称,多位科学家在人体内发现一种新型蛋白,有可能帮助医生找到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新方法。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其蛋白质外壳含有单链RNA。像其他侵入细胞的病毒一样,埃博拉病毒迫使细胞的基因组织产生病毒蛋白,并复制成新的病毒。  教授克里斯托弗•巴斯

埃博拉病毒如何让免疫系统“瘫痪”

  人体针对病毒感染的第一反应之一,就是制造并释放一种被称为干扰素的信号蛋白,产生增大免疫反应的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很多病毒已经进化出了破坏干扰素的免疫增强信号的能力。8月13日发表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埃博拉病毒的一种独特机制,这一机制可以使干扰素无法阻止病毒在被感染细胞内

埃博拉疫苗10年前已研制 因无市场未做人体试验

  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早在约十年前就宣布,研发了在猴子身上百分百有效的埃博拉疫苗。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8日报道,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早在约十年前就宣布,研发了在猴子身上百分百有效的埃博拉疫苗,但因为埃博拉疫苗当时没有市场价值,以致科学家一直没有展开人体试验。  《纽约时报》报道,早在约十年前,美

湖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可先用后申报 这81家企业已可提供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日益严峻,武汉地区医护人员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物资稀缺的新闻牵动每个国人的心。由于试剂缺乏,很多患者不能被第一时间确诊和收治,导致很多后续治疗工作推进缓慢。  1月25日下午,湖北召开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湖北省医保局副局长刘松林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早诊断

近年我国批准上市的“中国1类”新药(生物药篇)

  创新药物的研发,是使我国由医药大国走向医药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无论是“863计划”、“973计划”、还是今天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都对新药研发寄予了厚望并给予了多方面的鼓励支持,国内药企亦不负众望,共同肩负起新药创制的重任。经多年厚积薄发,一个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产品诞生并成功上市,“中国

研究人员欲通过刚果的蝙蝠寻找埃博拉病毒

  新月初上,丛林如深海般黑暗。4个人坐在塑料椅子上,等待着。尽管天气炎热,但他们穿着长袖衬衣,戴着手套和面具。黑暗中,他们的头顶上,一张看不见的巨大的网悬挂在两树之间。他们是天空中的渔民,等待着猎物到来。  这些人正在聆听锤头果蝠短促而嘶哑的叫声。每晚,几十只雄性锤头果蝠聚集在这片位于刚果共和国北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美研究人员发布报告称发现埃博拉感染的关键蛋白质

  美国研究人员26日发布报告说,他们发现埃博拉病毒必须与一种蛋白质相结合,才能感染宿主,这一发现将有助于预防埃博拉病毒传播并治疗其导致的埃博拉出血热。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微生物学》杂志上指出,老鼠实验显示,埃博拉病毒必须通过一种代号为NPC1的蛋白质才能进入体细胞,一旦阻止埃博拉病毒与该蛋

美研究人员发布报告称发现埃博拉感染的关键蛋白质

  美国研究人员26日发布报告说,他们发现埃博拉病毒必须与一种蛋白质相结合,才能感染宿主,这一发现将有助于预防埃博拉病毒传播并治疗其导致的埃博拉出血热。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微生物学》杂志上指出,老鼠实验显示,埃博拉病毒必须通过一种代号为NPC1的蛋白质才能进入体细胞,一旦阻止埃博拉病毒与该蛋

我国科学家获得埃博拉病毒研究最新成果

  5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我国科学家关于埃博拉病毒最新研究成果: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Ebola virus in Sierra Leone,并同期配发评论文章Latest Ebola data rule ou

继强生、GSK之后 默沙东加入Ebola疫苗研发阵营

  2010年,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HAC)与NewLink Genetics旗下全资子公司BioProtection Systems(BPS)签署了授权协议,双方联合生产临床试验材料并将埃博拉疫苗rVSV-EBOV推进至I期临床,且作为两种候选疫苗之一预计将很快通过审批流程。  为了加入NewLi

强生2针疫苗方案在欧盟进入加速评估!

  强生旗下杨森制药公司近日宣布,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了2份营销授权申请(MAA),申请批准研究性埃博拉疫苗方案用于预防由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株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病(EVD)。2份MAA已被平行提交,支持2针免疫方案中的每种疫苗(Ad26.ZEBOV,MVA-BN-Filo)。今年9月,EMA

清华大学颜宁教授Cell发表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她们采用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技术获得了了分辨率为4.4埃(Å)的全长人类NPC1的结构,及NPC1与埃博拉病毒(EBOV)酶切后糖蛋白(GPcl)的复合物的低分辨率结构。由此认识了NPC1介导胆固醇转运和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结构机制

带您认识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

  自今年5月初刚果(金)宣布在西北部省份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后,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诊35例病例,死亡23人,这次疫情是刚果历史上第9次暴发,再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比较欣慰的是,目前埃博拉疫情只暴发在非洲地区,导致人类发生出血热继而死亡的病毒亚型也主要为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