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芯航天可视化——强大并华丽着

航天在研制、运行和发布成果的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数据和要求应用大数据。数据既是航天理论的基础,又是航天实践的基石。航天要对尺度远比地球大无数倍的广阔空间进行探索,其总量更多,要求更高。如果没有及时而精确的大数据支持,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影响全局的成败。因此,航天大数据不仅具有一般大数据的特点,更要求高可靠性和高价值。因而,航天是最早提出发展大数据技术的领域,也是取得大数据成果最多的领域。 西方国家航天技术的信息封锁并没有令中国止步,中国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次次开辟着航天领域的新纪元。中国的本土航天可视化系统运行及视觉效果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另外一个角度展现着我们的自信。 以数字冰雹的航空航天可视化系统为例,系统可广泛用于航天测发、测控设备级显示控制系统;航天指挥作战体系模拟推演、作战评估系统;航天作战指挥显示控制系统;联合指挥作战仿真系统;航天器数据分析、状态监控系统。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一、大范围可视化空间:......阅读全文

一文了解工业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

   一、工业物联网概述  工业物联网是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控制传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不断融入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从应用形式上,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具有实时性、自动化、

三维激光雷达在测量中的应用

  1引言   激光雷达技术最早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激光技术诞生之初的研究,但将其用于获取三维信息成像却是二十年之后,即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着手研究并发展至今。在国内,激光雷达的硬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技术还无法满足测量范围及精度要求。由于没有高精度的INS系统以及性能激光强度,激

新一代中继卫星天链二号01星成功发射

  3月31日23时51分,天链二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的首发星,其成功发射后将使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能力大幅提升。  该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抓总研制,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公用平台,主要用于为飞船、空间技术实验室、空间站等载人航天

促进太空“深度游”的小伙伴:核心处理系统芯片SoC

  嫦娥登月,玉兔入怀,嫦娥系列的成功是航天技术高速发展的缩影,亦是航天系统高新技术成功应用的典范,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微电子行业作为基础产业,更是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   微电子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常见产品,例如Intel公司的I系列CPU处理器、苹果公司中支持Iphone、Ip

量子卫星:科学与实用的双重“呼唤”

2011年,中国科学院论证并启动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2011年底,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正式立项。铸剑五载,如今,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工程总体与六大系统 根据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项目设置了工程总体和六大系统。 工程总体负责制定工程研制计划,编制工程顶层文件

“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项目指南发布

国科金发计〔2015〕37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 2015年度项目指南,请依托单位及申请人按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规定和要求提出项目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5年6月16日  附件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2015年度项目指南  一、设立宗旨 

地上建月宫,入住一整年

第一组两名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在“月宫一号”的植物舱内向舱外致意  还记得电影《火星救援》里的情节吗?在火星上,植物学家瓦特尼把居住舱变为一个自给的农场,还通过火箭燃料分解出氮和氢,混合在一起燃烧生成水,实现自给自足。如今,这样的情节或将成真。  10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著名的“月宫一号”实验室再次

欧阳自远:嫦娥五号将实现从月面起飞 绕月飞行

  中国登月下一步   所有参与航天活动的国家都承认,航天是一项风险极高的事业,几乎都曾饱尝过失败的苦涩。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坦言,探月工程经受不起失败。特别是嫦娥三号80%的产品和技术都是新的,更增加了风险。   即使是在相对成熟的发射阶段,其运载火箭必须满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

天链二号01星成功发射 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首次亮相

  2019年3月31日23点51分,天链二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的首发星,其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能力再次大幅提升。  该卫星由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抓总研制,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公用平台,主要用于飞船、空间技术实验室、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

构建国产化信息系统脉络!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6日举办国产化信息技术产品发布会,全面展示航天科工在该领域的整体能力和系列成果,清晰勾勒了我国国产化信息系统脉络。其中,以“航天超级服务器”等为代表的航天“三大件”、“三小件”成为此次发布的重头戏。  航天科工介绍,航天“三大件”指的是航天超级服务器、航天超级数据库一体

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仿真室:让科学设想立体化

  对人们来说,“空间科学”似乎是一个“熟悉”又“神秘”的字眼。  说它“熟悉”,是因为随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空间系列任务——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正以更短周期出现在公众视界中;说它“神秘”,是因为它就像一个新娘,只有在面对科学家的时候才现出

科学时报:“神八”诱变育种猜想

  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装置,通过空间环境对植物发生诱变作用,致使种子产生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过程,获得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今年,中国航天育种正迎来一个高潮。随着天宫一号升空,神舟八号携带的育种诱变装置将与其交会对接,由此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三、发展人口健康技术紧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应对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系统加强生物数据、临床信息、样本资源的整合,统筹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建设,促进医研企结合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部署疾

中国已与29国家地区签署80多项航天政府协定

   “欢迎国际同行参与中国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未来的深空探测等航天领域重大工程。我们将支持中外科学家在日地空间探测、微重力科学与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等领域的合作研究,积极推动各国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共享,服务全球环境与灾害监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11月10日珠海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

北斗,为用户提供丰富广泛的应用服务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这意味着,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获得北斗系统的开放、免费、高质量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到北斗三号,从区域到全球,北斗作为贴近百姓生活的大国重器,越来越深入人心,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开始使用

实践十号将在太空做19项新奇有趣实验

  中国6日发射的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上,将在未来两周进行19项新奇又有趣的实验,既寻找人类未来宇宙生存之法,又助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更美好。  这颗卫星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说:“实践十号上开展的科学实验都是全新探索,都是国外没有开展过的,每个都具有创新性和很强的科学研究价值,将孕育学术上重大

全球工业大数据战略众生相一览 值得点赞

   2015年,人工智能、物联网迅猛发展,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瞄准了“数据”产生的价值,大数据市场一触即发。2016年,全球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将在未来几年保持高增长率,值得期待。如此,不妨一览全球大数据战略众生相。  第一站:中国  发展优势得天独厚  今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实施

我国太空数据“中转站”正式建成

阿瑟·克拉克(1917—2008年)  7月25日23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卫星顺利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  对于关注我国空间载人任务的人们

长征七号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首次试车成功

  据报道,4月19日下午,CZ-7运载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第一次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CZ-7火箭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各级均采用了新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以及适应发动机的低温增压输送系统,具有技术新、难度大的特点。开展芯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对确保CZ-7火箭首飞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地球所子午工程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1月12日召开的子午工程2011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杜爱民代表地磁(电)系统领取了“十三陵台Overhauser磁力仪数据汇交”优秀奖,宁百齐代表无线电系统领取了“武汉数字测高仪数据汇交”优秀奖。  地质地球所作为子午工程的承建单位之一,承担了无线电分系

专访方向:中国计量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锶87原子光晶格钟(锶光钟)数据首

2020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建议名单公示 终身成就奖显意外

     二、二等奖建议名单标准项目名称推荐单位涉及的标准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GB/T 28588—20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等2项标准自然资源部1. GB/T 28588—20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2. CH/T 2011—

从航天可视化到可视化航天

  自9月28日进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历时12天的紧张工作中,石家庄铁道大学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赵正旭教授及刘展威、佟宽章、王威4人圆满地完成了嫦娥二号三维可视化前期任务。向全球展现了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实时精彩仿真。  “以前是航天可视化,现在是可视化航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中国成功发射第三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3星”

  7月25日夜间,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天链一号03星”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北京时间7月25日23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天链一号03星”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天链一号03星

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终评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发京党字〔2009〕128号)文件规定,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程序性评审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评选程序邀请相关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选出了30位候选人进入最终的评选。   现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仪国内外发展现状

毫米隐匿武器探测系统可以分为无源系统和有源系统两大类。无源系统,即毫米波辐射计,它通过测量并显示人体散射或反射的毫米波辐射信号来对人体进行安全检测。有源系统则需要一个合适的辐射源来照射物体,入射波在物体的边界和不均匀处发生散射。散射场在一定程度上可由成像系统测得,这取决于特定的成像系统。直接成像系统

国家系统布局未来2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等8部门编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简称《规划》),目前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其中,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中国南极天文台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建设重点。据悉,该《规划》是我

我国大科学装置渐入佳境 有望资源共享

  《瞭望》文章:大科学装置渐入佳境   随着国家投入的增长、条块分割的打破,大科学装置对中国原创科技能力的提升,更加令人期待   年初,从兰州传来喜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与兰州军区总医院和甘肃省肿瘤医院合作,利用国家大科学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100MeV/u的碳离子束,对浅层肿瘤病

我国在轨卫星已超过200颗 卫星产业前景更广

我国在轨卫星已超过200颗,太空中的“中国星”越来越多,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在不久前举办的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上,“卫星应用与国际合作”论坛颇受关注。目前我国在轨卫星已超过200颗,今年又将迎来航天发射的密集期,高分五号、高分六号、多颗北斗卫星等将陆续升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