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洪水、干旱、高温、台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形成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据估计,1991-2000年的十年里,全球每年收到气象水文灾害影响的平均人数为2.11亿,是因战争冲突受到影响人数的7倍。亚州是遭受自然灾害袭击最频繁的大陆,在1990-2000年间,此地区自然灾害还占全球所有极端气候事件的43%。根据最近的统计,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40年平均上升了10倍。 中国之极端天气事件: 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特别是洪水、旱灾、台风等影响越来越大。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约占同期GDP的2%;遇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该比例可达3%-4%。同时期中国年均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以上,遇严重干旱年景,该比例超过2%【注1】。 ......阅读全文

暴雨背后:“极端天气”是否在变成“常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35.shtm

极端温度对锂电池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温度限制比操作限制更严格。锂离子化学在高温下表现良好,但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会缩短电池寿命。  锂离子电池在较冷的温度下提供良好的充电性能,甚至可以在5至45°C(41至113°F)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快速充电”。充电应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在0至5°C的温度下充电是可能的,但充电电流

“白夜”蔓延!谁动了极端高温的“骰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80.shtm 文 | 魏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3年6月21日夏至日起,新一轮极端高温席卷华北大地,6月22日15时19分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飙升至41.1℃,成为该站

干旱、洪灾、频繁来袭-“极端天气时代”来临

  在持续几个月的干旱之后,中国的东南部最近又遭遇洪涝灾害;而在太平洋彼岸,美国的中西部在本月初则有200多个地方创造了高温纪录;一个多月前,美国南部连遭龙卷风袭击;与此同时,英国在经历了三百年来最冷的冬天之后,又迎来百年来最暖和的春天,斯诺顿市更是有了一场六月雪……凡此种种似乎都在告诉人们,“极端

极端高温导致全球数万亿美元损失

据《自然》报道,《科学进展》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近20年来,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高温已造成全球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热带地区低收入国家受影响最为严重,其国民收入平均减少6.7%,而高收入国家的国民收入平均仅减少了1.5%。 “极端炎热天气是气候变化带给我们的最切实感受。”论文合著者、美

遇热收缩材料可耐极端温度

   当温度升高时,3D打印的矩阵模型会收缩。 图片来源:Qiming Wang et al  来看看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材料!大多数东西受热后会膨胀,因此成为工程领域的“头痛”,但一种3D打印材料的配置性能却正好相反。  当两个相互连接的材料以不同速率扩张时,它们会弯曲或断开。这是建筑、桥梁、电子以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华北地区水文气候变化与ENSO的联系

  干旱已导致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在人口众多的亚洲季风区,历史水文气候变化以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研究已经被越来越重视。我国华北平原近几十年来降水量持续偏少,而温度持续升高,已经被认为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利用现代器测资料,气象学家推测出El Niño–Southern Osc

全国低碳日来临|应对气候变化,四川怎么做?

  2023年7月10日至16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你我同行”;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提升气候变化科学认知,传播气候变化风险理念,讲好绿色低碳发展四川故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川生态环境”特推出气候变化系列科普宣传。  去年以来

今年中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较常年偏高1度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9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21年,中国平均气温10.7℃,较常年偏高1.0℃,为1961年来历史最高。当天,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中国气候情况及2022年1月气象趋势。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善允表示,截至2021年12月28

欧洲暴雪:更强的气候变化信号

  如今,人们已经对冬季出现特大暴雪习以为常,就好像新年前夜喝香槟酒那样不足为奇了。与此同时,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也因为今冬的大雪而越发活跃起来。然而虽然人们很难将大雪与全球变暖联系起来,但这并不能抹杀气候变化的事实。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近日

扬子地块奥陶纪末的大规模气候波动研究取得进展

   扬子地块奥陶-志留系界线附近高分辨率化学蚀变指数(CIA)变化及对比 (A)宜昌王家湾剖面;(B)贵州桐梓南坝子(红花园附近)剖面。CIAcorr.代表校正的CIA指数(实圆心),垂直虚线代表平均页岩的CIA值范围,阴影段代表Hirnantian气候寒冷期,箭头指示奥陶纪末的两

沈阳生态所等揭示降水变化对植物生产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变暖,也从而改变全球水文循环。模型模拟显示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未来的降水格局还将发生显著的变化。例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显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降雨量会增加、降雨量的年际间变异以及极端降雨事件的频率也会增加。在干旱

环保行业临时事件点评:2016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年度报告

  事件:    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气候变化联合会议于6月6日在北京举行。会上两国元首特别代表肯定了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一年以来的工作进展,核准了工作组年度进展报告,并同意双方进一步深化气候变化领域的对话合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点评: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美双边

厄尔尼诺再度登场,2024年或成史上最暖年?

今年,全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有机构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将进一步推高全球气温,2024年或成为史上最暖年。13日,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对厄尔尼诺现象进行解读。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高的一种现象,反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时则出现拉尼娜现象。一般来说,厄尔

科学家点破超级热浪谜团

  干旱土壤与滞留空气恶性循环酿成两次气候灾难。  研究人员在4月21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分别于2003年和2010年“烤焦”欧洲和俄罗斯的“超级热浪”曾被土壤与大气之间的一个恶性反馈循环所激化。干燥的土地向接近地球表面的空气中注入了更多的热量,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重复的这一过程产

研究发现白垩纪松辽盆地降雨事件或长达30万年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丽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在白垩纪三冬期-坎潘期转变时期,松辽盆地存在长时间的降雨事件,或长达3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  松辽盆地是全球最大的陆相盆地之一,具有连续的高沉积速率的陆相沉积,基于松辽盆地的白垩纪时期古气候环境恢复

英国科学家指明未来25大环境威胁-纳米技术居首

据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家威廉•萨瑟兰为主的30名科学家列举了未来25大环境威胁,值得关注。其中最危险的隐患包括:人造生命和生物模拟仿生机器人,它们可能成为未来新的入侵物种,影响生态系统;对生物燃料和食物需求的增加,可能造成动物栖息地减少;气候变迁、海平面上升、火灾和极端天气

蓝皮书:中国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

  中国气象局今日召开4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巢清尘介绍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8)》,据悉,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  巢清尘介绍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8)》有关情况。巢清尘称,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1901~2017年,中国地表年

欧洲气温上升幅度为全球平均水平两倍多

当地时间11月2日,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过去30年里,欧洲气温上升幅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是各大陆中最高的。随着变暖趋势的持续,异常高温、野火、洪水及其他气候变化将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欧洲气候状况报告》聚焦2021年,提供了有关气温上升、热浪、极端天气、

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中国应对极端天气存软肋

  洪水翻滚,时不时就可以看到被连根拔起的大树顺着洪水横冲直撞;越过防洪堤的洪水淹没了河道两边的田地,地里的玉米也只看得见尖顶……6月14日,浙江省开化县华埠镇接连几天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而这种状况只是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国家气象部门了解到,到

世界气象组织:过去十年是有史以来最暖和的十年

世界气象组织星期四(12月13日)宣布,据截止到今年11月底的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7年是有记载以来最暖和的十年;2007年,全球发生了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联合国网站报道,气象组织指出,自20世纪初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已经上升了0.74摄氏度,过去50年中气温升高的平均速度几乎是过去10

坎昆会谈努力弥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歧

  据路透社报道,坎昆气候变化大会的与会者呼吁在出台适当行动措施方面尽快有所进展。  此次气候变化会谈从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有近200个国家出席。去年的哥本哈根大会却最终未能达成新的全球协议,并损害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目前的状

《自然》:多年拉尼娜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39.shtm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副研究员贾凡为共同通讯作者,联合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多位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了全球变暖

解密东亚气候“风云故事”

  王会军在学术会议上发言。(研究团队供图)  从11月初开始,全中国从北“冻”到南,许多地方比往年更早地迎来了初雪。今年冬天会不会更冷?明年春天和夏天的旱涝情况如何?这些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在科学家看来,想要了解未来一年我国的气候如何变化,必须从理解“东亚气候变化规律和机制”这一科学

古巴宪法承认气候变化威胁

2017年9月,飓风“厄玛”袭击古巴。一天后,人们艰难地穿过被水淹没的街道。图片来源:Yamil Lage/AFP/Getty  古巴成为最新一个将抗击气候变化写入宪法的国家。这引发了科学界褒贬不一的反应。  2月下旬,选民通过了一项新宪法,其中包括指导古巴“促进环境保护和对抗威胁人类生存的气候变化

专家解析干旱暴雨成因-围湖造田产生反噬后果

  围湖造田加剧长江中下游水灾  专家解析今年干旱暴雨极端气候接连影响我国南方成因  抚州唱凯决堤,赣江水位超警戒线,长江水域告急!  这是人们再一次面临洪水的考验。上一次,1998年的那场洪水至今仍历历在目,而这次,洪水的破坏力甚至有赶超之势。  进入2010年,各种

2019年我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多

  2月25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19年中国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全面分析了2019年中国气候基本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和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了气候对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多。2019年,全国平均气温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超预期-全球粮食安全受威胁

根据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的最新分析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约有19%至29%来自于粮食的种植、运输、冷藏和浪费。具体来说,粮食产生的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在98亿至169亿吨之间,其中80%以上来自粮食的制造过程,其中包括森林砍伐和土地用途的改变。 国

气候变暖之后,干饭人可能干不过干饭虫

  气候变暖之后,干饭人可能干不过干饭虫  2020年1月,索马里博萨索市以南的荒漠,飓风“帕万”曾经登陆的地点,一只沙漠飞蝗刚刚孵化,在它的身边还有成千上万只沙漠飞蝗幼虫正在破土而出。  不久之后,长出翅膀的成年沙漠飞蝗,集结成队,开始迁徙。遮天蔽日的蝗虫所到之处,几乎寸草不生。  类似的情景,在

“致命”龙卷风袭美近百人丧生-破坏性天气正成新常态?

  近来,美国多州遭遇至少30场龙卷风袭击,目前已造成至少94人死亡,城镇一片狼藉,救援人员仍在寻找幸存者。其中,重灾区肯塔基州已有80多人死亡。肯塔基州州长预计该州本周末的死亡人数将超过100人。  据报道,肯塔基州州长安迪·贝希尔12日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说,“我知道我们失去了80多名肯塔基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