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沙坡头站建成国内干旱区最大的水量平衡研究观测场

为提高监测基地的区域代表性和长期联网观测与数据积累的连续性,沙坡头站于2010年初启动了占地18000m2的水分平衡研究观测场的扩建工程。 沙坡头站原水分平衡观测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占地10000m2,栽植柠条和油蒿,配置形成6种固沙植被群落类型,以研究雨养条件下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水量平衡为主,长期定位监测土壤水分、植物蒸腾、冠层截留、植物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凋落物、大气降尘、气象因子、土壤呼吸、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等指标。根据发展需求,原观测场在规模和样地布置等方面已经满足不了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深度不断提高的现实。为此,研究站将原水分平衡观测场向西延伸,扩建18000m2,栽植八种沙生和旱生植物,形成35个固沙植被群落类型,研究不同物种、密度、格局及草方格对固沙植被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水文过程及微地形地貌的影响。 这次扩建完工后,研究站水分平衡观测场面积达28000m2,成为目前国内干旱区最大的......阅读全文

中科院帮助10个国家安装部署虚拟地面站

记者从9月17日在青海西宁开幕的第四届干旱半干旱环境对地观测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目前,中国科学院已帮助10个国家安装部署了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虚拟地面站。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建波介绍,“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遥感技术处于起步阶段,而建设一个卫星地面站需要

我国将在三年内布设1500套土壤水分观测仪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在河南郑州召开的2009年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气象局拟用3年时间,在现有的1500个人工测墒点建成以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为主,以便携式土壤水分观测仪为辅的全国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网,以满足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和干旱监测服务的需求。老农业气象观测员眼中“一把尺

北师大教授王开存:全球变暖与干旱无直接关系

  日前,《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通过模式模拟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陆表大气相对湿度将会降低,大气蒸发潜力将会增加,从而导致全球陆地更加干旱,干旱区域将会增加。  不过,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王开存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他们的这一观点与过去近40年的观测结果不一致,

“农业干旱与水资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10月24日至26日,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农业干旱与水资源”工作组会议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顺利召开。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与GEO/GEOSS农业和水主题、全球陆地综合观测组织(IGOL)联合发起,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瑞典、意大利、墨西

寒旱所巴丹吉林沙漠夏季加强期观测试验完成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第2课题“我国西北典型干旱半干旱区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试验与分析”(编号:2009CB421402)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于6月底至7月中旬在位于内蒙古自治

FKM叶绿素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研究C4植物叶片花环结构的...

FKM叶绿素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研究C4植物叶片花环结构的光合特性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组成的“花环”结构,是C4植物的重要特征。C4植物的叶肉和维管束鞘细胞除了在结构上表现出这种特殊的“花环”,更重要的是形成其区别于C3植物的特殊光合途径,使得C4植物能够耐受更高的光强,并获得更强的干旱抗性。&nbs

《自然》撰文称其为未来水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加州的极端干旱事件应该成为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一次教训。  自从2012年起,美国加州一直笼罩在一百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之中,气温不断打破纪录,年降雨量持续下降。该地区森林、渔业、野生动物以及区域经济在挣扎中艰难前行。  加州被看作是美国的“沙拉碗”,因为当地盛产水果、蔬菜以及坚果。但2014年,该州

山西初步建成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

  记者从山西省气象局获悉,随着全省89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的建成,该省着力打造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已具雏形。此举将改变传统的农业气象观测方式,让工作人员不出办公室便可知土壤墒情和旱涝情况。   据了解,对土壤水分贮存量及其温度变化规律的监测是农业气象、生态环境、水文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多年

中国科学家牵头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干旱生态系统和退化土地研究与治理的国家之一,我们去年底发起的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弥补了国际上该领域重大研究计划的空白。”  日前,在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的全球干旱

国家子午工程二期落户兰州大学

  “兰州地区是北纬40度和东经110度交汇节点,是子午工程的重点监测区域,建立国家子午工程将使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从当前的地面和低层大气观测,向中高层大气观测扩展,将大气科学研究延伸至空间科学。”3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与兰州大学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建子午工

研究揭示湿地土壤碳对水位下降响应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组与北京大学教授贺金生团队合作,利用海北站高寒湿地中宇宙水位控制实验,结合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对湿地水位下降过程中铁氧化还原转化过程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调控机理展开研究。  湿地约占陆地表面积的5%至8%,其碳储量却达到陆地碳库的30%,是非常重要的土壤碳库。

植物所等揭示湿地土壤碳对水位下降的响应机制

  湿地约占陆地表面积的5%至8%,其碳储量却达到陆地碳库的30%,是非常重要的土壤碳库。在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下,全球约一半的湿地正受到干旱或退化的威胁。特别是人为排水或干旱造成的水位下降很可能将湿地由碳汇变成碳源。然而在野外观测中,土壤有机碳对湿地水位下降或干旱的响应并不一致,其机理亟待

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ACOS)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

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的建设目标 在全球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GCOS)和中国气候自动观测仪系统(CCOS)框架下,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指导,在充分考虑西北地区天气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特点,以及为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需求前提下,针对目前气候观测系统的缺陷,以西北地区现有气候观测系统为基础

早期气候变化或间接导致粗壮傍人灭绝

  在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法国科学家详细介绍了对过去214万年的非洲东南部水文气候(指水和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建工作。研究人员指出,重建过程中发现的气候变化,很有可能对早期古人类的演化产生过影响,并间接导致了粗壮傍人(Paranthropus robustus)的灭绝。  水文

研究重建200万年非洲水文变化

  近日,《自然》杂志的一篇新研究详细介绍了过去214万年的非洲东南部水文气候(指水和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建工作。研究人员指出,此次发现的气候变化很有可能对早期古人类的演化产生过影响,并间接导致了粗壮傍人的灭绝。  人们对东非过去200万年的气候变化知之甚少,只知道它或许对人类早期的演化过程产生

跨越200万年的水文气候记录出炉

在中,法国科学家详细介绍了对过去214万年的非洲东南部水文气候(指水和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建工作。研究人员指出,重建过程中发现的气候变化,很有可能对早期古人类的演化产生过影响,并间接导致了粗壮傍人(Paranthropus robustus)的灭绝。 水文气候是陆地表面和大气的水分相互

研究重建200万年非洲水文变化

  近日,《自然》杂志的一篇新研究详细介绍了过去214万年的非洲东南部水文气候(指水和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建工作。研究人员指出,此次发现的气候变化很有可能对早期古人类的演化产生过影响,并间接导致了粗壮傍人的灭绝。  人们对东非过去200万年的气候变化知之甚少,只知道它或许对人类早期的演化过程产生

丁仲礼调研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一行到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调研。   调研期间,丁仲礼首先考察了研究站正在建设的大型洲滩湿地控制实验场,详细了解了试验场建设目的、试验布局方案和预期成果应用价值,随后考察了站内依托国家973计划项目正在开展的鄱阳湖不同湿地植被水文

我国沙尘天气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甘肃科学家的两项研究揭示出大气系统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拓宽了干旱气候变化趋势理解思路。研究成果表明,沙尘气候既可精细监测,也可以趋利避害。   兰州大学和北京大学利用“干旱气候与环境移动观测平台”,分析近15年的实测数据资料,系统开展沙尘气溶胶传输特性研究,形成了“沙尘与云和

总结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洪水、干旱、高温、台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形成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据估计,1991-2000年的十年里,全球每年收到气象水文灾害影响的平均人数为2.11亿,是因战争冲

par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是指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 的那部分能量,英文简称为PAR,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的首字母缩写。光合有效辐射是形成生物量的基本能源,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PAR有三种计量系统:1、光学系 统,用光照度

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干湿变化与全球海温有密切联系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华北持续偏旱,而长江中下游洪涝频发,可视为一种年代际南涝北旱极端事件。相对于单一区域降水的异常,整个中国干湿变化异常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更大。已有研究表明近几十年中国区域干湿变化与全球海温有密切联系

最新研究揭示印度洋超级正IOD影响江南伏秋重旱新机制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卫强团队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学家,研究揭示超强正印度洋偶极子(IOD)和中部(CP)型厄尔尼诺事件共同加剧2019年伏秋季节江南极端干旱。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  2019年伏秋季节(8~10月),长江

“沙漠造福人类” 黄沙地“硕果累累”

   从大面积流沙治理到沙漠—绿洲过渡带综合治理与开发,策勒站在与荒漠化斗争的进程中跨了两大步,实现了由量到质的飞跃——从“人类征服沙漠”进入到“沙漠造福人类”,为世界、为我国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新的典范。  策勒,怎会如此生机勃勃  一个年平均降水量35毫米、年蒸发量2751.6毫米的地方,本应满目

美酝酿通过微波背景辐射验证宇宙“暴涨理论”

  宇宙演化示意图。  据《自然》杂志官网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近日草拟了一份新的实验计划,拟建造全新设施来研究宇宙大爆炸的微弱余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从而验证早期宇宙在婴儿期是否经历过短时间的暴涨——也就是所谓的“暴涨理论”。  这项名叫“宇宙微波背景4阶段实验(CMB-S4)”的新计划,由美国

全球变暖对水资源变化有何影响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我们都知道,气候、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全球变暖背景下,水资源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全球干者越干 湿者越湿  “适宜的气候和适量的水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即常常所说的风调雨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高级工程

植被水分调节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及强度的增加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植物对不同气候与土壤水分条件的长期适应,会形成由一整套相关联的性状组成水分调节策略,如叶片气孔导度变化和根系水力再分配(HR)等。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时,植被水分调节策略对陆地生态系统地-气碳水交换的影响仍存在不

版纳植物园联合揭示轻度干旱时高温可导致植物碳收支失衡

  在干旱的条件下,植物为防止水分过分散失会关闭气孔,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小。理论上,当干旱达到一定程度时,植物碳收支将失衡(光合固定的碳< 呼吸释放的碳);在高温下,由于较高的呼吸速率,植物可能在较弱的水分胁迫下碳平衡即出现失衡。光合与呼吸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在叶片尺度研究较多,而整株植物尺

“二氧化碳施肥效应”得到澳科学家证实

  二氧化碳被认为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但科学家也猜想,世界某些区域植被覆盖率的增长得益于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提高,这一过程被科学家称为“二氧化碳施肥效应”。日前,澳大利亚科学家证实这一猜测。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3日发表声明说,该机构一项研究证实,近30年间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水平通过“

地球环境所亚洲古粉尘变化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亚洲内陆干旱化历史悠久,与干旱环境密切联系的亚洲古粉尘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反馈因子,因而在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的海洋与陆地风尘记录表明,上新世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亚洲古粉尘通量在构造时间尺度上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但其变化机制仍不甚清楚。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