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计划在月球打造末日方舟保存人类文明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24分报道,电影《2012》给我们带来了对世界末日的无限想象,如果地球上的人类遇到灭顶之灾,我们该怎么办呢?真的有人在西藏的深处为我们建造诺亚方舟吗?这个我们倒不知道,不过科学家们正在计划在月球上打造承载人类文明的末日方舟。 6月,科学家们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会议上讨论了这个月球资料库的建筑构想,这个资料库将为地球上的幸存者提供一个重建人类文明的远程访问工具包。“末日方舟”的最原始版本就是在月球上建造一个承载人类知识的储存库,其中包括DNA序列、冶金说明、种植庄稼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会被深埋在月球地下的一个地窖里,信号发射器会把它的位置不断地发送到地球。 为了避免这个数据库受到月球上的极端温度辐射和真空环境的影响,它还被掩埋在岩石的底下,并且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为它提供一部分的能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在2020年前就把第一批的实验性数据送到月球上保存,它的保存寿命是30年,完整的人类......阅读全文

科学家计划在月球打造末日方舟-保存人类文明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24分报道,电影《2012》给我们带来了对世界末日的无限想象,如果地球上的人类遇到灭顶之灾,我们该怎么办呢?真的有人在西藏的深处为我们建造诺亚方舟吗?这个我们倒不知道,不过科学家们正在计划在月球上打造承载人类文明的末日方舟。  6月,科学家们在法国斯特拉

揭秘搭载生物遗传密码的国家基因库

   9月20日,一名工作人员走过国家基因库的展厅。  在西方神话中,诺亚建造了一艘方舟,带着各种牲畜、鸟类等,躲避了大洪水,安然渡过“世界末日”。  一粒种子、一个细胞、一管血液、一口唾沫、一段脱氧核糖核酸、一条数据……这些不起眼的“现在”可能是构建未来生物科技和产业的砖石。在现实世界中,美国、欧

哥本哈根会议与末日游

  席卷全球的《2012》在给观众带来莫名惊恐的同时,却又留下了无尽思索。无论是火山爆发、巨浪滔天还是家园被毁,给人类带来浩劫的始终是我们自己。或许是一种巧合,在电影上映不久,史上最大规模的气候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峰会,参会的政要人数甚至超过了联合国大会。在这个

PNAS:细菌的“末日”抉择

  若是飓风将近,想必大家都要早早开始做准备,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也是如此。在一项新研究中,Rice大学和休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揭示了枯草芽孢杆菌为在艰苦环境下生存做准备的复杂机制,该机制可以延迟芽孢的形成。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枯草芽孢杆

南极“末日冰川”融化速度加倍

世界上最大冰川之一正“岌岌可危”。根据近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们发现,由于温暖的深水密集地将热量输送到今天的冰架洞穴,并从下方融化冰架,南极洲西部阿蒙森海的思韦茨冰川(也被称为“世界末日冰川”)融化的速度比之前认为的要快,恐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3米。 研究人员称,思

科学家确定影响人类文明宇宙事件

        据国外媒体报道,刚刚过去的2012年经历了玛雅文明的“世界末日”,许多预言家认为古文明流传的世界末日传说可能影响现代人类的命运,但是根据宇宙学家的观点,天体事件更可能成为挑战地球轨道安全环境的因素。在最近三年,科学家们确定了数件影响人类文明的宇宙事件。   科学家认为危险级近地小行

方舟胶囊的成分

  斑蝥、刺五加、莪术、熊胆粉、人参、三棱、山茱萸、甘草、黄芪、半枝莲、女贞子。

方舟胶囊的性状

  方舟为 胶囊剂,内容物为黄绿色至棕褐色的粉末,味微苦回甜。

日本向“末日种子库”提交575个大麦样本

  末日种子库耗资500万英镑打造,能够抵御核战争、小行星撞击和极端气候的危险。   2011年的地震和海啸,促使日本冈山大学的大麦胚质研究中心决定将575个样本送入到末日种子银行中。冈山大学的Kazuhiro Sato教授说道:“如果我们的基因库出现问题,这些资源将被永久破坏。大麦对日本以及

俄试射“末日武器”,美国很紧张!

  俄罗斯总统普京5日宣布,“海燕”核动力战略巡航导弹成功进行试验,其研制工作接近完成。“海燕”核巡航导弹的组装厂房  普京宣布俄成功试射“海燕”  据俄新社6日报道,俄总统普京5日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第二十届年会上发表讲话称:“我们现在几乎完成了我几年前宣布的现代战略武器研发工作。‘海燕’是

地球迎来末日的N种方式

  近日,霍金针对人类与地球的相依关系再次发出警告: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年限仅剩下100年。在未来的100年内,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到外太空寻找可能居住的星球,否则将面临灭亡的命运。   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终将离开地球家园,会以哪种方式告别?  十万年前,莫纳罗亚火山的部分山体从夏威夷岛断裂并沉入太平洋,

法国小城被传2012世界末日避难所-引来大量游人

  环球时报记者朱盈库12月22日报道,据法新社和英国《每日电讯报》21日消息,法国一座小城被传将是2012年“地球末日”来临时唯一能够幸存的地点,这一说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几乎将当地挤爆。   位于比利牛斯山脚下的法国西南部小城比加拉什人口只有189人,但却是个

人类不是重返月球,而是向月球前进

   各国航天机构和企业在展示各型月球车,科研人员在畅谈最新的探月科技,公众参与热情越发高涨……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上,月球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阿波罗”首次登月已过去近半个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探月参与者的增加,人类正在加速推进重返月球的计划,而且这样的“重返”有更深远的意义。

挪威人类“末日种子库”遭遇进水

  因永冻土层意外融化,位于挪威北部的“末日种子库”遭遇进水。挪威政府目前正在修缮种子库入口,为这一全球食物供应的“诺亚方舟”再上一道保险。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建于2008年,外表看上去是一座不起眼的建筑,好似矗立在雪地上的一个防空洞入口。  “末日种子库”最多可储存25亿件种子样本,目前存储在这

全球变暖真的是世界末日吗?

中国国家地理:全球变暖真的是世界末日吗       农业生产上一般认为,≥10℃积温2000℃等温线代表了种植水稻所需的最低积温数,积温到达2300℃时,水稻可以稳定生长。随着气候变暖,黑龙江省的积温带明显北移,水稻种植范围也逐渐向北部地区推移和扩展,目前大于2500℃积温带是黑龙江省所占范围最广

面对“末日恐慌”,让科学说话

  3月15日中午,很多正在忙碌中的人收到这样一条短信:BBC新闻台最新消息:日本政府证实因第二波地震而波及的福岛县核电站,辐射外泄抢救失败,已开始蔓延至亚洲区域国家。预计明日下午4点抵达菲律宾。   一时间,国内很多人谈论的话题变为“核辐射真的要来了!”   下午15时左右,某网站在辟谣专区发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发现月球“水库”

  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发表的研究论文介绍,中英科研人员从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中发现,撞击玻璃珠是月表水的重要储存库。这些玻璃珠具备维持月表水循环的能力和潜质。  过去20年的月球探索已经发现月球表面存在大量水的证据。在最新研究中,中英科研人员发现了月表水的天然存储库——撞击玻璃珠。 

月球岩石样品显示月球水分或来自地球

  据美国布朗大学网站报道,借助多接收离子探针,研究人员近期对月球岩石样品和地球岩石样品中的氢/氘比进行了比对。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月球上的水并非来自彗星撞击,而是来自45亿年前地球,当时地球与另一个大型天体撞击,产生的大量溅射物逐渐冷凝形成了月球。   这项最新研究显示月幔中的水来自原始

新航天时代,人类文明将如何发展

与会人员探讨,新航天是科幻电影最应该关注的话题   航天何谓“新老”?7月12日,在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未来事务管理局承办的新航天与新时代太空科幻电影”主题沙龙上,专家们对新老航天的区分给出了界定,即老航天是以阿波罗任务为代表,政府投入和主导、举全人类之力将

让科技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

4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    在创下连续在轨飞行183天时长新纪录后,3名中国航天员从浩瀚太空安全返回地球家园。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载人航天朝着星辰大海不断迈进,是中国科技

煤炭被用作燃料供给人类文明的历史

  自人类掌握用火技术之时起,燃料资源就在人群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寻找开发新型燃料资源的问题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其中,煤炭被用作燃料供给人类文明已有很长的历史。  据了解,人类系统开发利用煤炭燃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纪后半叶,而煤炭燃料的广泛利用则出现在公元后。其中煤炭自中国的宋

美科学家将“末日之钟”调快2分钟

图片来源:《原子科学家公报》  本报讯 负责管理《原子科学家公报》(BAS)的一个委员会日前决定,将其象征世界末日的时钟上的分针向着发生灾难的时刻拨快2分钟。“末日之钟”如今距离午夜只有3分针,这是因为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以及全世界的核武器储备越来越多,导致“发生全球性灾难的可能性变得非常的高”。 

欧阳自远:月球车将“窥探”月球内部

  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日前透露,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将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对“嫦娥三号”的探月“旅程”进行侦察准备。   “嫦娥三号”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窥探”月球内部的工作。欧阳自远介绍,“嫦娥三号”上携带的月球车,底部还被安装了雷达装置

“嫦娥”的眼睛:紫外月球敏感器拍摄月球影像

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又一重大项目,嫦娥一号卫星是这项大工程的第一步。与以往我国发射卫星不同的是,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使得该卫星具有某些不同与以往卫星的新功能。要实现这些新功能,保证飞行任务顺利完成,就要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紫外月球敏感器以其"新、难"的技术特点成为嫦娥一号卫星

美国月球着陆器50多年后重返月球

  2月22日,美国私营企业“直觉机器”公司研发的月球着陆器“奥德修斯”成功登月。这是第一艘成功登陆月球的私人航天器,也是自1972年阿波罗17号完成登月任务以来,美国航天器首次登月。  据《自然》报道,“奥德修斯”是一个六边形柱体,高4米、宽1.57米,有6个着陆腿,它降落在距离月球南极约300公

方舟胶囊的适应症

  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乳腺癌、绒毛膜癌等)、甲状腺癌、骨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治疗。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绒毛膜癌等)、甲

追思顾方舟:守护中国脊梁

  顾方舟教授于1926年6月16日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  1月6日,北京云迷雾锁、寒风侵肌,我国病毒学家、“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先生缅怀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举行。顾方舟于1月2日逝世,享年92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国科

美国科学家不屑“2012末日说”

  进入2012年,电影《2012》的“余波”在个别西方媒体上又沉渣泛起。一些人说,2012年是古代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但正在温哥华参加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的专家普遍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玛雅文明是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900年间在如今墨西哥南部至中美洲一带兴盛的古文明。考古发现玛雅人在天

《数学简史》:数学,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

  新年伊始,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连连收获喜讯,他撰写的科普作品《数学传奇——那些难以企及的人物》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去年10月出版的《数学简史》又入选2017年度“中华优秀科普读书榜”。做数论研究的他,撰写科普读物的动力是用感性的方式把数学的意义传递给普通读者。让我们跟随《数学简史

月球之水“天上来”?月球再成航天探索“热目标”

  黑暗、寒冷,月球两极地区让人类难以踏足,但近日美国科研团队在月球极地地区发现其表面存在水冰的确切证据,这一消息让人振奋。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月球是一个干燥无水的星球。直到2009年10月,美国航天局的两个航天器相继撞击月球南极附近的凯布斯坑后,才得出月球表面存在水的结论。  那次发现只是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