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政府将就胚胎干细胞研究禁令提起上诉

美国司法部发言人马修·米勒8月24日表示,司法部最早将在本周内就地区法院法官颁布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临时禁令提起上诉。 米勒当天对媒体表示,司法部还将要求上诉法院暂停这一禁令生效。 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法官罗伊斯·兰伯思23日在一项裁决中发布临时禁令,以破坏人类胚胎为由,禁止联邦资金资助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 胚胎干细胞研究在美国一直争议颇大。2001年,美国前任总统布什上任伊始即对胚胎干细胞研究设限,规定联邦资金仅准许用于资助已经存在的胚胎干细胞研究;2009年3月,现任总统奥巴马通过行政命令解除了上述限制。 兰伯思的裁决被认为是对奥巴马推行的胚胎干细胞政策的打击。而且,美国政府和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该禁令的影响范围甚广。因为根据这一最新临时禁令,即便是布什政府允许的已经存在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也无法获得联邦政府资金资助。美国参议院健康、教育、劳工和养老金委员会主席汤姆·哈金24日表示,他将针对此事召集听证会。......阅读全文

CyTOF:以单细胞的视角重新审视生命

  【摘要】Fluidigm公司的CyTOF实验系统,不但使原来复杂的工作流程得到了简化,同时也将单细胞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基于此,Bendall和他 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同事们已经获得了诸多新发现。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免疫系统,相对于成熟的免疫系统,其发育的动态过程更加的复杂,他们正在利用 Cy

2016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数千年来,人类依靠直觉去探索世界运行的原理。虽然这种方式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譬如曾相信地球是平的,但结果仍然是真理大过谬误。现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正发生剧变:人工智能刷新着超越人类的成绩、引力波将带来天文学革命、基因编辑让设计生命近在咫尺、量子计算机虎视眈眈地要推翻50年来的经典运作方式……这

韩最高法院维持干细胞科学家黄禹锡案原判

黄禹锡        干细胞科学家黄禹锡在要求恢复社会地位的抗议中遭遇了挫折,近日韩国最高法院认为黄禹锡存在盗用经费和生物伦理学违规行为。该法院还将黄禹锡抗议首尔国立大学(SNU)解聘

201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高新成果比比皆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013年,中国科技界把攒了多年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高新成果比比皆是,以至于评委会只得忍痛割爱。   由科技工作者、资深科技记者和广大读者评选出来的2013年十大国内科技新闻,坚持以往的全面视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四)

优点与经典的胚胎干细胞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不同,iPS技术不使用胚胎细胞或卵细胞,因此没有伦理学的问题。利用iPS技术可以用病人自己的体细胞制备专有的干细胞,所以不会有免疫排斥的问题。成果发布2007年11月20日,美国 威斯康星大学詹姆斯·汤姆森的研究小组在《 科学》杂志发表体细胞转变成“诱导性

细胞治疗:科学监管如何引导产品开发良性发展?

  2019年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征求《体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管理办法 (试行) (征求意见稿)》,引起行业内众多从业者的巨大反响。这一幕也大概出现在一个月前(2月26日),同样由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两份监管文件主要关注的焦点就是细胞治疗

Nature:基因编辑引起轩然大波

  坊间传闻,已经有人用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改写了人类胚胎的DNA。为此,美国再生医学联盟的主席Edward Lanphier联合四位学者在三月十二日的Nature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号召研究者们暂时不要对人类生殖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因为用现有技术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可能对后代产生无法预测的后果。 

韩将解除人类干细胞克隆研究禁令

韩国保健福祉部日前宣布,韩国政府计划解除有关禁令,重新允许研究人员通过克隆人类胚胎来提取胚胎干细胞。 由于出现黄禹锡学术造假事件,韩国政府去年暂停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并取消了黄禹锡的有关研究资格。韩国保健福祉部27日在一份声明中说,政府将修订相关法律,废除对研究人员的资格限制,允许更多研究人

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机器人发展 人类2050年可长生不老?

  人类正处在科技发展再次飞跃的时期,而这一次飞跃,有三大工具,也是目前最为热门的科技前沿领域: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AI、人造胚胎、基因占卜等入选MIT2018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基因占卜  入选理由:大规模基因研究将让科学家能够预测普通疾病及人格特征  技术突破:科学家们现在可以利用你的

不护短才能维护学术的尊严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组成的6人调查委员会(其中包括2名外部专家)4月1日发布调查结果,认定其下属的发育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小保方晴子,在STAP细胞论文中有篡改、捏造的造假等问题,属于学术不端行为。STAP是一种新型多能细胞(又称万能细胞),类似于干细胞。   小保方晴子或许是继韩国首席

韩国计划到2017年将科研投入比例提高到5% 居世界首位

   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大胆的计划。  轴子探测器原型机  在韩国大田市的一座不起眼的建筑中,一项重要实验已经展现雏形。走廊尽头,在一个质朴的实验室里,一台铜和金制成的实验设备正在闪闪发光。这是一台轴子探测器的原型机,或许有一天能解开重要的宇宙之谜。  如果成功,这台设备有望重写物

巴西研究人员成功提取出胚胎干细胞

据巴西媒体9月30日报道,巴西研究人员最近成功提取出具有医学用途的胚胎干细胞。 报道说,巴西圣保罗大学生物科学院的利吉亚·佩雷拉等研究人员经过35次尝试,终于成功从胚胎中提取出稳定的干细胞。他们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细胞具有“全能性”,是可以分化成任何组织的胚胎干细胞。 2005年,巴西颁布《生

曾凡一:爱科学,也爱音乐

曾凡一  4岁半开始学习钢琴,5岁登台演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医学和理学双博士学位时,还修完了音乐专业的所有主课;科研成果200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2010年获得第六届“中国优秀青年女科学家”称号。  这些看似难以在一个人身上实现的成就,曾凡一却做到了。 

储存脐带血自救白血病?“经久不衰”的忽悠

  “储存一份脐带血,万一孩子将来不幸得了白血病,到时候能够救命。” 这是脐带血储存机构拓展业务的招牌宣传语,也是众多新晋父母不惜花费 1万~2万元储存脐带血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时指出,储存自体脐带血不可能自救白血病,且过量抽取脐带血会对婴儿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新华每日

储存脐带血自救白血病?脐带血储存“商业化”倾向严重

▲脐带血公司的宣传手册,业务员的电话都被打上“某医生”的名头,让很多市民无法分辨真伪。本报记者摄 “储存一份脐带血,万一孩子将来不幸得了白血病,到时候能够救命。” 这是脐带血储存机构拓展业务的招牌宣传语,也是众多新晋父母不惜花费 1万~2万元储存脐带血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接受《新华每

储存脐带血自救白血病?“经久不衰”的忽悠

  储存自体脐带血究竟是为生命“保险”,还是“商业骗局”?公众呼吁国家权威部门加强针对性研究,厘清脐带血市场迷雾,及时发声,引导和规范脐带血储存的市场行为。  “我没有查到用脐带血自救白血病的成功案例”  保存脐带血自救白血病是违背科学常识的,“有基因缺陷保存了也不能用,没有缺陷根本就用不着”  记

他为何要制造“基因编辑婴儿”?科研幌子难掩名利动机

  备受社会关注的“基因编辑婴儿”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贺建奎、张仁礼、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非法行医罪。贺建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张仁礼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覃金洲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

聚焦“基因编辑婴儿”案件 科研幌子难掩非法行医事实

   备受社会关注的“基因编辑婴儿”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贺建奎、张仁礼、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非法行医罪。贺建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张仁礼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覃金洲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

Nature:世界第一个CRISPR宝宝会诞生于何处?

  他们在中国开会;他们在英国开会;上周他们还在美国碰过面。在世界各地,科学家们正汇聚一堂讨论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组的希望与隐忧。是否应该允许这样做——如果允许的话,是在什么情况之下?  人们对于CRISPR/Cas9的兴趣呈爆炸式增长促成了这些会议的召开,这一强大的技术为遗传工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简便和

卫生部干细胞禁令7月1日到期

  之前卫生部关于停止干细胞项目申请的禁令在今年7月1日就到期,这意味着在7月1日以后,各相关机构又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干细胞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闻风而动,相关上市公司正在进行资产整合,以抢占先机。然而,对于干细胞这个行业,目前始终存在着争议。   干细胞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   

第一个“编辑基因组”婴儿还有多远

        他们在中国召开会议;在英国召开会议;近日,又在美国召开会议。在全球范围内,科学家正聚到一起,讨论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组的前景和风险。它是否应当被允许?如果是,应在什么情况下被允许?  一项被称为CRISPR/Cas9的强大技术为基因工程带

NIH将移除对人兽嵌合体研究的资助限制

  2015年9月,因为考虑到伦理问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突然宣布停止资助将人类干细胞引入到动物胚胎的嵌合体研究。今年8月4号NIH宣布除了一些特殊研究仍受到禁止,该机构将解除对嵌合体研究的资助限制。同时也将设立评审小组进行伦理审查并监督资金的使用。  新规定对于将人类细胞引入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的发育

写在湖南首例试管婴儿诞生30周年之际

30年前中国试管婴儿的陆续诞生,开启了中国生殖遗传的大幕,人们第一次知道了,生命的繁衍不是只能听天由命。可试管婴儿究竟是一种什么技术?中国的试管婴儿技术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从湖南省第一例试管宝宝出生至今的30年间,中国生殖遗传研究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辛?    卢光

造假事件余波未平 诺奖得主将引咎辞职

  当外界以为,2014年沸沸扬扬的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论文造假事件已落下大幕、将成“如烟往事”之时,不曾料想,该事件却在2015年春天风波再起。《科学》杂志记者爆料,小保方晴子此前任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现任主席、“诺奖”得主野依良治将引咎辞职。与中国的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被耻笑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从皮肤里提取万能细胞:无伦理学争论的重大发现

干细胞的另一个名字叫“万能细胞”,它们通常能够成为受损组织与器官的“个性化”替代品。身体里有个类似于女娲的“干细胞”。女娲是抟土造人,干细胞的任务就是分化出各种功能细胞。然后这些细胞再进行特定的组合,行成我们身体内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故称为让生命延续的干细胞。我们的皮肤划破了,过两天自己就会愈合,又或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哪些干细胞项目资助金额最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

胚胎干细胞研究最新进展

  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具有持久更新能力的细胞,它能够或发育成几乎所有人类的各种组织或器官,故其在医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 人胚胎干细胞是在人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受精后约5—7天)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含有约140个细胞,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称滋养层,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

刘伯宁:评全球首个胚胎干细胞药物

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实现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再生是临床医学研究人员和生物学家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1996年,当英国科学家利用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制造出克隆羊“多莉”时,人们看到这一梦想实现的可能。但随后由于“体细胞克隆技术”备受争议,政策等因素的限制,“人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在近十余年进展缓慢。

中国最早人兽胚胎研究缘何被中断

首个正式发表论文的带头人盛慧珍因多种原因离开团队  最近英国原则上批准了一类人兽混合胚胎实验。其实类似的研究在中国早已进行,并发表了论文。但由著名科学家盛慧珍领导的这一工作目前已基本中断,整座大楼显得空空荡荡。 9月5日,英国“人工受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原则上批准了一类人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