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极西部冰盖可能曾有畅通海道

英国南极考察处8月31日发布公报说,对南极西部冰盖两侧海洋生物的研究显示,它们虽相隔遥远但却高度相似,这说明南极西部冰盖可能曾有一条畅通海道。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冰盖的不稳定性。 公报说,研究人员在调查南极西部冰盖周边海域中的生物状况后发现,罗斯海和威德尔海中的苔藓虫类生物高度相似,而今天这两片海域相距约2400公里,且中间是约2公里厚的冰层。研究人员分析认为,由于苔藓虫类生物移动能力很差,不大可能随洋流绕道“走”那么远,因此,南极西部冰盖可能曾大面积崩塌,出现过一条畅通的海道。 研究人员戴维·巴恩斯说,他和同事认为这一事件发生在约12.5万年前,当时正值两次冰期之间一个较温暖的间冰期,冰盖的融化使得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高出约5米。 在当前的气候变化研究中,南极冰盖因全球变暖而融化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研究人员说,这项发现说明南极西部冰盖曾经有过不稳定而崩塌的历史。他们认为,如果南极......阅读全文

“雪龙”号在南极阿蒙森海碰撞冰山 目前人船安全

  图为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期间,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降落南极冰盖之巅。刘诗平摄  自然资源部21日发布消息,“雪龙”号在执行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期间,于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10时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因受浓雾影响,在南纬69°59.9',西经94°04.2&#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完成南极科考

  近期,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完成对南极半岛的科学考察,取得预期成效。  针对三极(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考虑其对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意义,地球大数据专项设立了时空三极环境项目,从地球大数据视角,首次将三极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系统性、关联性

中国将首次运用科考机器人考察南极科学

新华网上海8月26日电(记者张建松)在中国即将开展的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将会出现两位特殊“考察队员”的身影——“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和“低空飞行机器人”,这是中国在南极考察事业中首次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 这两位智能机器人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制。

中国科学家通过星地联合探测南极冰雪冻融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科学家已获得全南极的多源遥感影像图,测得了冰盖运动和表层冰雪的融化等数据。但由于缺乏地面验证,卫星遥感所获得的冰雪参数的可靠性不高。记者2月15日从我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了解到,“极端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观测平台”将给卫星遥感数据“挑刺”,通过星地联合探测南极冰雪冻融。  

2017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8万亿元

   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21日表示,据初步估算,2017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8万亿元。同时,海洋工作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积极进展。   王宏在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说,5年来,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保持7.5%的年均增速,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0%。   他同时表示,着力提升海洋经济增长

中国南极科考站地区最新系列卫星影像图发布

  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监制、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研制、最新的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地区系列卫星影像图,9月28日在2013年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   据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程晓教授介绍,此次发布是中国南极中山站和昆仑站的卫星影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取得新发现

   在已知地球历史上,共发生过5次全球性的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发生在4亿多年前奥陶纪末的生物大灭绝是其中第一次。这次生物大灭绝持续了多长时间?1月6日,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一个由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新近发现,地球史上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仅发生在短短20

Nature:十位中国科学之星,生物医学占4位(都是女性)

  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这篇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同时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他们由该刊记者和编辑选出,在神经科学、中微子、空间科学以及结构生物学等领域有重要影响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返回上海

   3月12日,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安全完成考察任务,乘“雪龙”船返回上海。考察队经受了南极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克服了“雪龙”船碰撞冰山后带来的各种困难,在科学考察和综合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据悉,此次考察队由349人组成,分别开展了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罗斯海新站等站点的综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极地全地形车加盟南极科考

  我国极地考察装备国产化迈出重要一步。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我国首款极地全地形车,11月4日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交车仪式,即将随“雪龙”号出征南极,加盟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  全地形车被誉为南极科学考察的“重器”。在南极海冰运输、雪地运送、冰盖科考、

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召开

  记者从日前于合肥召开的201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获悉,过去一年里,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冰盖过程与气候、极地海洋环境特性及变化、极地生态系统及资源特性、极地环境监测技术以及我国北极战略等研究领域,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在4天的时间里,孙枢、李廷栋、李曙光、魏奉思等4位院士和来自全国68家

我国南极中山站首台光学望远镜“进驻”

  经过十几天艰苦的安装调试,“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BSST)日前在我国南极中山站正式实现初光。  “BSST能被科研人员专注利用,将极大地弥补我国在南极地区开展太阳系外行星搜寻工作的不足。”正在南极中山站越冬值守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姜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据了解,BSST由中科院国

研究称2100年地球升温将超警戒线两倍

  全球变暖已不是科学新命题,但一个新的气候模型发现,地球升温将超过预期。研究人员称,除非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地球到2100年将至少升温4℃,是世界各国政府警戒线的两倍。   地球升温   将超警戒线两倍   研究人员称,地球到2100年将至少升温4℃,是世界各国政府警戒线的两倍。   云层

2015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海洋科技

          美 国  加快推进北极战略,推动近海能源开发,深海考察和科研活动成果显著。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4月,美国出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国。为加强北极海洋资源研究,保护北极环境,主导国际合作,美已增加政府预算,加快推

中国机器人首次在南极冰盖实现自主行走

  经过近两个月的试验,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顺利通过在南极的“身体素质”测验,并在内陆冰盖地区完成了30公里的自主行走。这是中国机器人首次在南极冰盖实现自主行走。   这个机器人重约半吨,可在极地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作业。橘红色的机器人看上去就像一辆越野吉普车,其车体采用越野

我国已运行南极最大光学望远镜

  9月7日至8日,2017极地科学亚洲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是本届论坛的轮值主席国,来自中、日、韩等8个国家的80余位极地科学研究专家与学者参加了论坛。  会上,专家透露,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本月底将开始组装。同时,中国不仅在昆仑站成功运行南极最大光学望远镜,而且已逐步打造出完整的

我科学家将在世界上首次绘制南极冰盖之巅精确地形图

比卫星遥感数据获得的南极洲全图精确110倍  在中国即将开展的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中,中国科学家将在世界上首次绘制出冰穹A地区4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000地形图。 这项测绘工作由黑龙江测绘局的吴文会和吴学峰负责。 “极地基础测绘,既是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

海平面下降帮猴子到达南美洲

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热带森林之一。图片来源:《科学》   走出非洲的可能不只是人类,一群猴子也曾漂洋过海,来到新大陆。  3400万年前的一天,猴子用海岸边生长的植物做成了一个竹筏,然后跳上筏子向茫茫大海漂去。已经没有人知道它们为什么要离开家园,但化石记录告诉我们,它们航行了900多

科学家在南极冰下湖泊首次发现生命

800米冰下隐藏着一个微生物生态系统冰川学家John Priscu刚刚结束48小时的曲折旅行,从南极洲回到美国西海岸。即使现在,他还在跟难以忍受的时差作斗争。但是,疲劳并没有掩盖住Priscu的兴奋之情。  数周高强度南极洲野外工作后,Priscu研究小组成为首个在冰雪大陆湖泊深处发

《自然》杂志盘点2009年气候科学

气候无疑是2009年的重要“标签”之一。虽然去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没能达成一个新的国际减排协议以接替将于2012年“寿终正寝”的《京都议定书》,但它确实成功地将全球的关注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这一议题上。 再加上去年年底常年干旱少雨的沙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英国北

真实的科学家:他们,就是这么有“范儿”

   长久以来,公众头脑中的科学家被“定格”于这样的形象:戴着厚厚的眼镜,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埋首于瓶瓶罐罐或各种奇怪的仪器之间,他们常常不苟言笑,过分严肃。总之,世人眼中的科学家大都聪明过顶,但过着单调、枯燥而寂寞的生活,似乎终其一生也不会被人理解。  另一方面,如此这般概念化、模式化的想象为科学

企鹅生态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获新进展

  近两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教授课题组对东南极西福尔丘陵地区开展了全面的野外考察和深入的生态地质学研究,旨在探讨过去10000年以来企鹅生态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孙立广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黄涛作为第一作者在极地科学领域权威期刊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