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世界著名樟科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专家访问版纳植物园

受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系统发育与保护生物学研究课题组邀请,在中科院高访学者计划项目的资助下,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世界著名樟科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专家Jens Gunter Rohwer于9月来到版纳植物园,在此开展了为期20余天的访问合作研究。 在20多天的访问合作研究中,Jens Gunter Rohwer对版纳园馆藏的樟科植物标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查阅与订正;同时依托该园哀牢山与版纳野外生态学观测定位站,对哀牢山地区和版纳地区的樟科与植物多样性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在版纳和昆明两地分别作了题为Landscapes and Vegetation of Central Europe和The Lauraceae —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的两场学术报告。 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导师和研究项目的参与者,在访问期间,Jens Gunter ......阅读全文

初心薪火相传|守护绿色明珠 瞄准世界一流

   与国家风雨同路,与时代命运与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下简称华南植物园)迎来90岁华诞。  “90年来,我们历经战火纷飞、新中国成立、十年‘文革’、改革开放,华南植物园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进入了新时代。”

被忽视的宏观生物学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种跳蛛的长期哺乳行为》的研究论文。  非哺乳动物也能通过哺乳养育后代,一时间“蜘蛛奶”引发诸多热议。  其中有一位专家在朋友圈发表言论:“版纳植物园的工作还说明,宏观生物学(行为学、生态学)一样可以有漂亮的工作发表在国

周尧:只攻“雕虫”小技

周尧(左二)在采集昆虫标本  周尧,国际著名昆虫学家,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昆虫学史学科奠基人,享有“蝶神”“虫坛怪杰”“亚洲之光”等美誉。  周尧曾经感慨:“报国之日短,求学之日长。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奈何“书剑

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 毕生抒写绿色王国史诗

近日,溢满温暖阳光的昆明,91岁高龄的吴征镒院士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位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在从事植物学研究的70年生涯中,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的植物

能源植物“小桐子”在版纳植物园获得新发展

  小桐子计划繁华难现?   “小桐子是一种可以在干旱条件下茂盛生长的灌木,其种子可以生产类似于柴油的燃油,但目前人们将其当做绿色金子的期望正在减退——许多人曾把小桐子当做边际土地上最有潜力的拯救者,一种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并将其带入一个可持续的、油料供应充足的未来能源植物。”   这段话,

“走出去”科技先行一步

  版纳植物园“十三五”的目标是在总体上达到国际一流植物园水平,为我国热带及东南亚周边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保护、平台、人才。  在我国未来的外交战略重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背

王青锋研究员:水生植物为水生生态健康保驾护航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淡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今天,水生生态系统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第一生产力的水生植物则被认为是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  “能否成功繁殖是水生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的核心问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适应性进

生物学生辨识不清动植物?宏观生物学被忽视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种跳蛛的长期哺乳行为》的研究论文。非哺乳动物也能通过哺乳养育后代,一时间“蜘蛛奶”引发诸多热议。其中有一位专家在朋友圈发表言论:“版纳植物园的工作还说明,宏观生物学(行为学、生态学)一样可以有漂亮的工作发表在国际顶级

科技部: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投入多元的科技创新基地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从科技部网站获悉,近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向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分类管理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建设转变,推进科技基础

华南植物园发现失踪60年极度濒危保亭花并迁地保护成功

极度濒危中国特有植物——保亭花  保亭花(Wenchengia alternifolia C. Y. Wu & S. Chow)是吴征镒院士1965年根据20世纪30年代采自海南岛的两份标本发表的唇形科(Lamiaceae)新属新种,由于其互生叶序、总状花序、极联合的花萼、特

四代科学家50年冷板凳坐出《中国植物志》

  “我们终于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走进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植物标本馆,五颜六色的西南地区植物标本旁的一个玻璃橱窗内,静静地躺着几本图书,书名是《中国植物志》。   早已泛黄的书页见证着一段艰辛历史。   当代中国,没有哪一部著作能像这套拥有126卷册、5000多万字、9000多幅图的《中国植物

科技部等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专项规划

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3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食品业19人获得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近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经院主席团审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名单详细列举了有效候选人的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别是院士提名和中国科协提名。   据了解,有效候选人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来自企业和军队等。为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中

吴征镒: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

  当一个人死去的时候,人们选择不一样的方式怀念他或她。有人哭泣,有人立碑,有人默默无言。  当一个人死去的时候,世界用同样的方式送走他或她。山川无言,湖海涛涛,清风徐徐如旧。  “如果我死去,请在我的坟头种上一棵树。”当消亡与绿色放在一起,悲伤似乎可以浇灌树木。  他是一名世界知名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真菌撑起大舞台

  7月,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建立的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真菌室)举行了“2016年研究生学术年会暨真菌野外采集活动”。其中,野外采集是真菌室的特色传承活动。  在结束了两天的学术报告后,真菌室参会师生与嘉宾来到云蒙山开始了真菌寻宝之旅。在研究员杨祝良和教授戴玉成等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

武汉植物园发表重楼属植物新种

  重楼属(Paris)植物,常生于深山老林,叶单轮,生于茎顶,形如伞状,在单轮叶的上方生花1朵,花萼叶状,形似第二轮叶,与其单轮叶组成重叠楼台之状,故得“重楼”之名。由于该属中许多种类的单轮叶常为7枚左右,故常也俗称为“七叶一枝花”。其根茎的干燥品是民众熟知的名贵中药材“重楼”。中医认为,重楼有清

大数据解码“植物王国”

  植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植物大数据研究与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植物大数据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三峡水淹区多样性调查、濒危物种评估、保护区的有效性评估、入侵种预测、国家重点野生植物分布、中医药植物分析等多个领域,支撑着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多个项

国内外十大优秀矿山修复案例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废弃矿山(采石场)给城市带来较为严重的景观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威胁城市防洪、降低生物的多样性、对地表的破坏等,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及改造利用,挖掘其蕴

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十大科技成就

  六十岁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发。  60年前,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科学院之一,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国家队和先行者。  从“落后”到“领先”,从“模仿”到“原创”,从“空白”到“超越”……60年来,医学科技创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深深的足迹,为人民健康护航途中的每一次

昆明植物所在微型真菌系统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通常以植物病原体或内生的方式存在。据前人研究,它是一个包含300多种新化合物和具有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属,因此成为很多新化合物骨架筛选的目标。目前发现该属的许多新化合物都是来自于该属未命名的种。针对该属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开始于2011年,截止到2014年7

我国学者成功构建鹅膏科家谱

  在误食毒蘑菇而中毒死亡的事件中,90%是由剧毒鹅膏所致。那什么是鹅膏呢?宋代陈仁玉于《菌谱》中记载:“鹅膏蕈,生高山,状类鹅子,久乃伞开,味殊甘滑,不谢稠膏……”。这里的“鹅膏蕈”就是鹅膏。  鹅膏科包含著名的可食用的鹅膏,如欧洲市场上深受欢迎的“凯撒鹅膏”以及在我国广为人知的“鸡蛋菌”、“黄罗

科研样本获取难 暴露科研软环境建设不足

王康正在采集水曲柳 王康采集的湖北苦枥木   见到王康博士,他刚从西藏林芝回来。   “原来随处可见的红豆杉,这次没有看到。”作为北京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经常到野外采集样本。此次西藏之行,当地物种退化的态势令他感到震惊。   让王康心情无法平静的还不止于此。“当地随意采挖交易,对植物资源带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第三篇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围绕增加创新的源头供给,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壮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前沿发展方向,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更多贡献。第八章 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坚持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科技部发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6年度项目指南

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6年度项目指南的通知国科发基〔2016〕228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军委科技委:   根据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科技部、财政部按照需求导向和分类整合的原则,在原“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础上,重新整合设立“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现将

《科学》文章:“恐龙王”为科学界打开化石宝藏

  中国平邑——两年前当郑晓廷阅读一篇有关始祖鸟和孔子鸟具有较弱飞翔能力的《科学》报道时,他提出了质疑。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拥有数量超过世界其他收藏总和的孔子鸟化石,一种生活在1.2亿年前白垩纪时期的大小如乌鸦的鸟类。馆长郑先生亲自收藏的孔子鸟化石有606件。《科学》杂志的文章说这种鸟

科技部发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指南

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年度项目指南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380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科技部、财政部按照需求导向和分类整合的原则,在原“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础上,重新整合设立“科技基础资源调查”

王立松:地衣王国有了新发现

王立松在中国西南横断山区采集地衣标本 受访者供图 在高山大河间行走,是王立松38年来工作的常态。这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的行囊曾装过数万号标本,足迹遍及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近80%的区域。 最近,王立松又有了新发现。他和同事在赴西藏考察时,收集到几号鉴定困难的标本。经最新确

“地理孤岛”变身“科学天堂”

  1959年,我国植物学界先驱蔡希陶先生远赴西双版纳勐仑镇,带领一批“科学鲁滨逊”,在罗梭江环绕的荒岛上披荆斩棘,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  如今,集科学研究、物种保护、科普教育于一身的版纳植物园虽然已经被评为“五星级风景区”,但这里地处中缅边境,距离昆明市6

高山之王杜鹃花

  当你身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冰川、绝壁、陡坡,还有波澜壮阔的雅鲁藏布江,尽收眼底,但凡在那极寒环境中存活下来的,必是与那荒凉之地经过一番争斗的。它们顽强,还足够沉稳、低调。但是,有一种植物偏偏锋芒毕露,它们从沟谷到苔原,肆意生长,灿烂,明媚,几乎承包了青藏高原东南部所有的色彩。东部平原地区的人们对它

中国生态研究网络生物监测质量管理培训会议举行

  1月18日至21日,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生物监测质量管理培训会议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办。来自CERN 生物分中心以及分布于全国各地的36个生态站的专家和学员共63人参加了本次培训会议。  会议期间,版纳植物园园副主任曹敏研究员,代表版纳植物园对本次培训会议的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