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位于人类免疫系统和大脑的交汇处,是一种专门的大脑免疫细胞,在发育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小胶质细胞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议的,但对它们进行建模和研究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与一些可以在体外或非人类模型中研究的人类细胞不同,当将人类小胶质细胞从人脑环境中移除时,很难对它们进行研究。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来自美国索尔克生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开发出一种类器官(organoid)模型,即一种模拟人体组织特征的三维细胞集合。该模型使得他们能够首次在人类来源的活组织中研究人类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此外,他们研究了患有巨头畸形自闭症谱系障碍(macrocephalic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在这种疾病中,患儿头围大于大于97%的其他婴儿)的儿童的患者源性小胶质细胞,以确定大脑环境是否会影响更具反应性的小胶质细胞的发育。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免疫细胞和大脑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并提高了对神经退行性和发育性疾病的理解,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5月11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in vivo neuroimmune organoid model to study human microglia phenotypes”。

论文通讯作者、索尔克生物科学研究所的Fred H. Gage教授说,“在大脑环境之外,小胶质细胞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功能和意义。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找到了一种在类器官中复制人类大脑环境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小胶质细胞,那么我们最终将有一种工具来研究健康和患病的大脑如何影响小胶质细胞以及健康和患病小胶质细胞如何影响大脑。”

类器官出现于大约10年前,已成为一种弥合细胞和人类研究之间差距的流行工具。类器官比其他实验室系统更能模拟人类发育和器官产生,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在更现实的环境中研究药物或疾病如何影响人类细胞。大脑类器官通常是在培养皿中培养的,但由于缺乏血管、存活时间短以及无法维持不同的细胞类型(如小胶质细胞),大脑类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受到限制。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Gage实验室前博士后研究员Abed Mansour说,“为了构建一种包含成熟小胶质细胞的大脑类器官模型以便我们能够对小胶质细胞进行研究,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移植技术来创建一种类似人类大脑的环境。因此,我们终于可以制造出一种人类大脑类器官,它具有协调人类小胶质细胞生长、行为和功能所需的所有特征。”

与之前的模型不同,这些作者构建了一种具有小胶质细胞和类似于人类大脑环境的人类大脑类器官,这最终使他们能够观察在整个大脑发育过程中大脑环境对小胶质细胞的影响。他们发现,一种名为SALL1的特征性蛋白早在发育11周时就出现了,用于确认小胶质细胞的身份并促进它们出现成熟时的功能。此外,他们发现大脑环境特异性因子,比如蛋白TMEM119和P2RY12,是小胶质细胞发挥功能所必需的。

论文共同作者、索尔克生物科学研究所副教授Axel Nimmerjahn说,“构建一种能够有效复制人类大脑环境的人类大脑模型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有了这种模型,我们终于可以研究人类小胶质细胞在人类大脑环境中的功能。”

图片来自Cell, 2023, doi:10.1016/j.cell.2023.04.022。

图片来自Cell, 2023, doi:10.1016/j.cell.2023.04.022。

随着这些作者对小胶质细胞的了解越来越多,大脑环境和小胶质细胞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疾病场景中。Gage实验室之前研究了来自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的神经元,发现他们的神经元比正常的神经元生长更快,分支更复杂(Nature Neuroscience, 2019, doi:10.1038/s41593-018-0295-x)。通过这项新研究中开发的这种新的类器官模型,他们可以探究这些神经元差异是否改变了大脑环境并影响了小胶质细胞的发育。

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些作者比较了来自三名患有巨头畸形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人和三名患有畸形巨头的神经正常个体的皮肤样本中的小胶质细胞。他们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表现出了他们之前注意到的神经元差异,而且小胶质细胞受到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由于这种神经元依赖性的环境变化,小胶质细胞对损伤或入侵者的反应更强---这一发现可能解释了在一些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中观察到的大脑炎症。

由于这是一项样本量较小的初步研究,这些作者计划在未来研究更多人的小胶质细胞,以验证他们的发现。他们还打算扩大研究范围,研究其他发育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看看小胶质细胞如何导致疾病发作。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Gage实验室前博士后研究员Simon Schafer说,“我们决定自己构建大脑,而不是解构它。通过建立我们自己的大脑模型,我们可以自下而上地开展研究,找到自上而下开展研究时可能无法找到的解决方案。我们渴望继续改进我们的模型,解开大脑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Simon T. Schafer et al. An in vivo neuroimmune organoid model to study human microglia phenotypes. Cell, 2023, doi:10.1016/j.cell.2023.04.022.

相关文章

谱系细胞单克隆自动化获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研究员张骁团队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微流体创新的谱系细胞单克隆自动化获取策略,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出现的复杂谱系中实现了对特定谱系的单克隆性细胞的自动......

地球上已知最小动物是什么?

一种黏体动物(传播孢子阶段)的放大图,这种动物可寄生在鲑鱼和鳟鱼身上。图片来源:CABI数字图书馆网站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大多数动物爱好者都知道蓝鲸是已知最大的动物,但迄今已知最小的动物是什么呢?据......

2024年度合成细胞亚洲研讨会在深召开

4月2日至3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亚洲合成生物学协会(ASBA)共同主办的2024年度合成细胞亚洲研讨会在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园成功举办。作为该领域内的一次重要学术盛会,研讨会旨在促进合成细......

缓步动物蛋白或助人类抗衰老

科技日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30日报道,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科学家实验研究发现,从微型缓步动物身上提取的蛋白质减缓了人类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表明这些蛋......

岛津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原子力显微镜作为一种三维形貌观察工具,不仅具备超高分辨率,而且支持在液体环境下工作,是一种理想的生命科学/医学观测设备。除了形貌观察外,原子力显微镜还可以对多种表面属性进行定量观测。例如,......

2024年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奥浦迈(688293),近岸蛋白(688137),中牧实业(600195),双鹭实业(002038),通化东宝(600867),冠昊生物(300238),三生国健(688336),洁......

西北大学团队“topdown”质谱法|单日分析上千个单细胞

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电荷检测质谱技术的自顶向下(top-down)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方法。该方法在本月发表于BioRxiv预印本上,科学家们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检测1000多个单细胞中的完整蛋白......

世界首例克隆藏羊在青海诞生

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联合青海省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育的“克隆藏羊”在青海顺利出生。这是国内首次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对现存藏羊群体中的优良个体进行种质复原保存,并用于良种藏羊高效繁育。初生......

阻碍胶质母细胞瘤化疗反应的新障碍被发现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原发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中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一种。手术切除肿瘤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通常接受放射治疗和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治疗。尽管患者最初对该药物反应良好,......

稀有脂肪分子帮助细胞死亡

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罕见的脂质是铁死亡(一种细胞死亡形式)的关键驱动因素。这些发现提供了关于细胞在铁死亡过程中如何死亡的新细节,并可以提高人们对如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有害发生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