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30 11:59 原文链接: 血小板计数异常的常见原因

血小板(Platelet)是人体血液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在人体的出凝血、血栓形成、反映全身状况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血小板同其他血液细胞一样也是来源于骨髓,由骨髓中的全能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巨核系祖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最后生成为血小板(即为有巨核细胞的胞浆分离之膜片段所形成。
一、血小板正常形态
显微镜下,正常血小板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4μm,内含数目不等的嗜天青颗粒。幼稚血小板的体积增大,且胞浆蓝色更深。
当血小板异常增生时,血小板可大小不等,或呈畸形形态。血小板功能正常时,血小板多数成簇聚集,若皆单个分散存在,则提示血小板的功能不良。

 

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解读血小板计数结果时首先也应当除外由于检测方法所造成的血小板异常,如乙二胺四乙酸(EIY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IYA PTCP),冷球蛋白影响荨麻疹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采集标本时各种因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异常等。
\

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如表1所示:
\

三、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数量>400×109/L即为血小板增多。
诊断流程为:血小板增多考虑为原发性还是为继发性因素所致,明确有无相应的病因,并进行相关检查,如不能明确,也应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同时,也应行抗核抗体、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相关免疫系统检查,以作为鉴别诊断依据。
血小板增多的常见原因如表2所示:\


相关文章

上海六院《细胞》子刊发文,刷新人们对肿瘤转移的认识

恶性肿瘤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作为引发癌症患者死亡首要因素的肿瘤转移成为一大研究重点。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张长青、高俊杰课题组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大......

吲哚布芬治疗中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

抗血小板治疗是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可逆的血小板环加氧酶抑制剂,吲哚布芬相比于阿司匹林可能具有较低的出血风险,并且如果发生出血可在停药后迅速止血。......

胡全银团队通过招募抗PD1偶联血小板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的免疫治疗通过阻断免疫细胞上检查点受体及其在肿瘤细胞上配体的相互作用,恢复T细胞的功能以根除肿瘤,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尽管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抗体(aPD-1)取得了令人鼓舞......

血液是如何凝固的?

血小板是启动伤口愈合和血栓形成的关键。成纤维细胞是结缔组织细胞,在伤口愈合的后期至关重要。成纤维细胞侵入已经形成的血块,产生包括纤维连接蛋白在内的蛋白质,然后形成一个结构框架,构建愈合所需的新组织。这......

阿司匹林为新冠治疗指了另一条路

近日,外国科学家在发表的“EffectofAntiplateletTherapyonSurvivalandOrganSupportFreeDaysinCriticallyIllPatientsWith......

基于腺病毒载体的COVID19疫苗诱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使用腺病毒载体的COVID-19疫苗究竟如何引发一种罕见但有时是致命性的凝血反应,即疫苗诱导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vaccine-induced......

血小板在应对机体肺部炎症上起到的作用

除了止血外,血小板还能积极参与到机体免疫细胞的招募和宿主机体的防御过程中去,但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在解决机体炎性过程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是重症监护过程所面临的一种持续性挑战,在大......

日本京都大学研制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的血小板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的江藤浩之教授等人与熊本大学合作,成功制作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的血小板。研究人员把基因编辑技术和ips细胞相结合起来实现了此次研究。通过小白鼠实验,研......

揭示凝血酶和血小板促进癌症免疫逃避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称为凝血酶(thrombin)的凝血蛋白和血小板如何促进癌症进展和抑制抗癌免疫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月8......

强生制药:血小板药物Becaplermin介绍

血小板行生生长因子(P1974年发现的一种刺激组织细胞增长的肽类调节因子,由细胞(例如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胸)分泌,生理状态下存在于血小板粒内,当血液凝解的血小板激活释放出来,有刺激特定细胞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