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0 20:42 原文链接: 读懂风湿检查:抗DNA抗体的再解读

抗 DNA 抗体的发现

抗 DNA 抗体分为抗双链 DNA(ds-DNA)抗体、抗单链 DNA(ss-DNA)抗体和抗 Z-DNA 抗体。抗 ds-DNA 抗体的靶抗原是细胞核中的 DNA 双螺旋结构;抗 ss-DNA 抗体靶抗原是核糖、脱氧核糖;抗 Z-DNA 抗体的靶抗原是左双螺旋 DNA。

一般来说,与 ds-DNA 和 ss-DNA 起反应,其交叉反应可以是部分的或完全的,此类抗体称为抗天然 DNA 抗体;只与 ss-DNA 起反应,称为抗变性 DNA 抗体。

1957 年 Ceppelini 等首先描述了 SLE 患者血清中存在同脱氧核糖核酸反应的成份,1975 年 Stollar 等报告了抗 DNA 抗体与 SLE 有密切关系,并认识到抗 DNA 抗体检查对 SLE 的诊断价值。

抗 DNA 抗体的检测方法

实验室检测抗 DNA 抗体的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斑点免疫金渗滤法、免疫印记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各种方法由于抗原来源不同、抗原展现形式不同、实验体系的反应条件不同,检测结果不具可比性。

放射免疫法:准确,特异性高,可定量检测,但繁琐和有放射性;

间接免疫荧光法:通常用马疫锥虫或绿蝇短膜虫作为抗原基质,特异性高,敏感性低,单人份检测,半定量测定;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实验快速,单人份检测,不能定量检测,批间差异难控制;

免疫印记法:一次实验可检测多个项目,单人份检测,不能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敏感性高,可用于高通量标本测定,初筛同时精准定量,可分型检测。

目前推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联合定量检测抗 dsDNA 抗体和抗 ssDNA 抗体筛查,对疑似患者可以采用特异性高的检测方法如间接免疫荧光法辅助确认。

一般认为,抗双链 DNA 抗体检测的「金标准」为放射免疫法、以短膜虫作为抗原基质的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敏感性强,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特异性更佳,均应进行定量或滴度测定。放射免疫法 DNA 结合率>20%,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滴度>1:5 可判断抗 dsDNA 阳性。

抗 DNA 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1)抗 DNA 抗体可疑阳性,属于临界区域,建议复测或随访;抗 DNA 抗体弱阳性,建议参考其他诊断指标,密切随访;抗 DNA 抗体阳性,疾病可能性大,建议结合临床诊断。

(2)一般来说,推荐联合检测抗 ds-DNA 和抗 ss-DNA 抗体,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二者均阳性:SLE 可能性大;如果抗 ds-DNA 阳性,抗 ss-DNA 抗体阴性,建议做确认实验并随访;

抗 ds-DNA 阴性,抗 ss-DNA 抗体阳性:SLE、药物诱导的狼疮可能性大,需结合临床确诊。

抗 DNA 抗体与疾病

(1)抗 ds-DNA 抗体阳性: 见于活动期 SLE,阳性率 70~90%,非活动期 30% 以下;其中能结合补体的抗 ds-DNA 抗体,与狼疮性肾炎、关节炎、精神神经症状及蝶形红斑等有相关性;其他风湿病如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抗 ds-DNA 也可阳性,但阳性率小于 10%,抗体效价较低,且多为与 SLE 合并的重叠综合征。

(2)抗 ss-DNA 抗体阳性:见于 SLE,阳性率 70~95%,尤其是合并有狼疮性肾炎;还可见于一些重叠结缔组织病、药物诱导的狼疮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等,但不具特异性。

抗 DNA 抗体对疾病的预测

(1)抗 ds-DNA 抗体尤其是高滴度者对于 SLE 的特异性较高,特异度高达 90%;

(2)有一部分 ds-DNA 抗体与狼疮性肾炎、关节炎、精神神经症状及蝶形红斑有关,应警惕容易出现相关脏器的受累;

(3)抗体水平的升高或降低随狼疮的病情活动而变化,与疾病的恶化或好转密切相关,缓解期水平下降甚至可转阴。ds-DNA 抗体可作为狼疮活动性指标之一,动态定量检测常可监视 SLE 病情的变化和观察药物的疗效。

大多数其他自身抗体是疾病或其亚型的标记物,抗体水平的高低与疾病活动性无关,但抗 DNA 抗体有所不同,临床应加以区分,引起重视。


相关文章

癌症“照妖镜”——游离DNA助力肿瘤早期探查

“人体细胞也有生命周期。细胞衰老凋亡后,细胞内的物质会渗透出来。其中,DNA会随之‘崩裂降解’,进入血液,成为游离DNA。”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肿瘤细胞的游离......

研究揭示双加氧酶的低复杂度结构域调控DNA氧化去甲基化

《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杜雅蕊/徐国良团队完成的题为Auto-suppres......

章鱼DNA揭示南极冰盖或将崩溃

科学家一直想知道,西南极冰盖是否是一颗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定时炸弹”。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来自一只生活在南大洋的小型章鱼的DNA新证据表明,西南极冰盖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崩溃。如果人类......

宁波材料所等研发出新型三维DNA工业纳米机器人

v在现代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因可完成高精度自动化操作而成为关键组成部分。纳米级的工业机器人作为创新的制造平台,在处理和生产纳米材料方面颇具应用潜力。然而,制造这种纳米机器人面临技术挑战。此前,科学家提......

新型抗体或能对抗多种流感病毒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科学家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一类以前未被识别的抗体。这种免疫系统蛋白似乎能中和多种形式的流感病毒。最新研究或是开发靶向季节性病毒且能提供广泛保护性疫苗的关键。相关论文刊发在12月21日......

迈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方兴未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时间宣布,批准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而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实验室检查2023版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自身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典型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SLE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ANA)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及多器官和系统......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完成20年DNA何时实现“随手测”

2003年,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完成,至今已有20年。当年的“大工程”花费38亿美元,而20年后的今天,基因组测序成本已下跌8个“0”,降至不到100美元。降价让很多事情成为可能——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

研究发现“无中生有”的新基因起源机制

生物体的复杂性是由它们的基因编码的,但这些基因从何而来?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解决了围绕小分子RNA基因(microRNA)起源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并描述了一种创......

德国应用化学:国家纳米中心构建基于DNA纳米机器的基因编辑递送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丁宝全课题组在利用DNA纳米机器递送基因编辑系统进行靶向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GeneEditingS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