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8 14:06 原文链接: 变异毒株又又又来了,墨西哥变异毒株来了

  现在,"变异毒株 "恐怕已经成为今年最令人生厌的词汇之一。继英国、南非、巴西、印度、美国等地纷纷发现了新冠变异毒株后,科学家们又检测到了一种新型变异毒株。

  近日,发表在《医学病毒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又检测到另一种新冠变异毒株。该毒株在最近几周内一直在北美和欧洲传播。由于许多新病例集中在墨西哥,因此,科学家们将这种病毒变异株称为 "墨西哥变异毒株"。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截至2021年4月27日上传到GISAID的全球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数据库中超过100万个SARS-CoV-2(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并确定了位于刺突蛋白(S蛋白)上的一个新型T478K突变。该突变在结构上位于与人类受体ACE2相互作用的区域,并在11435个不同的病例中被检测到。

  

  研究表明,自2021年1月以来,T478K已经出现并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和美国,在几个欧洲国家也能检测到它。

  研究通讯作者、药学和生物技术系教授Federico Giorgi说:"这个变异株在北美的人群中日益蔓延,特别是在墨西哥。到目前为止,该变异株覆盖了这一地区现有病毒的50%以上,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想起了英国的变异毒株。"

  进一步的分析甚至表明,“墨西哥变异毒株”可能具有一种潜在的遗传途径,可以逃避免疫识别。

  作者在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继续对T478K和其他S蛋白突变进行遗传学和临床监测对于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并能更及时地应对其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现有数据,T478K似乎在性别和年龄范围内均匀分布。在墨西哥,它占所有测序病毒的52.8%,占所有测序的美国样本的2.7%。在欧洲,研究人员表示T478K已经在德国、瑞士和瑞典 "微弱传播"。

  Giorgi总结道:"由于GISAID中有大量共享的数据,使我们可以通过监测新冠病毒变体在不同地理区域的传播来掌握几乎实时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保持这种努力对于及时和有效地采取行动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假病毒”识别技术被开发,在病毒研究方面开辟了全新的视野

假病毒类似于冒名顶替者:虽然它们是无害的,但它们的设计方式使人很难将它们与危险的同类区分开来。这使它们成为病毒研究的宝贵工具。它们可用于精确分析危险病毒变体的感染途径。到目前为止,该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

Nature: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揭开病毒对抗细菌CRISPR免疫系统的全新方式

噬菌体(Phage)和其他可移动遗传元件(MGE)对细菌施加了巨大的选择压力,作为回应,细菌也发展出了广泛的防御机制。其中最我们熟知的就是——CRISPR-Cas系统,这是一组在细菌中广泛存在的RNA......

Cell:我国科学家在几种小型哺乳动物物种中发现病毒跨物种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复旦大学、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探究了毛茸茸的小型病毒载体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进化。他们报告了669种病毒......

我国冷冻电镜再发Nature三维结构解析免疫机制

10月2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一项关于免疫系统如何发挥作用的重要成果。通过海量的实验与计算,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功解析与原核短Ago系统相关的高分辨......

复旦大学最新Cell

蝙蝠、啮齿动物和鼩鼱是人类传染病最重要的动物来源。然而,病毒在它们之间的进化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2023年9月20日,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Hosttraitsshape......

病毒ADP核糖转移酶将RNA与宿主蛋白偶联在一起

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RNA和蛋白只是在细胞过程中发生短暂的相互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陆地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细菌病毒---也称为噬菌体---在发育周期中......

墨西哥展出“外星人”,或成为首个承认外星生物的国家

当地时间9月12日,墨西哥议会首次召开与“不明异常现象”相关的公开听证会,两具被认为疑似是“外星生物”的遗骸亮相。在当天的听证会上,墨西哥议会对外展出了两具疑似“外星生物”的遗骸。这两具遗骸于2017......

研究揭秘新冠变异毒株OmicronBA.1、BA.2和BA.5的传播适应性和致病性

伴随病毒变异不断涌现,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其中,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BA.1、BA.2和BA.5作为主要的变异毒株在全球范围造成广泛的感染,因此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这些先后出现的......

武汉病毒所:邓增钦团队非洲猪瘟病毒药物靶点研究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病毒研究中心邓增钦团队在非洲猪瘟病毒拓扑异构酶的结构解析和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ryo-EMstructuresofAfricanswinefever......

单次注射基因疗法能清除艾滋病病毒

美国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的科学家17日报告称,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EBT-001可以安全有效地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去除。这项临床前研究是推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