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24 14:29 原文链接: 两院士荣获“国际药物代谢学会特殊贡献奖”

  2013年5月19日,在第四届国际药物代谢学会/中国药代专业委员会(ISSX/CSSX)学术会议上,国际药物代谢学会主席Bill Smith博士颁发了“国际药物代谢学会特殊贡献奖”,授予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刘昌孝院士,以表彰他们在药物代谢领域的突出贡献。

授予周宏灏院士“国际药物代谢学会特殊贡献奖”

  周宏灏院士是我国遗传药理学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美国默沙东(Merck)国际临床药理奖学金评委(共6位评委)、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分会创始成员,国际药理学联合会药物代谢学会委员。

授予刘昌孝院士“国际药物代谢学会特殊贡献奖”

  刘昌孝院士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药代与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药物代谢学会常务委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及GLP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1968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药物动力学实验。1999年获世界医学金象奖,2000年获德国医学研究成就奖。

中南大学 周宏灏院士

  大会上,周宏灏院士作了《Translating PGt/PGx to 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China》(我国PGt/PGx的个性化用药发展与现状)的报告。

  个体化医学与个体化治疗

  周宏灏院士1959年就在研究基因变异与药物反应,主要集中在DME、转运蛋白和药物靶点。1997年开始研究与药物反应相关的基因,包括所有与药物治疗相关的生物标记物。

  他介绍说,个体化医学是崭新的理念,根据个体对特定疾病的易感性的基因变异而施行的早期预警、预防和一旦发病后根据药物相关基因的变异实行个体化药物治疗。个体化治疗则根据每个病人的遗传结构实行分子诊断,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优化治疗方案,是个体化医学的先行领域。

  他研究提出了药物代谢和反应上的种族差异性,DME多态性的表现,DME、转运蛋白、受体多形态的基因研究,开发了第一张针对具体疾病的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发现和证实了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基因剂量效应和药物代谢酶基因剂量在药物相互作用中的调控作用,为个体化用药找到了基本规律。

  个体化治疗与研究中心

  综合中南大学三所附属医院技术力量创立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开拓PGx/PGt个性化治疗,使用最先进的研究设备测试患者的基因型,以确定哪些药物可有效对抗性,需要什么剂量,为每个病人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未来目标

  未来研究的目标,把药物基因组学的知识的普及和应用纳入公众健康决策过程,扩展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知识,运用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为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地区性基础设施和平台。涉及104 个国家, 覆盖78% 世界人口。

天津中医药大学 刘昌孝院士

  刘昌孝院士作了《DMPK:My Life》(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我的生命)的报告,回顾自己的科学研究生涯。

  《药物代谢动力学》专著

  1980年刘昌孝院士出版了在“文革”期间完成的国内第一本《药物代谢动力学》专著,提起这本书还有一段难忘的历史。1973-1974年刘昌孝院士在湖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住在牛棚里,与水牛同处一间,为防蚊蝇,躲在蚊帐里看资料,点煤油灯写书稿,才完成了初稿。1978年一次在长沙——邵阳的火车上,遇到了出版社的编辑,同意为他出版,经过两年的审定和校对,在1980年正式出版这本专著。

  应用计算机研究药代动力学

  1983年开始应用计算机研究药代动力学计算机程序,用于处理研究中的实验数据,获得科学的、准确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在研究中提出模型优化、数据批处理的重达原则。后来将该程序定名为3P87,后来经过改进定名为3P97,目前已经遍及国内数百单位在应用,被发表在国内外的4500多篇论文引用或采用,被数以千计的申报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

  中药药代动力学-君臣佐使思想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中药药代动力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体内ADME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中药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无论是复方还是单方,其药效都是其中多种化学成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辨证论治,君臣佐使等原则是中医用药的精髓。因而整体观思想是中草药药理研究的一大特点,也是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一大特点和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对中药活性成分的基础研究,不仅是控制药物质量研究的需要,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关键之一。

  中药药代学面临的挑战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基础理论与传统医学的相关性;二是研究方法的难度,研究目标物的微量性和质量的可控性;三是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应用,要求我国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有较高水平面对外部世界的挑战。建立化学-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的三维研究体系,实现认识中药作用的整体观念,又能为现代科学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相关文章

刘昌孝院士:双循环模式助推生物医药发展

准确把握前沿技术和产业动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加强生物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力与国际竞争力,这是我国生物医药“十四五”期间的“重头戏”。为此,我们要紧跟生物医药的研究与技术前沿......

DM药物代谢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药物代谢(drugmetabolism),指药物在体内多种药物代谢酶(尤其肝药酶)的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又称生物转化或药物代谢,药物的生物转化与排泄称为消除。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后的结果有两......

刘昌孝:认识SARSCoV2,抗病新药研发策略该从“何”说起

过去100年发生的多起事件让世人密切关注未来发生传染病大流行的风险。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计有数千万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现在拥有比一个世纪前更好的干预措施,季节性流感疫苗......

刘昌孝院士:回顾14届“岛津杯”促进药物分析技术交流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19年9月19日-21日,由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药学会编辑出版部、《药物分析杂志》编辑部、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重庆大学承办的“2019年中国药学会药物分......

第九届南京国际药代会2019NanjingInternationalDMPKSymposium

2019年6月28日,第九届南京国际药代会(2019NanjingInternationalDMPKSymposium)于玄武湖畔风景秀丽的曙光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

刘昌孝:中国医药创新缺什么?

9月2日,第十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暨改革开放40年医药行业发展成就展继续火热进行。一场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国......

计算机辅助鉴定药物代谢产物

随着分析仪器的发展,单个代谢样品中即可检测到成千甚至上万个化合物,如此庞大的数据亟需无监督的自动化鉴定过程。计算机的引入有效解决了大数据处理难题,同时加速了无标准谱图化合物的解析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用质谱技术确定的药物代谢产物的分子式

在代谢产物分析过程中,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行为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因此质谱图谱解析适用于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分析。但是仅依靠质谱无法判定化合物的精确结构,所以质谱图谱解析仅能作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辅助手段......

大咖云集第六届国际药物代谢学会亚太地区学术会议开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18年5月12日,由国际药物代谢学会(ISSX)、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CSSX)和浙江大学药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六届国际药物代谢学会亚太地区学术会议(APISSX)在浙江大......

第九届CPSA大会圆满闭幕刘敏任下届大会主席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18年4月20日,第九届化学和药物结构分析上海年会(CPSA2018)在上海淳大万丽酒店圆满闭幕。本届会议主题是“药物研发的新视野:Bioanalysis,Biomarker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