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5 11:05 原文链接: 一周国际要闻:加拿大发现与iPS细胞不同的新型干细胞

  加拿大科学家主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将体细胞重编程,得到了一种新型小鼠多能干细胞,这种细胞不论是形态还是分子都与之前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大不相同,可分化成所有3种胚胎前体组织。该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理念,即细胞重编程能获得不同类型的多能干细胞。

  这种根据绒毛形状被称为F类细胞的干细胞或只存在于体外,因为它们需要4个转基因高水平表达。但这并不影响其实用性,它比其他干细胞增殖更快,而且具有低附着的特点,或可更安全、更有效地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实验。

  外媒精选

  离基于光而不是电的计算机又进了一步

  斯坦福研究人员在只有8微米长的薄硅片上蚀刻类似条形码的纳米级复杂图案,制造出了一种被称为“光链路”的棱柱状设备,其能将一束光分离成不同颜色(不同波长),并使它们朝不同的角度弯曲。这项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用光代替电来传送数据,让计算机更有效率、速度更快、更可靠。

  首次运用人工合成遗传物质制造出一种酶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2年合成了一种名为“XNA”的物质,能像DNA和RNA一样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现在,他们用XNA合成出“XNA酶”。这种人造酶也能像天然酶那样,启动一些基本的生物化学反应,比如在试管中切开并接入天然的RNA链之中。新成果说明,除DNA和RNA之外,可能存在其他化学物质可启动生命的形成和进化。同时,人工合成酶还有助于研发有针对性的药物,启动人体自然反应来对抗疾病。

  一周技术刷新

  新方法可长时间保留光

  要造出紧密的光子设备,就得在亚波长系统中存储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UC)圣地亚哥分校工程师证明了一种有效捕获光的新方法,利用一种由矩形金属波导和光散射陶瓷组成的超材料设备,能使光停住并长时间保留在光腔中,并且更加稳定,不易受外界干扰。这项研究攻克了当前纳米光学中一个重要难题,有望给光线路、数据存储、生物传感器、紧密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带来突破。

  英开发出可用于量子器件的薄膜电阻

  英国伦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利用氧化铬,开发出一种紧凑型纳米薄膜电阻,薄膜中的氧-铬质量比越大,电阻的阻值越高。这种高值薄膜电阻可应用于量子相滑移电路,而量子相滑移设备可用来重新定义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也可作为量子计算机的量子位。该研究成果有望推动量子计算器件和基础物理研究的发展。

  一周之首

  地球表面首次发现彗星尘埃

  日本和美国的联合科研小组在从南极钻取的冰中找到了彗星尘埃颗粒,这是首次在地球表面发现彗星尘埃。在此之前,科学家们认为,微小的灰尘颗粒是无法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这项发现也意味着找到彗星物质的样本比以前更加容易。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彗星,揭示我们太阳系的起源之谜。

  实验室中首次“撞”出构建生命的四种基本碱基

  大约40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早期生命。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认为,是陨石或小行星等地外天体的撞击触发了关键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了一些与生命有关的物质。现在,捷克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重演了这一过程:他们利用激光轰击黏土和化学物质汤,模拟一颗高速小行星撞击地球时的能量,最终生成了构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基本组件——形成RNA必需的4种碱基。这是首次通过实验来检验“撞击产生的能量可触发关键化学反应”的理论,虽然并未证明地球生命就是由此诞生的,但这可能是这一过程的一个起点。

  科学家首次创造出人工“化学进化”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研团队在不使用DNA的情况下首次创造出可进化的化学系统,向创造人造生命的可能迈进了一大步。他们使用一个以3D打印机为基础的特制开源机器人来制造油滴,每个油滴都由四种化合物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以简单模拟生物生命不同的基因型。机器人将油滴分为分裂、移动和振动等不同“性格”,作为“第2代”成员,然后让其发生“基因突变”和“杂交”。从第1代进化到第21代的过程中,油滴的性格渐趋稳定,这种由机器人驱动的进化形式和自然选择下的进化是类似的。这项研究为重新审视生命的起源和创造新的简单化学生命形式提供了可能。

  前沿探索

  古老火星或曾有过“湖泊时代”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2月8日说,“好奇”号火星车破解了火星夏普山的形成之谜。其传回的新证据显示,这座位于盖尔陨石坑中心的高山,可能是由一个大型湖床的沉淀物长期累积与风化所形成的。30亿年前,盖尔陨石坑可能曾多次变成湖泊又多次蒸发干涸。对此科学家的解释是,古老的火星曾保持着一种气候,能在红色行星的许多地方产生长期存在的湖泊。

  地球之水可能并非源自彗星

  欧空局发射的“罗塞塔”号探测器发回了关于水的最新数据: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上水蒸气的构成与地球水有显著差异,其水蒸气中重氢(氘)与氢的比例达到了地球水的3倍。这暗示着在太阳系仍然年轻时,给地球带来绝大多数水分的,也许是小行星,而非彗星。

  日内瓦大学医院暂停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

  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12月11日宣布,在该院接受VSV-ZEBOV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的4名志愿者出现并未被预计到的轻度关节疼痛症状,研究团队决定暂停注射这种疫苗。目前调查正在分析关节疼痛是否为短期良性症状。该医院计划明年1月5日恢复对志愿者接种疫苗。

  “最”案现场

  40%:迄今最高的太阳能转化率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悉尼户外的光电能源塔进行实验,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提高到了40%以上,这是迄今最高纪录。他们在能源塔上安装了一种定制的光学带通滤波器,它能反射特殊波长的光线,捕获到更多通常被商用电池浪费的阳光,并以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根本无法企及的高效率转换成电能。

  4.25千兆电子伏特:小型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创出的最高能量

  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借助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器之一,在9公分长的等离子体管中对亚原子粒子进行加速,使其突破了小型加速器纪录的最高能量状态——4.25千兆电子伏特。在如此短的距离内,粒子获得的加速度相当于传统粒子加速器能量梯度的1000倍以上,刷新了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的纪录。

  奇观轶闻

  植入人类神经胶质细胞让实验鼠记忆力大增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将取自人类胚胎的细胞注入“婴儿”实验小鼠体内,使它们发育出了“半人半鼠”的大脑。由于人类细胞要高级得多,这就像让实验小鼠的大脑“提升功率”一样。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拥有人类大脑细胞的实验小鼠的记忆力是没有接受注射的同伴们的4倍。不过,这项研究的目的并非要创造一个新的“超级鼠”物种,而是希望使小鼠的大脑更像人一样,以帮助科学家加深对脑部疾病的认识。

相关文章

纳米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仇吉川、刘宏与基础医学院教授郝爱军发展了一种用于改善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的普适性策略。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生物成像......

《细胞》编辑团队发布创刊50周年祝词

1月11日,《细胞》(Cell)编辑团队向《中国科学报》发来创刊50周年祝词,回顾创刊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以下为相关内容:1984年,《细胞》创刊。自创刊伊始,《细胞》的目标便是发表“令人兴奋的......

生物反应器国重实验室新进展!纳米机械天然杂合细胞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叶邦策教授课题组在DNA传感装置的设计及生物纳米杂合系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构建了纳米机械-天然杂合细胞,赋予了天然细胞非传统信号分子的感知、分析......

2023获批数创新高,明年这9款疗法可能获批|细胞和基因疗法年度盘点

美国FDA曾在几年前预计,到2025年,每年将批准10-20款细胞和基因疗法。随着这一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今年批准的细胞和基因疗法再创新高,不仅朝着这一目标大步迈进,也为全球病患带来了更多创新......

省重点实验室,精准“狙击”让癌细胞无处遁形

设计系列纳米酶,与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免疫治疗等结合,用于癌症、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突破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瓶颈,构建高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有机太阳能电池体系,将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快速提升至1......

各类测试需求中常用的分析仪器

分析仪器是一种用来测量、分析和监测物质性质和组成的工具。它们通常由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组成,可以用来检测和分析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参数。常见的分析仪器包括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生物分析......

首个免疫细胞图谱,揭示人类肺部发展中免疫细胞的秘密作用

国际研究团队将先进的单细胞技术与肺部器官样体研究相结合,以绘制人类早期肺部免疫细胞的发展过程。他们的研究结果概述了这些细胞在人类肺部组织的发育过程中如何起到积极而密切的指导作用,揭示了免疫系统和呼吸系......

推动细胞和基因疗法工艺标准的发展

Polyplus,萨多利斯集团的一部分,已同意与韩国细胞和基因疗法(CGT)的CDMOMarkHerz合作,开发以降低治疗产品每剂的成本并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的CGT效率标准。团队将通过利用Polypl......

近红外光驱动的分子凿岩锤:治疗癌症的突破

以下是对您提供的文本的中文翻译:使用于医学成像的荧光合成染料类别,嵌入在癌细胞的膜中并快速振动,诱发坏死。由于整个分子的振动持续时间不到一皮秒,这些振动的氨基青黄素可以在低光水平或浓度下干扰事物的运作......

刚刚,钟南山团队连花清瘟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近日钟南山团队发布的一项国际多中心研究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对轻至中度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症状恢复显示出显著效果。该研究在中国、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的17个研究点进行,共纳入410名接受连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