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杨晓峰博士访问武汉病毒所

杨晓峰博士作报告 6月29日,应武汉病毒研究所周宁一研究员邀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杨晓峰博士(Xiaofeng Frank Yang)来病毒所进行学术访问,并带来一场题为“莱姆螺旋体对不同宿主环境的适应性”的精彩学术报告。 报告中,杨晓峰博士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致病螺旋体,在此基础上,杨晓峰博士详细介绍了他的研究团队在研究莱姆螺旋体 Borreliaburgdorferi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报告从Borreliaburgdorferi细胞膜外表面脂蛋白OspA和OspC在不同宿主中的不同功能、Borreliaburgdorferi中的二元信号调控系统Hk2-Rrp2和Hk1-Rrp1的作用以及在二元调控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因子如ss、s54、acetyl-phosphate、c-di-GMP等的功能等方面介绍了莱姆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对不同宿主环境的适应性。报告引起了听众的极大......阅读全文

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交流会

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交流会  7月3日至4日,武汉病毒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举行了学术交流会。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肖庚富研究员主持,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郭德银教授、病毒所所领导、该所部分重点实验室成员、管理机构负责人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交流会

武汉病毒研究所举办第四届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

  10月24日至27日,由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武汉病毒所新发传染性疾病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四届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在汉胜利召开。会议由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和澳大利亚动物健康实验室教授王林发担任大会

研究所所长遭Science撤稿,牵出学术造假

近日,一场涉及神经科学和癌症研究领域的造假风波席卷学术界。此次风波核心是美国科学院院士Laurie Glimcher。4月19日,Science杂志撤回了一篇2006年4月28日发表的论文,Laurie Glimcher正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Science给出的撤稿原因是,基于从2021年2月开始

巴斯德研究所承认非法进口病毒样本

   MERS病毒艺术图 图片来源:Scinceside  一位来自韩国巴斯德研究所(IPK)的研究人员带着取自该国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爆发时采集的样本,在没有适当的文件批准前提下,就乘坐洲际飞机,将这些样本送到法国巴斯德研究所(IP)进行分析。  两家研究所均承认该事件曾发生,IP表示这违

巴斯德研究所承认非法进口病毒样本

MERS病毒艺术图  一位来自韩国巴斯德研究所(IPK)的研究人员带着取自该国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爆发时采集的样本,在没有适当的文件批准前提下,就乘坐洲际飞机,将这些样本送到法国巴斯德研究所(IP)进行分析。  两家研究所均承认该事件曾发生,IP表示这违反了法国生物安全性条例。但它们强调该旅

武汉病毒研究所在病毒纳米生物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团队在病毒纳米生物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借助蛋白质的表观临界组装浓度控制病毒纳米颗粒(virus-based nanoparticles,VNP)组装,从而在其内部相容性包装外源物质的策略。相关工作3月2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

动物研究所2012年度学术会议召开

  为鼓励重大创新成果产出,促进所内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1月14日至16日,“动物研究所2012年度学术会议”在顺义召开,会议邀请了10位在2012年取得重要工作进展的PI、1位新入所“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和1位“星辰研究员”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武汉病毒研究所在食虫蝙蝠肠道中发现多种新型病毒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对我国蝙蝠肠道病毒首次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2012, 86(8):4620. DOI: 10.1128/JVI.06671-11)。  蝙蝠是哺乳动

武汉病毒研究所1873万采购科研仪器!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OITC-G200331338  项目名称:2020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项目(第二批)  预算金额:1873.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1873.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是

与病毒赛跑-为生命守护-——走近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时指出,要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科研攻关,加大相关试剂、疫苗、药品的研发力度,争取早日取得突破。  从去年年底至今,病毒溯源、病原检测、药物筛选……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病毒所”)的科技工作者就一直在为抗击疫情加紧科研攻关,一刻也不停歇。

武汉病毒研究所2018年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是那种?

  2018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确定,一年多前曾在广东导致大量猪死亡的流行性腹泻,“罪魁祸首”是一种源自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该研究表明,人类需要积极监控蝙蝠及其它野生动物中的病毒性感染。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  2016年10月至2017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召开2010年度学术年会

  植物生理生态所2010年度学术年会于5月23日至25日在江苏常熟召开。所内研究人员、博士后和研究生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所长薛红卫首先总结了2009年的研究工作,并结合研究所的战略规划工作,提出研究所今后重点发展方向,即加强系统性、基础性研究工作,并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转化

顶尖研究所所长遭Science撤稿,牵出学术造假“窝案”

近日,一场涉及神经科学和癌症研究领域的造假风波席卷学术界。此次风波核心是美国科学院院士Laurie Glimcher。4月19日,Science杂志撤回了一篇2006年4月28日发表的论文,Laurie Glimcher正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Science给出的撤稿原因是,基于从2021年2月开始

武汉p4病毒研究所回应6大谣言

  2015年01月31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在武汉建成,标志着中国正式拥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体的硬件条件。  2018年1月4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了解到,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通过国家卫计委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现场评估,成为中国大陆首个

2018年武汉病毒研究所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了?中科院辟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有网友翻出2018年“科学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旧闻,怀疑“是否两年前就已发现如今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记者今天向中科院求证,该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称2018年报道的“病毒”,与此次引发肺炎疫情的2019-nCov并非“同一种病毒”。  2018年4月,国际学术

植生生态所召开2013年度研究所学术年会

  5月26日至28日,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组织召开了2013年度研究所学术年会。本次会议主题为:凝心聚力、协力前行,积极稳妥地深入推进研究所 “一三五”发展战略。上海生科院院长陈晓亚、副院长韩斌、植生生生态所全体研究组长、所领导班子成员、部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管理支撑部门负责人和管理骨干等200

武汉病毒研究所Cell子刊发布新研究成果

  作为最成功的细胞内病原体之一,结核分枝杆菌(Mtb)每年在全世界引发800万结核病病例,导致了130万人死亡。在感染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面临各种可触发代谢与生理改变的氧化还原压力。  然而,目前仍不清楚这些压力源被感知及传递到结核杆菌转录装置的机制。研究人员已经知道,编码VII型分泌系统的ESX

3分钟了解武汉p4病毒研究所

  2015年01月31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在武汉建成,标志着中国正式拥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体的硬件条件。  2018年1月4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了解到,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通过国家卫计委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现场评估,成为中国大陆首个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青年创新促进会系列学术活动

  11月15日至16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城市环境研究所活动小组分别邀请金属研究所刘岗研究员和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云宝教授来所做学术报告。刘岗研究员主要从事面向可再生能源用太阳能光催化转换材料的研究工作,是中科院卢嘉锡青年科学奖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江云宝教授主要从事光诱导电

兰州大学牛耀龄教授到访海洋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7月5日,兰州大学牛耀龄教授应邀到访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的岩石学方法:以大洋中脊为例”和“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的岩石学方法:以洋岛玄武岩为例”2个学术报告。秦蕴珊院士、副所长李铁刚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吴时国研究员等30多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发声明辟谣

   近期网络流传题为《石正丽凌晨发出警告:对疫情不必抱有太大乐观,蚊虫或成第三宿主》的不实信息,该谣言可能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经查证,我所郑重声明如下:  石正丽研究员从未发布过任何相关信息,石正丽本人及我所保留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我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中国科学院

武汉病毒研究所在防龋粘膜疫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粘膜免疫学科组在防龋疫苗研究中又取得新进展。该学科组继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JDR)2012年91卷第3期正式发表龋齿疫苗粘膜佐剂研究进展后,又一防龋疫苗研究结果即将在最新一期(JDR,2012年91卷第10期)正式发表。  龋齿是人类最

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召开2012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2012年学术委员会会议于1月11日在合肥召开。  所长吴跃进研究员汇报了2012年度研究所发展建设情况。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卞坡研究员、王军副研究员、王鹏博士和黄胜威博士分别介绍了辐射旁效应、肿瘤细胞辐射适应性反应、抗生素发酵形态控制及林

营养科学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12月13日至16日,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和京都大学组织的第19届“亚洲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模型”(AIM)研讨会在日本筑波举行。参加研讨会的主要为亚洲国家研究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模型评估及低碳情景建设的学术机构及在模型构建领域具有显著特色的专家学者。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赵黛青研究

为优先研发新冠病毒疫苗-巴黎巴斯德研究所也是蛮拼的

  据西媒报道,巴黎巴斯德研究所正加紧研发新冠病毒疫苗。  埃菲社2月22日报道称,无论是从确诊新病例还是从寻找疫苗的角度来看,巴黎巴斯德研究所都在夜以继日地抗击新冠病毒,即便疫苗问世时疫情可能已经减退。  报道称,这家历史悠久的研究机构搁置多个项目,集中资金和力量抗击在中国湖北省爆发并造成2000

帕克免疫研究所达成研发协议-开发溶瘤病毒基因疗法

  今日,PsiOxus Therapeutics公司与帕克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所(The Parker Institut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联合宣布,将合作展开一项研究,利用PsiOxus公司基于病毒的基因疗法,治疗对免疫疗法产生抗性的实体瘤。  癌症免疫疗法是癌症治

新突破!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据中国生物官微消息,近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从感染患者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猴痘病毒毒株,助力猴痘疫情防控的各项科研攻关工作。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猴痘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正痘病毒。截

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发现抑制寨卡病毒体内复制分子物

  3月15日,国际知名期刊《免疫》(Immunity)杂志在线发表了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牵头在寨卡病毒方面的研究成果,报道了25-羟基胆固醇对寨卡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具有明确的保护效果。该研究由苏州系统医学研究中心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牵头,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和美国加利福尼

Dr.ChangDeng-Hu教授来武汉病毒所进行学术访问

  9月16日上午,应分子病毒学及病毒免疫学科组组长郑春福研究员的邀请,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教授Dr. Chang-Deng Hu 来武汉病毒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一场题为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

武汉病毒研究所致全所职工和研究生的一封信

全所职工、研究生: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所党员干部、职工和研究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和院党组部署,严防严控疫情,主动承担科技攻关重任。但近期,网络流传涉及我所若干谣言,如“新冠病毒源于人工合成”“病毒是从P4泄露的”“军方接管P4”“某研究人员因病毒泄露死亡”“某研究生是‘零号病人’”“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