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纳米限域作用助力电催化碳碳偶联

由于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化石燃料的消耗以及过量开采,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水平持续升高,且已经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CO2过度排放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全球气温升高,这将对人类未来以及地球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CO2电化学还原技术将清洁能源所产生的可持续电力以化学能的形式进行存储,得到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有望成为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CO2还原制高碳化学品的电催化剂仍有待开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曾杰教授、郑婷婷特任副研究员及电子科技大学的夏川教授报道了铜基空心多层纳米结构在CO2电还原催化中的纳米限域作用,并据此设计了高效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C2+产物的电催化剂。 该研究工作中,研究者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得到CO2电还原(CO2RR)中具有不同层数单个空心多层纳米粒子周围的物种分布(图1),由此发现当层数从1-3层增加,C2+产物与C1产物数量的比例也随之增加,表明多层的空心纳米......阅读全文

纳米限域作用助力电催化碳碳偶联

  由于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化石燃料的消耗以及过量开采,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水平持续升高,且已经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CO2过度排放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全球气温升高,这将对人类未来以及地球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CO2电化学还原技术将清洁能源所产生的可持续电力以化学能的形式进行存储,得到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饱和碳偶联反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732006、51821006、51961135104、21927814)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尧、陆熹研究团队在饱和碳偶联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钴催化对映选择性C(sp3)-C(sp3)偶联(Cobalt-catalysed enantiosel

纳米限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分子在纳米孔道限域环境中扩散和反应显示了非常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理论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模拟。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研究员带领的“界面和纳米催化”研究组(502组)在自行研制的一套与固体核磁共振仪耦合的动态催化反应系统中,采用激光诱导超极化129Xe技术,首次在模拟催化

碳监测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大背景:  2020年9月22 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指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要在 2030 年前达到顶点,此后便要开始下降。  “碳中和

尺寸不对称偶联策略助力可逆氧电催化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雷团队在电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调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化学蚀刻/原位捕获”合成策略,制备了具有尺寸不对称Co单原子和金属Co纳米粒子组成的独特双壳层碳基纳米盒,并证明这种材料可以适用于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的空气阴极。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化学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获批筹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批准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这是该局批准筹建的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将发挥计量基础支撑保障作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市场监管总局介绍,计量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目标的重要保障,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

中性金属羰基化合物中发现碳—碳偶联反应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研究员江凌团队,与复旦大学教授周鸣飞合作,利用基于大连相干光源自主研制的中性团簇红外光谱实验装置,在中性钛羰基化合物中发现了碳—碳偶联反应,突破了人们对激光溅射只能制备同质金属羰基化合物的认知,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金属

我国学者《Nature》发文:饱和碳偶联反应助力手性药物的开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732006、51821006、51961135104、21927814)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尧、陆熹研究团队在饱和碳偶联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钴催化对映选择性C(sp3)-C(sp3)偶联(Cobalt-catalysed enantiosel

弘扬低碳精神-国际碳金奖助力美丽中国

  “国际碳金奖”是一项在联合国和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等国际组织的指导下,由世界环保大会颁发的全球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国际性奖励,被誉为“世界低碳环保楷模勋章”。“国际碳金奖”的设立,以经济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传播低碳理念,实践低碳行动,全面提升企业及个人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进而实现推动国际

赋能“双碳”-生物合成技术助力绿色低碳

提到生物合成,你会想到什么?是生活在实验室中的微生物,还是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复制人”?其实,生物合成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遥远。生物合成能够合成淀粉、肉制品,具备服务于工业生产与农业转型的巨大潜力,甚至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也能发挥独特优势。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之下,低碳生物

AFM纳米碳管探针

纳米碳管探针    由于探针针尖的尖锐程度决定影像的分辨率,愈细的针尖相对可得到更高的分辨率,因此具有纳米尺寸碳管探针,是目前探针材料明日之星。纳米碳管(carbon nanotube)是由许多五碳环及六碳环所构成的空心圆柱体,因为纳米碳管具有优异的电性、弹性与轫度, 很适合作为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针

北京冬奥:科技助力碳中和

  2021年12月13日,2022年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首钢园,北京冬奥的脚步越来越近。  本届冬奥会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绿色环保”。作为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承诺碳排放将全部中和,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体

高曲率多层纳米结构包覆过渡金属氮碳材料用于氧电催化

    全文速览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郑浩铨教授、林海平教授和曹睿教授合作,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曲率多层弯曲结构(也称为洋葱碳结构,onion-like carbon, OLC)纳米球包覆Co-N-C(OLC/Co-N-C)材料,如下图1所示。与20%Pt/C+RuO2复合贵金属催化剂相比,OLC/

生态环境部:着力做好碳监测,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就碳监测相关进展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  蒋火华介绍,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试点任务。重点有三方面进展:一是初步组建了网络。从无到有建

“液态阳光”可助力中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建言,利用“液态阳光”技术可助力中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李灿致力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领域多年,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绿色氢能

大连化物所发表碳纳米管限域催化研究综述文章

  继2008年在英国Chem Comm发表特写论文(Feature Article)后,受美国化学会《化学研究报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邀请,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潘秀莲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等近日撰写综述文章,详细报道在限域催化领域研究最新进

表面化学方法实现碳碳双键和三键碳纳米结构直接制备

相比于传统溶液化学,表面化学在原子级精准制备碳纳米结构方面展现出许多优势,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通过脱卤偶联反应实现新颖碳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然而截至到目前,表面化学反应用到的卤化物前驱体分子大多还局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只修饰一个卤素原子的范畴。近期,许维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并设计了一系列前驱体分子,

碳谱的作用

碳谱是用来测碳的。碳谱能直接测定碳原子的类型和相对个数。而氢谱对碳链的信息是由与碳相连的氢推测出来的。碳谱提供碳原子的信息,比如连接官能团情况,碳的个数,取代方式(CH2,CH,CH3)等,与氢谱相比,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出峰像一条线,而且不用积分。相关信息介绍:根据碳峰强度可以分类:d、e、k、l各峰

绿色电网助力低碳青奥

  8月12日,南京青奥村正式开村,南京青奥会开幕式进入读秒阶段。早在7月中旬,青奥会电力保障人员就相继进入涉奥各场馆、重要客户及重要线路设备值守现场实施保电,全面打响青奥保电战役。   活力青奥、人文青奥、绿色青奥——是8月16日至24日在南京隆重举办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理念。绿色、低

监测“城市呼吸”,助力“双碳”目标

“城市和人一样也会‘呼吸’,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往我们更多关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理所当然地认为氧气含量足够,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气已被过量消耗,这会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近日,

光伏行业助力低碳环保

  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光伏行业因其突出的低碳环保属性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传统的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污染几乎可忽略不计,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  随着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我国光伏产业成长迅速,规模化、集聚化效益凸

定制纳米碳管传送基因

  通过向个体细胞和组织内插入基因来治疗疾病的基因治疗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断创新的技术。它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治疗核酸有效并安全的植入到目标细胞和器官中去。在最近开发的合成媒质中,碳纳米管作为传送载体具有可靠性。这是因为它们有高纵横比以及改变细胞膜位置的能力,所以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但问题是它们会在活的

碳纳米让电池更耐用

  日前,辽宁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催化剂贵金属替代研究获突破。该所包信和院士带领的团队近期创造性地给金属铁纳米催化剂穿上了碳纳米层“铠甲”,极大地提高了铁基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为未来非贵金属催化剂最终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探索了方向,也为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带来了新希望。   众所周

日本首次合成碳纳米带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组最近首次成功合成了国际学界60年前理论上提出的筒状碳分子“碳纳米带”。碳纳米带比同样为筒状结构的碳纳米管(CNT)短,用于铸模可获得期望结构的碳纳米管,将促进碳纳米管的迅速普及。该成果发表在4月14日的《科学》杂志的电子版上。   研究组在合成无扭曲带状分子的基础上,设计

纳米活碳催化高效农业

  “中国60年化肥施用量增百倍,有毒物质危及食品安全”,“化肥的利用率仅40%左右,大部分都形成了污染”,“ 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175种特有物种现在一半都不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何谈有机农业”。近段时间,媒体上有很多关于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报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解决土壤污

大连化物所碳纳米管限域催化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帆、潘秀莲和包信和等在碳纳米管的限域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碳纳米管可认为是由石墨烯片卷曲形成的一维管状材料,因曲率导致原本对称分配的π电子云发生畸变,由管内向管外偏移,在管内外形成电势差。该研

Cu/TiO2催化剂实现CO2和H2O光热转化制烯烃研究取得进展

  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将CO2和H2O转化为碳氢化合物,是实现碳循环的新途径。如何将CO2转化为低碳烯烃等高值化学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覃勇团队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出一种TiO2管限域的Cu单原子层团簇催化剂,实现了光热催化CO2和H2O高选择性制低碳烯烃。成果以Ph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我国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标准发布

  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上首个碳资信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正式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上海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林文杰,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上海联交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上海联交所党委副书记、总裁余旭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监事会主席倪耀明,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

创新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今年要巩固风电光伏产业发展优势,推动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建设第二批、第三批项目。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将增加1.6亿千瓦左右。记者梳理发现,为推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我国以库布齐、乌兰布和

上海通用助力创建低碳城区

  6月15日,由上海市发改委主办、上海通用汽车鼎力支持的“绿动未来 美好家园――创建低碳城区系列活动”在上海新天地举行启动仪式。   为期两个月的活动,倡导本市广大市民一起参与——播撒绿色种子,共创环保家园。活动包括零排放红色之旅、环保人力发电单车、儿童环保绘画大赛和未来城市交通周等,内容丰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