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

当前,在中国的35岁以上成年人中,房颤的发病率为0.74%,相当于有800万房颤患者。卒中是房颤最主要的并发症,房颤可使卒中发生率增高4-5倍,即使是接受节律控制的房颤患者,仍然存在较高的卒中风险。在中国的房颤患者中,随着年龄增加,卒中发生率逐渐增高。 房颤抗凝治疗存在的问题 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房颤患者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较低,在全球房颤注册研究中,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中国患者比例远低于欧美及亚洲其他国家(图1);②极少数房颤患者接受了华法林治疗,在我国的自然人群调查中,仅2%的房颤患者接受了华法林治疗,有60%的患者未使用任何抗凝药物,而在房颤住院患者中,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比例也仅为6.6%,究其原因可能为患者依从性差、华法林的出血风险高且监测手段繁杂,以......阅读全文

ESC房颤抗凝治疗的新画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心房颤动(房颤,AF)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而由房颤所致的脑栓塞带来的致残率(高达60%)和致死率(高达20%)也随之升高。因此,通过抗凝治疗预防卒中越来越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新希望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房颤对患者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比较,脑卒中发生率增加5倍,病死率增加2倍,缺血性脑卒中是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房颤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

房颤患者PCI术后的抗栓治疗策略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人群患病率接近 1%,并且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近70%的患者年龄为65—85岁。作为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房颤和冠心病有着某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和高血压。与此同时,冠心病中的某些临床情况,如心力衰竭,亦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因此冠心

换瓣手术后吃华法林,多久复查一次凝血功能?

Q:换了机械瓣为什么需要终身吃抗凝药?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机械瓣的瓣叶是碳合金做成的,它的边缘是涤纶布,比较粗糙,如果不抗凝的话容易引起血栓形成。机械瓣需要终生抗凝,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Q:换了生物瓣也要抗凝治疗吗?&nb

房颤患者卒中后究竟该何时启动抗凝?看看指南怎么说

  在我国,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为11.45%。据数据显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复发率高达17.7%。有效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卒中复发和致残致死的重要手段。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对伴有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或

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

  房颤是一种老年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在小于55岁人群中患病率为 0.1%,大于80岁的人群中增加到10%。在已诊断房颤的患者中,45%患者是大于 75岁的高龄老年患者,到2050年将约有一半的房颤患者超过80岁。缺血性脑卒中和血栓栓塞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Framingham研

解读ACCP-7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二)

   4.冠脉搭桥术:    氯吡格雷可导致CABG手术相关的严重出血增加,因此,CABG术前已服用氯吡格雷病人,建议CABG术前5天停用氯吡格雷(证据级别2A)。    CABG术后患者应尽早开始抗血小板治疗,术后6小

抗凝药相关性肾病,了解一下

  抗凝药相关性肾病(ARN)是近年发现的由过量使用抗凝药(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所致的一种新型急性肾损伤(AKI),可进展为CKD,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大量出血,肾小管内充满红细胞和红细胞管型。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口服抗凝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有超过2百万的房颤患者服用口服抗凝药。虽然口服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0)(一)

导读: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碍指血液凝结能力受到急性损害的病理生理状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出血,某些情况下可同时存在血栓。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及时有效的诊治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依然缺乏高质量的证据用以指导临床治疗,也并未形成统一的诊疗标准。为弥补此空白,国内众多专家学者通过回顾相

房颤合并CKD患者预防卒中,如何使用抗凝药?

  与肾功能正常的人相比,慢性肾病(CKD)患者发生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卒中和严重出血的风险增加,而且风险随着CKD进展而增加,其中透析患者的风险最高。过去,房颤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或缺血性卒中后的二级预防主要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最著名的便是华法林。虽然VKA对于一般人群和早期CKD患者似乎是

90岁以上老人的抗凝治疗,再添一项大样本研究证据

  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基石。但90岁以上人群使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数据有限。高龄老年人服用抗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呢?我们来看一下近日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图片来源于网络  研究者利用台湾健保数据库对房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ICH)风险进行了分析。  199

脑微出血与脑缺血性事件相关脑出血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CMBs)”是放射学概念,主要是描述含铁血黄素或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沿血管周围间隙[PVS,亦称Virchow-Robin间隙(VRS)]沉积的现象,提示颅内小血管曾发生局部破裂、红细胞漏出,但不能反映局部潜在的小血管形态改变的病理学基础。  脑微出血的检出仅能依靠对含铁血黄素敏

心房颤动的诊治

心房颤动的诊治定义: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临床听诊有心律绝对不齐。心电图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频率350~600次/分f波,RR间期绝对不等。根据合并疾病和房颤本身的情况,可以出现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房颤是最常见的急性心律失常之一,可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或无器质性心脏

抗凝、抗血小板、溶栓的区别

“抗凝,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blah,blah, blah”,这句话貌似已经成了最热门的开篇语。当然,这也是事实。然而,有些朋友可能会产生疑问:究竟抗凝、抗血小板、溶栓有什么区别?人体正常止血过程要说明上述三者间的差别,让我们先从人体正常的止血过程开始。人生在世,难免磕磕碰碰,止血对我们的生存

聚焦心血管疾病控制治疗 NEJM Lancet共发表23篇文章

  研究成果总结  2019年9月1日至3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EJM (IF=71)发表了9篇(6篇研究型文章及3篇点评文章),Lancet (IF=59)发表了14篇(7篇研究型文章及7篇点评文章),iNature简短的总结这些研究成果:  【1】对于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没有患心肌梗

尿频可能是房颤作祟

  最近,老李遇到一件麻烦事。本想退休后能出去走走、旅旅游,却被尿频所困。“过一会儿就想去厕所,这要是在外面,不可能那么方便找厕所啊!” 于是,他先后去了三甲医院的泌尿外科、肾内科就诊,但都没有检查出问题,反而被医生推荐去心内科做检查。“明明是尿频,与心脏有啥关系啊!”老李一

急性冠脉综合征,最新进展知多少——心脏病学总结2018

  1955年,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发生心肌梗死时,他的私人医生一度将其症状解释为胃肠道疾病。10小时后他才转入当地一家医院,心电图显示前外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根据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艾森豪威尔是1型心肌梗死。  时至今日,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不仅

华法林抗凝,INR异常如何处理?

 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药,具有作用时间长、服用方便、副作用相对小、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房颤血栓栓塞、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血栓形成等的预防治疗中。    据估计,目前全球有数百万患者在使用华法林。口服华法林必须根据国际化比值

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心房颤动发病率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防止是心脏病领域21世纪的难点和挑战。房颤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约0.8%。随着人类寿逐渐延长,全球老龄化加快,发病率逐年升高。5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为0.5%,80岁以上人群可达6%,甚至高达10%。在美国近220万人患有阵发性或

直接口服抗凝剂的临床监测要点

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又称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均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与华法林相比,DOAC的安全性更好,且疗效优于或不劣于华法林。DOAC的缺点包括:半衰期较短,需要更好的依从性,缺乏标准化的实验室检测,缺乏逆转剂,不需常规监测凝

围手术期术后抗凝:桥接or 不桥接,真是个问题

  据统计,每年有近20%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因有创性手术需中断抗凝治疗,围术期是否需要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是临床常面临的难题。BRIDGE实验 结果发现房颤患者围术期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治疗不但不能有效预防血栓栓塞,更会使出血风险明显增加,使传统围术期桥接抗凝策略备受争议。多数研究并未纳入 中高危血

2018年心血管专业领域最新临床标准解读

2018年房颤指南较2015年增多了以下内容: 1.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2.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3.房颤的卒中预防 4.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5.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一、房颤的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1.截至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估测约3350万例,年龄校正后,患病率为男

苏州医工所在房颤抗凝快速检测P-QCM方面取得进展

  近年来,由于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和亚健康生活方式,很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房颤等疾病的发生。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心律失常现象,是指心肌失去了正常舒缩活动,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患者的心房由于过快且无规律的收缩,导致血液不能完全泵出心房,因而在心房内淤滞

血栓知识100问(四)

61问:溶栓治疗方法如何选择?答:局部性导管直接溶栓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全身性药物溶栓因出血率高(>45%),且易诱发PE,目前已很少使用。除非不具备CDT技术条件且患者出血风险小,时间容许时采用。62问: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有哪些?答:链激酶(SK),尿激酶(UK),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

脑淀粉样血管病解析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是一种以皮质和软脑膜血管壁内存在β淀粉样 (Aβ)蛋白为特征的脑小血管病,可导致小血管壁损伤、微出血、梗死、脑皮质表浅铁沉积(cSS)、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及脑叶出血。近几年磁敏感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分析领域的新技术发展促进了对CAA

凝血四项及其临床应用,全面解读!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静脉溶栓治疗都是临床的重要问题。这些治疗药物应用过量会造成出血,用量不足则达不到预期疗效。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监测出凝血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凝血四项,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

房颤药物治疗的十个误区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心房颤动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保守估计,我们大约有800万房颤患者,而且随着工业化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将会不断上升。虽然射频消融

美新版房颤指南:阿司匹林降低卒中风险作用不大

  前不久,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心律学会(HRS)和胸外科学会(STS)联合制定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治疗指南(2014版)》同时在线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院学报、血液循环杂志以及心律杂志,为众多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指导。   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版指南替代了2006

美新版房颤指南:阿司匹林降低卒中风险作用不大

新版指南指出,房颤更大的希望在于预防,希望基础科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能够早日给出一些预防策略        前不久,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心律学会(HRS)和胸外科学会(STS)联合制定的《

质谱沙龙第十八期活动报道

  2009年4月25日下午,质谱沙龙第十八期活动在解放军307医院实验楼举行。来自二炮总医院、AB公司、朝阳医院、空军总医院、清华大学医学院、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解放军307医院的各位专家、学生20余人。   第十八期质谱沙龙活动现场   307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 刘泽源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