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平:建议加强食品微生物污染研究

“影响食品安全的有三个因素:微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其中,微生物因素的影响需要全过程控制,也是未来我们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吴清平介绍,微生物个体小、繁殖快,受其污染后,即使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仍会有毒素残留,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因而,他建议在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方面,应当加强重大基础性、系统性研究,一方面提升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水平,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方法具有原创性,进而在食品进出口贸易中掌握国际话语权。 据悉,过去几年间,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依据今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食品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7.6%,比2016年提高了0.8%。 不过,吴清平强调,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更多地要依靠科技手段为监管提供支撑。他同时建议,应在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控制的大科学数据库。“这样,企业......阅读全文

吴清平:建议加强食品微生物污染研究

  “影响食品安全的有三个因素:微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其中,微生物因素的影响需要全过程控制,也是未来我们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吴清平介绍,微生物个体小、繁殖快,受其污染后,即使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仍会有毒素残留,对人体健

吴清平院士团队发明新型探针用于免疫层析试纸条

 三维多枝状金纳米颗粒用于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原理图。研究团队 供图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研究中心吴清平院士团队研究发明了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新型金纳米颗粒(AuNP)检测探针。相关研究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邵艳娜博士研究生为该论文

吴清平院士团队等发表酶基免疫传感器综述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团队与客座研究员丁郁团队合作在《生物技术进展》发表了题为《基于酶增强免疫传感器的最新进展》的综述文章。    免疫分析因其高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被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临床诊断等领域。近年来,人们致力于通过不同的策略增强酶的输出信号来显

吴清平院士团队等发表酶基免疫传感器综述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团队与客座研究员丁郁团队合作在《生物技术进展》发表了题为《基于酶增强免疫传感器的最新进展》的综述文章。 免疫分析因其高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被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临床诊断等领域。近年来,人们致力于通过不同

庞国芳、吴清平等四位院士定调我国食品行业未来基础

  在第三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上,庞国芳、孙宝国、吴清平、陈坚四位院士从自身研究出发,为我国食品行业发展定下基础,畅想我国食品行业未来发展蓝图。  庞国芳院士:农残检测技术要实现信息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首席科学家 庞国芳  “加大对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污染的治理力度,刻不容缓。”中国工

吴清平院士:资源丰富的食用菌是一个亟待发掘宝库

   “食用菌是一个亟待发掘的资源宝库。”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是说。他指出,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在超过10万种的大型真菌中,即便是已证实可食用的品种就有1200多种,而其中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更是不到10%,市面常见的只有香菇、平菇、木耳、灵

胎牛血清平议

  胎牛血清用于细胞培养不过百年历史,但发展得相当快,每年的需求量也不断上升。在胎牛血清和细胞培养技术的方面,国外起步较早,认识也较深入。应该说,胎牛血清在细胞培养基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因为其营养全面,所以几乎适合所有类型的细胞生长,每种细胞都可以从中摄取自己所需的养分。而且,胎牛血清还含有适

CGPW2012峰会--“PC桶双酚A残留量调查与监测”

  2012中国国际包装饮用水峰会(CGPW2012)3月22日在北京渔阳饭店开幕。本次峰会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欧洲瓶装水协会联合主办,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这是继深圳CGPW2008、青岛CGPW2010成功举办后的第三届包装饮用水行业盛会。可口可乐、康师傅、昆仑山、5100、雀巢、

吴浈:提高药品质量,加强食品安全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5-2016)”在北京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引领新常态,决胜“十三五”,中国网对年会进行全程直播。  会上,国家食品药品总局副局长吴浈发表主题演讲《提高药品质量,加强食品安全》时表示,开展临床实验数据的核查,这是我们改革药品审批制度本

吴永宁:食品安全中的误区与难点

  导语: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依托的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在化学污染物分析表征、膳食暴露评估、中国总膳食研究、不明原因食物中毒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将污染化学、微生物学与食品毒理和健康效应结合起来,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特色。近日,分析测试百科网有幸采访到了卫生部食

白肉灵芝完成基因组测序

 在韶关产业园种植的白肉灵芝。吴清平团队 供图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团队完成了第一个白肉灵芝全基因组测序。据悉,这是世界上首次对白肉灵芝的基因组进行组装和注释。相关研究发表于《G3:基因,基因组,遗传学》(G3-Genes Genomes Genet

吴永宁教授:食品安全标准配套检验方法

  2014年4月20日上午,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大会报告在威海盛大召开。来自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的吴永宁教授作为本次大会的嘉宾,带来了题为《食品安全标准配套检验方法》的报告。 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 吴永宁教授   吴永宁教授表示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资源调查研讨会召开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资源调查暨未/难培养微生物分离与培养技术研讨会(2019)于12月11日至14日在广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微生物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吴清平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朱红惠等28位专家学者应邀作大会专题报告。首届粤港澳

生蚝色拉可能携带诺如病毒-食用贝类须完全煮熟

  连日来,江门五邑大学五十多名学生集体感染上了诺如病毒,出现腹泻、头晕、发烧等症状。有关的研究专家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及副研究员 寇晓霞就此事接受本报访问,他们指出:诺如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在秋冬季流行,贝类是诺如病毒传播的高危食品。而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勤洗手和

食用菌精准化生产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记者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食用菌精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日前在云南昆明通过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提高了食用菌生产净产出和效益,促进了精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该课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和菌种分离

吴清海出席“进口食品安全口岸行”主题日活动

  6月20日,质检总局在山东青岛举办“进口食品安全口岸行”主题日活动启动仪式。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山东省副省长夏耕出席并发表讲话。    吴清海简述了我国进出口食品贸易情况,介绍了质检总局在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我国进口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要求:要向出口国官方传导食品安全责任,逐

第五届知交会暨地博会湾区论坛线上举行

1月9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五届知交会暨地博会)湾区论坛线上举行。主论坛以“贯彻强国建设纲要 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是对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积极回应。 主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首席专家吴汉东主持。中

微生物检验与食品安全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必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逐渐为政府和民众所重视,在食品安全中,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品源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加工食品过程中,病菌常常会随原料生产、成品的加工、包装与制品贮运进入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影响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因此,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对评价食品

微生物检验与食品安全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逐渐为政府和民众所重视,在食品安全中,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品源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加工食品过程中,病菌常常会随原料生产、成品的加工、包装与制品贮运进入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影响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因此,食品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与食品安全!

   一、零宽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逐渐为政府和民众所重视,在食品安全中,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品源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加工食品过程中,病菌常常会随原料生产、成品的加工、包装与制品贮运进入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影响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因此,食品微生物

第三届全国食品生物技术大会线上举行

  近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广州市生物技术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食品生物技术大会在线上顺利举行。大会共收集会议报告120余份,会议论文摘要和墙报110余篇。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吴清平、谢明勇、陈坚出席大会并作了精彩报告。  本届大会主题为“生物智造,开启食品未来”。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孙传范、中

吴焰:修订食品安全法建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希望法律对微观层面更加关注,法律条文能更接地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吴焰近日表示。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吴焰建议,应加快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形成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体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吴焰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

吴清海出席全国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会议

  1月29日至30日,全国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会议首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以及全国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传达了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对进出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批示,回顾了“十二五”时期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了2015年工作,研究部署了“十

我国科学家发现红菇难栽培的潜在原因

野生红菇字实体。吴清平团队 供图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团队发现潜在的制约红菇人工栽培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以《灰肉红菇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其与菌根特征的关联》为题发表于《基因》。  红菇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野生食用菌品种,其中灰肉红菇是一种著名的外生菌根食用菌

8项科学仪器及检测技术研发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大会公布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2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97项。其中与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相关的奖项整理如下。 二等奖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2015-CIFSQ-吴永宁谈中国食品安全科技计划:过去、现在与未来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11月4-5日,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暨展览(2015 cifsq)在京召开。会议由国际食品保护协会(iafp)主办,北京讯息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科学家 吴永宁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科学家吴永宁带来题为《

微生物鉴定技术贯穿食品安全始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也随之备受关注。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有些微生物还是致病菌,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此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非常重要。  微生物鉴定技术在检验检疫,食品、化妆品等产品致病菌的检测,动物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的检测

微生物鉴定技术贯穿食品安全始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也随之备受关注。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有些微生物还是致病菌,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此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非常重要。  微生物鉴定技术在检验检疫,食品、化妆品等产品致病菌的检测,动物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的检测

吴成铁团队构建微生物催化生物陶瓷用于骨再生

  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吴成铁团队提出微生物催化活性矿物诱导成骨的构想,并利用微生物催化作用构建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纳米结构用于骨组织再生。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吴成铁告诉《中国科学报》,受自然界中微生物矿化现象的启发,研究团队通过微生物催化作用在传统陶瓷材料(硅酸盐)表面生长

无限极全球科研中心及全球体验中心落户广州白云

无限极全球行政总部入驻暨全球科研中心揭幕启动。无限极 供图 广州无限极广场落户白云区。无限极 供图 无限极研发人员正在工作。无限极 供图 “我们团队已与无限极合作开展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在2017年共建院士工作站,研究方向主要为食品安全和食药用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