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房颤栓塞预防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导致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注册研究数据均显示,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在预防房颤栓塞中作用显著优于阿司匹林。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口服抗凝药物相比,阿司匹林预防房颤卒中的作用有限。 预防栓塞华法林远优于阿司匹林 以往荟萃分析表明,与安慰剂或对照组相比,华法林卒中风险降低64%,全因死亡降低26%;而阿司匹林卒中风险降低22%,且不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亚组分析 显示,如果仅纳入阿司匹林相关的研究,则卒中风险仅降低19%,且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该荟萃分析中阿司匹林降低卒中的有利证据主要来源于SPAF-1研 究。SPAF-1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每天应用阿司匹林325 mg,结果显示,对于适合抗凝的患者,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相比,卒中发生率降低94%,而对......阅读全文

ACC2013年度心血管临床研究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编制了2013年TOP10系列,包括新闻资讯、临床研究、杂志文章、博客文章等。以下是临床研究TOP10.    NO.1  TOPCAT试验(Treatment of Preserved Cardiac Function

预防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栓塞—新型口服抗凝剂表现...

预防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栓塞—新型口服抗凝剂表现强劲  覆盖RE-LY、ROCKETAF、ARISTOTLE和ENGAGEAF-TIMI48这4项大规模随机研究的最新Meta分析表明,在房颤患者卒中和全身栓塞预防方面,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及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

美批准拜瑞妥用于房颤患者预防卒中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日前发布公告称,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口服药物拜瑞妥已被批准用于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   “房颤引发的血栓可以运行到大脑,阻止血液流动并导致可以致残的卒中,”药管局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官员诺曼·斯托克布里奇说,“拜瑞妥的批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2018年心血管专业领域最新临床标准解读

2018年房颤指南较2015年增多了以下内容: 1.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2.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3.房颤的卒中预防 4.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5.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一、房颤的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1.截至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估测约3350万例,年龄校正后,患病率为男

化验单只看参考值?那你可能被主任“逐出”诊室!

化验单上的参考值是临床解读检验结果的重要依据,但临床医生单纯根据参考值来判断结果,当跟主任出门诊时,怕是要被主任「逐出」门诊室。为了避免此等「惨剧」发生,检验人还不快来恶补一下知识!01LDL-C:不同患者降脂目标值不同 LDL-C作为血脂指标之一,不同人群的LDL-C控制目标不同。血液化

ACS患者合并房颤的抗栓治疗实践

  一、ACS合并房颤患者特点与抗栓治疗困境    2014年AHA/ACC/HRS房颤指南显示,ACS患者中合并房颤者比例达10%——21%,即每10例ACS患者中就有1——2例合并房颤。10项ACS临床研究合并分析表明,房颤显著增加ACS患者短期(1—

房颤患者选择抗凝还是左心耳封堵术?

  一、INR控制不佳致卒中风险升高    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现在临床上面临的选择是抗凝还是左心耳封堵术。无论是传统抗凝药还是新型抗凝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看华法林INR达标率控制在2.0~3.0之间,达标率达到70%~100%.反之,如果不抗凝或者达

FDA 批准抗凝药物依杜沙班

  美国 FDA 批准抗凝药物依杜沙班片(Savaysa)用于降低非心脏瓣膜问题引起的房颤患者的中风及危险血栓风险(全身性栓塞)。    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异常心脏节律类型。当心脏的两个上气室(心房)不能正常收缩时就会发生房颤,这一疾病可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可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正式出版:9大要点一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于2018年12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指南共分为10个章节,并对重要章节和段落进行了要点总结。现将指南所有的要点汇总如下,供广大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学习和了解新版指南的核心内容。  要点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

房颤患者PCI术后的抗栓治疗策略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人群患病率接近 1%,并且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近70%的患者年龄为65—85岁。作为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房颤和冠心病有着某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和高血压。与此同时,冠心病中的某些临床情况,如心力衰竭,亦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因此冠心

ESC房颤抗凝治疗的新画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心房颤动(房颤,AF)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而由房颤所致的脑栓塞带来的致残率(高达60%)和致死率(高达20%)也随之升高。因此,通过抗凝治疗预防卒中越来越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

中加学者发现首个抑制房颤发生的微小核苷酸

  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学者合作,成功锁定一个可抑制心房颤动发生的新分子——微小核苷酸-26(miR-26),首次发现miR-26可降低房颤易感性。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杂志《临床研究》上。此项成果为房颤防治提供了新理论基础。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总发病率约为

凝血四项及其临床应用,全面解读!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静脉溶栓治疗都是临床的重要问题。这些治疗药物应用过量会造成出血,用量不足则达不到预期疗效。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监测出凝血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凝血四项,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

围手术期术后抗凝:桥接or 不桥接,真是个问题

  据统计,每年有近20%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因有创性手术需中断抗凝治疗,围术期是否需要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是临床常面临的难题。BRIDGE实验 结果发现房颤患者围术期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治疗不但不能有效预防血栓栓塞,更会使出血风险明显增加,使传统围术期桥接抗凝策略备受争议。多数研究并未纳入 中高危血

寒冷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1 寒冷与心血管流行病学    据WHO 2011年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71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9%。研究{Aikawa, 2007 #184}证实气温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U型关系,寒冷地区气温每降低一摄氏度,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增

房颤采用机械方式闭合左心耳研究(二)

  左心耳闭合或切除后的潜在后果    心律失常  最近的研究显示,左心耳可成为诱发阵发性房颤发作的部位之一,同时也是持续性房颤反复出现的驱动因素。因此,消除左心耳心电活动可以改善导管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房颤的结果。   

尿频可能是房颤作祟

  最近,老李遇到一件麻烦事。本想退休后能出去走走、旅旅游,却被尿频所困。“过一会儿就想去厕所,这要是在外面,不可能那么方便找厕所啊!” 于是,他先后去了三甲医院的泌尿外科、肾内科就诊,但都没有检查出问题,反而被医生推荐去心内科做检查。“明明是尿频,与心脏有啥关系啊!”老李一

常见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临床常见病症,具有起病急、复杂多变、进展快的特点,如不能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笔者总结了几种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经验与读者分享。    急诊处理一般原则    快速性心

心电图知识:心房颤动

一、背景知识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发生率随增龄而升高。40~50岁小于0.5%,80岁人群高达5%~15%。近70%心房颤动患者年龄在65~85岁。心房颤动患病男女相近。流行病学资料表明,60岁后男性患病率明显升高,根据近年来

植入式心脏监测器助力房颤的抗凝治疗管理

  作者:Rod S. Passman(医学博士)    房颤(AF)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影响约550万美国人,是卒中的重要发病原因。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是医疗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也是一个挑战。对于有房颤史和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进行长期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抗凝桥接治疗的出血风险分析

  一项新的观察性研究分析显示,需要中断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AF)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普通肝素桥接治疗与无桥接治疗的患者相比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较高。论文于2014年12月12日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    ORBIT-AF登记研究结

当心力衰竭遭遇心律失常

  杨艳敏教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学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急重症工作,在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抗凝及抗栓治疗、高血压急症等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重症心律失常,特别是危及生命室性心律失常诊治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在第26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杨教授就心

血清肌钙蛋白升高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肌钙蛋白升高最常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对少数出现肌钙蛋白升高但最终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显著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有医生将其称为“假阳性”,事实上,这种情况需要临床医生进行仔细的鉴别诊断。    首先需要明确标本是否合格,如果抽取血液标本时如果发生溶血,将

首个干细胞治疗药Holoclar获CHMP建议批准积极意见

  近期,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产品委员会(Committe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CHMP)向欧盟委员会(EC)推荐批准7个新药,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个干细胞治疗药物。  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Chiesi Farmaceutici)的孤儿药Ho

浅谈心脏瓣膜病抗凝治疗

  引 言    心脏瓣膜病(VHD)是导致心脏病发病与死亡的一种常见原因。目前的数据显示,美国VHD的总患病率估计为2.5%,在超过75岁的人口中估计患病率高达13.3%.    VHD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使用机械瓣或人工生物瓣

ACC: 2014心血管领域大事件预测

  美国可负担医疗法案强制个人购买医疗保险   该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生效,ACC 认为心脏科医师应对此密切关注。   永久性修复可持续增长率   ACC指出,“在通过修复存在缺陷的医疗保险支付医师服务费用计算公式的提议时,美国国会前所未有地团结。”   PCSK9 抑制剂崛起   

房颤导管消融术――阻断心脏中的异常电波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症,它曾经被视为不治之症,危害着无数人的健康;射频消融作为一项根治房颤的新兴治疗方法,于1998年引入我国。然而,由于操作复杂、专业人员缺乏,难以满足临床患者的需求。   如何规范已有的技术方法、简化优化复杂的手术流程以及如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成为摆在

不安腿综合征常规治疗管理(一)

  2013年EHRA指南背景及目的    2013年EHRA颁布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指南时,已有研究发现NOAC可作为VKA代替药物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预防。各生产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的产品介绍、患者卡片及信息广告等存

心电图图例分析: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

心电图图例分析: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实例解析: 一、图例资料: 患者男性,75岁,以头晕、心悸、乏力不适半年,加重3天前来就诊;    心电图诊断: 心房颤动 三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交界性逸搏心律 二、知识点: 图中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

新型口服抗凝药研究新进展

  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已经在国外批准上市,理想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应具备以下特点:①抗凝治疗效果不劣于华法林;②出血并发症不多于或少于华法林;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④服用方法简单;⑤较少的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⑥不需频繁监测。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靶点多集中于IIa或Xa,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