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的简介

1960年首次于英国伦敦郊区“火鸡X病”(当时不清楚病因,故以此命名)的发生导致了AF(黄曲霉毒素)的发现。AF是一类结构和理化性质相似的真菌次级代谢物,是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类霉菌毒素。 是一类基本结构都含有二呋喃环和香豆素(氧杂萘邻酮)的化合物。黄曲霉毒素在长波紫外光下产生荧光,根据荧光颜色、RF值及结构不同等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P1,R1,GM和毒醇。其中以B1的产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G1和M1的毒性次之。样品中AF的含量可通过薄层层析显示的荧光检出量来测定 [4] 。1961年即发现黄曲霉污染的花生饼能诱发大鼠肝癌,1962年鉴定并证明了黄曲霉毒素为强致癌物。结构中二呋喃环末端带有双键的黄曲霉毒素,易形成环氧化代谢产物而使其毒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增强。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及棉籽等。国内食品检测中以黄曲霉毒素B1作为污染指标,可......阅读全文

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的致肝癌物质,其中黄曲霉毒素B1可引起细胞错误地修复DNA,导致严重的DNA诱变,还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我国肝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发现,某些地区人群膳食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专家对其他肝癌发病率高的地区进行调查,也

黄曲霉毒素的来源与危害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 (a.parasiticus)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  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

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我国于1972、1973、1974及1981年先后在全国进行食品中AFB1的普查工作,结果发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有地区和食品种类的差别。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北方各省污染较轻。在各类食品中,花生、花生油、玉米污染最严重,大米、小麦、面粉污染较轻,豆类很少受到污染。有专家学者在199

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介绍

  本品中毒无特效解毒剂,以对症、保肝等综合治疗为主。  1.彻底清除毒物  早期中毒者,可催吐、洗胃或导泻,必要时可灌肠,以促进毒素的排出。  2.保护肝肾功能  对急性中毒者,给与大剂量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能量合剂、肝泰乐等药物治疗。  3.对症治疗  解痉镇痛、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

黄曲霉毒素的吸收代谢干预

  阻断减少AF吸收  益生菌可以吸附黄曲霉毒素,形成菌体-AF复合体,使得黄曲霉毒素在肠道的吸收减少,微生物和黄曲霉毒素一起排出。腐殖酸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对重金属、芳香族化合物、矿物质等吸附作用强,有研究表明,从烟煤中提取的腐殖酸对AFB1有较强吸附作用。叶绿酸与AFB1结合成牢固的分子化合

黄曲霉毒素的检出限

  1我国标准   (1)玉米、花生、花生油、坚果和干果(核桃、杏仁) ≤ 20 ug/kg   (2)大米、其他食用油(香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棉籽油) ≤ 10 ug/kg   (3)其他粮食(麦类、面粉、薯干)、发酵食品(酱油、食用醋、豆豉、

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与普洱茶的安全

传统食品包括粮、油、糖、酱、月饼等均为易被黄曲霉污染的食品,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中,其中玉米、花生、棉籽等最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吴丹等,2007),以粮油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传统食品的生物毒素中最主要的就是AFT。调查发现,花生、花生油和玉米中

如何远离黄曲霉毒素威胁

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对人的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的量较其他组织器官要高,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1周即经呼吸、尿、粪等将大部分排出。同时,黄曲霉毒素还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可以诱发多种癌症,主要诱发肝癌,

怎样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

  1.坚果、花生、粮食等不要储存太久。使用前打开包装确认有无变质,如果明显发霉,存放食品坚决不食用。  2.防止食物霉变,注意食品的保存期。  3.加工、食用食品前用水冲洗,煮熟再食用。

消费提示-|-解读黄曲霉毒素

  2019年6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其中,1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本期消费提示为您解读黄曲霉毒素是什么、毒性怎样以及各国是如何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并带您了解“土榨油”真的健康吗?  1.黄曲

“黄曲霉毒素”暴露哪些缺陷

  消费者又被普及了一种化学物的知识。“黄曲霉毒素M1”作为致癌物,在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公告中,有知名企业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其超标。   “黄曲霉毒素M1”到底在哪一环节产生?为何企业自检没有检测出来?这一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认为,牛奶中

三问黄曲霉毒素超标

  继三聚氰胺之后,又一个原本生僻的名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黄曲霉毒素。质检总局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个别企业产品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   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的黄曲霉毒素究竟为何物?其危害有多大?如何防范黄曲霉毒素损害我们的健康?针对这些问题,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及权威专家。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

方案优势       新型、快速、低成本               采用标准       相关标准           方法/原理/步骤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花生等粮谷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2、样品准备   (1

如何诊断黄曲霉毒素中毒?

  1.食物接触史  有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的病史。  2.临床特征  急、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在可疑食物、患者血或尿中,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薄层层析法或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140%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截图   本报讯 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对此,昨日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

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汇总

  一、多功能净化柱+KRC光化学柱后衍生法   1 简介   多功能净化柱是由多种固相复合填料不仅包括大分子物质,更重要的是含有多种活性亲脂性(非极性)和带电(极性)物质,用来吸附各种酯类,叶黄素,化学物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干扰物。多功能净化柱+KRC衍生法就是利用PRIBOLAB公司

哪些东西含黄曲霉毒素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有一个批次的纯牛奶黄曲霉毒素M1含量实测值为1.2微克/千克,而国家规定最高值为0.5微克/千克,超标140%。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有研究说,它比三聚氰胺更可怕,比砒霜毒性大几十倍,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

昆虫催生致命黄曲霉毒素

  一种污染了粮食供给的被称为黄曲霉毒素的有毒物质可能会延缓儿童的发育,进而阻碍他们的生长。该毒素也会导致肝癌,暴露在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下甚至会致人死亡。这种毒素是由一种常见的霉菌——黄曲霉产生的,后者生长于从水稻和谷物到玉米和坚果的农作物上。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昆虫正在帮助农作物上的黄曲霉产生毒素。

牛奶里的黄曲霉毒素哪来的?

  ■ 新闻缘起   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对此,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解释造成产品不合格的

黄曲霉毒素检测仪的性能

   1、安卓智能操作系统,采用更加高效和人性化操作,仪器具有网线连接、wifi联网上传、GPRS无线远传功能,快速上传数据。   2、智能化程度高,仪器具有自检功能:具有开机自检和调零功能,具有自动检测重复性功能。   3、新一代高速热敏打印机,检测完成可自动打印检测报告和二维码。   4

黄曲霉毒素检测仪的性能

  1、安卓智能操作系统,采用更加高效和人性化操作,仪器具有网线连接、wifi联网上传、GPRS无线远传功能,快速上传数据。  2、智能化程度高,仪器具有自检功能:具有开机自检和调零功能,具有自动检测重复性功能。  3、新一代高速热敏打印机,检测完成可自动打印检测报告和二维码。  4、仪器带有监管平

黄曲霉毒素检测仪的应用

  黄曲霉毒素检测仪广泛应用于免疫病理、微生物抗原及抗体检测、寄生虫病诊断、血液病诊断、植物病虫研究等领域和粮食、食品、饲料、油脂、乳制品、药物、饮料、酒等产品的毒素的检测,该仪器使用简单方便,检测快捷。

黄曲霉毒素检测仪的用途

  仪器广泛应用于免疫病理、微生物抗原及抗原检测、寄生虫病诊断、血液病诊断、植物病虫研究等领域和粮食、食品、饲料、油脂、乳制品、药物、饮料、酒等产品的毒素的检测,该仪器使用简单方便,检测快捷。  广泛应用于食药监局、卫生监督部门、农业部门、检验检疫部门、食品生产企业等单位部门对食品中的不安全指标进行

黄曲霉毒素最大的来源在哪里

  日前,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黄曲霉素问题,来自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的专家罗云波指出,在我国平均消费人群中,大米和玉米两种主食才是我国大众膳食中黄曲霉毒素的最大来源,占到90%以上,应理性对待。   黄曲霉是常见霉菌不要轻视食物贮藏技术   罗云波提出,黄曲霉素的污染目前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

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

  早期有胃部不适、腹胀、厌食、呕吐、肠鸣音亢进、一过性发热及黄疸等。严重者2~3周内出现肝脾肿大、肝区疼痛、皮肤黏膜黄染、腹腔积液、下肢水肿、黄疸、血尿等。也可出现心脏扩大、肺水肿、胃肠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食品中所污染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其毒性目前认为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

黄曲霉毒素的基本信息介绍

  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其衍生物有约20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GM、P1、Q1、毒醇等。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及其产生菌

关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方法比较

  薄层层析法对样品处理繁琐,实验过程复杂,所需时间多,易受杂质干扰,较适合于对AF的定性检测,是研究AF初期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今后,虽然薄层层析法在不断地改进,并在一般实验室均可完成操作,但由于它复杂的前处理过程致使在应用中仍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F,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目

黄曲霉毒素AF的快速检测技术

黄曲霉毒素:AF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环和香豆素的衍生物。目前已发现20多种。B1是最危险的致癌物,荧光特性 : 紫外线下 B1B2 发蓝色荧光,G1G2发绿色荧光。 黄曲霉毒素AF的快速检测技术:免疫亲和柱-荧光分光光度计法和免疫亲和柱-HPLC法 。(1)分析原理:免疫

黄曲霉毒素中毒对动物的伤害

  黄曲霉毒素中毒(aflatoxicosis)主要对动物肝脏的伤害,受伤害的个体因动物种类,年龄,性别和营养状态而异.研究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肝功能下降,降低牛奶产量和产蛋率.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此外,长期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也可导致胚胎内中毒.通常年幼的动物

概述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

  黄曲霉尽管种类繁多,但它们基本结构中都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又名香豆素),前者为其毒性结构,后者可能与其致癌有关。AFT难溶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分子量为312~346,熔点为200~300℃。AF对光、热和酸稳定,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