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介绍

1.过敏反应:皮肤过敏、血清病样反应多见,过敏性休克:5-10/10万,死亡率20%。 表现:循环衰竭,呼吸困难,中枢症状(昏迷、惊厥、意识丧失) 抢救:首选 肾上腺素,皮下或肌注0.5-1mg ;严重:稀释后推注+氢化可的松 对症治疗:人工呼吸、吸氧、抗休克等 预防: ① 询问过敏史 ② 皮试(初用或停药3日以上,更换批号)阳性禁用。 ③ 备好抢救药品。 ④ 掌握适应症,避免局部使用 2. 青霉素钾盐iv过快,可心脏骤停。......阅读全文

关于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介绍

  1.过敏反应:皮肤过敏、血清病样反应多见,过敏性休克:5-10/10万,死亡率20%。  表现:循环衰竭,呼吸困难,中枢症状(昏迷、惊厥、意识丧失)  抢救:首选 肾上腺素,皮下或肌注0.5-1mg ;严重:稀释后推注+氢化可的松  对症治疗:人工呼吸、吸氧、抗休克等  预防:  ① 询问过敏史

关于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体内过程介绍

  不耐酸,口服胃酸破坏。i.m吸收快而完全,15-30min血药浓度达峰值,t1/2 0.5-1h,作用维持4-6h,脑膜炎时,药物进入脑脊液,达有效浓度。原形肾小管分泌排泄,与丙磺舒竞争排泄,合用提高青霉素血药浓度。  给药剂量:一般感染40-80万u/次,2次/日i.m  严重感染4次/日,或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的不良反应

  青霉素的毒性很低,除其钾盐大量静注易引起高血钾症、肌内注射疼痛外,最常见的为过敏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药疹、血清病型反应、溶血性贫血及粒细胞减少等。毒霉素制剂中的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等降解物、青霉素或6-APA高分子聚合物均可成为致敏原。为防止各种过敏反应,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用药史,药物过敏史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简介

  一种抗菌药物,主要用于G+菌、G-球菌、螺旋体,放线菌感染,对G-杆菌不敏感。分为半合成青霉素、天然青霉素。天然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得,含G、K、X、F和双氢F等,其中G产量高,有应用价值。半合成青霉素是在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6-APA)侧链上加入不同基团。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的体内过程的介绍

  青霉素遇酸易分解,口服吸收差,肌注100万单位后吸收快且甚完全,0.5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约为20U/ml,消除半衰期(t1/2)为1/2小时。6小时内静滴500万单位青霉素钠,2小时后能获得20~30U/ml的血药浓度。青霉素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为46%~58%。青霉素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淋巴液、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本类药物可分为:    (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    (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    (3)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

  (1)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菌胞壁粘肽合成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细菌胞壁缺损,水分渗入胞浆,菌体膨胀破裂死亡。  G+菌等敏感菌的细胞壁主要由粘肽组成;  G-杆菌的胞壁外膜为脂蛋白,青霉素不能透过故不敏感。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故青霉素毒性小。  (2)触发细菌的自溶

使用青霉素V的不良反应介绍

  1.常见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及黑毛舌。  2.二重感染:长期或大量服用该品可致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3.少见溶血性贫血、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和肾毒性等。

使用青霉素钾的不良反应介绍

  1、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毒性反应:少见,但静脉滴注大剂量本品或鞘内给药时,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

青霉素的不良反应

  青霉素是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菌体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因人体细胞无细胞壁,青霉素对其几乎无影响。又因青霉素抗菌谱很广。所以深受患者欢迎。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由于近年来大剂量、高浓度使用青霉素现象增多,其不良反应屡见发生。青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过敏反应:较

简述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1.G+球菌感染:  (1)链球菌感染: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蜂窝组织炎、败血症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猩红热等常作首选药。  (2)肺炎球菌感染:大叶性肺炎、中耳炎、急慢性气管炎、脓胸等呼吸系统感染。葡萄球菌感染:疖、痈、脓肿、骨髓炎、败血症等。  (3)敏感葡萄球菌感染:疖、痈、脓肿、骨

简述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主要用于G+菌、G-球菌、螺旋体,放线菌感染,对G-杆菌不敏感。  1.G+菌感染: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夹膜杆菌等。  2.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  3.螺旋体:梅毒、钩端、回归热螺旋体。  4.放线菌。

简述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1)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破坏β内酰胺环.  (2)耐药菌产生新的PBPs、对青霉素的亲和力降低。

使用羧苄青霉素的不良反应介绍

  ⑴与青霉素相似,主要以过敏反应为多见,且与其他青霉素类药物有交叉过敏反应,应用前须作该品或青霉素过敏试验,方法同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⑵大剂量静脉给药林致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血药浓度过高可发生急性酸中毒,电解质代谢紊乱。偶见血清转氨酶升高,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肝肿大伴压痛的轻型无黄疽型肝炎症状

使用苯唑青霉素的不良反应介绍

  口服后有的患者可有上腹不适、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少数有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停药后可消失。连续大剂量肌注患者可出现惊厥症状。少数儿童服用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停药后可消失。本品与青霉素g有交叉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荨麻疹等各类皮疹较常见,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

使用青霉素V钾的不良反应介绍

  一、不良反应:  1、常见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及黑毛舌。  2、过敏反应:皮疹(尤其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荨麻疹及其他血清病样反应、喉水肿、药物热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3、二重感染:长期或大量服用该品可致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舌苔呈

关于青霉素的分类介绍

  青霉素用于临床是40年代初,人们对青霉素进行大量研究后又发现一些青霉素,当人们又对青霉素进行化学改造,得到了一些有效的半合成青霉素,70年代又从微生物代谢物中发现了一些母核与青霉素相似也含有β-内酰胺环,而不具有四氢噻唑环结构的青霉素类,可分为三代:第一代青霉素指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G(苄青霉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的临床应用

  青霉素为治疗A组和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敏感葡萄球菌感染、气性坏疽、梅毒、鼠咬热等的首选药。肺炎球菌感染和脑膜炎时也可采用,当病原菌比较耐药时,可改用万古霉素或利福平。青霉素也是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的首选药。还可作为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等及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首选药。破伤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的抗菌作用

  青霉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以及各种致病螺旋体等。  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等作用强,肠球菌敏感性较差。不产生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及多数表葡菌对青霉素敏感,但产生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对之高度耐药。革兰阳性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及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如产气荚膜杆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

简述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

  钾、钠盐粉针剂稳定,常温下数年有效水溶液不稳定,常温数小时部分水解,效价↓,可产生致敏物质,故临用时配制。  抗菌效价:以国际单位(u)表示  1u=0.6μg钠盐 1mg钠盐=1667 u  1u=0.625μg钾盐 1mg钾盐=1595 u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青霉素G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于它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迄今仍是处理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是青霉素有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抗菌谱窄和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缺点,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959年以来人们利用青霉素的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

使用青霉素V钾片的不良反应介绍

  过敏反应 可能发生的变态反应包括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发热、关节痛、过敏性休克和过敏反应(哮喘、紫癜、胃肠道症状)。以上症状较少发生,并且比非肠道给药的情况显弱。 霉菌疾病患者的变态反应可能是由皮肤真菌的代谢物和青霉素的共同变应原性引发的。 胃肠道症状 恶心、腹泻、呕吐、

使用青霉素V钾胶囊的不良反应介绍

  1、不良反应:   口服青霉素V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及黑毛舌。过敏反应有皮疹、荨麻疹及其他血清病样反应、喉水肿、药物热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清转氨一过性升高、神经毒性和肾毒性均少见。长期或大量服用本品可致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

青霉素类抗生素用药误区实例分析

  1、患者,男,68岁,主因咳嗽5天、发热(T38.5℃)前来就诊,血常规示:WBC14.6X109/L。临床诊断支气管炎。    给予0.9%氯化钠注射用100mL+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2次/日;氨苄西林钠2g,口服,3次/日。    用药分析:青霉素+氨苄西林钠这是一对无关作用的联合,

关于半合成青霉素的介绍

  1、耐酸青霉素  苯氧青霉素包括青霉素V和苯氧乙基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同,抗菌活性不及青霉素,耐酸、口服吸收好,但不耐酶,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2、耐酶青霉素  化学结构特点是通过酰基侧链(R1)的空间位障作用保护了β-内酰胺环,使其不易被酶水解,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异恶唑类青

关于青霉素的体内过程介绍

  青霉素遇酸易分解,口服吸收差,肌注100万单位后吸收快且甚完全,0.5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约为20U/ml,消除半衰期(t1/2)为1/2小时。6小时内静滴500万单位青霉素钠,2小时后能获得20~30U/ml的血药浓度。青霉素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为46%~58%。青霉素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淋巴液、

关于糖苷类抗生素的基本介绍

  很多糖苷类抗生素在生物合成中经过了立体和区域选择性的糖基化,在这一生物反应中,糖基转移酶催化其结构中的糖基以单糖、双糖和寡糖链的形式结合到配基上从而形成特定的C?、N?和O?苷(Fig.1)。糖苷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糖基化通常是后修饰的最后一步,如万古霉素(vancomycin)、替考拉宁

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介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其分子结构都有一个氨基环醇类和一个或多个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键连接成苷而得名,多为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水,胃肠道不易吸收,一般需要注射给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为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为一类静止期杀菌剂,是治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  氨基糖

关于多肽类抗生素的基本介绍

  多肽类抗生素polypeptide antibiotic 具有多肽结构特征的一类抗生素。包括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类(杆菌肽、短杆菌肽)和万古霉素。  从多粘杆菌属不同的细菌中分离出的一组抗生素,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多粘菌素A、B 、C、D、E、K、M和P8种,其中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