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昆明动物所揭示肺癌侵袭转移新机制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吸烟和环境因素影响的增加,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首位死亡原因。肿瘤细胞分子水平的改变,如染色体、基因改变,已被认为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最主要机理。寻找新的肺癌相关基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深入研究肺癌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发现新的诊断标记物和治疗靶点有实际意义。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病理学科组在曹毅研究员带领下,刘敏霞、梁玉蓉、丁晓洁等系统研究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病理机制。首先,通过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肺癌细胞在12q13 区域发生异常 (Virchows Arch 2011, 458:561-569)。随后,对12q13 区域范围内基因表达进行筛查,发现MCRS1和RACGAP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异常高表达,并发现这两个基因异常表达与肺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等有关(Genes Chromosomes Canc 2013, 52:305-315)。......阅读全文

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

  全球每年有182万新发肺癌病例,死于肺癌者达159万人;我国每年有73万新发肺癌病例,死于肺癌者达61万人。可见,肺癌最常见、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近年发展起来的靶向疗法、免疫疗法显著改善了病人的预后。但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8%,深入研究肺癌的发病机理从而

一文了解外泌体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类型的85%以上,死亡率高达80%~90%。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筛查方法,70%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6%~18%。因此,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英科学家发现肺癌患者存活率与239个基因表达有关

  英国科学家发现,通过分析239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就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存活率。  目前,利用CT扫描仪能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但是这对降低癌症致死率没有明显效果。英国牛津大学胡江亭(音译)博士说:“如果人们能够在早期发现肿瘤,那么也肯定希望能够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以降低致死率。但是早期发现肿瘤和存

肿瘤常见生物标志物之:肺癌

肺癌被认为是全球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有效率十分必要。发现高效肺癌生物标志物运用于临床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几种有研究前景的肺癌生物标记物。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的/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

浅析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水通道蛋白4(AQP4)

  肺癌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探讨肺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抗肿瘤治疗新靶点是当前肺癌治疗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4(AQP4)在肺癌细胞中呈高表达,而且敲降AQP4可明显降低肺癌细胞迁移能力。作为一种广泛用于蛋白检测和分析的技术,Western印迹分析可以检测细胞或者提取物中的蛋白

生化与细胞所揭示LKB1缺失促进肺癌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

  10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季红斌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CRTC1-NEDD9 signaling axis mediates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caused

中科院宋建国研究员Nature子刊发表癌症新成果

  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人类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癌症相关死亡是肺癌造成的。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15%)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腺癌(40%)、鳞状细胞癌(30%)和大细胞癌(15%)。不同类型的肺癌,治疗策略和预后情况也不尽相同。近十年来肺癌发病率在中国攀升得很

中科院宋建国研究员Nature子刊发表癌症新成果

  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人类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癌症相关死亡是肺癌造成的。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15%)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腺癌(40%)、鳞状细胞癌(30%)和大细胞癌(15%)。不同类型的肺癌,治疗策略和预后情况也不尽相同。近十年来肺癌发病率在中国攀升得很

合肥研究院揭示低温等离子体对人肺癌细胞的调控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辐射生物医学研究室在低温等离子体对人非小型肺癌A549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和信号通路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Non-thermal plasma treatment altered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

南医大:miRNA调控肺癌侧群细胞的分化与沉默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癌,系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肿瘤。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上升,肺癌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s(18-25 nt),其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结合,降解mRNA或抑制蛋白翻译,从而

研究揭示血清外泌体miR-744-5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水平

  2010年以来,癌症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亦居于各恶性肿瘤之首。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被诊断出的类型,占肺癌总数的85%以上,主要包括肺鳞癌和肺腺癌。近年来,尽管在NSCLC的诊断方面取得了

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单细胞分析

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近十年肺癌的发病率分别占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和第二位,并且发病年龄有下降的趋势。肺癌的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始终居于首位,根本原因是肺癌的高转移能力。因为肺癌具有极强的侵袭性及转移能力,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III期、IV期),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因此,提高肺癌检出率、控制

“癌症性格”者患癌风险高出常人15倍

  英国精神病学家史蒂芬·格里尔在伦敦国王大学医院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对癌症病人的性格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提出了易患癌症性格的概念, 以“抑制愤怒”、“好人和温顺”为特征的C型性格是导致癌症的危险因素。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结果显示,肺癌成为最常见癌症。2014年,肺癌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

动物所发现雷公藤红素的直接靶点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病人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15%,因此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并开发针对该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对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IP2A(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是近年来发现的PP2A内源性癌性

今日ASCO要闻: 免疫疗法、精准医学、Claudin18.2

  今天ASCO渐入佳境,免疫疗法和精准医学作为本届年会的两大主题贯穿几个主要进展。  不出所料,检查点抑制剂及其组合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其中PD-1抑制剂进入肺癌一线治疗是重中之重,因为肺癌是世界死亡人数最高的恶性肿瘤。在Checkmate-012中,Opdivo/Yervoy组合产生43%总应答率

极性蛋白Scribble促进非小细胞肺癌顺铂敏感性的新机制

  《柳叶刀》杂志旗下子刊EbioMedicin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詹丽杏研究组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新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Loss of Scribble confers cisplatin resistance during NSCLC chemotherapy via

医学高科技:靶向荧光探针

  靶向荧光探针能够在术中实时点亮癌细胞,帮助医生判断肿瘤边界和发现转移灶,这一概念也被称为荧光引导手术(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FGS)。  在过去几十年中,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肿瘤诊治的能力,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一般基于生物体本身的物理特性或解剖学特征,缺乏特

专家点评Cell肺腺癌的帽子戏法 多组学整合精准医学来临

  肺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五年存活率不足20%【2】。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普遍存在的分型,大约占所有恶性肺肿瘤的一半【3】。LUAD最普遍的风险因素是吸烟,其他的风险还包括暴露在致癌物以及户外空气污染等等【4

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3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营养所研究发现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3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五年生存率仅为15%。因此,研究肺癌的意义十分重大。Eph激酶作为最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早期发育

这些年我们一起关注过的NSCLC治疗药物

  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数庞大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工业和交通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的肺癌发病率逐年攀升。近年来,我国各地的雾霾现象愈演愈烈,在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因素中,肺癌已然悄无声息地成为了NO.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类型肺癌的80%-85%,

营养所研究发现关于肺癌转移调控的新机制

  2月7日,《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谢东研究组题为EphB3 suppresse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metastasis via a PP2A / R

PDPN蛋白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潜在治疗靶点

  中国网健康讯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分子病理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曾凡博士等一项研究发现,PDPN蛋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及分子治疗的潜在靶点。这项研究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刊发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PDPN蛋白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潜在治疗靶点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分子病理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曾凡博士等一项研究发现,PDPN蛋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及分子治疗的潜在靶点。这项研究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刊发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  Pod

肺癌相关的肿瘤标记物大盘点

李贺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在呼吸科,肺癌可谓屡见不鲜,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大多数肺癌患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待等到确诊之时已基本属中晚期,所以肺癌的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比起肺癌的其他的检查手段,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一般早于胸部CT的异常,且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等优点,

高灵敏度量子点与单域抗体偶联产物检测肺癌和...(一)

高灵敏度量子点与单域抗体偶联产物检测肺癌和乳腺癌肿瘤生物标志物HER2的研究文献概述:癌症即恶性肿瘤,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如果能将癌症或恶性肿瘤在发病早期诊断出来,就可以争取时间,及早治疗,从而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虽然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癌症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中,但该方法干扰因素多,

FDA批准的用于实体瘤治疗的单抗类药物盘点

  全球范围内癌症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最主要病因,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的出现,发病率日益升高。在所有的治疗措施中,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为手术、化疗及放疗。尽管化疗方案效果显著,但该措施缺乏对于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因而容易导致对机体的系统性毒性,以及抗药性的产生。随着人类对于肿瘤细胞分子机理的深入了解

单细胞测序揭示肺癌肿瘤免疫细胞亚型的细胞图谱

  最近免疫疗法的出现标志着多种癌症的研究和护理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世界各地的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那些对治疗有反应的人来说,结果可能是激动人心的。激活病人的癌症免疫系统可以杀死或缩小肿瘤,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完全缓解。  尽管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只有少数人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原因尚不清楚。  免

论大部分实体瘤患者CAR-T临床试验为何只有一半

  CAR-T疗法在恶性血液肿瘤中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使其逐渐成为近年来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然而血液肿瘤(非实体瘤)仅仅是众多癌症中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症数据指出:约90%的癌症发病率都是由实体瘤引起,但关于实体瘤的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却很少。   如下图所示:2019年发表在

生物医药领域的黑马:CRISPR/Cas9 技术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深受研究人员的喜爱,那么它为什么如此优秀呢?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repeats)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Cas9(CRISPR associated nucle

CRISPR/Cas9 技术介绍

优秀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深受研究人员的喜爱,那么它为什么如此优秀呢?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repeats)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Cas9(CRISPR associated n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