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也许时间将为人造生命洗去忧虑

摘要:一个名叫“辛西娅”(synthia)的人造生命体在美国私立科研机构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诞生――上周末传出的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全球各方高度关注,并再次引发伦理争议。 有人认为文特尔夸大了人造生命的重要性,但更多科学家倾向于相信合成微生物的应用潜力。中科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研究员郭礼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本质上讲,合成生物学技术与人们熟知的基因工程是一码事,只不过之前更多的是改造一个或两三个基因,而此次是对整个基因组的彻底再造。他强调,“尽管人造生命并非一次划时代的技术突破,却丝毫不妨碍它成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实际上,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基因工程技术也曾遭遇生物安全方面的强烈质疑。郭礼和说:“在新技术面前,总有人杞人忧天,相信时间可以最终洗去人们的忧虑。” 为生命“舞台”彻底更换“剧本” 关于“辛西娅”的身世,公众的理解尚有些模糊。按照已有报道的说法,研究人员先是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蕈状支原体的细菌......阅读全文

科学家称未来可用软件设计细胞创造外星生命

  克雷格·文特尔的研究团队在2010年成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生命。他认为,人类很快就能够利用电脑软件和3D打印机来设计细胞和有机体。这些细胞可以用来制造生物燃料、对抗全球变暖、发展新的药物,甚至创造出外星生命。   2010年,克雷格·文特尔的团队用基因合成技术得到的基因组替换了一个自然细

“人造生命”令世界不安

今年63岁的美国遗传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被称为基因研究急先锋、“人造生命狂人”。  科学家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本是件寻常事。  但极少有人像克雷格·文特尔这样在发表研究后需要参加国会听证会,回答议员对有关研究成果所抱有的疑问。文特尔等人造生命研究专家定于27日在国会就引发伦理担忧的人造生命研究

是人造生命还是修改生命 “合成细胞”定义引争议

被冠以“人造生命之父”的克雷格·文特,只是认为其团队成功改造了新种类的细胞而已。  15年来,克雷格·文特尔(J. Craig Venter)博士一直追逐着一个梦想:从零开始构建出一个基因组,然后用它创造合成生命。现在,他和Craig Venter研究所(JC

科学家扮演“上帝” “人造生命”能应对能源危机?

  Synthia,若干年后,人类科技的里程碑上将铭刻这个名字,尽管它只是一个细胞。与千千万万细胞的区别不只是它上面留下了46名科学家的名字,以及 “生存”、“犯错”、“战胜”、“用生命创造生命”等评价——这是个人造的细胞。克雷格·文特尔,制造这个人造细胞的美国科学怪人,从此被称为“挑战上

人造生命是否存在着威胁?

  世界首个“人造生命”日前在美国诞生,现在人类的能力已经拓展到可以“操纵”自然界。不过这一科技突破也引来不少诟病,批评人士说人类怎能堪当“造物主”之职,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下令在下周举行听证会,讨论这一问题。  项目的负责人J·克雷格·文特尔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

文特尔:越战老兵如何“制造生命”

  摘要:文特尔团队合成第一个“人造细胞”,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了关键一步,但也有反对者认为,这或引发生物伦理和可能生物危害。  在让自己的拥趸多等待了2年之后,64岁的克雷格·文特尔(J Craig Venter),终于在上周对外界公布了让世界震惊的消息——他和他的团队实施了人造DNA激活细胞的实验

人造生命:福兮?祸兮?

   "人造生命"原理   1、科学家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将它的染色体解码。然后利用化学方法一点一点地重新排列DNA。   2、将重组的DNA 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   3、将人造DNA 放入另外一个受体细菌中。通过生长和分离,受体细菌产生两个细胞,一个带有人造DNA,另

新生命如何在实验室“被创造”

  第三部曲的演奏  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丹尼尔·吉布森小组选取了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供体细菌),其基因组只有108万个碱基对。研究人员把它的染色体(DNA)解码,然后利用化学方法一点一点地重新排列这种支原体的DNA序列,即对四个碱基对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薛京伦:中国尚无人造生命研究 急功近利体制使然

人造生命诞生?复旦生命科学学院首席教授:距离应用还早  上周,64岁的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向外界公布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消息——他和他的团队成功实施了人造DNA激活细胞的实验,全球第一个 “人造细胞”在他们的实验室中诞生了。  消息引发舆论大哗,有人称其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操控生命的方式,等于创造了“

里程碑式的突破

   首先想提一下,这次克雷格·文特尔的工作到底是人造细胞还是人造生命,因为媒体报道时这两个词都出现过。我觉得称人造生命可能更为合适,因为文特尔只是合成了基因组,并把这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被去除了基因组即所谓被淘空的支原体“空壳”里去,这个“空壳”本身虽然有细菌细胞的膜和内含物,但没有生命活动,可是

人造生命获重大突破 “三步走”只差最后一步

生物学家们一直期待这样的场景:在电脑上先“编程”设计某种生物,摁下“打印”键,接着按图纸生产出需要的DNA,最后植入某个细胞―――一个全新的生命便制造出来了。这个大胆的想法也许很快能成为现实。美国媒体报道说,备受关注的人造生命研究日前取得重大进展,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制造出了

把人造细胞叫“人造生命”有点过

  计算机是“人造细胞”之母   许多基因技术的研究总是伴随着伦理纷争。此次研究公布之后,也在社会上引发热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致信负责生物伦理问题研究的一个总统委员会时表示,需要确定这类技术的合适伦理界限,将其危害控制到最小。在各种伦理问题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父与母”的问题。辛西娅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美制造出迄今最简单人造合成细胞

  创造一个生命最少需要多少个基因?大名鼎鼎的美国生物学家、科学狂人克雷格·文特尔带领团队“算”出了目前的最小值:473个。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中,他们宣称设计并制造出了最简单的人造合成细胞。   这个被称为Syn3.0的人造生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实验器皿中横空出世。它的基因数量是世界上基因组规

合成生物学:正在"起飞"的技术

  文特尔:聪明的"园丁"   生物技术有时更像人与自然交流的一种传统方式:园艺。园艺技术主要是通过修剪与嫁接。以基因为"修剪嫁接"对象的生物技术却遇到了这样的拦路虎:生命体有自己的一套方式,而不管人类"主人"有什么打算。生物技术中的"修剪"包括去除一些虽对野生生命有好处但却消耗能量,不利完成

人造生命将带来哪些商业变革 媲美微芯片?

  热衷于不断突破的克雷格 文特尔(Craig Venter)一直备受瞩目,也备受争议。眼红的同行把这位科学怪才、发明家和实业家比作希特勒(Hitler),《时代》(Time)杂志说他是“科学坏小子”。而鄙人曾在一本书中,把他比作浮士德医生(Dr. Faustus),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名医生,

《发现》杂志介绍“全球最重要的六大实验”

涉及神经科学、物种保护、暗物质研究、人造生命等六大领域 美国《发现》月刊12月号发表文章,题目是“全球最重要的六大实验”,文章摘要如下。 蓝色大脑计划科学家依靠计算机模型来解读科学中最难攻克的难题:宇宙的起源,原子变化和地球未来的气候。现在一台显示人脑活动的计算机模型正在设计之中。瑞士洛

“人造生命”研究在巨大争议中依旧进行

  对于生命的定义,科学家各有不同的解释,但他们一致认为,生命至少应该具备3个特征:承载容器、新陈代谢和复制繁殖能力。一个容器,像细胞的细胞膜;新陈代谢把基本的营养物质转化成细胞成分;基因能够传给后代或随环境变化的复制细胞的化学指令。  3年前,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生物学家埃尔伯特·里勃切特称,已制造

“父母”是电脑 美科学家成功创造“人造生命”

  “我们将其称之为第一个人造细胞,这是真正的细胞。这是地球上第一个父母是电脑、却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物种。”  ——美国基因组学先锋  克雷格·文特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的人造蕈状支原体  把无生命的化学物质变成有生命的有机体,美国一个私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成功地做到了。 

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诞生 新技术或可带来新绿色能源

  在人们还津津乐道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的时候,美国人又发布了一项新的科技成果。当地时间5月20 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并将其命名为人造儿“辛西亚”。  辛西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许多争议。赞成者说,这个技术优势多,短期而言,可以用于制造

张田勘:人造生命 见仁见智

  美国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两年半时间的研究和实验,近日终于首次成功实施了人造DNA激活细胞的实验。在3月份的一个星期五,科学家们在离开实验室之前将一百多万对人造DNA碱基对注入到山羊支原体细胞中。当星期一回到实验室时,他们发现这些细胞正生长成一个个细胞群。   文特尔研究所的这一结果

从无生命中创造生命

  克雷格·文特尔团队培育出首个人造基因组后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人通过网站、E-mail等途径提出了大量问题。《科学》杂志特邀请科学记者伊丽莎白·彭尼西和俄勒冈里德大学科学哲学家兼《人造生命》杂志主编马克·贝多给予解答。本刊摘译其中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问:这项成就是否真的代表着新生命的创造? 

科协学术沙龙热议“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生物安全”

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在《科学》上公布了历史上首个“人造单细胞生物”的诞生,这是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创造并能自我复制的新物种。文特尔的这一“爆炸新闻”,立即给公众带来了惊叹和恐慌。像克隆技术最初的发展一样,合成生物学也迅速成为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科学家

人造生命是与非

  美国基因组先驱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上月宣称,已制造出第一个有自我复制能力的人造细胞。公众对此反应不一,有的疯狂喝彩,有的深表不安,很多人则不太确定应该抱什么想法。当今之世,从“哇”到“喔”,只是短短的一步。  文特尔把他这项成就形容为创造生命,“完全得自于一个合成

窦文涛:人造生命打开潘多拉魔盒 人类多半会自取灭亡

  核心提示:窦文涛认为,人造生命辛西娅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但这一创造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张鸣认为,人类的野心太大,潘多拉魔盒打开以后,其实人是很难控制的,人类走到今天其实算很幸运了。窦文涛说,人类的好奇心决定了,人类这个物种,多半是自己把自己玩完蛋的。  凤凰卫视5月3

基因研究先驱预测:人类将再造外星生命形式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英国每日电邮报道,近日一名DNA研究的先驱预测,在未来,人类将能够再造外星生命形式,并利用类似3D打印机的生物技术打印出有机体。帮助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博士利用化学物质将DNA插入细菌细胞里,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合成

文特尔:越战老兵如何“制造生命”

  耗资逾4000万美元  文特尔是在4年前向“人造生命”开始进军的。当时,他和他的团队通过实验证明了,将自然的DNA注入另一个细胞是可行的,而后,他开始了用人工合成的方式制造DNA,并在2008年年初,合成了一个多达58万碱基的人造基因组,是当时最长的。  因此,这位当时刚刚年过花甲的美国科学家在

美就“人造生命”引发伦理担忧举行听证会

  科学家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本是件寻常事。  但极少有人像克雷格·文特尔这样在发表研究后需要参加国会听证会,回答议员对有关研究成果所抱有的疑问。文特尔等人造生命研究专家定于5月27日在国会就引发伦理担忧的人造生命研究作证。担忧  文特尔率领的研究小组20日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

“人造生命”研究在巨大争议中依旧进行

  人类探索自然的本能  很多人谴责文特尔进行生命研究是出于个人利益,是为了聚集金钱,这话似乎不够公正。文特尔说:“我从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很多钱,我已经是亿万富翁。”他的豪华别墅高居在山腰之上,俯瞰着加勒比海,但这种好生活却使他烦躁不安。  他被迫离开塞莱拉公司后,分到了大量金钱,生活安逸,然而情绪非

人造生命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研究过程  人造DNA注入山羊支原体细胞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杨焕明用“借鸡生蛋”来形容这种创造新生命的方式。  在一个星期五,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离开实验室之前,将一百多万对人造DNA碱基对注入到山羊支原体细胞中。当星期一回到实验室时,他们发现这些细胞正生长成

解码生命

  康辉:人类制造的生命反过来成为人类最可怕的敌人。这样的题材在各种科幻电影和电子游戏中已经并不新鲜。但在现实世界,这似乎还只是一个遥远的假想。然而,本月20号,美国科学家们宣布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这让人们对于人造物种有了更清晰的想象,主导这一研究的生物学家克莱格•文特尔则再度成为争议的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