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专家发现通过对水稻关键基因调控或可实现低肥高产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水稻关键增产基因DEP1能调控氮肥高效利用,或可帮助改良水稻品种,实现少施肥高产量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等人带领的科研团队近日在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DEP1是他们之前研究发现的一个中国超级稻增产关键基因。这次在历时5年的新研究中又发现,这个基因的等位突变体,在水稻营养生长期(根茎叶等的生长期)表现出对氮肥钝感,而在生殖发育期(花、种子、果实等的生长期)对氮的吸收和利用率提高。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基因调控在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的条件下实现水稻更高产量。 进一步研究发现,DEP1基因负责编码的蛋白质是G蛋白伽马亚基。G蛋白是调控动植物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包括阿尔法、贝塔和伽马3种亚基。研究人员还发现,减弱G蛋白中的阿尔法亚基或者增强贝塔亚基的活性,也能对水稻造成氮肥钝感效应。这说明,G蛋白的3种亚基都可以作为调控植物对环境中氮信号感知......阅读全文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观遗传学什么是重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我国学者揭示水稻分蘖角度调控的分子机制

  分蘖角度是禾本科植物的分蘖与主茎之间的夹角,与作物群体产量密切相关。解析水稻分蘖角度调控的分子机制对于改良水稻株型进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主要通过遗传学手段发掘了调控水稻分蘖角度的主效QTL和调控基因。然而,分蘖角度是一个复杂的农艺性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调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09申报指南发布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日前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

北大,中科院最新Nature子刊揭示miRNA的新调控作用

  生物通报道: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生科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单子叶植物所特有的、受RSV侵染抑制的水稻负调控抗病因子miR528,这项研究揭示了miR528及其调控的靶基因在水稻与病毒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抗病机制。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Plant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

上海交大张大兵教授最新PNAS文章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大兵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Two rice receptor-like kinases maintain male fertility under changing temperatures”。该项研究克隆了一个新的水稻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10,tms10突变

四川农业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水稻研究新成果

  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PTB1通过控制花粉管生长调控了水稻的结实率,这一研究发现对于培育新型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论文“Natural variation in PTB1 regulates rice seed setting rate

2018前10月生物医学风云榜 袁隆平 曹雪涛及施一公等上榜

  经过特殊的算法,我们得到了2018年前10个月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及最火爆的3个重大学术界事件,能够上榜的风云人物/事件,都曾长时间占据过100多个公生物医学公众号的头版头条。  在此,我们精选了其中的3个事件及16位风云榜人物。我们对其进行了划分,分别是:6星级的3个事件,分别位诺贝尔奖,国

基金委发布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合作项目征集指南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征集指南   一、项目说明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下属10个中心(研究所),即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

水稻抽穗期调控新机制被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鉴定水稻抽穗期关键基因 Ehd1 的调控机制,并对其作用模式进行深入解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水稻抽穗期是与季节和区域适应性相关联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

“十二五”国家计划农村领域2013年度备选项目征集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做好2013年农村领域备选项目公开征集工作,按照科技部关于《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暂行办法》,制定本指南。   一、推荐领域与方向   专题1:生物种业   (一)研究方向:超级稻新品

两省公布自然基金拟立项完整名单!杰青、优青共220人

  1、江苏省拟立项杰青50人  2、黑龙江省拟立项杰青20人,优青150人  2020年度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蛋白激酶PK1调控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的分子机制解析与育种利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2高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控形控性和接头耐蚀抗疲劳基础

研究揭示水稻基因组“垃圾DNA”的真相

  对于动植物的DNA来说,仅有不到5%能够翻译成蛋白质,进行生命活动。而大部分DNA转录成RNA之后,便不再继续翻译,这些非编码RNA一度被认为是转录中的“噪音”“暗物质”,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垃圾DNA”。  近十年来,随着探索未知的技术的进步,这些所谓“垃圾DNA”的重要性才开始为人们所了解。

研究揭示水稻基因组 “垃圾 DNA” 的真相

  对于动植物的 DNA 来说,仅有不到 5% 能够翻译成蛋白质,进行生命活动。而大部分 DNA 转录成 RNA 之后,便不再继续翻译,这些非编码 RNA 一度被认为是转录中的 “噪音”“暗物质”,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 “垃圾 DNA”。  近十年来,随着探索未知的技术的进步,这些所谓 “垃圾 DNA

华中农大:水稻株型及分枝调控研究获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王磊等在水稻株型及分枝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通过分析水稻3个microRNA及其靶基因在水稻株型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揭示了一个新的控制水稻株型建成的调控途径。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水稻的产量由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共同构成,彼此之间相互

高产揭秘——中国科学家解析水稻分蘖角度调控机制新进展

2019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永红研究组与李家洋研究组合作在 Molecular Plant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OsBRXL4 Regulates Shoot Gravitropism and Rice Tiller Angle through Affecting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衰老研究项目知多少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

水稻OsSFL1基因可调控水稻开花期

   近日,生物所谷晓峰课题组在表观遗传调控水稻开花期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发现了表观遗传关键调控因子OsSFL1具有介导组蛋白去乙酰化动态修饰的功能,进而调控水稻“适时”开花。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人类超过80%的食物来

中国科学家成功鉴定水稻氮高效基因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获悉,该所储成才研究团队通过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及地区的110份早期水稻农家种在不同氮肥条件下进行全面的农艺性状鉴定,发现水稻分蘖(分枝)氮响应能力与氮肥利用效率变异间存在高度关联。 研究团队利用全基因组关

中科院Nature子刊水稻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sMADS57 and OsTB1 modulates rice tillering via DWARF14”的文章,证实通过水稻MADS57与TB1之间相互作用,结合miR4

MOC1等基因调控水稻分蘖芽的伸长

  分蘖是决定水稻产量的核心要素之一。水稻分蘖形成一般认为包括分蘖芽的形成与分蘖芽的伸长两个独立的生物学过程。解析水稻分蘖形成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理论价值,同时对水稻株型改良及品种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家洋院士及

薛红卫教授首次鉴定 调控水稻颖壳细胞形态的关键基因

  粒形对水稻产量和种子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水稻颖壳的长度和宽度决定种子的粒形,目前已经鉴定了多个调控粒型的因子,研究表明转录调控、翻译后调控、激素信号等通过影响细胞分裂或细胞延伸调控了水稻粒形,但是在细胞层面对颖壳细胞形态调控的机制让了解较少。  作为细胞骨架的重要构成成分,微管在细胞形态调控方面具

遗传发育所在水稻长日照开花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植物开花直接影响着植物能否正常的繁衍后代,并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已有研究表明,开花素通过微管系统到达顶端分生组织,激活其他基因的表达,最终促使植物开花。水稻开花转换时间(即抽穗期)决定了水稻品种在不同区域的适应能力和水稻产量。因此,对水稻抽穗期调控基因的克隆和鉴定对揭示水稻开花

长粒圆粒谁控制?我科学家破解水稻粒长调控"机密"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魏艳)长粒大米还是圆粒大米由谁来决定?近日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可调控水稻的粒长和品质,成果被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  这一成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

Nature Plants:我科学家揭示水稻粒宽与粒重调控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研究组,在水稻粒宽与粒重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经过多年努力,揭示了控制水稻粒宽与粒重关键基因GW5通过调节油菜素内酯(brassionsteroids, BR)信号途径调控水稻籽粒发育的新机制,初步阐述了其功能作

中科院,中国农大合作发表PLoS Genet文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细胞骨架蛋白TCS1调控细胞大小和形状的新机制。TCS1与微管马达蛋白KCBP复合体互作,能调控植物细胞大小和形状的新机制,这对于解析细胞形态建成的分子遗传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研究成果10月21日在线发表于P

吃了一辈子的水稻,为何如此多样?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作物基因组选择育种创新团队和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肯·奥尔森团队合作完成了水稻(亚洲栽培稻)及其祖先种(普通野生稻)非编码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注释,研究了水稻lncRNA的进化历史,并从全基因组水平揭示了ln

科学家揭示水稻抽穗期调控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鉴定出一个新的水稻抽穗期微效调控因子,并对其作用模式进行了深入解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 抽穗期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决定着水稻的季节、区域适应性以及产量。适宜的抽穗期是水稻稳产高产的保障。因此,深入认识

2013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条例》的有关规定,经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奖建议名单,现将有关建议名单予以公布,同时在中国科学院院网站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为异议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授

研究揭示水稻miR528积累的精细调控和抗RSV病毒机制

   miRNA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性的一类重要转录后调节因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研究组早期通过对水稻miRNA加工关键酶OsDCL1蛋白的研究,鉴定到了一系列重要的水稻miRNA成员(Liu et al., Plant Physiology, 2005)。其中,m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