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植物如何在生物大灭绝时期中幸存下来的?

地球在46亿年的漫长地质演化历史中曾经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最著名和为人们熟知的是最近一次: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新世之交(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K-Pg)生物大灭绝事件(图1),因为它标志着长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结束。图1. 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新世(K-Pg)生物大灭绝事件(上图来源于沈树忠等, 2017.科学通报;下图来源于网络) 目前的研究公认引发这次大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颗直径大约十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留下的撞击坑(Chicxulub陨石坑)平均直径有180公里。大量的古地质、古环境和古生物学等多方面证据表明,这一毁灭性事件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导致全球范围内产生尘埃云,遮天蔽日,在几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内隔绝了阳光,低水平的光照使植物难以进行光合作用。海洋中的藻类和陆地植物逐渐死亡,整个食物链崩溃,大型动物纷纷饿死。 同时全球......阅读全文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是与非

  生活于我国广西的白头叶猴,至今已有300多万年的生存历史。这一物种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水和生物多样性”。   多样的生物不仅能直接为人类提供各类资

生物大灭绝正在进行 人类活动所引发

  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言论,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事实”。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博士介绍,目前,来自各个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对物种进行观测和保护,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已经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期,而且由于生

你信吗 地球正在经历第6次物种大灭绝?

濒危动物羊驼  在地质史上,由于地质变化和大灾变,生物经历过5次自然大灭绝。现在,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进入第6次大灭绝时期。7月18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在首都科

最新研究发现海底甲烷或导致再次生物大灭绝

  乳齿螈和喙头龙。乳齿螈是晚三叠纪生物灭绝前最大的陆地动物之一。喙头龙也是此次灭绝的一种爬行动物。  北京时间7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荷兰古生态学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海底释放的甲烷将可能会导致地球上再次出现生物大灭绝。研究人员认为,根据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特点,生物大灭

远古大灭绝的“幸存者” 死海化石揭示古植物演化之谜

在死海沿岸发现的古老针叶植物化石 图片来源:明斯特大学  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最为严重的全球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短时间内造成了超过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生物灭绝。  但是有迹象显示,植物可能存在较优的应对方法。2018年12月2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的一篇

多位科学家质疑“人类百年内灭绝说”

   澳大利亚著名微生物学家预言,由于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天然资源耗尽,以及控制不了的气候变化,人类将在100年之内灭绝。不过,反对者称,这种说法太过悲观,芬纳只考虑到科技发展给人类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没有想到科技也会为人类提供帮助,足以化解可能发生的危机。澳学者:人类还有一百年 

第六次大灭绝事件即将来临:人类能否幸存

  据国外媒体报道,过去四年间,地球的蜂群出现了令人不安的变化,而养蜂者则无助地寻找解决方法。这些原本如同机器一样运转的昆虫群体陷入了莫名的混乱:工蜂飞走,不再返回蜂巢;未成体的蜜蜂漫无目的地游荡;日常的工作陷于停顿,直到蜂蜜停止生产,卵也因此而死亡。自2007年冬季以来,已有30%的蜜蜂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探秘者

  在南京古鸡鸣寺边上有一个古老的科研单位,它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南京古生物所是我国专业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杨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真核藻类爆发或导致奥陶纪生物大灭绝

  记者6月18日从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安·皮尔逊课题组获悉,这一课题组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海洋真核藻类的大爆发,或触发赫南特冰期,并间接导致奥陶纪末期生物的集体灭绝。该成果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  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5亿年前,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中最古老

恐龙灭绝蛙类崛起

  今天的蛙类可能要感谢曾经导致恐龙灭绝的地球灾难。  一项新研究表明,今天地球上存在的88%的蛙类与距今6600万年前扫灭地球上绝大多数陆地生物的行星撞击有关。几乎10个该类两栖动物中就有9个是生物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三个世系的后代。它们均来自白垩系与古近系的交汇点(正式名称是KT界限),而这正是灾

南京古生物所发现二叠纪末海、陆相生物大灭绝一致

  二叠纪末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地质记录表明在这一大灭绝的层位有明显的碳同位素变化、温度升高、海洋酸化等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从而表明当时地球大气和海洋等均发生了明显的环境恶化,因此,这些环境变化理应在海陆相沉积中均有表现。然而,长期以来有关海陆生物大灭绝是否同时发生存在重大分

吕植: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人为导致

  著名生态保护专家,曾被称为世界上和大熊猫最亲近的人。自1985—1993年,吕植深入山林,对熊猫进行了八年的系统野外研究工作,她所参加撰写的《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获1990年全国第五届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秦岭大熊猫生态学研究》,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她在《生

吕植:第六次物种灭绝是人为导致

生态保护专家吕植野外考察。  著名生态保护专家吕植,曾被称为世界上和大熊猫最亲近的人。自1985-1993年,吕植深入山林,对熊猫进行了八年的系统野外研究工作,她所参加撰写的《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获1990年全国第五届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秦岭大熊猫生态学研

石油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石油污染是指石油开采、运输、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泄漏和排放石油引起的污染,主要发生在海洋。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可通过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进行迁移、转化。油类可沾附在鱼鳃上,使鱼窒息,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破坏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产品质量。油膜形

日发现陨石撞地球致海洋生物灭绝证据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约2.15亿年前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海洋生物灭绝的证据。   日本熊本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显示,该校和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等研究人员2013年在岐阜县等地的地层中,发现了三叠纪晚期(2.37亿年至2亿年前)巨大陨石撞击地球的有力证据,研究人

野生物种的“银行” 并非想进就进

  目前,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各类种质资源20955种,169281份(株)。其中,野生植物种子8855种,占我国野生植物物种的30%。图为部分种子灯片。  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每1平方公里有100种植物物种,而在这里,一脚踩下去就有上百个植物物种。  这里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地球迎来末日的N种方式

  近日,霍金针对人类与地球的相依关系再次发出警告: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年限仅剩下100年。在未来的100年内,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到外太空寻找可能居住的星球,否则将面临灭亡的命运。   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终将离开地球家园,会以哪种方式告别?  十万年前,莫纳罗亚火山的部分山体从夏威夷岛断裂并沉入太平洋,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山东平邑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白垩系-古近系(K/Pg)界线标志着新生代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该界线记录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中五大灭绝事件之一,导致了海洋中菊石和箭石等生物的灭绝;同时,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的(非鸟)恐龙时代也宣告结束。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粘土层是寻找该界线的标志,该粘土层的底界也是

联合国最新报告:全球未能实现生物多样性目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0日在内罗毕发布的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指出,全球未能实现此前承诺的到2010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速度显著放慢的目标。地球生态系统所承受压力正在逼近若干“临界点”,如不迅速采取根本和创新性行动保护并可持续地利用地球的多种生物,支持全球经

石油污染的防治治理-土壤防治方法

海洋石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其中以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采,以及沿岸工业排污为主,由于石油产地与消费地分布不均,因此,世界年产石油的一半以上是通过油船在海上运输的,这就给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带来了油污染的威胁,特别是油轮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发性石油污染,更是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nbs

狼吃羊,羊吃草?看大数据怎么说

  在生态学研究中,有一个持续已久的辩题——究竟是“狼吃羊,羊吃草”,还是“草控制羊,羊控制狼”?但现有的单个生态系统内进行的个别物种的研究,不足以解析该问题背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近期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的一项研究“Trophic interactions among v

物种大灭绝真的会来吗?专家称每天灭绝74种

  日前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2010年濒危动物名单”。名单显示,面临危机的动物种类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种,33%的动物种类面临灭绝危险。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威尔逊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此次调查公布的名单,不过是“冰山的一角”,有灭绝危

全球最大的植物工厂 没有土壤阳光也能“种”菜

植物工厂的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内调试温度。   在完全密闭的空间里,没有阳光、雨露和土壤,蔬菜能否健康成长?  来自植物工厂的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植物工厂是什么?它长啥模样?蔬菜在这里怎么生长?它们和传统种植的蔬菜有啥不一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走进全球面积最大的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一探究竟。

29种重要作物一半“近亲”未被收录基因库

图片来源:NORA CASTANEDA/CIAT   面对气候变化,植物育种家日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基因组,研究其诸如耐旱性、抗病性等特征。一份囊括455种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全球性分析显示,54%的相关野生近缘植物在基因库的收集过程中被忽视,这其中的很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却从未被收

侏罗纪公园之梦:生物学家打算用新技术来复活灭绝动物

  这是上个世纪的侏罗纪公园之梦。   现在,生物学家们打算用新技术来复活灭绝动物。   不过,这真的好么?   侏罗纪公园之梦:生物学家打算用新技术来复活灭绝动物   已灭绝的大海雀   日本科学家Katsuhiko Hayashi在实验室里,用编辑过的老鼠上皮细胞造出了八只小老鼠。现在

四川组建“联合舰队”剑指紫茎泽兰

  久不施工的城区工地内往往杂草丛生,小区绿地内总有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甚至家中的花台如不及时打理也会“一派繁茂”……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不经意间,其实也带来一个全球性的大话题——外来生物入侵。据不完全统计,作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由此造成的农、林、牧、渔业

高校实验废弃物分类与安全处置探讨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实验室教学、科研任务日趋繁重,实验室废弃物如不及时、有效、安全处置,必将对实验室安全造成较大的隐患,更可能造成对人员、环境的重大威胁,本文对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危害及安全处置进行了探讨。  引言   高校实验室多为相对独立的单位

方精云院士等主编《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出版发行

  近日,由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方精云、王志恒、唐志尧等主编的《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中英文双语版及英文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德国Springer联合出版。该图集全三册共2000余页,详细介绍了我国全部11400余种木本植物基于县域的分布区及相关气候信息,是目前世界上物种收录最完备,分

中国2020十大科技进展你知道几个?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腾讯集团发展研究办公室协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1年1月20日在京揭晓。  以下为中国2020十大科技进展  &nbs

绿色守护者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用1000多公顷的园区收集了1300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是我国展示热带植物、热带花卉、热带雨林的最经典景区。 记者佘惠敏 摄  “群山叠叠一豁平,万木森森树海行。一江碧水西折东,勾出半岛葫芦型。无霜无雪四季春,不冷不热神仙境。花开不谢叶常绿,好个植物大本营。”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