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所贵州凯里动物群埋藏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生物群在寒武纪之后的大量消失一直是一个未解的科学谜题。在众多的假说当中,潜居生物的崛起造成后期生物扰动(bioturbation)频繁导致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在寒武纪之后大量消失是被大部学者认同的一个解释。但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林日白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却提出了有力证据来推翻此假说。 在最新一期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林日白等人共研究了323块保存精美的5.13亿年前的属于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的贵州凯里生物群标本。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拍摄微体粪粒,以及应用最新X光微体扫描设备和三维模拟软件,研究人员成功地还原了棘皮动物化石与潜穴遗迹化石的三维保存关系,证明潜居生物所遗留下来的遗迹化石和其它底栖动物化石是同期存在,共同生活在凯里组的海底。 此论文对布......阅读全文

中国学者推翻“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消失原因假说

  “距今约5.13亿年前的寒武纪‘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消失并不是因为贝壳、蠕虫等潜居生物的扰乱与破坏。”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林日白宣布,他和他的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找到有力的佐证,推翻了此前学界普遍认同的假说。  林日白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了最新一期的国际地学核心期刊《三古(古地理学

南京古生物所贵州凯里动物群埋藏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生物群在寒武纪之后的大量消失一直是一个未解的科学谜题。在众多的假说当中,潜居生物的崛起造成后期生物扰动(bioturbation)频繁导致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在寒武纪之后大量消失是被大部学者认同的一个解释。但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

威尔士发现4.6亿年前的海底“迷你世界”

近日,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一支国际联合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该生物群因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而被称为海底“迷你世界”,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5月1日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威尔士发现4.6亿年前的海底“迷你世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499788.shtm近日,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一支国际联合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该生物群因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而被称为海底“迷你世界”,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

清江生物群的发掘:破解生物进化谜团的化石宝库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至此,地处中国宜昌长阳地区,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清江生物群”,首次向世界摘下它神秘的面纱,成为进化古

清江生物群打开寒武纪“新宝藏”

  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科学》发表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该团队在中国宜昌长阳地区发现的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即“清江生物群”。  寒武纪大爆发与生命起源、智能起源等重大里程碑事件一起被列为六大自然科学难题。

南京古生物所澄江生物群群落生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国云南的澄江生物群是迄今为止全球寒武纪最早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化石群,以大量精美保存的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而举世闻名。澄江生物群展示了5.2亿年“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奇妙的海洋生物面貌,是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演化事件最为重要的化石宝库之一。   众所周知,群落生态学研究对于了解生物之间相互作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螯肢类动物起源

  螯(音:áo)肢动物是包括蝎子、蜘蛛、蜱螨和鲎(音:hòu)等在内的超过11.5万个物种的庞大节肢动物类群,对于寒武纪大爆发期间该类群动物是否已经起源一直不是很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课题组法国籍博士后塞德里克·阿里亚(Cedric Aria)和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同行

5.04亿年前临沂动物群:探索远古生命新窗口

4月15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获悉,南古所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团队发现了来自华北地区一处距今约5.04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并命名为“临沂动物群”。相关研究成果4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这一

研究发现距今约5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团队报道了来自华北地区的一处距今约5.04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并命名为“临沂动物群”。这一独特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为深入了解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动物早期辐射分异、迁徙扩散、群落结构和生物古地理提供了新的窗口。该项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奥陶纪最大的钙化蓝细菌化石生物群

  蓝细菌钙化作用是指某些蓝细菌属种可以利用水中的HCO3-进行光合作用而引起细胞外的胶鞘附近PH值上升,进而引起水体中的碳酸钙过饱和而在其胶鞘(EPS)内部或表面沉淀。发生钙化的蓝细菌胶鞘可以保存为化石,确切的钙化蓝细菌化石从新元古代开始大量出现,在古生代和中生代某些时期的海相碳酸盐地层中广泛分布

石板滩生物群发现新的恰尼虫化石

  恰尼虫(Charnia)是最具代表性的埃迪卡拉化石之一,在阿瓦隆组合(距今约5.75-5.6亿年前)、白海组合(距今约5.6-5.5亿年前)、纳玛组合(距今约5.5-5.39亿年前)三种面貌不同的埃迪卡拉生物群中均有发现。它也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多的埃迪卡拉化石之一。然而,关于恰尼虫亲缘属性、生长

加拿大伯吉斯页岩发现5亿年前怀孕的节肢动物化石

  科学家在瓦普塔虾的化石中发现虾卵(紫色部分)。  研究员指今次发现更进一步了解寒武纪大爆发期间,生物繁殖的情况。  (神秘的地球报道)加拿大有科学家近日分析加拿大境内洛基山脉的伯吉斯页岩,发现5亿年前的节肢动物瓦普塔虾(Waptia)的化石,更在其甲壳下发现虾卵,相信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怀孕化石

显微CT:“看见”6亿年前化石里的细胞核

  日前,科学家在我国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中确认了最古老细胞核结构的存在。图为一枚7-细胞期标本,6个小细胞各含一个细胞核,第七个大细胞具有两个细胞核。  瓮安生物群旋胞类化石的细胞核结构,显示细胞核在不同个体标本中具有不同的埋藏保存状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人类已经自问了

寒武纪奇虾类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奇虾是寒武纪海洋的大型掠食者,位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目前至少报道了5个属。奇虾类化石在中国寒武纪特异埋藏动物群中有广泛报道,包括澄江动物群、牛蹄塘动物群、关山动物群、马龙动物群和凯里动物群等,最近在河北地区寒武系馒头组也发现了奇虾化石。摩洛哥早奥陶世奇虾化石则代表了这类动物的最晚化石记录。

古生物所等在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中发现细胞核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副研究员殷宗军与来自英国、巴西和瑞典的合作者,在贵州瓮安动物胚胎化石亚细胞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采用高分辨率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显微术等三维无损成像技术,以亚微米的精度重建了动物胚胎化石的三维结构,并且借助大型图形工作站和专业体数据处理

三叶虫:小小身体定乾坤

  “金钉子”所在地碓边B剖面     三叶虫化石 关键化石东方拟球接子 三叶虫是我国科学家系统研究化石最早发端的门类之一,也是一种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古生物化石。 在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时代,三叶虫曾是当时海洋的主宰。因为身体纵向上被分为三个部分——中间的轴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探秘者

  在南京古鸡鸣寺边上有一个古老的科研单位,它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南京古生物所是我国专业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杨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加拿大发现世界级动物化石新遗址

  加拿大幽鹤国家公园因其5.05亿年的伯吉斯页岩而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遗址之一,该地的化石群以保存生物软组织闻名于世。在其被发现的一个世纪后,科学家们在42公里开外的库特尼国家公园,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伯吉斯页岩化石层,其重要性与前者不相上下,未来甚至还可能超越前者。  新化石遗址是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会见科技部部长王志刚

  2019年10月8日,正在塞尔维亚访问并出席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的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应邀拜会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  布尔纳比奇总理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并向中国人民致以良好祝愿。她表示,塞方高度重视塞中关系,中塞各领域合作让塞尔维亚人民切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诺布尔能源公司在以色列海上发现天然气

  据挪威媒体5月22日休斯敦报道,总部设在休斯敦的美国着名独立能源公司诺布尔能源公司22日在休斯敦宣布,该公司日前在位于以色列海上的卡里什远景构造上发现了天然气。   在纽约上市的诺布尔能源公司说,卡里什-1探井完钻时的总深度为15783英尺,发现井在钻进过程中在高品质的下中新世砂岩中发现了18

最古老成年水母化石已有5亿年历史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114.shtm 艺术家对古代水母Burgessomedusa phasmiformis的印象  图片来源:Christian McCall加拿大出土的一块化石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古老的成年水母

熔盛重工21.8亿港元收购吉尔吉斯油田项目

  在造船业遭遇困境的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熔盛重工”,01101.HK)希望在能源领域取得突围。  昨日晚间,熔盛重工发布公告称,称打算通过旗下的Ocean Sino Holding Limited收购目标公司Central Point Worldwide Inc.60%股权,代价为

探索原始生命奥妙,揭秘热河生物群隐藏的生命演化密码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中生代鸟类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提出了热河生物群是若干生物进化摇篮的假说,找到了一系列支持鸟类恐龙起源学说和鸟类飞行树栖起源假说的新证据,发现并命名了若干中生代鸟类化石,通过深入研究早期鸟类的系统演

澄江化石地科考-探秘“世界化石宝库”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化石地是亚洲唯一、全球仅有三个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之一。1984年,澄江当地发掘出5.18亿年前寒武纪时期的动物群化石,因保存完好、门类众多而轰动世界,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历经38年的科学攻关,澄江化石地不断获得享誉世界的研究成果。最近,相关课题组云南大学、西

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探索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软躯体生物的化石形成过程提供了新视角。5月25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

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一项研究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理解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软躯体生物的化石形成过程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于2023年5月25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

谁在地球上踩下第一个“脚印”?

 陈哲 日前,在中国三峡埃迪卡拉纪地层,发现距今5.4亿多年前动物足迹化石的消息引起国内外关注。化石的发现者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组成的早期生命研究团队。 在亿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原始动物在地球上留下了怎样的活动印记?日前,在中国三峡埃迪卡拉纪地层

中国发现典型埃迪卡拉生物群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哲、周传明等在三峡地区灯影组的碳酸盐地层中,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典型分子,总体面貌可以与纳米比亚、澳大利亚等世界其他地区的相比较。  埃迪卡拉生物群是“寒武纪大爆发”前夕埃迪卡拉纪最为独特的宏体化石生物群,它在早期宏体生物的演

南京古生物所首次建立具极叶胚胎化石早期发育序列

  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三胚层两侧对称动物的起源问题一直是演化生物学领域悬而未决之谜,也是古生物学家长期以来关注的前沿热点之一。我国贵州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作为全球迄今最古老的后生动物特异埋藏化石库,为研究后生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过程提供了精美的实证材料。而瓮安生物群中是否存在两侧对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