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发现4.6亿年前的海底“迷你世界”

近日,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一支国际联合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该生物群因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而被称为海底“迷你世界”,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5月1日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化石是研究地球历史、生物演化重要的直接证据,特别是保存有软躯体的生物类群,为了解早期生物的形态和生态群落特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窗口,该类型生物群又被称为“特异埋藏化石库”。1909年,在加拿大西南部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中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中,美国古生物学家沃尔科特曾发现过此类化石生物群,称之为“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一直以来,这类保存完好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通常限于寒武纪,而在年代更新的奥陶纪地层中鲜有发现。此次,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外籍科学家Joseph P. Botting、副研......阅读全文

“蛟龙”号探寻海底世界发现多种新生物

72次下潜作业中拍摄的海葵和寄居蟹第64次下潜作业中拍摄的耳状章鱼第65次下潜作业中拍摄的柳珊瑚第72次下潜作业中拍摄的透明海绵          图片均由国家海洋局大洋协会提供。(原标题:《“蛟龙”眼中的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山脉林立:卫星助测海洋深度与容量

       美国科学家借助卫星测得地球上海洋的平均深度与海水总量,所得数据比先前的测量结果小。科学家说,这并不意味着海水减少,而是新技术让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这一研究报告由美国《海洋学》期刊发表。        海洋“缩水”        美国科学家利用卫星技术,测得海洋

日本完成世界上首例从海底成功采取天然气

  日本资源能源厅今天发表消息称,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成功开采新一代替代能源“甲烷水合物”,也称“可燃冰”。这是世界上首例从海底成功采取天然气的事例。   甲烷水合物也称“可燃冰”,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形成的笼状结晶,将二者分离,就能获得普通的天然气。日本政府的“天然石油气?金属矿物质资源机构”今年

威尔士发现4.6亿年前的海底“迷你世界”

近日,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一支国际联合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该生物群因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而被称为海底“迷你世界”,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5月1日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威尔士发现4.6亿年前的海底“迷你世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499788.shtm近日,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一支国际联合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该生物群因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而被称为海底“迷你世界”,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

蛟龙完成世界最大深度海底作业-总时长超10小时

  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昨天进行了7000米级海试第二次下潜试验。在总时长超过10小时的下潜试验过程中,“蛟龙”号两次坐底,深度分别达到 6905米和6965米。据央视报道,“蛟龙”号在6965米深度完成的沉积物取样、定高航行、高清摄影摄像等作业,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深度的海底作业。

日本发现世界最大的穹顶状岩块-有望成为海底资源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和海上保安厅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在日本东南海域海底,发现了由地幔露出地壳而形成的世界最大的穹顶状岩块。   这个岩块长约125千米,宽约55千米,高(最高处与最深处的高低差)约为4千米,相当于东京都面积(约2189平方公里)的约3倍。岩块的形状宛如卧在海底的怪兽

中美科学家发现5.5亿年前海底“树叶”

  9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与美国学者合作,在我国湖北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4种形似树叶的远古生物。与真正长在树枝上的叶子不同,这些“树叶”实际上是形态奇特的早期动物,它们生活在远古海洋底部。 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员庞科介绍,此次新发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辽西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典型的花

  迄今为止,全世界尚未在白垩纪之前的地层中发现典型的花,此前最早的花的化石是产自1.25亿年前义县组的迪拉丽花。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与国家兰科中心教授刘仲健在英国出版的《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产自我国辽西1.62亿年前侏罗纪的

古生物专家-齐聚京城

  3月23日至28日,主龙类系统发育——新数据和新方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世界著名的主龙类和系统发育方法研究方向的专家汇集北京,探讨新数据的特点及其对系统重建的影响等内容。  图为3月2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主龙类和系统发育方法研究方向的专家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恐龙展池。  新华社记者

海底蛋白爱“吃光”

  组寻找“吃光”蛋白质的科学家,在加利利海海底偶然发现了50年来的第一个新品种。这种蛋白质可帮助植物和微生物从太阳中获取光的细胞成分。这一意想不到的发现可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微生物是如何感知光线的,并促进新型光学研究以及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   许多生物利用光敏蛋白质收集太阳的能量,并帮助其

海底蛋白爱“吃光”

图片来源:ALINA PUSHKAREV 一组寻找“吃光”蛋白质的科学家,在加利利海海底偶然发现了50年来的第一个新品种。这种蛋白质可帮助植物和微生物从太阳中获取光的细胞成分。这一意想不到的发现可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微生物是如何感知光线的,并促进新型光学研究以及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 许多生

迄今种类最多海绵动物群被发现

  近日,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英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我国浙江省安吉县发现了距今4亿多年的安吉动物群。据悉,该动物群是迄今发现的蕴含海绵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化石群。  该研究历时5年,从2012年起,中英专家在安吉赋石水库边,发现约5000块海绵动物化石,种类极其丰富,经鉴定已超过7

大洋海底首次发现古DNA

海底世界中,不仅有化石,还有微小生物的古DNA。图片来源: F. Lejzerowicz等,《生物学快报》   在广阔的南大西洋中,有一片海域几乎没有生命迹象:没有鸟类,极少的鱼类,甚至浮游生物也不多见。但是研究人员日前报道,他们发现了埋藏在海底的珍宝:海床之下淤泥中的古DNA。   古DNA来

琥珀解密古生物扩散踪迹

   ■本报记者 王晨绯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咏琥珀》生动传神地描述了琥珀。琥珀是能够把远古动、植物近乎完整保存,并形成化石的唯一宝石,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通过琥珀中保存的生物状态,科学家可以研究古生物、古地质、古气候、物种的进化与灭绝等。  近

《自然》:研究发现海底“异型”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当一条鱼被海鳝的主颌骨咬住后,其咽部的颌骨将向前滑动并咬住猎物,直至将其拉入喉咙。研究人员认为,这第二套系统将帮助海鳝弥补没有呼吸器官的缺陷,后者使得能够呼吸空气的生物可以啜食它们的猎物。研究人员在9月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公布了相关的X射线图像。 这是一个“

新研究显示古菊石类生物并非皆“游牧”

有关菊石类化石研究显示,南达科他州海底的一些菊石类生物终生寄居在海底甲烷气孔附近。   4亿年以前,有一种古老的菊石类生物nautiluslike漫步在广阔的海洋里,搜寻鱼类和其他猎物。nautiluslike有着几十只触手,住在螺旋型或圆锥型的壳中,一直以来古生物学家这样假设。但是,日前一项

319种古生物复原图亮相

  《古生物图鉴》合集。   3月18日,科学艺术机构啄木鸟科学小组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术报告厅正式发布了319种著名古生物化石生命形象科学绘画作品,这批作品涵盖了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恐龙、古鸟、翼龙、史前水栖爬行动物化石的生命形象及骨骼结构重建图。   319种古生物复原图出自啄

当古生物遇到新科技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如始祖鸟、北京猿人等关键化石的发现都填补了生命演化历史的空白。如今,新的观测分析手段,诸如高精度成像与解析技术、分子古生物学技术以及大数据和自动识别等,给古生物学这样的传统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原有的以及新发现的化石中挖掘出大量前所未知的全

科学家找到2.51亿年前“物种大灭绝”罪魁祸首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1月27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发生在2.51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现已找到,科学家称海洋苔藓大范围死亡,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反应,影响地球大气层的变化,氧气减少,硫化氢气体增多,气温升高,最终在这种连锁生态效应下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灭绝消失。 海洋苔藓

气候变暖让海底生物迷路

海洋变暖导致洋流方向改变,蓝贻贝幼虫的散布方式也受到影响,该物种的生存范围已大大缩小。(图片来源:SCIENCE SOURCE) 全球变暖让许多生物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但对海蜗牛、海肠和贝类等底栖生物而言,找到新家并非易事。 9月7日,《自然-气候变化》上线的一篇文章指出,大西洋西北

这场海底“大战”,背后大有深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91.shtm8月10日-13日,辽宁大连,金石滩黄金海岸,一场机器人海底“大比拼”引起围观。从43支国内外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的21支决赛队伍,操作着各自的水下机器人,在6至10米的海底一决高下。他

南海大洋钻探:南海海底两百万年前浊流激荡

  根海底岩芯样品中既有四十万年前的化石,又有两百万年前的化石,是“时空穿越”,还是另有内情?     “看,取出来了!”伴随着一阵欢呼声,2月1日凌晨,钻探船“决心号”成功在南海4250米深处获取了第一根近10米长的岩芯。    “第一周的工作完全颠覆了南海‘安静’的形象,200万年前这里曾发生剧

4.7亿年前巨型节肢动物统治海洋

在摩洛哥一个重要的新化石遗址发现的化石表明,巨型节肢动物——包括虾、昆虫和蜘蛛在内的现代生物的近亲,在4.7亿年前统治着海洋。此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科学报告》杂志上。 泰舒特(Taichoute)遗址的早期证据记录了无数大型“自由游动”节肢动物,泰舒特曾经是海底,现在是沙漠。此次,英国埃克塞特大

南京古生物所二叠纪珊瑚及古生物地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滇缅马(Sibumasu)地块由位于冈瓦纳古陆和欧亚古陆之间的一系列外来体组成,包含现今的泰国西部、缅甸、马来西亚半岛、苏门答腊以及中国滇西的腾冲、保山地块等。它们于早二叠世晚期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在中二叠世向北漂移,并最终于三叠纪与欧亚大陆拼合。  为更好地了解滇缅马地块在早中二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探秘者

  在南京古鸡鸣寺边上有一个古老的科研单位,它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南京古生物所是我国专业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杨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海底捞也现食品安全问题?顾客曝在海底捞吃河豚中毒

  近日,四川成都一网友发文称在海底捞吃河豚中毒。  该网友称,4个人去海底捞新品品鉴吃河豚后出现神经中毒症状,感知觉异常,手脚麻木,头晕目眩。对此事件,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共富财经称,“食药所已经处理了,听说那些都是有资质的,是没有问题的。后期如果没有协商一致只能报警,我们该协商的

Stanley-Finney教授访问南京古生物所

  7月10日,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邀请,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美国加州州立大学Stanley Finney教授访问南京,并与该所在宁的国际地层委员会及其分会的官员和选举委员举行了座谈交流。   研究所所长杨群指出,南京古生物所目前有十余位科学家担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副主席及其众多

尽快修改《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

  “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已经实施8年多了,它对我国化石资源的确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我们在这么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童金南表示。   他举例道,虽然该条例及一系列后续文件详细

现代生物研究揭示古生物进食模式

  对比大鳄鱼和亚马逊河豚的头部,你可能会发现一些惊人的相似点。至少科学家是如此。研究人员对超过75种现存活鳄鱼物种和齿鲸的颅骨和下颌骨进行对比后发现,尽管它们在进化学上分开了近3亿年,但这些生物头骨和鼻子的形状有着广泛且惊人的相似性。  总体来看,拥有较宽鼻子和相对大而结实颅骨的捕食者,如鳄鱼和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