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西安交大最新文章:疾病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发生在同一病区的大骨节病和克山病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基因, 深入探讨了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指出大骨节病与克山病患者不同靶器官损伤可能是由共同和非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 KBD)和克山病(Keshan disease, KD)是发生在中国的主要地方病,两病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到西南低硒环境的斜行地带中, 但也有单纯的KBD或KD病区。目前, 中国KBD患者超过66万人, KD患者4万人, 约3000万居民生活在 KBD 与 KD 病区。KBD 是一种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疾病, 主要侵犯儿童, 以软骨深层细胞坏死、 过度凋亡及终末分化障碍为特征,KD 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 主要侵犯妇女与学龄前儿童, 主要特点为可导致心源性休克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多灶性......阅读全文

如何利用大数据理解体重与基因及环境的联系

   基因型的环境交互(genotyp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GEI)对研究复杂的生物性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人类而言,由于环境数据采集的困难以及环境影响效果弱,难以鉴定GEI效应相关的基因型。近日,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量样本的分析推导出基因型和表型

我国科学家首提“环境型鉴定”概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徐云碧博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环境型(envirotype) 和环境型鉴定概念,并对其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理论与应用遗传学》(Theor Appl Genet)。“环境型鉴定”概念的倡导,为作物育种在内的作物科学

新研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显著影响马尾松生长性状

  近日,《森林生态与管理》在线发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和培育创新团队最新论文。该成果发现,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影响了马尾松家系的生长性状。马尾松 中国林科院供图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是指基因型的相对表现在不同环境下缺乏稳定性,表现为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秩尺效应或尺度效

北京雾霾中的“超级细菌”:一个自己吓自己的谣言

  北京雾霾中含有“超级细菌”?一旦感染将“无药可救”、“或使人类陷入绝境”?  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Microbiome(微生物)》上的一项在北京雾霾中发现耐药基因的研究引发中国媒体广泛关注。  “人们无需恐慌,耐药基因本身并不致病。”11月25日,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

增补4.8亿!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申报指南发布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增补任务)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聚焦我国生殖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生殖健康相关疾病、出生缺陷和辅助生殖技术;开展以揭示影响人类生殖、生命早期发育、妊娠结局主要因素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实现遗传缺陷性疾病筛查、阻断等一批重点技术突破;建立

哈佛大学研究:40%疾病由遗传引发 25%由环境造成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4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4500万美国人进行长达24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哪些疾病是由基因引起的,而哪些疾病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是迄今为止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研究。  据其最新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期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查

含油量测定仪分析不同环境甘蓝型油菜量

  甘蓝型油菜中的含油量受到的影响比较多,其中环境因素对油菜油量的影响大致上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主要的一种就是菜油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基因在表达的时候会受到环境的诱导变化,有些可以通过正常的表达,但是也有部分是在相反的环境下表达,同时由于不同的基因强弱不同所以导致含油量测定仪对它们分别测定的含油量的差

Nature Genetics揭示基因与环境的复杂互作

  目前的个性化医疗主要是通过分子分析(尤其是基因测序)来鉴定遗传突变,进而评估个体患上特定疾病的风险。但日内瓦大学(UNIGE)的科学家们指出,真正的个性化医疗远没有这么简单。  研究人员对四百对双胞胎进行了RNA测序,量化了遗传背景和环境背景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这项发表在Nature Geneti

自然界神奇“偷基因”生存策略:给物种带来顽强生命力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上最顽强的生命形式是什么?科学家们在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界一种“偷”的生存策略。一些生物可以生存于极热、极寒、极酸、极毒的极端环境中,比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沸腾的温泉中的一种水藻,它的生存秘密就是从其它生命形式那里偷来生存的必要基因,而不是从父辈那里遗传。这种“

基因突变新模式?这项研究正在挑战达尔文

  194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遗传学博士生伊夫琳•威特金做实验时出现了一个偶然的失误。她在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做的第一个实验中,不小心用致死量的紫外线照射了数百万个大肠杆菌(E. coli)。当她第二天回去检查样品的时候,那些大肠杆菌都死了——除了其中一个样品中的四个细胞,它们存活了下来,并且能够继续生

含油量测定仪受环境影响的测定差值

     在低海拔、含油量低的试验点,含油量测定仪测定的两个群体两组样品的相关系数是负值,表明在低海拔,高油含量的基因型环境稳定性好,低油含量的基因型波动较大,当环境变化时,含油量的变化也是比较明显,含油量测定仪的相关分析表明,总体趋势是越高含油量的基因型是受

环境影响基因表达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基因不断地和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邻居、家人,以及我们自己的心态“对话”。这些社会性互动的结果会进入我们细胞的控制室,改变基因的强弱表达,从而影响我们的习性、行为、生理、心理与健康。美国知名科学作家戴维·多布斯日前撰写了《基因的社会生活——改变你的分子组成》一文,介绍了科学

在癌症等恶性疾病面前,基因真的就是宿命吗?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罕见病、遗传病乃至恶性肿瘤癌症都在基因层面找到了病因。基因及其碱基对出现缺失、重复或乱码,都可能宏观地呈现在某一种疾病上。  在癌症等恶性疾病面前,基因真的就是宿命吗?日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家

记广西医科大学尹瑞兴团队的高脂血、高血压相关研究

  不久前,卫生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已引起各国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而早在10 年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人群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发病问题就引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视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精准医疗实验中心成立

   10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精准医学实验中心揭牌成立。同时,国内首个针对中国儿童出生缺陷中发病率最高的先天性心脏病基因组研究计划正式启动。  中科院院士贺林教授担任该中心主任。  精准医疗的核心是以个体化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相关内环境信

环境对果蝇基因表达的效应实验

表型的许多方面都受到生物体遗传组成和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果蝇卷曲翅基因的表达常受到环境的修饰,通过观察该基因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情况,即可显示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卷曲翅基因(cu)对温度敏感,纯合体(cu/cu)果蝇在高温下培养时翅膀顶端弯曲(图7-1),但

西安交大最新文章:疾病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发生在同一病区的大骨节病和克山病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基因, 深入探讨了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指出大骨节病与克山病患者不同靶器官损伤可能是由共同和非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大骨节病(

冬小麦基因型、环境、年份及其互作对品种面筋指数影响

为明确各影响因素对面筋指数的作用,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份、环境、基因型及各因子互作对小麦的面筋指数均有极显著(P<0.01)影 响。在各因素的独立效应中,基因型均方最大,占总方差的46.24%,远远大于年份均方(7.95%)和环境均方(1.47%),表明小麦面筋指数主要受 基因表达的

植物如何在生物大灭绝时期中幸存下来的?

  地球在46亿年的漫长地质演化历史中曾经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最著名和为人们熟知的是最近一次: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新世之交(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K-Pg)生物大灭绝事件(图1),因为它标志着长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结束。图1. 距今6

研究称环境影响基因表达

   随环境改变“脾气”的小蜜蜂  几年前,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阿巴纳香槟分校昆虫学系的吉恩·E·鲁滨逊教授,请墨西哥南部的伙伴帮他捕获了1000只新生的小蜜蜂——500只性情温和的意大利蜜蜂和500只生性凶猛的非洲蜜蜂。这两个蜜蜂亚种在基因上相似得几乎难以分辨,但后者却在领地防御上厉害很多。  鲁滨逊

中科院最新文章:海洋生物cDNA分析

  造礁石珊瑚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框架生物, 研究其重要功能基因对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重要指示意义,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取了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的总RNA, 通过RT-RCR得到 cDNA, 并以 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 test

中科院:海洋生物cDNA分析

  造礁石珊瑚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框架生物, 研究其重要功能基因对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重要指示意义,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取了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的总RNA, 通过RT-RCR得到 cDNA, 并以 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 test

Science:父母的基因有多“牛”?不遗传都会影响孩子!

图片来源:Science(DOI: 10.1126/science.aan6877)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先天与后天(遗传与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类的。1月26日发表的这篇题为“The nature of nurture: Effects of parental genotypes”论文中,

研究发现夜行和穴居哺乳动物拥有更多V1R基因

  通过位于犁鼻器中的信息素一型受体,哺乳动物可以感受来自物种内其他个体所传递的信息,从而引起种内不同成员之间社会和性的行为。信息素一型受体是由V1R基因超家族编码的。过去几年中,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和“百人计划”入选者施鹏研究员等研究人员通过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对该基因超

未来医疗透过基因检测寻找治疗方案将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许多人希望透过基因图谱掌握预防癌症、延缓衰老的健康密码,未来医疗透过基因检测寻找治疗方案将是大势所趋。然而,寻找神秘基因密码背后的真相并非按图索骥那么简单,个人的承受能力、社会歧视等因素也会阻扰人们面对真相的意愿。  漫无目标地做基因图谱,很多时候只是徒添烦恼,无助于预防

罗义:掀开环境中“超级细菌”面纱

  “十年之前,我开始涉足环境细菌耐药这个新领域,十年之间,我集中精力做好这一件事。”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罗义,是一位美丽而知性的博士生导师,同时坚韧而刻苦。  十年之间,她掀开了耐药细菌进入环境的面纱,让国内外相关学者第一次关注到这个神秘的领域。  抗生素作为人类医学的重要发明,问世以来

高血压新突破:吸烟行为确定调节高血压的关键基因

  研究人员利用一项技术,为人类基因组的复杂性分析打开了大门,研究人员发现了几十种影响血压的新遗传变异。科学家们发现了新的基因区域,并通过观察吸烟行为,证实了许多已知的基因区域的作用,吸烟是影响血压的许多生活方式因素之一。  该研究由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部分

康斯坦丁:基因检测如何让癌症变的可预防?

   癌症离大众并不遥远,我国早就成为癌症高发大国。癌症这一存在于基因深处的恶魔,随着国内环境的日益恶化,正成为大众的梦魇。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但始终对癌症束手无策,癌症=死亡已经成为大众共识。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付癌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够提前预测其发生的可能性,并在患病之前,将其扼杀

基因是最灵敏的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么?

  虽然迄今为止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人们普遍相信基因是污染物毒理学上最灵敏的效应指标,从而可以作为理想的环境风险早期预警指标。然而,一项近期的前人研究意外地发现,重金属污染物镉的基因效应数据灵敏度明显低于生物个体水平上的慢性效应数据,因此提出基因可能不是毒理学上最灵敏的效应指标。中国环境科学研

唾液测“基因密码”被指不准 专家:此类检测可信度不高

  一口唾沫,就能检测出自己“祖源信息、健康风险、情绪社交……”这样的事情你愿意试试吗?最近,北京的白领小袁和男友在朋友的推荐下,花费1947元购买了可以做基因检测的产品,希望获得自己的“生命密码”。可是检测结果发现与本人差距非常大。  对此,该项目的研发人员回应称基因数据并不是测试者当前的数据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