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者评估西南喀斯特地区森林恢复固碳潜力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王克林研究员团队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近20年植被恢复固碳潜力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Earth’s Future上。 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中和最绿色、最经济的途径,其中森林贡献最大。近20年来,大规模人工造林与自然恢复下我国西南地区成为全球植被覆盖“变绿”的热点区。然而,森林生长饱和以及可造林土地有限限制了森林碳汇的长期性,喀斯特脆弱地质背景也制约大规模集中造林的可持续性,导致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碳汇效应量化评估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王克林和岳跃民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张雪梅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副教授Martin Brandt团队合作,考虑中国西南地区植被景观的高度异质性,利用团队前期获得的2002-2017年地上生物量碳密度遥感数据,通过分级界定区域植被达到成熟林的最大地上生物量碳承载力,构建了考虑中国西南地区异质......阅读全文

喀斯特森林与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比较研究

  喀斯特生境占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0%-15%,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具有大面积连片分布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生境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特有种丰富。喀斯特也是一种脆弱的生境,受到破坏之后较难恢复。研究喀斯特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可为喀斯特生境植物多样性保护及破坏生境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

喀斯特稻田土壤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

“热喀斯特”湖加速全球变暖

  美、德两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为“热喀斯特”湖的形成会导致北极永久冻土突然融化,从而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加速全球变暖。研究显示,冻土层中大量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导致地表发生凹陷,之后雨水和融水将其填充为“热喀斯特”湖,湖水又会导致岸边和湖底冻土层突然融化。   由于北极冻土层中储存着大量有机

罗维均:致力喀斯特洞穴研究

  科学研究要注重国际前沿的探索。我们意识到喀斯特地区地气交换对于区域和全球碳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在王世杰研究员主持的“973”项目和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又“大手笔”地对喀斯特地区大气、土壤和洞穴碳循环进行自动监测和采样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惊奇的初步成果。  在中国西南的广大领域,

我国首个喀斯特重点实验室揭牌

  12月3日,我国首个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在贵州大学通过专家组验收并正式揭牌。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中科院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通过审阅资料、听取汇报、现场提问、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实验室进行验收评定。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圆满完成了计划书所确立的各项建设任务,达到了

我国首个喀斯特重点实验室揭牌

  12月3日,我国首个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在贵州大学通过专家组验收并正式揭牌。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中科院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通过审阅资料、听取汇报、现场提问、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实验室进行验收评定。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圆满完成了计划书所确立的各项建设任务,达到了

基金委与贵州共建喀斯特科研中心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贵阳签署了联合资助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的协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贵州省副省长何力出席仪式并签约。  据介绍,该科研中心的建立,旨在大力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贵州喀斯特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促进

喀斯特稻田土壤微氧生物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

喀斯特地区固碳机制研究获进展

  日前,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在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正确评价我国西南喀斯特石灰土固碳现状和潜力、制定区域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分别在《应用生态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和《西北植物学报》上发表。   土壤有

研究揭示石山叶猴适应喀斯特环境的遗传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灵长类生态学研究组与德国灵长类研究中心等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利用比较基因组、种群基因组及其细胞学功能实验,揭示了乌叶猴属中的石山叶猴种组物种适应喀斯特特殊生境的遗传机制,发现石山叶猴的钙离子通道蛋白(CAV1.2)具有有效减少钙离子内流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石山叶猴物种在高钙

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项目通过课题验收

“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项目通过课题验收验收会现场  10月21日至24日,973计划“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项目课题验收会在贵阳召开。  项目首席科学家刘丛强研究员代表项目感谢项目专家多年来的关心和指导,感谢项目全体成员4年多来所付出的艰辛努

喀斯特适生植物无机碳利用研究取得进展

  喀斯特适生植物在应对逆境下的气孔关闭时,常常采取“紧急出路”,利用来自根部的碳酸氢根离子,来解决光合机构“空载”危机。交替利用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来自土壤的碳酸氢根离子,是植物适应喀斯特逆境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沿友课题组成功开发了双向同位素示踪培养技术,解决了植物碳

喀斯特洞穴生物多样性 亟须得到保护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南京林业大学获悉,该校生物与环境学院段一凡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保护中国喀斯特洞穴生境”的文章,呼吁重视喀斯特洞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国拥有非常辽阔且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些喀斯特地貌孕育着大量的特有物种,一直备受学界关注。  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

喀斯特生态适应性修复支撑计划课题通过验收

  3月29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在成都组织专家组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一期)构建技术与示范”课题“喀斯特峰丛洼地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技术与示范”课题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在前期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审阅了相关材料,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王克林的汇报,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课题

贵州将优先保护喀斯特地区特色生物物种资源

  贵州省将重点突出喀斯特地区特色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确保贵州特色优势与最重要、最受威胁的生物物种资源得到优先保护。  记者从18日召开的贵州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联席会议上了解到,《贵州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接近尾声。同时,以县为单位的生物多

喀斯特土壤碳固定微生物调控机制获揭示

在高强度耕作扰动向大规模植被恢复转变背景下,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成为全球变绿的“热点区”,植被碳汇能力显著提升。但土壤碳固定效应及驱动机制还缺乏充分认识,制约后期重大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及土壤固碳增汇目标的实现。喀斯特植被恢复驱动的土壤碳汇效应及微生物调控机制与非喀斯特区域是否存在区别,尚缺乏深入研究。中

一洞一新种:救救喀斯特洞穴生物

  拥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桂林,山水闻名于天下。当人们游览那些天然喀斯特洞穴时,可曾想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岩洞中,竟然也拥有着丰富、多样而独特的生物群落。  然而,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洞穴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严重威胁。  近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题为“保护中国喀斯特洞穴生境”的评述文章,呼吁重视喀斯特洞穴的

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面临石漠化

  专家将中国南方喀斯特比喻为“石漠化荒漠中的‘生态孤岛’”,以揭示目前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世界自然遗产地正面临的石漠化威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袁道先在12日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与修复”主题论坛上说,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

喀斯特植物基因组大小的进化模式研究获进展

  基因组大小即物种单倍体的DNA含量,是一个物种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也是进化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物种基因组大小的进化包括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等多种机制,但不同机制在基因组大小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却一直存在争议。   喀斯特地区是我国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的热点区域,迄今为止没有开展过该地区植物基因组大

我国首个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在贵州大学揭牌

   12月3日,我国首个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在贵州大学揭牌。   据了解,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自2012年5月开始建设以来,根据学科特点和技术优势,结合贵州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实际,“不求第一、但求唯一”,立足科研特色,确立了岩溶地质环境和岩

绘制出西南喀斯特地区复杂森林空间分布图

记者9月13日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该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王克林研究员团队基于深度学习和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绘制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复杂森林空间分布图。近日,这一研究成果的论文发表在Remote Sensing in Ecology and Conservati

高光谱设备揭秘九寨沟喀斯特湖泊不同颜色

九寨沟五花海取样点实时湖泊颜色 图片来源:李小辉  九寨沟是享誉世界的自然旅游景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多项国际桂冠。景区内遍布着众多的岩溶湖泊,清澈的湖水与湖底广泛分布的钙华沉积物、藻类等共同构成了五彩斑斓的湖泊景观。  然而,关于九寨沟风景区内蓝色喀斯特湖泊的颜色形成机制,水

地化所表层喀斯特作用过程研究获进展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加剧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变暖等一系列全球变化问题,全球碳循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与喀斯特作用过程相关的碳循环,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著地影响着全球碳收支。喀斯特作用碳循环是“水-岩(CaCO3)-气(CO2)一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伴随着一系列

中央媒体深入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结合目前全国新闻媒体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11月21日至22日,《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在中科院办公厅主任李婷、昆明分院副院长沈华的陪同下,来到地球化学研究所,并亲临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进行基层采访。   21日上午,赵亚辉等在地化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李世

喀斯特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性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李德军课题组,在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过程及其养分限制性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功能生态学》上。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李德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物地化循环过

喀斯特农田土壤磷循环功能调控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施用化肥的传统农田养分管理措施是维持土壤磷供应的最常用手段,但是喀斯特农田土壤高钙镁和养分漏失导致土壤磷限制严重,如何提升土壤磷利用效率是喀斯特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微生物是土壤磷循环的关键驱动者,通过无机磷溶解和有机磷矿化作用调控土壤磷有效性,其中丛枝菌根真菌和

喀斯特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性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李德军课题组,在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过程及其养分限制性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功能生态学》上。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李德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物地化

植被恢复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氮固持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氮固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氮素是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性元素之一,剧烈的人类活动会引起土地退化并导致土壤氮素的分解和流失。我国西南喀斯特区是受耕作活动干扰的生态脆弱带,围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

研究者评估西南喀斯特地区森林恢复固碳潜力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王克林研究员团队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近20年植被恢复固碳潜力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Earth’s Future上。 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中和最绿色、最经济的途径,其中森林贡献最大。近20年来,大规模人工造林与自然恢复

全基因组测序揭示喀斯特植物适应性进化机制

   中国南方喀斯特起源古老、分布广泛,被认为是生态与进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康明团队等完成了首个喀斯特植物怀集报春苣苔的全基因组测序。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  喀斯特植物是我国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为止对喀斯特植物的多样性起源和适应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