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同步辐射纳米分辨谱学成像技术揭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中心X射线成像实验站副研究员袁清习和国内外课题组合作,建立了基于同步辐射纳米分辨谱学成像技术追踪氧化还原反应相变过程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料相变过程的研究。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同步辐射谱学成像(XANES imaging)是利用特定元素对X射线能量的不同响应特性来获得样品内部对应元素的化学价态三维分布。基于波带片全场成像方法的纳米分辨谱学成像技术可以获得高空间分辨的形貌和化学信息,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材料科学领域尤其是在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中表现出重要潜力。 针对纳米分辨谱学成像方法学和应用研究,高能所多学科中心X射线成像实验站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其中,袁清习和国内外多个同步辐射装置建立紧密联系,在技术研发、科研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近期,袁清习联合美国斯坦福同步辐射光源研究员刘宜晋课题组、弗吉尼......阅读全文

大连化物所等合作设计制备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稳定Zr-MOF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江威团队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周宏才团队、南京大学左景林团队合作,设计制备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稳定Zr-MOF,并在温和条件下将其用于贵金属纳米颗粒原位限域封装,精准构筑NP@MOF多功能复合材料。  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MOF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其氧化还原活性可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特性、制备方法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在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烈·杰姆和克斯特亚·诺沃消洛夫,他们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将石墨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的胶带上,撕开胶带,将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地这样操作,薄片越来越薄,最后他们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  石墨烯是目前最结实的材料之一

Nature Materials连发2篇论文: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最新进展

  MOFs基于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丰富的金属-配位化学可调性质,在分离、催化、能源、器件等诸多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前景。2020年2月4日当天,Nature Materials连续发表2篇研究论文,分别介绍了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和能源器件中的最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不久,MOFs已经陆续发

影响微生物生长与死亡的因素

 生长是微生物与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条件的改变,可引起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繁殖等特征的改变;或者抵抗、适应环境条件的某些改变;当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一定极限,则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为了抑制和消除微生物的有害作用,人们常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常用以下术语来

影响微生物生长与死亡的因素分析

  生长是微生物与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条件的改变,可引起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繁殖等特征的改变;或者抵抗、适应环境条件的某些改变;当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一定极限,则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为了抑制和消除微生物的有害作用,人们常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常用以下术语

微生物生长与死亡的影响因素

生长是微生物与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条件的改变,可引起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繁殖等特征的改变;或者抵抗、适应环境条件的某些改变;当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一定极限,则导致微生物的死亡。为了抑制和消除微生物的有害作用,人们常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常用以下术语来表示对

影响微生物生长与死亡的因素

  生长是微生物与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条件的改变,可引起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繁殖等特征的改变;或者抵抗、适应环境条件的某些改变;当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一定极限,则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为了抑制和消除微生物的有害作用,人们常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常用以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引入到辐射生物学分析

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可产生丰富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生物分子在电离辐射条件下结构和功能变化是理解辐射生物学效应及其早期生物过程的关键。目前,辐射生物光谱检测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在生物体内,对少量生物分子实现高灵敏光谱检测,二是在生物分子化学反应过程中,对含混合物的复杂体系进行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中

黄青课题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引入到辐射生物学分析

  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可产生丰富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生物分子在电离辐射条件下结构和功能变化是理解辐射生物学效应及其早期生物过程的关键。目前,辐射生物光谱检测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在生物体内,对少量生物分子实现高灵敏光谱检测,二是在生物分子化学反应过程中,对含混合物的复杂体系进行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2(ESR/EPR)技术文章

  今天,我们束蕴仪器公众号分享一篇关于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在生物炭中持久性自由基中的应用的文章。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延荣教授和王琳玲副教授团队应用电子顺磁性共振(EPR/ESR),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Boehm滴定等方法揭示了在生物炭中RAM组分诱

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

  垃圾填埋法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1]。随着垃圾填埋年限的延长,渗滤液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化合物浓度在不断的降低,虽然不可生物降解化合物的浓度也在减少,但与可生物降解有机化合物相比是一个很小的比例,其BOD5/COD 的比

Ag/CeO2和Ni/CeO2模型催化剂的界面性能

Ce02具有很高的氧储存/释放能力,担载金属的氧化铈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低温水-气变换和乙醇水汽重整等重要的催化反应体系中。以Ce02为载体的金属Ag和Ni催化剂除了在以上重要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外,还具有低成本和易制备的特点,因而获得广泛应用。因此从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此类催化

聚合酞菁铁/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氧还原催化

李志盼, 彭迎祥, 杨士锋, 张摇 瑞, 李摇 凯, 左摇 霞(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 北京 100048)摘要摇 采用高效、 便捷的微波合成法制备了 4 种不同结构的聚合酞菁铁/ 多壁碳纳米管(Poly鄄FePc/MWCNTs)复合材料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聚合酞菁铁均匀地包裹在多壁碳纳米管上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部分)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

利用地磁场上下穿梭驱动有氧-无氧界面物质和能量循环

  研究发现趋磁细菌可能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功能群,它们利用地磁场的定向作用,在有氧-无氧界面(OAI)中上下穿梭,将OAI上部有氧或微氧与其下部的厌氧环境联动起来,进而驱动碳、氮、硫和铁等在地球水生环境的无氧与有氧环境中的元素循环。  有氧-无氧界面(OAI)是地球有氧与无氧环境之间的过渡带。在地球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物理与材料学领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张余洋、丁洪及高鸿钧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纳米氧化铁表面Fe(II)/Fe(III)循环增强电化学分析行为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智能所黄行九研究团队与华中师范大学张礼知教授合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深入研究了哑铃状Au/Fe3O4纳米颗粒表面的活性Fe(II) 以Fe(II)/Fe(III)循环形式参与到待测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从而增强电化学分析行

2015年癌症诊断领域研究突破性进展

  一直以来,癌症的诊断研究领域都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新型的癌症检测技术不断涌现,比如癌症液体活检技术,microRNA检测工具、成像追踪技术等,本文中小编就盘点了2015年癌症诊断领域的研究亮点。  【1】4篇权威期刊论文聚集癌症血液检测  虽然实体肿瘤的检测仍然是癌症

孙学良Angew:原位XAS结合FDMNES揭示尖晶石相转变可逆过程

▲第一作者: 肖必威,刘晗硕,陈宁;通讯作者: 孙学良&Gianluigi Botton&蔡梅通讯单位: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美国通用汽车论文DOI:10.1002/anie.202005337全文速览  近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教授课题组

研究发现突破传统二价金属离子化合物认知新晶体

自然条件下钙离子的唯一已知价态是+2,相对应的所有种类钙离子晶体都没有磁性且呈现绝缘性。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理学院方海平教授课题组基于理论分析,结合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同步辐射等技术,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膜上直接观察到了自然环境下生成的二维CaCl晶体。其中,钙离子的价态为+1。同时,实验证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10篇CNS,全球学术排名表现出色

Scienc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力学再取新突破  实现对量子系统的调控是人类认识并利用微观世界规律的必然诉求,也是诸多前沿科学领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子调控研究体系,在世界各国的量子计划中均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单自旋量子调控研究有助于人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量子物理的基础科学问题,

透过基金看热点:上百份肿瘤干细胞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36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地质地球所提出生物感磁起源新认识

  地磁场包裹近地空间,保护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维系地球宜居环境。地磁场的出现至少始于太古代,甚至在冥古宙就可能起源。在漫长的演化中,许多生物拥有了感应地磁场以及利用地磁场进行定向和导航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生物感磁行为在现代生物圈中广泛存在,相关研究已成为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

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大会报告(五)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9月9日-12日,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金属组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金属组学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12日的分会场一,来自复旦大学的Xiangshi T

纳米碳催化合成苯乙烯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催化材料研究部苏党生研究员、张建研究员、王锐博士与德国Fritz Haber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克罗地亚研究人员合作,借助在纳米金刚石表面上高度弯曲的氧掺杂石墨烯活性结构,在无氧、无水蒸气保护的低温条件下实现了乙苯直接脱氢制取苯

基于X射线扫描透射技术:雾霾铁元素系统表征研究进展

  雾霾颗粒物含有大量过渡金属和有机物,这些化学组分参与氧化还原循环及芬顿反应,是导致颗粒物产生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的主要方式。过渡金属的含量、沉积位点、化学形态是影响EPFR产生的关键因素。铁是雾霾颗粒物的主要过渡金属,参与颗粒物的氧化还原循环与芬顿反应,促进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生成,进而

福州大学龙金林研究员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研究成果

  最近,福州大学化学学院龙金林研究员与比利时鲁汶大学Maarten教授合作设计了一种基于柔性共价有机框架(COFs)的新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光合成体系,在可见光照波段实现了高效的产氢活性。该体系由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覆盖的Pt纳米颗粒和亲水性TP-COFs通过静电自组装方式制备,制

中科院科研进展2017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非晶形成的机理以及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是材料科学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物理所汪卫华小组与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Wu Yue研究小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统研究了微量元

海底冷泉区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研究获进展

  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是海洋中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消耗了海洋沉积物中绝大多数的甲烷,并影响着海底碳酸盐沉积体的形成。除了硫酸根和硝酸根等能作为电子受体以外,三价铁(Fe3+)也可以作为潜在的电子受体,驱动与铁还原耦合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Fe-driven AOM)。尽管已有少量实验

质谱学会年会大会报告(二)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王勇老师   来自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王勇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应用物理》期刊的相关情况。    近年来我国在应用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每年产生了大量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其知识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分 散在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