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研究脉冲星附近形成一种星云

腾讯太空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炸后产生的残骸,质量大约在太阳质量的一倍到几倍之间,而直径却只有数万公里。而旋转着的具有强大磁场的中子星则称为脉冲星,带电粒子辐射出的强烈光束以数秒一次的规律扫过地球。脉冲星也会产生风,带电粒子的速度有时会被加速至接近光速,在脉冲星附近形成一种星云:脉冲星风星云。星云中的高能粒子是极好的X射线源,科学家们可以通过X射线观测仪看到这些星云。其中最著名,最美丽的要属蟹状星云。 当一颗脉冲星穿越星际介质时,会对星云造成一种弓形冲击。大多数颗粒会直接反向,在尾部形成星云状尾巴。最近的X射线与无线电观测仪观测到的现象证实了这种明亮而绵长的星云状尾巴的存在,同时还有脉冲星周围紧凑的星云状物质。X射线尾巴明显比紧凑星云要长得多,在脉冲星后延长了数个光年。 天文学家Patrick Slane是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研究脉冲星PSR B0355+54周围星云的团队成员之一,这颗脉冲星距离地球大约34......阅读全文

蟹状星云伽马射线异常爆发 辐射强度提高两三倍

  北京时间12月12日消息,天文学家将“蟹状星云”看成是宇宙中最稳定的高能辐射源之一。来自“蟹状星云”的辐射非常稳定以至于天文学家将其作为一种标准来测量宇宙其他能量源的辐射。但是科学家们近日发现,自9月19日起“蟹状星云”伽马射线的辐射强度突然加强2到3倍,呈现猛烈爆发现象。   1054年,人

银河系已知最年轻脉冲星“验明正身”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报道,科学家利用NASA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提供的数据,证实了银河系中迄今已知最年轻脉冲星的“身份”,这一结果可为天文学家提供有关某些恒星如何走向生命终点的新信息。  一些巨大恒星耗尽核燃料后,会以超新星的形式坍塌和爆炸,留下被称为中子星的密集恒星块。快速旋

授时中心数字化脉冲星终端研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守时理论与方法研究室研究员罗近涛带领的团队所研制的数字化脉冲星终端成功实现初光,对包括毫秒脉冲星在内的多颗脉冲星成功进行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同类先进产品接近。  数字化脉冲星终端是开展脉冲星时间尺度研究的核心,该终端采用FPGA+HPC架构。4月20日,利用授时

美科学家称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将孕育新行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天文学家近日称,通过分析美国宇航局“钱德拉”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最新照片,天文学家们基本了解了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情况:它们将孕育出新的行星。  美国宇航局“钱德拉”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最新照片 在距离地球约2万光年的地方,G292.0+1.8是银河系中已知含有大量氧

1月23日《科学》杂志精选

   罗塞塔开始讲述其彗星故事  罗塞塔飞船目前正处在接近被称作67P的木星族彗星的轨道中。该飞船于去年11月向上述彗星表面发送了其着陆器Philae。如今,7项新的报告详细描绘了67P的画像,并对该彗星的形状、组成和表面特征等作了描述。这些报告建立在Altwegg和同事在去年年底所发布结果的基础之

揭秘中国脉冲星试验卫星:或成最忙碌卫星

  京华时报讯(记者潘珊菊)10日上午7点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该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  此次发射的脉冲星试验卫星,主要用于验证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和空间环境适应性,积累脉冲星试验卫星在轨试验数

一周精彩太空照:蟹状星云爆发剧烈伽马辐射

  北京时间10月1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本期国家地理精选的图集包括欧洲探测器最新发回的火星洪水遗迹,美丽的月晕和极光,以及其他来自地球,火星和宇宙深处的美丽图像。   1、火星洪水遗迹     这是火星阿瑞斯谷(Ares Vallis,即战神谷)底部古代侵蚀地貌的遗迹,

1月7日《科学》杂志精选

墨西哥湾细菌快速地消化掉了泄漏的甲烷  研究人员报告说,细菌正在迅速地处理因为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的爆炸所释放出来的甲烷,它们在这些气体释放出来的4个月后已经消化了这种气体中的大部分。  这一猛烈而且悲剧性爆炸的一个正面的结果是,在某些方面,它类似于某些罕见但可能是危险的自然

1月7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杂志封面  墨西哥湾细菌快速地消化掉了泄漏的甲烷  研究人员报告说,细菌正在迅速地处理因为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的爆炸所释放出来的甲烷,它们在这些气体释放出来的4个月后已经消化了这种气体中的大部分。  这一猛烈而且悲剧性爆炸的一个正面的结果是,在某些方面,它类似于某些罕见但可能

慧眼卫星成功进行X射线脉冲星导航在轨实验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慧眼卫星上的X射线望远镜开展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实验,定位精度达到10公里之内(3倍标准偏差),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器利用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可行性,为未来在深空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已于8月21日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增刊)正式刊出。  2017年6月15日

慧眼卫星成功开展X射线脉冲星导航实验

  随着人类探索宇宙的不断深入,不依赖地面设备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脉冲星被称作“宇宙灯塔”,是一类高速自转的中子星,其脉冲信号的长期时间稳定度很高(可达10-18s量级),甚至优于地球上的原子钟,可作为宇宙航行中的时间基准。脉冲星信号在多个信号窗口都可以探测到,其中因为X射线波段

天宫二号有效载荷在轨测试进展顺利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了解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有效载荷正在进行全面在轨测试,目前进展顺利,整个测试工作计划于2017年4月完成。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从民告诉记者,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后,空间应用系统在前期有效载荷初步功能测试的基础上,组织对有效载荷在轨技术

天宫二号有效载荷在轨测试进展顺利

   记者今天(1月4日)从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了解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有效载荷正在进行全面在轨测试,目前进展顺利,整个测试工作计划于2017年4月完成。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从民告诉记者,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后,空间应用系统在前期有效载荷初步功能测试的基础上,组织对有效载

美国宇航局筹划更先进的望远镜——X射线成像偏振探测器

美国宇航局预计在2017年初宣布概念研究方案,航天器的科学仪器预算为1.25亿美元  在地球轨道上,美国宇航局所管辖的空间望远镜是全球最多的,性能也最为先进,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观测波段。2018年,美国宇航局将发射迄今最先进的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这是一具红外线天文台。不过,美国宇航局又在筹

天宫二号在轨两年 空间应用系统取得多项成果

  截至今年9月25日,天宫二号已在轨正常运行738天。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将天宫二号打造成我国“最忙碌”的太空实验室,在空间基础物理学、空间科学实验、空间应用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天宫二号搭载应用载荷共14项,总重达6

我国科学家发现脉冲星自转状态突变导致星风云亮度变化

  经典辐射理论认为高速自转的脉冲星通过磁偶极辐射释放能量,同时自转减慢。但近来越来越多的理论认为,导致脉冲星自转减慢的主要原因是高速旋转的磁场产生的以接近于光速向外运动的星风。在星风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密度和冲击压越来越低,最终在与周围环境压强相平衡的地方形成截止激波,带电粒子在激波中可能被进一步加

迄今观测到最遥远类星体现身 存在于宇宙诞生6.9亿年时

  英国《自然》杂志5日发表了一项天体物理学最新进展,美国科学家报告,他们观测到了迄今为止最遥远的类星体,其存在于宇宙诞生6.9亿年的时候(仅为目前宇宙年龄的5%)。该类星体拥有一个超重黑洞,为早期宇宙中的黑洞生长理论提供了支撑。  类星体是已知太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上世纪60年代,类星体与宇宙微波背

天文学家对类星体展开迄今最为详尽的观测

  类星体很可能是迄今人类观测到的最遥远天体,其无可比拟的能量也被称为“最危险天体”。而据《赫芬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近日消息称,天文学家们将距离数千公里的三大望远镜组成一张巨型观测网,对一个类星体的核心区域进行了比人类视觉效果精细200万倍的高分辨率拍摄,发现其中藏着一个超大质量

中国天眼天问:宋朝客星与脉冲星的前世今生

仰望星空,浩瀚宇宙繁星闪烁、熠熠生辉,银河系如同瀑布落九天,召唤人们无限的追思与遐想。回溯时光,诗人屈原感发“天问”而求索,李白将“月光”拟成地上霜。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家们历经几世纪的接力研究,诗人与贤哲关于天空的迷思渐显端倪:广袤宇宙的星星就如同我们的地球围绕的太阳,它们大多是依靠核燃烧维持

我国参建的SKA有望再现“宇宙黎明”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南部非洲的8个国家,2020年将开始建设世界最大综合孔径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SKA由全球十多个国家计划合资建造,中国是发起国之一。目前,面向全球的项目布局、科学准备、工程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工作正全面推进。我国部署的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和

透过50年看今天:席泽宗的科学史

他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成立50年来我国科学史领域唯一的院士; 他52年前发表的《古新星新表》至今为科学界瞩目,却没有用一分钱课题费; 他做出这一科研成果时,仅是大学毕业没几年的本科生; 今天,在他80岁时,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席泽宗 

访澳ATSE院长:中澳天文学合作期待扬帆起航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长艾伦·芬克尔   “中国有着悠久的天文学研究历史,而澳大利亚现代天文学发展迅速,此次会议为中澳双方科学家搭建了知识交流的桥梁,为两国科学家启动新思想、寻找新的合作切入点提供了契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ATSE)院长艾伦·芬克尔(Alan Finkle)在日前

202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基础研究

俄罗斯 从化合物溶液中制备出锝 量子和光学研究亮点纷呈2020年,俄罗斯科学家在量子、光学和计算机领域不断发力,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 俄罗斯审计咨询公司FinExpertiza发布研究报告称,2010—2018年间,俄罗斯科研和研发开支从5230亿卢布(约83亿美元)增至1万亿卢布(约158

“种子”黑洞真的存在吗?

  在浩瀚的宇宙花园中,其中最重的黑洞也是从小小的“种子”长大而成。通过吞噬气体星尘或和其他致密物体的融合,这些种子黑洞在体积和质量上不断增长,直到形成星系的中心,就比如我们生存的银河系。但与真实的植物不同,这些巨大黑洞的种子也是黑洞,但至今没有人发现这些“种子”黑洞。  有一种观点是认为,相当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