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学家绘就谷子基因组单倍型图谱

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8家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谷子单倍体型图谱的构建和4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相关成果6月2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 据介绍,谷子为二倍体,基因组小、自花授粉,具有突出的抗旱、耐瘠薄和高光效特性,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旱生禾谷类模式作物。我国的谷子资源占世界存量的80%以上,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靠、高效的分子标记信息,科研人员对这些遗传资源的群体结构仍缺乏了解,进而限制了对谷子基因资源的高效发掘和深度利用。 该项目通过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国内外916份谷子品种开展了全基因组低倍重测序和序列分析,构建出一张精细的谷子单倍体型图谱,并对一份谷子品种和一份近缘野生种开展了深度基因组序列组装,从而构建了200万个以上高密度分子标志单倍型图谱,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5个不同纬度环境下系......阅读全文

谷子单倍体型图谱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出炉

  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国家基因中心、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等8家单位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谷子单倍体型图谱的构建和大量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该成果于6月24日在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发表,标志着我国在谷子遗传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我国科学家完成谷子基因组测序

  5月14日由深圳华大基因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等单位完成的谷子基因组研究成果于《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科研人员成功构建了谷子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为揭示谷子抗旱节水、丰产、耐瘠和高光合作用效率等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高产优质、抗逆谷子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heScientist:值得关注的基因组研究

  美国的《The Scientist》杂志是一本面向生命科学的学生、研究人员的杂志,与学术期刊不同的是,该杂志除了报道研究领域内的热点话题外,还深入研究人员所关心的其他话题,如怎样进行职业规划、怎样用高科技创业等。其背后有全世界最优秀的专家团队――F1000(Faculty1000)的支持。近

华大基因研究院长垣分院揭牌

  9月29日,华大基因研究院与长垣县人民政府在河南省长垣县举行了华大基因研究院长垣分院揭牌仪式。长垣分院的建立将结合华大基因在育种研发、资源整合的优势与长垣的地理优势,将长垣建设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谷子物流集散地和后加工中心。  长垣分院将定位为产业转化与技术应用平台,在转化的项目包括:谷子标准化种

科学家建立碳四禾谷类研究的模式植物体系

   模式植物拟南芥、xiaomi和谷子遗传转化流程图         中国农科院供图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山西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迷你谷子构建碳四(C4)禾谷类作物研究的模式植物体系。相关研究成

“十二五”国家计划农村领域2013年度备选项目征集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做好2013年农村领域备选项目公开征集工作,按照科技部关于《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暂行办法》,制定本指南。   一、推荐领域与方向   专题1:生物种业   (一)研究方向:超级稻新品

深圳华大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开启农业育种新时代

  华大基因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以全球领先的高通量基因组测序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为基础,通过高密度遗传图谱快速构建和性状相关基因定位,利用常规育种的杂交和回交手段,借助全基因组高密度分子标记进行优良单株精准选择育种。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育种周期长、可预见性差、选择效率低等瓶颈,使快速、高效、可控的精准

我国学者揭示黄酮碳苷化合物通过IL-10因子的镇痛机制

  近日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勇研究组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athway-specific enzymes from bamboo and crop leaves biosynthesize anti-nociceptive C-gly

王勇研究组黄酮碳苷生物合成及镇痛活性研究获进展

  3月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勇研究组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athway-specific enzymes from bamboo and crop leaves biosynthesize anti-nociceptive C-gl

我科学家发现谷子 “刹车”基因调控叶片直立的分子机制

  8月1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完成的成果。该成果阐释了谷子的 DPY1 作为油菜素内酯信号的“刹车”基因调控叶片披垂与直立的分子机制,为禾本科作物株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据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作科所刁现民研究

韩斌院士:破译水稻“基因密码”

  从率领团队完成水稻第4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到发现几百个与水稻性状有关的遗传位点,201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韩斌,通过破译水稻“遗传密码”为全球育种专家提供了培育优良水稻品种的“金钥匙”。   水稻第4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图     1

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首次完成

  2014年4月2日,由多国农作物遗传学家参与的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International Peanut Genome Initiative,IPGI)终获喜报。他们在历经数年研究后,成功完成世界上首个花生全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工作。花生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序列的公布将为全球研究人员和植物育种专

Nature子刊:“五谷”之一重要作物糜子的高质量基因组组装

  糜子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作物,相关文献报道糜子在中国已经有超过1万年的栽培历史,是少数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糜子是中国传统“五谷”中的一种。古代文献中出现的黍和稷分别为糥性和非糯性的糜子,在中华农耕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糜子具有较短的生长周期以及极强的非生物胁迫抗性,也是典型C4高光效作物。然而

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飞蝗基因组图谱

  1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领衔,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一项研究,成功破译了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这是迄今人类破译的最大动物基因组。基于基因组信息,这项研究还揭示了飞蝗食性、迁飞和群聚的奥秘。研究成果

“特色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总结交流会召开

  近日,“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特色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总结交流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海南繁育基地召开。科技部农村科技司郭志伟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农村科技司农业科技处和农村中心有关同志,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研究员,项目牵头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

山仑院士:转基因作物育种发展阶段、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转基因品种安全性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和民众中引起了一些争议,这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事,不应称之为“妖魔化”,也不拟采取“坚决遏制负面舆论”的做法。毋庸置疑,转基因育种技术将以巨大的潜力引领未来,对于增强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支撑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刊》

《自然》:首个甲虫基因组问世

一个国际科研团体将在3月27日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首个甲虫全基因组序列。新测序的甲虫中文名称为赤拟谷盗(red flour beetle),学名为Tribolium castaneum,是农业上的一大害虫。因此,它也成为第一种进行基因组测序的害虫,这对农业除害具有重要意义。

韩斌NatGenetics发文探讨重要研究进展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韩斌研究员,以及黄学辉博士在最新一期(7月)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题为“A crop of maize variants”点评文章,探讨了近期关于不同玉米品种的大规模重测序,以及比较基因组分析的三项重要研究进展。   玉米是世

杨焕明院士:爱上科学是最大的幸运

  □对大自然爱恨交织的感悟,让杨焕明产生了探索生命的动力,走上了科学之路  □直到现在,杨焕明还能清晰流利地背出英语书里几乎所有的课文及后面的补充阅读和英文诗歌  □至今,杨焕明仍每天读30篇以上的文献资料,他把这看作“戏读”,如游戏一般  有人说水乡的孩子爱水,山里的孩子爱山,海边的孩

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遗传和分子机理揭示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由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揭示了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为高产品种选育以及在生产上避免因穗顶部退化引起的减产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植物细胞》上。 万建民介绍,水稻、玉米、小麦、谷子等主要农作物

从砍柴割草到“编写生命密码”——记基因组学家杨焕明院士

  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霰弹法”策略对大型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独立完成超级杂交水稻父本籼稻“9311”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在抗击非典行动中研制了SARS的诊断用抗原、抗体和相关标记物,并在全球首个公布SARS诊断试剂……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员杨焕明,一名从砍柴

杨焕明院士:曾在全球首个公布SARS诊断试剂

   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霰弹法”策略对大型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独立完成超级杂交水稻父本籼稻“9311”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在抗击非典行动中研制了SARS的诊断用抗原、抗体和相关标记物,并在全球首个公布SARS诊断试剂……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员杨焕明,一名从砍

我学者家揭示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遗传和分子机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揭示了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为高产品种选育以及在生产上避免因穗顶部退化引起的减产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细胞(Plant Cell)》上。  在水稻、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的产量形成过程中

新研究利用DNA序列追溯植物演化关键事件

  来自北美、欧洲和中国的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了地球植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过渡细节,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10月27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从外来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生长在潮湿热带雨林中的花草树木、人们食用的谷子、蔬菜到家中的观赏植物,地球上的现生植物共同经历了长达十亿多年的历史。